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0T全身扫查磁共振医疗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 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
"这五年,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阴和俊说,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4 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 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国家实验室体系 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成长;北 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 强创新集群榜首;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左翰嫡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科技部部长阴和 俊介绍,"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 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8%, 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万家,较2020年增加 83%。 部长龙腾举例说,在天更蓝 ...
见证历史 中国“灯塔工厂”全球霸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22:36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这五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 断夯实。 他举出了一组数据: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 界第一。 而在基础研究领域,2024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 创性成果,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发布会现场,每经记者周逸斐摄 脑机接口领域,已帮助截瘫患者开始站立行走 这些年来,路上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很多前沿技术转化为了新产品新产业,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 阴和俊表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十四五"期间,科技部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 产力发展。 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 ...
去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21:56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 技创新发展成就。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 实。 阴和俊表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十四五"期间,科技部持续加强关键 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他举出了一组数据: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 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而在基础研究领域,2024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在量子科技、生命 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 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 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我国加快高端装备、先进制造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传统产业向高 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现提质增效。 在高端装备领域,"京华号"16.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不仅突破了单月掘进542米的新纪录,更实现了对 地面建筑的无 ...
C919累计获得国内外订单超过1000架
央视网· 2025-09-18 16:15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9月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 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科技部副部长龙腾表示,在"十四五"期间,科技部以天更蓝、食更优、行更快、更健康等目标,进行了 系统性布局,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在天更蓝方面,围绕实现绿水青山的目标,部署了环境污染防治、长江黄河绿色流域构建等重点任务。 比如,通过科研攻关,搞清了京津冀及周边重污染形成机制,中长期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显著提升,精 准防治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的平均浓度下降了18%。 在食更优方面,围绕国家粮食安全、乡村全面振兴等目标,部署了生物育种、农机装备等重点任务。例 如,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育成小麦、玉米、水稻等一批生产急需的重大品种,实现了抗病、抗干 旱、品质及丰产性的协同提升,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种业振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创新梯田水稻、 丘陵玉米、山地果蔬等生产智能装备及系统,研制大马力动力换档拖拉机等,填补了我国大型农业高端 动力装备的空白。 在行更快方面,围绕交通绿色化、智能化,部署了交通载运装备、川藏铁路关键技术等重点任务。关键 设备研发取得突破,CR450动车组运营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