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金理财
icon
搜索文档
21社论丨持续促消费与惠民生,并实现稳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07:57
财政政策转型与民生导向 - 财政政策从偏重基础设施投资转向注重人力资源投资和民生保障 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良性循环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 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和服务民生 [1] 民生领域投入规模与结构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1万亿元同比增长3.4% 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9.8% 教育支出增5.7% 卫生健康支出增5.3% [2] - 三项民生支出合计近6.5万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超40% 加上社区服务等支出后民生支出占比超过47% [2] - 中央财政通过超10万亿元转移支付支持地方民生保障 重点倾斜教育、卫生健康、社保就业等领域 [2] 精准补贴政策实施 - 育儿补贴制度为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每年3600元/孩免税补贴 中央财政首年安排资金约900亿元 [3] - 免费学前教育惠及约1200万儿童 覆盖公、民办及城乡幼儿园 [3] - 对吸纳16-24岁失业青年的企业发放每人不超过1500元一次性扩岗补助 [3] 财政贴息政策创新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采用"小额普惠+大额定向"模式 覆盖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和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4][5] - 对八大消费领域服务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促进供给能力提升和消费服务环境优化 [5] - 财政贴息政策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有效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并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4][5] 政策未来方向 - 持续完善以育儿补贴、托育服务为核心的生育支持体系 扩大消费刺激政策覆盖范围与作用对象 [5] - 通过精准施策和分类扶持提升政策针对性 实现促消费、惠民生与稳增长协同促进 [5]
多地提出国资创投容亏100%政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07:57
国资创投政策环境优化 - 多地尽职免责政策不断优化 为国资创投带来更宽松的政策环境 政府投资基金与国资创投基金对亏损的容忍度显著提升 [1] - 种子期 天使期项目明确给予高额亏损容忍 个别地区已允许单个项目出现100%的全额亏损 [1] - 广州开发区提出种子直投 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 种子直投 天使直投 产业直投分别允许出现最高不超过各类别投资总额50% 40% 30%的亏损 [6] - 四川省 武汉市 深圳福田区等地文件指出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陕西省科技创新母基金提出种子天使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70% 创投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50% 产业类子基金容亏率最高30% 种子 天使类单个直投项目最高容亏100% [7]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 2016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国有创业投资企业的监督考核 激励约束机制 形成鼓励创业 宽容失败的国有创业投资生态环境 [4] - 2024年6月《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改革完善基金考核 容错免责机制 健全绩效评价制度 [6] - 2024年1月国办1号文《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容错机制 容忍正常投资风险 不简单以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6] 尽职免责制度落地挑战 - 尽职免责制度的落地存在"最后一公里"难题 需要审计 纪检部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参与 许多基金管理人仍面临询问 追责的情况 [10] - 需要加快出台可操作 可量化的实施细则 建立覆盖审计 纪检等多部门的尽职免责协调机制 [10] - 浙江 安徽等地已做出探索 浙江省提出完善免责认定标准和流程 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 巡视 审计等部门要依规依纪依法予以支持 安徽省提出基金考核评价 审计 巡视 国资监管考核以基金整体项目投资核算作为评价依据 不以单一子基金或单个投资项目损失作为评价依据 [11] 行业专家观点 - 容亏比例的多少并不是问题的核心 关键还是现有机制下的落地执行 有些地方政府投资基金虽提出早期投资80%的容亏比例 但实际业务过程中并未执行 [7] - 相比于容亏100% 有些地方的管理办法提到"不以单个项目亏损作为考核依据" 能够把这点执行好 就已经对基金的运行进行了很好的松绑 [7] - 政府和国资基金需要追求政策目标和功能目标 但也需要追求商业可持续 很难想象一只基金在亏损20% 50%甚至80%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实现政策目标 [8] - 应该强调落实尽职合规免责 只要基金管理人的操作是尽职合规的 不论最终基金亏损率达到多少 都应该是免责的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 [8] - 项目投资如果出现问题 可以通过全盘回顾从项目端到决策程序 制度设计 找到出错的地方以及承担相应责任的人员 如果所有程序都做到位后投资失败主要是客观原因导致 也应该进行尽职免责 [9]
“新淘金热”!这届年轻人,把银行APP当金店逛
第一财经· 2025-04-28 22:02
黄金市场趋势 - 国际金价剧烈波动,4月22日COMEX黄金期货和伦敦现货黄金分别突破35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随后回落至3288美元/盎司和3281美元/盎司 [4] - 金价回调后投资者行为分化,部分高位套牢,部分逢低加仓,银行APP成为"数字金店" [4] - 银行黄金交易量大增,民生银行2024年黄金交易量达2405.66吨,交易金额13494.98亿元 [6] 银行黄金业务发展 - 银行积存金业务受年轻人青睐,模式类似"零存整取",可灵活变现或兑换实物黄金,某投资者持仓收益超30% [6] - 多家银行上调积存金起购门槛至800-1000元,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年内多次上调 [6] - 实体黄金产品供不应求,招商银行多款产品售罄,工商银行部分产品购买通道暂时关闭 [6] 银行贵金属业务规模 - 18家上市银行2024年末贵金属资产规模合计7708.78亿元,同比增长70.2% [11] - 国有银行增长显著,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合计规模6415亿元,同比增长83.23% [11] - 招商银行贵金属资产规模增速达305.64%,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增速超100% [12] 银行黄金业务创新 - 银行延长交易时间,建设银行将黄金积存交易时间扩展至每周一9:10至周六凌晨2:30 [12] - 建设银行研发智能系统提升黄金交易效率,民生银行运用数字化手段升级产品 [12][13] - 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加强黄金回购业务,农业银行开通近3000个回购网点 [14] 银行收入结构变化 - 中国银行2024年贵金属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55%至201.15亿元 [12] - 工商银行贵金属手佣净收入同比增长33% [12] - 银行通过手续费(0-1%)和买卖差价(0-5元/克)获取积存金业务收益 [12]
“黄金巨震”登上热搜 盘中跌破3300美元关口
每日商报· 2025-04-24 07:23
金价波动与市场表现 - 伦敦金现报3327.73美元/盎司 COMEX黄金报3341.6美元/盎司 单日跌幅超2% [1][2] - 现货黄金盘中跌破3300美元/盎司关口 最低触及3299.9美元/盎司 日内跌幅达2.40% [2] - 4月9日至21日期间国际金价累计上涨近15% 先后突破3200美元、3300美元和3400美元关口 [2] 交易所与机构风控措施 - 上海黄金交易所上调Au(T+D)等合约保证金水平从12%至13% 涨跌停板幅度从11%调整至12% [4][5] - 多家基金公司暂停黄金ETF申购赎回业务 包括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及国泰、华夏、华安旗下产品 [1][5] - 建设银行与招商银行发布贵金属业务风险提示 招商银行同步调整黄金账户认购起点金额 [5] 板块与个股表现 - A股黄金概念板块单日下跌3.44% 明牌珠宝、赤峰黄金、*ST中润等多只个股跌停 [3] - 莱绅通灵、四川黄金、晓程科技等标的跌幅居前 [3] 价格驱动因素分析 - 金价回调主因包括获利了结压力及中美贸易谈判边际缓和带动美元指数修复 [3] - 长期支撑因素涵盖避险需求、美国通胀上行风险、全球央行增配意愿及美元信用风险 [3] 投资者参与渠道 - 当前主流黄金投资渠道包括黄金ETF、银行纸黄金、实物金条及黄金理财产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