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代工服务

搜索文档
华虹半导体涨超5%再创新高 股价暂现八连阳 机构称先进制造产能为稀缺资源
智通财经· 2025-10-06 10:16
公司股价表现 - 华虹半导体早盘股价上涨超5%,最高触及92.5港元,创下历史新高,并实现八连阳走势 [1] - 截至发稿时,股价上涨4.23%,报收91.2港元,成交额为6.53亿港元 [1] 公司战略重组 - 公司宣布与华力微重组,以解决IPO承诺的同业竞争问题 [1] - 华力微五厂拥有每月3.8万片的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服务于通信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1] - 双方均拥有65/55nm及40nm制程工艺,重组后将实现优势工艺平台的深度互补 [1] - 此次重组将提升公司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共同构建覆盖更广应用场景和技术规格的服务体系 [1] 行业趋势与前景 - 国内算力设计厂的产品迭代与融资正在加速,先进制造产能作为稀缺资源,将使龙头代工厂受益 [1] - 海外先进工艺相关的科技封锁政策趋严,增强了自主可控需求的确定性 [1] - 光刻机等设备的加速布局和技术突破,有望为长期产能释放打开空间 [1] - 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被指出是产业链中的相关受益公司 [1]
港股异动 | 华虹半导体(01347)涨超5%再创新高 股价暂现八连阳 机构称先进制造产能为稀缺资源
智通财经网· 2025-10-06 10:16
公司股价表现 - 华虹半导体早盘涨超5%,高见92.5港元再创新高,股价暂现八连阳,截至发稿涨4.23%,报91.2港元,成交额6.53亿港元 [1]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华虹半导体近期宣布与华力微重组,以解决IPO承诺的同业竞争事项 [1] - 华力微五厂拥有3.8万片/月的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与公司均拥有65/55nm、40nm制程代工工艺 [1] - 本次重组将进一步提升公司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双方优势工艺平台可实现深度互补,共同构建覆盖更广应用场景和技术规格的服务 [1] 行业趋势与前景 - 国内算力设计厂产品迭代与融资均在加速,先进制造产能作为产业链稀缺资源,或将使龙头代工厂充分受益 [1] - 海外先进工艺相关科技封锁政策趋严,自主可控需求确定性或将进一步增强 [1] - 光刻机等设备加速布局,技术突破或将打开长期产能释放空间 [1]
港股异动 | 华虹半导体(01347)早盘涨近8%创新高 近期宣布与华力微重组 高盛称公司已与客户谈判涨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0:19
公司股价表现 - 华虹半导体早盘涨近8%至71.4港元创历史新高 收盘涨5.51%报69.9港元 成交额16.41亿港元 [1] 业务重组进展 - 华虹半导体与华力微重组解决IPO承诺的同业竞争问题 [1] - 华力微五厂拥有3.8万片/月12英寸晶圆产能 服务于通信及消费电子领域 [1] - 双方共享65/55nm及40nm制程工艺 重组后将实现工艺平台深度互补 [1] - 产能整合将扩大12英寸晶圆代工规模 构建更完善的技术服务生态 [1] 行业供需态势 - 全球成熟制程产能增加叠加终端市场增长放缓 导致产品均价自2023年第一季度起持续下行 [1] - 2024年第三季度至2025年第二季度产能利用率超100% 支撑公司启动价格谈判 [1] - 新定价预计反映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 虽涨幅有限但释放供需改善信号 [1] - 主要终端市场库存调整完成 推动价格进入渐进式可持续上升通道 [1]
华虹半导体早盘涨近8%创新高 近期宣布与华力微重组 高盛称公司已与客户谈判涨价
智通财经· 2025-09-26 10:18
股价表现 - 华虹半导体早盘涨近8% 高见71.4港元创历史新高[1] - 截至发稿涨5.51%报69.9港元 成交额达16.41亿港元[1] 产能重组 - 公司与华力微重组解决同业竞争承诺 华力微五厂拥有3.8万片/月12英寸晶圆产能[1] - 双方均具备65/55nm及40nm制程工艺 重组后实现工艺平台深度互补[1] - 产能整合将扩展技术规格覆盖范围 增强12英寸晶圆代工服务能力[1] 行业供需 - 全球成熟制程产能增加叠加终端市场增长放缓 导致2023年一季度起产品均价持续下行[1] - 2024年三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超100% 支撑公司启动客户价格谈判[1] - 主要终端市场库存调整已完成 预计价格将呈现渐进式可持续上行趋势[1] 业绩展望 - 价格谈判成果预计反映在2025年三季度业绩中 短期均价涨幅有限[1] - 供需关系改善被视为行业积极信号[1]
华虹公司(688347):拟并购华力微五厂,特色工艺协同发展
中邮证券· 2025-09-23 11:3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14]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并购华力微五厂 通过整合3 8万片/月产能实现特色工艺协同发展 提升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和技术竞争力 [5][14] - 25Q2毛利率环比改善至10 9% 模拟与电源管理平台增长强劲 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平台55nm eFlash MCU进入规模量产 [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69亿元/198亿元/229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 69亿元/11 09亿元/15 24亿元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Q2销售收入达5 66亿美元 毛利率10 9% 产能利用率创近几个季度新高 [4]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69 15亿元(同比增长17 56%) 归母净利润6 69亿元(同比增长75 82%) [8][9]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 39元/0 64元/0 88元 2025年PB为3 25x [9][10] 业务发展 - 模拟与电源管理平台上半年营收同比环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受益于国产供应链趋势和AI服务器需求 [4] - 功率器件平台深沟槽式超级结MOSFET营收同比环比呈两位数增长 12英寸扩铂工艺开发完成 [4] - 累计获授权国内外专利4,735项 华虹制造项目完成首批产能建设 第二阶段扩产至83K产能预计提前完成 [14] 并购整合 - 拟收购华力微97 4988%股权 间接持有华力微100%股权 华力微五厂拥有3 8万片/月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 [5][14] - 通过交易可实现65/55nm、40nm制程工艺互补 构建更广泛应用场景的技术解决方案 [5] - 预计通过研发资源整合和核心技术共享产生协同效应 提升工艺优化和良率提升能力 [5]
科创板并购重组热度攀升 头部企业领衔、标杆案例频出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21:06
科创板并购重组活跃度提升 - 自"科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新增134单并购重组交易 其中80单已完成 包含2单发行股份类并购 [4] - 2025年年内新增披露并购交易73单 其中发股/可转债类24单 现金重大类7单 [1] - 8月以来新增披露15单并购重组项目 涉及交易金额超24亿元 半数为发股类或现金重大类资产重组 [2] 头部企业并购案例与技术整合 - 华虹半导体拟收购华力微97.4988%股权 预计新增3.8万片/月的65/55nm、40nm产能 [2] - 中芯国际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实现全控股 标的2024年营收129.79亿元(同比增长12.12%) 净利润16.82亿元(同比增长187.52%) [3] - 泰凌微电子收购磐启微电子100%股权 整合超低功耗与高射频灵敏度技术增强物联网芯片竞争力 [3] 未盈利标的与产业链协同并购 - 39单并购涉及收购未盈利标的 8单涉及IPO撤回企业 [1] - 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72.33%股权完成交割 采用市场法估值体现未盈利标的的技术价值 [4] - 华海诚科收购衡所华威70%股权 年产销量有望突破2.5万吨 跃居全球半导体环氧塑封料出货量第二位 [5] 细分领域龙头整合与产能扩张 - 上海硅产业拟收购300mm大硅片项目核心实施主体 实现全产业链控制 [5] - 华海诚科与标的公司分居国内半导体环氧塑封料出货量第一、第二位 交易未设置业绩承诺体现长期布局信心 [5] - 并购标的覆盖12英寸晶圆代工、射频技术、半导体材料等高技术门槛领域 [2][3][5]
科创板行业龙头并购踊跃 多单示范案例加速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9-10 20:11
科创板并购重组活动概况 - 科创板并购交易活跃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新披露并购交易134单 其中发股/可转债类35单 现金重大类9单[1] - 交易标的多样化 包含39单收购未盈利标的和8单收购IPO撤回企业[1] - 近期披露频率提升 8月以来新增披露15单交易 已披露交易金额超24亿元[2] 头部公司并购案例 - 华虹公司收购华力微97.4988%股权 预计新增3.8万片/月的65/55nm、40nm产能 旨在解决业务重叠并提升协同效应[2] - 中芯国际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实现全资控股 标的2024年营收129.79亿元同比增长12.12% 净利润16.82亿元同比增长187.52%[3] - 泰凌微收购磐启微100%股权 整合低功耗无线物联网芯片技术 增强蓝牙/Zigbee/Matter产品竞争力[3] 行业整合与业务拓展 - 芯导科技收购瞬雷科技100%股权 业务从消费电子拓展至汽车电子/安防仪表/民爆化工等泛工业领域[3] - 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72.33%股权 整合10万片/月与7万片/月8英寸产能 强化车规级IGBT/SiC模块布局[4] - 华海诚科收购衡所华威70%股权 半导体环氧塑封料年产销量有望突破2.5万吨 跃居全球第二[4] 交易进展与政策效应 - 134单交易中80单已完成 包含2单发行股份类并购 "亏收亏"和产业链协同案例均已落地[4] - 长盈通收购生一升光电交易周期仅三个多月 从受理到注册高效完成[5] - 沪硅产业收购新昇系公司股权交易将于9月12日审议 标的为300mm大硅片项目主体 交易后实现全产业链控制[5][6]
1300亿芯片巨头公布重组方案,今日复牌,股价年内已涨近7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08:32
公司重组交易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华力微97.4988%股权 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发行价格定为43.34元/股 较停牌前78.5元/股折价44.79% [5] - 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偿还债务 支付现金对价及标的公司项目建设 其中补充流动资金及偿债比例不超过交易价格的25%或配套资金总额的50% [5] 公司财务与运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18亿元 同比增长19.09% 但归母净利润7431.54万元 同比下滑71.95% [7] - 收购主要目的包括履行消除同业竞争承诺 并提升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 实现工艺平台深度互补和协同效应 [7] - 华力微主要从事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代工服务 面向通信和消费电子领域 [7] 市场表现与背景 - 公司股价于8月15日创78.5元/股新高 年内涨幅达68.93% 市值约1358亿元 [3] - 股票自8月18日起停牌 并于9月1日复牌 [1][3] 行业并购动态 - 年内半导体行业并购重组达139例 较2024年同期115例增长24例 集中于设备 材料和设计环节 [9] - 8月10日至14日发生5起半导体并购 包括万通发展收购数渡科技 永吉股份收购特纳飞 广立微收购LUCEDA 衢州发展收购先导电科 康达新材以2.75亿收购中科华微51%股权 [10] - 行业并购活跃受政策红利和技术整合驱动 包括国家"并购六条"和科创板八条政策 以及AI 新能源对先进制程设备的需求 [10]
1300亿芯片巨头公布重组方案,今日复牌,股价年内已涨近7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08:16
公司重组交易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华力微97.4988%股权 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1] - 发行价格为43.34元/股 较停牌前78.5元/股折价约44.79% [5] - 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偿还债务 支付现金对价及标的公司项目建设 其中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比例不超过交易价格的25%或募集资金总额的50% [5] - 交易不会导致实际控制权变更 构成关联交易 [5] 公司财务与股价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80.18亿元 同比增长19.09% 归母净利润7431.54万元 同比下降71.95% [7] - 停牌前股价创年内新高78.5元/股 今年以来涨幅达68.93% 市值约1358亿元 [3] - 股票于8月18日停牌 9月1日复牌 [1][3] 重组战略动机 - 全控华力微主要为履行消除同业竞争承诺 [7] - 华力微从事12英寸晶圆代工服务 交易可提升公司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 实现工艺平台深度互补及协同效应 [7] 行业并购动态 - 年内半导体行业并购重组达139例 较2024年同期115例增长24例 [9] - 并购集中于设备 材料 设计环节 重点涉及刻蚀设备 光刻胶 碳化硅等赛道 [9] - 8月10日至14日5天内发生5起半导体并购事件 包括万通发展收购数渡科技 永吉股份收购特纳飞 广立微收购LUCEDA 衢州发展收购先导电科 康达新材以2.75亿收购中科华微51%股权 [9] - 行业并购活跃受政策红利及技术整合需求驱动 特点体现为强强联合与曲线上市并行 [9]
千亿龙头 重组预案出炉!明日复牌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06:57
交易方案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华力微97.4988%股权 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募集配套资金 [1] - 发行价格为43.34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价均价的80% [3] - 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 发行数量不超过交易后总股本的30% [3]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 支付现金对价 标的公司项目建设 [3] - 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比例不超过拟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25% 或不超过募集配套资金总额的50% [3] - 募集配套资金成功与否不影响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实施 [3] 股权结构与关联关系 - 交易前后直接控股股东均为上海华虹国际公司 间接控股股东均为华虹集团 实际控制人均为上海市国资委 [4] - 交易对方华虹集团系公司间接控股股东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系公司董事担任董事的企业 构成关联交易 [4] 财务与经营影响 - 交易完成后华力微将成为合并范围内子公司 预计提升总资产 净资产 收入 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 [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18亿元 同比增长19.09% 归母净利润7431.54万元 同比下降71.95% [5] - 华力微主要从事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代工服务 为通信 消费电子等领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5] 战略协同效应 - 交易将提升12英寸晶圆代工产能 实现双方工艺平台深度互补 构建更广泛应用场景的技术规格 [5][6] - 通过研发资源整合与核心技术共享 在工艺优化 良率提升 器件结构创新等方面产生协同效应 [6] - 整合管控将实现一体化管理 在内部管理 工艺平台 供应链等方面降本增效 提升市场占有率与盈利能力 [6] 市场表现与交易安排 - 公司股票自8月18日起停牌 将于9月1日复牌 [2] - 停牌前最新股价78.5元/股 今年以来涨幅68.93% 市值约1358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