Workflow
麦冬
icon
搜索文档
推进药材种植标准化,三台县探索建设数智化产地仓 这里的麦冬都有身份证
四川日报· 2025-06-12 08:29
数字赋能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 三台县率先探索数智化麦冬产地仓建设模式,搭建集种植、加工、仓储、销售、质检、金融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数字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从传统种植向数字化发展的转型 [5] - 产地仓采用物联网设备和摄像头对17000多亩麦冬种植基地进行精准监控,实时反馈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执行情况 [7] - 每批检测合格的麦冬贴专属二维码"身份证",扫码可获取产地、成分、含量及土壤、水源等检测报告,实现全程溯源 [7] 标准化种植与仓储创新 - 产地仓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自主研发数字化系统规范种植流程,解决传统种植分散、设备落后问题 [7] - 6500吨规模实体仓储实现温湿度自动化调控,确保麦冬符合药典标准保存3年,并对外开放供其他种植户使用 [8] - 仓储常年储备1000吨麦冬作为市场缓冲,避免价格波动导致的"药贱伤农"和药企原料短缺 [8] 金融与质控体系保障 - 产地仓推出供应链金融云平台,与银行、保险机构合作提供农资贷款、仓单质押、价格指数保险等服务,降低产业链各环节风险 [9][10] - 引入第三方7S道地保真质控体系,联合科研院所制定标准,从新品种选育、农残控制到认证评估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 [10] - 通过订单生产模式保障农户收益,按成本上浮比例定价回收合格麦冬,稳定种植积极性 [9] 产业延伸与政策推广 - 开发麦冬植物饮料、洗护用品等衍生产品,延长产业链并提升附加值,推动一二三产融合 [10] - 产地仓模式已纳入国务院《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在全国主要药材产区推广 [11] - 四川计划聚焦"一县一品",在川芎、白芷等道地药材主产区复制该模式 [5][11]
【看新股】新荷花转赴港股IPO:中药饮片头部企业 2024年增收不增利
新华财经· 2025-05-30 07:16
公司概况 -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中药饮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按2023年中药饮片产品收入计算在中国排名第2位 [2][3]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曾多次尝试A股上市未果,此次递表港交所,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香港)和农银国际 [1][10] - 创始人江云直接持股31.5%,通过国嘉投资持股15.6%,其子江尔成持股18.1%,为公司控股股东 [7][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7.8亿元、11.46亿元(+46.8%)、12.49亿元(+9.0%),呈现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3][4]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7739.5万元、1.04亿元(+34.4%)、8911.2万元(-14.3%),2024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3][4] - 总毛利率从2022年21.1%持续下滑至2024年17.1%,主要因利润率较低的医疗贸易公司及药店销售占比增加 [5][6] 产品结构 - 主营产品分为毒性饮片和普通饮片,2024年前五大产品销售额占总收入26.5%,包括法半夏、姜半夏、川贝母等 [5] - 毒性饮片毛利率从2022年29.7%降至2024年19.1%,普通饮片毛利率从19.6%降至16.7%,两类产品利润率均显著收窄 [5][6] 募资用途 - 本次赴港IPO拟募集资金用于扩大中药饮片产能、升级数字化智能生产系统、拓展越南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 [2][10] - 资金还将投向面向消费者业务、中药上游供应链的战略性投资及潜在收购、营运资金补充等 [10] 上市历程 - 公司2011年、2020年、2023年三次冲刺A股(深交所创业板/主板)均主动撤回申请,此次转战港股市场 [10]
广西东兰县:锚定10亿目标 中草药产业“绿叶”变“金叶”
中国经济网· 2025-05-01 08:03
田地里套种的玉米和山乌龟均长势良好。记者杨秀峰摄 王秀玉高兴地说,"采摘药材每天收入100元,田地有租金,还可以种植水稻,一年能增收1万多元。" 暮春时节,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武篆镇红里村天然中草药种植基地一片片岩黄连正在盛开,犹如黄色花海在风中摇曳,王秀玉等村民正忙着收割,并将种 子挑选出来。 村民忙着采收中草药岩黄连。记者 杨秀峰摄 "岩黄连生长在喀斯特石缝中,过去靠村民采挖,产量低、破坏生态。如今我们通过组培育苗、仿野生种植,亩产从30公斤提升至200公斤,带动全县累计种 植面积超5000亩。"广西中小企业联合会会长、广西河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福旺国医堂创始人唐恢天向记者表示:"我们还根据岩黄连的生长周期, 发明了药粮套种模式,每年11月播种岩黄连,来年4月采收后农民开始种植水稻,实现'一地多收'"。 走进红里村,药粮套种、轮种的景象随处可见,稻田里轮种着岩黄连,玉米田中套种着山乌龟,林下复种着草珊瑚。据唐恢天介绍,这些种植模式效益十分 显著。除去粮食作物的收成,每亩岩黄连能产出鲜品500公斤,产值可达2.5万元,且半年就能收获一次;山乌龟每亩鲜品产量高达5000公斤,产值5万元, 三年收获一次; ...
汗在哪里,病就在哪里?提醒:这3个地方出汗要小心了→
央视财经· 2025-04-23 23:46
出汗与健康关系 - 适量排汗有利于健康 但出汗过多可能导致伤津耗气 出现气阴两虚症状如口干舌燥 心烦心悸 神疲倦怠 [11] - 出汗过多还可能引发身体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可食用生地 麦冬 沙参等养阴生津药材 [12] 异常出汗部位及对应病症 手心脚心出汗 - 症状:阴虚火旺 表现为口干舌燥 失眠多梦 心烦易怒 夜晚盗汗 [1] - 改善方法:养阴清热 滋阴降火 [2] - 推荐中成药:知柏地黄丸(需中医指导 脾虚便溏者慎用) [3] 大腿根部出汗 - 症状:肝经湿热下注 表现为阴部潮湿瘙痒 尿少尿黄 大便黏腻 [4] - 改善方法:清热除湿 泻肝 [5] - 推荐中成药:龙胆泻肝丸(疗程≤2周 肾病患者禁用) [6] - 饮食禁忌:忌辛辣 油腻 甜食及饮酒 [7] 鼻头出汗 - 症状:脾气虚 表现为抵抗力差 气虚乏力 易感冒 [8] - 改善方法:健脾益气 [9] - 推荐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实证湿热者禁用) [10]
中药饮片企业新荷花四闯IPO 递表港交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5 23:49
赴港IPO概况 - 公司第四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此前三次IPO尝试均未成功[1][7] - 2025年4月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广发证券(香港)和农银国际[2]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我国第一家中药饮片GMP工厂,全国第二大中药饮片生产商[1][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提供约770种普通中药饮片和10种毒性饮片,销售4900种规格产品[2] - 普通饮片收入占比保持在83%以上,毒性饮片收入占比13.8%~16.8%[2] - 2023年全国中药市场规模4516亿元,预计2030年达5993亿元;中药饮片2023年市场规模2788亿元[2] - 行业集中度低,前五大市场份额合计仅2.7%,公司作为第二大生产商市场份额仅0.4%[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80亿元、11.46亿元、12.49亿元,15年增长302.9%[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77亿元、1.04亿元、0.89亿元,2024年同比下降14.24%,15年增长134.21%[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022~2024年分别为2768.8万元、7485.3万元、-46.7万元[7] - 贸易应收账款持续增加,2022~2024年分别为4.07亿元、5.08亿元、5.66亿元[8] 毛利率与成本结构 - 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2024年分别为21.1%、18.5%、17.1%[4] - 毛利率下降主因向医疗贸易公司及药店销售占比增加,以及主要原材料成本上升[4] - 五大产品(川贝母等)销售额占总收入26.5%~32.7%,毛利率与这些产品价格波动直接相关[5]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960万元、1150万元、1710万元,占营收比1.23%、0.92%、1.37%[6] - 研发人员22名,占员工总数616人的3.57%[6] - 研发投入占比和研发人员占比均低于15年前和5年前水平[6] 行业政策与质量风险 - 中药饮片带量采购持续扩容,2023年覆盖21个品种,2024年扩大至45种[9] - 公司有10个品类入选山东省集采,集采对质量提出更高要求[9] - 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被药监局通报,最近一次是2024年10月生产的4批次红花不合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