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河鲤鱼
icon
搜索文档
兰州西固达川:抓实五大农旅产业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发展网· 2025-07-09 11:39
农文旅融合 - 以农文旅融合为突破口,聚焦"五大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1] - 完善三江口生态文化廊道基础设施,包括1.2公里天鹅观赏区生态健步廊、500余个泊位停车场及旅游公厕 [1] - 引入旋转木马、小火车等游乐设施,开发研学游、冰雪运动项目,单日客流量最高突破2000人次 [1] - 投资315万元改造岔路村综合市场,带动村民农闲增收超30万元 [1] 特色农业 - 投资2700万元建设玉米育种试验田,配套3.56公里沟渠、8座节水灌溉设施及20.2公里硬化道路 [2] - 投入1000万元建成智慧农业系统,实现物联网监测与智能水肥管理 [2] - 甘肃和恒农业建设500亩玉米育种试验园区,已选育40个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 [2] 特色养殖 - 藏香猪年出栏量超300头,定位绿色高端林下养殖 [3] - 梅花鹿养殖结合旅游开发,推出鹿血、鹿茸等保健产品及互动体验项目 [3] - 鸵鸟养殖形成肉、蛋、皮毛产业链,赛马繁育基地发展骑乘体验与马术培训 [3] 特色农产品 - 中蜂养殖形成蜂产业链,提升土蜂蜜附加值 [4] - 依托千年枣树开发古法酒枣,推广便携礼品包装 [4] - 推行"林上果+林下鸡"模式,年产桑林鸡数千只,建立可追溯体系 [4] - 利用北纬36°地理优势发展冬麦面精深加工 [4] 特色餐饮 - 标准化发展"马俊"水盆羊肉品牌,带动小尾寒羊养殖 [5] - 生态养殖黄河鲤鱼,开发红烧、清蒸等特色做法 [5] - 提升新春鲜卤肥肠工艺标准,形成风味卤味名片 [5] - "易荣"大盘土鸡结合林下散养鸡,突出原汁原味特色 [6]
郑州向“新”求质 汇聚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
郑州日报· 2025-06-26 08:59
制造强基 - 郑州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并布局未来产业赛道 [1] - 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装备制造、铝加工、耐材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高先进产能比重 [3] - 加快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推进重点产业聚链成群 [3] 未来产业布局 - 锚定六大方向、十五条赛道,全力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4] - 强化创新引领,争取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在郑布局,加快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中原细胞和免疫治疗实验室等省级创新平台建设 [4] - 强化金融资本赋能,将未来产业纳入市战略新兴产业母基金、天使基金支持范畴,统筹设立人形机器人、前沿新材料、氢能等未来产业相关子基金 [4] 农业与粮食安全 - 郑州市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6] - 强化科技支撑,坚持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共促,提升粮食单产水平 [6] - 2024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3元,同比增长5.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2.1亿元,同比增长3.6% [8] 乡村特色产业 -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中牟姚家镇和官渡镇的草莓产业、巩义鲁庄镇桑家沟的花卉产业、登封环嵩山乡村的民宿产业等 [7] - 累计培育农业产业强镇12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8个,黄河鲤鱼养殖规模居全国之首,观赏鱼锦鲤年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8] 农产品加工业 - 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郑州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2024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8家,产值约千亿元 [10] - 郑州速冻食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60%,方便面国内市场占有率20%以上,枣制品产业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10] -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近5000家,喜万年食品年出口脱水蔬菜9.3亿元,2024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32.2亿元 [11]
呼和浩特市郝家窑村用“绿水青山”搬来“金山银山”
内蒙古日报· 2025-06-16 18:12
转自:草原云 仲夏时节,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黄河岸边的郝家窑村迎来旅游旺季。 这里背山面水、风光旖旎,满山遍野的葡萄架与沟壑纵横的独特地貌相映成景,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 在引导游客观光游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非遗课堂传来阵阵的欢声笑语,处处呈现出生态美、产业 兴、乡风淳的美丽画卷。 从传统村落到示范村,郝家窑村用"绿水青山"搬来"金山银山"。 郝家窑村 背山面水、风光旖旎,满山遍野的葡萄架与沟壑纵横的独特地貌相映成景。(资料图) 多年来,郝家窑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重要载体,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构建起系统化、品牌化的精神文明建设体系。 该村通过精心培育"云中有我"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教育活动,持续推进文明家庭评选等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效激发村民共建共享的内生动力,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强大合力。 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该村积极探索"精神文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路径,因地制宜布局乡村旅 游、农家乐特色餐饮、葡萄规模化种植等优势产业,引入4A级神泉景区、3A级黄河印象观景平台等文 旅项目。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与文旅资源深度开发,该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村 ...
111万尾鱼苗放流黄河
内蒙古日报· 2025-06-06 21:2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 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举行,111万尾鱼苗被放入黄河 [1] - 放流现场人头攒动,水运车辆有序停靠,临时鱼池里鱼苗欢腾跳跃,通过特制滑槽滑入黄河水中 [3] - 放流鱼苗包括26万尾黄河鲤鱼、15万尾白鲢和70万尾鳙鱼,均为适应性强、生态价值高的品种 [6] 生态修复成效 - 鄂尔多斯市实施"以鱼养水、以鱼净水"生态工程,过去五年累计开展30余次增殖放流行动,投放各类苗种超过1000万尾 [8] - 黄河鄂尔多斯段水域环境正在改善,生物多样性持续向好,渔业资源逐步回归 [8] 社会参与 - 市民积极参与放流活动,认为保护生态是每个人的责任,希望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