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纳米AI

搜索文档
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举行 周鸿祎“红衣课堂”聚焦 AI让智能体成为“数字员工”
中国经济网· 2025-08-07 19:54
行业活动与战略发布 - 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AI 2025)在北京开幕 由多个行业协会及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等联合主办[1] -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作为大会主席开设"红衣课堂" 其中80%时间聚焦AI话题 仅20%涉及网络安全[3] 智能体技术发展 - 智能体被视为AI从技术概念转化为生产力工具的关键桥梁 能解析任务、规划流程、调用工具并保持记忆[4] - 智能体能力分级:L1为初级聊天机器人 L2依赖预设流程但灵活性不足 L3具备单一领域深度推理能力但跨域协同存在短板[4] - L4级多智能体蜂群实现质的跃升 可跨领域协同作业 例如视频制作场景中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调动文案、分镜、配音等专项智能体 将数天工作量压缩至十几分钟[5] 企业级应用解决方案 - 推出"360智能体工厂" 首个面向公众的L4级多智能体蜂群生产系统 具备四大核心能力[7] - 极简开发: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岗位需求生成智能体 无需编程能力[7] - 强大引擎:支持多智能体连续执行超1000步任务 处理千万级Token规模 可完成动态网站搭建及高盛级研究报告[7] - 丰富生态:集成超5万款现成智能体及200余款官方认证工具[7] - 全链路安全:依托360网络安全能力构建防护体系 防范幻觉输出等风险[7] - 支持"人在回路"机制 用户可全程参与任务调整优化[7] 行业影响与趋势 - 智能体推动人机协作范式革新 未来单人类员工指挥上百数字员工将成为常态[8] - 企业可通过智能体工厂快速组建数字团队 将行业经验转化为智能生产力[8] - "红衣课堂"作为教育IP联合高校讲师与行业专家 帮助企业解构智能体应用部署技术壁垒[8]
L4级智能体大战:技术科普+避坑指南,一篇讲清
搜狐财经· 2025-08-07 14:20
L4级智能体技术标准 - L4级智能体需实现全链路自主 从理解需求到交付结果全程无需人工干预[3] - 需具备动态协作能力 能生成多个智能体组成团队并自主分配任务[3] - 必须拥有自我迭代功能 能通过反思错误优化策略实现持续进化[3] 360纳米AI技术能力分析 - 核心能力为集成5万个L3级智能体 但无法生成新智能体[4] - 智能体协作依赖人工预设规则 无法实现动态调整[4] - 缺乏自我进化能力 出错时需人工修正无法自主优化[4] - 本质属于L3级智能体集成平台 未达到L4全自主协作标准[5] 深元MasterAgent技术优势 - 实现全链路自主 用户单指令即可自动生成多智能体完成复杂任务[6] - 具备动态协作能力 智能体可全自主分配任务并交叉协作[6] - 通过周期性增量训练每周自动更新知识库与技能模型[7] - 生成多智能体集群技术为中科大团队自主研发 不依赖国外框架[8] 产品适用场景对比 - 360纳米AI适用于基础聊天和简单文案生成等基础需求[9] - 深元MasterAgent适合企业级降本增效需求 可替代10人工作量[9] - 深元产品效率提升达百倍级别 支持专属定制智能体集群[9] 行业技术真实性评估 - 360的L4级标签被认定为概念抢跑行为[10] - 深元人工智能通过技术实证和落地案例证明实力[10] - 真L4级产品的核心判断标准为全自主任务完成能力[11]
周鸿祎:现阶段智能体竞争的唯一护城河是执行力
钛媒体APP· 2025-08-06 19:42
Agent行业竞争格局 - 智能体产品领先周期极短 任何产品领先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新概念推出后两周内行业普遍跟进[2] - 行业核心竞争力在于执行力和快速应变能力 而非产品推出能力 需以极快速度更新迭代[2] - 蜂群L4概念预计领先周期约为三周[2] 智能体能力分级体系 - 智能体从低到高分为五级 L1处理日常简单交流 L2适用于企业常规流程 L3在专业领域发挥作用 L4应对大型复杂项目[3] - 随层级提升 智能体任务处理能力、复杂程度和应用价值不断提高[3] 多智能体协作机制 - 单智能体执行100步后出现任务倦怠和错误率叠加 导致任务难以完成[5] - 多智能体蜂群可连续执行1000步 任务成功率高达95.4%[5] - 协作机制通过指挥控制实现分工协作 通过信息共享确保协同一致 避免重复劳动和错误[5] - 360纳米AI通过多智能体生成10分钟电影级视频 使用十几个智能体完成上百个分镜拼接 分别承担编剧、分镜、配音等角色[5] 人机协作新模式 - 智能体作为数字伙伴 用户成为智能体老板 负责定义、规划和监督工作[6] - 360坚持人在回路原则 展示智能体工作全过程包括思考过程、中间结果和工具调用[6] - 用户可在关键点做确认 通过互动保留高效执行能力同时降低风险[6] - 人类需学会拥抱不确定性 通过多轮交互和反馈优化智能体输出[6] 专业智能体发展路径 - 智能体需聚焦单一领域 像虚拟专家一样术业专攻 万能智能体不存在[7] - 专用智能体专注于单一领域 提供更精准高效服务 更适合创造性任务[8] - 通用智能体在多领域难以达到顶尖水平 仅适用于重复性工作如数据录入和基础客服[8] 网络安全领域变革 - 安全运营专家培养周期长 人才缺口巨大 成为行业发展制约因素[9] - 智能体黑客可批量复制 改变网络战形态 人类黑客可管理多个智能体成为超级黑客[9] - 网络安全从人与人对抗转变为人与机器、算力和算法对抗[9] - 安全智能体作为安全运营专家数字替身 可部署数十个虚拟专家 基于安全大模型分析结果调用工具实际操作[9] - 360推出智能体工厂 支持企业通过自然语言定制安全智能体 无需编程[9] 智能体应用成效 - 安全智能体发现威胁数量比人工高3倍 发现速度提升10倍 准确率提升20%[10] - 管控智能体事件自动化处置率提升3倍 复盘报告撰写效率提升72倍 资料梳理时间提升13倍[10] - 企服智能体深入人力、财税、法务、营销等高频办公场景 实现办公提效[10] - 360全线产品向智能体化发展 安全云业务发布安全、管控、企服三大类智能体 用AI智能体重构安全运营模式[10]
对话周鸿祎:DeepSeek流量确实在下降,他们就没花心思做,梁文锋是有梦想的人
搜狐财经· 2025-07-23 19:57
智能体与大模型的关系 - 智能体是大模型进化的新阶段,大模型扮演大脑角色,智能体扮演身体、手和脚的角色 [2][6] - 智能体弥补大模型不足,能使用工具并借助大模型规划能力执行复杂任务 [6] - 当前大模型更像玩具,未真正成为生产力工具,智能体可推动其落地 [4][5] 智能体的发展模式与市场机会 - 智能体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大模型厂商直接开发(如OpenAI)和应用公司基于现有大模型开发(如Manus) [2] - 中国在智能体领域有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OpenAI的ChatGPT Agent能力相对单薄 [7] - Manus放弃国内市场转向海外,反映国内AI运营成本高、付费习惯差的挑战 [8] 专业智能体的前景与行业影响 - 未来专业智能体将大行其道,通用智能体因大模型能力不足难以实现 [11][12][13] - 所有行业都有机会被智能体重塑,智能体将取代低层次工作,员工需转型为AI指挥官 [14] - 360已用智能体重塑安全、浏览器和搜索产品,并计划推出智能体平台 [15] 智能体普及的可行性 - 算力成本已降至原来的1‰,推理芯片进一步降低成本,智能体普及成本不是问题 [16] - 企业可从简单智能体(如会计、文员智能体)入手,未来两年将逐渐普及 [16] DeepSeek的行业贡献 - DeepSeek开源模型被广泛使用,消除百模大战,推动国内开放生态发展 [17][18] - DeepSeek流量下降因未专注APP开发,但其模型为众多智能体公司提供基座支持 [17] 国产芯片与英伟达H20的竞争 - 国产芯片在推理领域有机会,成本与性价比追赶H20难度较低 [19] - 360近期采购华为产品,认为必须使用国产芯片以缩小技术差距 [19] - 英伟达H20更适合推理,训练性能较弱,定位尴尬 [19] 黄仁勋中国行的行业影响 - 黄仁勋推动H20在华销售是商业行为,对中国AI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 [20][21] - 保持开放沟通对中国技术发展有利,企业家不应卷入政治 [20][21]
记者实测|智能体按下“加速键” 大厂争当MCP“应用商店”
贝壳财经· 2025-04-30 16:40
行业动态 - 4月国内各大科技公司加速布局智能体与MCP服务,阿里云百炼、蚂蚁百宝箱、字节扣子空间、360纳米AI、百度等相继推出相关功能 [1] - 百度在4月25日AI开发者大会上展示千帆、心响等多款产品接入MCP的案例,百度优选成为国内首个支持电商交易的MCP服务 [13] - 蚂蚁数科4月29日发布智能体开发平台Agentar,内测国内首个金融MCP服务广场 [1] 技术应用 - MCP服务显著提升智能体效率:字节扣子空间接入墨迹天气等MCP后,H5生成任务耗时从22分钟缩短至4分钟 [9] - 金融领域应用突破:盈米基金4月8日推出业内首个财富管理MCP Server,已上线阿里云百炼平台 [22] - 跨平台协作案例:必优科技ChatPPT MCP服务同时上线百炼和千帆平台,盈米基金且慢MCP正在推进多平台接入 [21] 产品实测 - 阿里云百炼MCP服务接入厂商从4月10日的高德地图扩展到4月29日的盈米基金、广发证券等31个云部署和63个本地部署服务 [3][19] - 百度APP接入MCP后,咖啡厅查询功能从显示帖子升级为调用百度地图显示具体位置和距离 [15] - 360纳米AI提供"免安装"MCP服务,无需注册即可直接调用,降低使用门槛 [23] 商业模式 - MCP可能改变流量入口格局,传统平台广告等商业模式面临挑战 [26] - 行业专家建议采取开放生态策略,认为AI时代需要重新思考服务形态和商业闭环 [27][28] - 部分厂商通过MCP实现导流,但注册流程影响用户体验,存在商业价值与便捷性的矛盾 [23] 技术安全 - 4月24日行业推出首个智能体可信互连技术ASL,启动开源计划以解决MCP协作安全问题 [28] - 安全专家指出MCP潜在风险包括伪造工具窃取数据、跨平台风险识别缺失、身份鉴权不明等问题 [29] - 盈米基金采用企业级加密协议和多层级访问控制保障金融MCP安全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