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800G LPO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华工科技(000988):盈利能力显著增强,订单高增彰显业绩放量潜力
东方财富证券· 2025-11-03 19:27
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华工科技“增持”评级 [2][5] 核心观点 -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达到24.96%,同比提升7.34个百分点 [4] - 下游订单需求旺盛,合同负债较2025年初增长57.14%,预付款项增长83.78%,存货增长30.26%,显示业务能见度高且为保障交付进行战略性备货 [4]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800G光模块已批量出货,800G LPO产品于2025年10月在海外工厂开始交付,高端产品放量在即 [4] - 公司筹划发行H股赴港上市,有望加速海外市场拓展,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设立12家海外子公司和10家办事处,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 [4] - 公司具备从硅光芯片到模块的全栈自研能力,参股子公司云岭光电的硅光激光器与EML芯片市场导入顺利,关键光电元器件自主可控 [4]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38亿元,同比增长22.62%;归母净利润13.21亿元,同比增长40.92%;扣非归母净利润11.04亿元,同比增长42.52%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34.09亿元,同比下滑10.33%,主要受国内数据中心建设节奏波动影响;但归母净利润达4.10亿元,同比增长31.15%,盈利能力逆势提升 [4] - 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为21.70%,同比提升0.72个百分点 [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0.33亿元、260.18亿元、322.4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6.92%、62.28%、23.91% [5][6]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83亿元、29.76亿元、36.1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4.25%、58.05%、21.61% [5][6] - 基于2025年10月31日收盘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42.62倍、26.97倍、22.18倍 [5] 关键财务比率预测 - 获利能力持续优化,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的21.55%提升至2025年的23.37%,净利率从10.27%提升至11.61% [11][12] - 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改善,预计从2024年的11.99%提升至2025年的16.54%,并在2026年达到21.08% [11][12] - 总资产周转率预计从2024年的0.61次提升至2026年的0.90次,显示资产运营效率提高 [11][12]
华工科技(000988):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订单高增彰显业绩放量潜力
新浪财经· 2025-11-03 18:4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38亿元,同比增长22.62%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3.21亿元,同比增长40.92%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04亿元,同比增长42.52%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34.09亿元,同比下降10.3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达4.10亿元,同比增长31.1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75亿元,同比增长40.12%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1.70%,同比提升0.72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达24.96%,同比显著提升7.34个百分点 [2] 运营与订单状况 - 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较年初增长57.14%,反映下游订单需求旺盛 [1] - 2025年第三季度末预付款项较年初增长83.78%,存货增长30.26%,主要为战略性备货以保障供应链稳定和订单交付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光电器件产品结构优化,2025年上半年已有批量的800G光模块通过海外设备商与渠道商出货 [2] - 2025年10月公司800G LPO产品已在海外工厂开始交付 [2] - 公司采用自研硅光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压缩成本 [2] - 参股子公司云岭光电的硅光激光器与EML芯片市场导入顺利,公司关键光电元器件具备自供能力 [1] 战略与市场拓展 - 公司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旨在打造多元融资渠道并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设立12家海外子公司和10家办事处,在泰国、越南等地实现工厂本地化运营 [2] - 公司旗下的华工正源具备从硅光芯片到模块的全栈自研能力,全球化经营布局助力国内外市场发展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公司2025年营收为160.3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8.83亿元 [3] - 预计公司2026年营收为260.1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9.76亿元 [3] - 预计公司2027年营收为322.4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6.19亿元 [3] - 基于2025年10月31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市盈率分别为42.62倍、26.97倍和22.18倍 [3]
华工科技20251024
2025-10-27 08:31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华工科技[1] * 行业涉及激光及智能制造、光通信(光模块)、传感器、智能装备、3D打印、船舶制造、新能源汽车等[2][7][14][15][16][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0.38亿元,同比增长22.62%[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3.21亿元,同比增长40.92%,超去年全年水平[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31.15%[2][4]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11.05亿元,同比增长42.52%[4]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3.7亿元,同比增长40.2%[2][4] * 基本每股收益1.31元,同比增长40.86%[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2.55%,同比增长2.69个百分点[2][5] * 综合毛利率21.7%,同比增长0.72个百分点[6]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在第三季度转正至3.13亿元,去年同期为负1055万元[2][5] * 公司预计全年利润可维持在18亿元左右水平[9] 各业务板块表现 * **激光及智能制造业务**:前三季度收入26.5亿元,与去年持平;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6%;毛利率33.06%[2][7] * **智能装备业务**:前三季度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2%,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船舶制造行业需求增加[2][7] * **正元公司**:前三季度营收50亿元,同比增长52%;净利润4.62亿元,大幅增长541%[2][7] * **传感器业务**:前三季度营收28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4.61亿元,增长13%[2][7][8] * **高理公司(传感器)**:2025年上半年汽车传感器领域增幅翻倍,其中压力传感器增幅近三倍;储能业务上半年增长四倍[15] 研发投入与费用管控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6.79亿元,同比增长26.6%[2][6] * 若包含开发支出则研发投入达7.45亿元,同比增加21.39%[6] * 销售费用3.89亿元,同比下降3.07%[6] * 管理费用2亿元,同比下降5.84%[6] * 财务费用为-2501万元,通过理财和利息收益抵消贷款支出[6] 国际化战略与海外业务拓展 * 国际化是公司基本战略,海外业务按计划推进[2][10] * **光模块业务**:800G LPO产品已在泰国开始交付,预计10月份首个大订单落地[2][3][11] 预计2026年美国市场光模块需求为4000万至5000万只,国内市场约2400万只[4][13] 2026年海外光模块预期发货数量将达到百万级以上[29] * **激光业务(极光公司)**:2025年在欧洲布局匈牙利4S店,越南基地进行本地化生产,美国公司加大投入[14] 激光装备获得欧美头部汽车企业认可,大量装备进入海外市场[14] * **传感器业务(高理公司)**:泰国工厂进展顺利,预计11月份实现盈利;已开始向欧洲主要车厂大批量供货[15] * 公司正在进行H股发行准备工作,预计需6到9个月,目的包括海外生产基地建设、业务拓展及优化股东结构[26][27][28] 重点业务进展与未来展望 * **光模块业务**: * 美国市场OCP之后需求确定性强,LPO和LO已成为主流方案,预计明年占据20%以上市场份额[3][12] * 公司正在准备800G DIP、LPU、DSP以及1.6T产品,1.6T已正式启动[4][12][13] * 2025年上半年AI市场光模块毛利率超20%,第三季度达27%甚至更高;美国市场LPO和DSP产品毛利率超40%[4][21] * 已提前半年进行长单铺设,建立3个月左右库存能力应对2026年需求[4][20] * 国内市场从400G到800G切换明确,预计2026年国内800G需求占比约40%[13][22][23] * 瞄准更高规格NPU,3.2T TPU demo计划在12月或1月完成动态测试,预计2026年下半年批量收货[24][25] * **3D打印业务(与立讯精密合作)**:手表壳子等产品验证基本完成,手头有200万只订单,2025年四季度预计实现几千万元销售额,2026年规模可能达数亿元[4][16] * **船舶领域**:三季度获得约4亿元订单,四季度还有六七亿元订单待投标;四季度激光装备销售额预计达几千万美元,明年规模可能更大[17] * **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从2025年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预计整个行业有约15至16亿元订单,主要来自国有企业[18] * **人形机器人布局**:聚焦传感器领域(加速度传感器和力矩传感器),预计2026年下半年开始释放销售;同时研究自动化产线的人形机器人,预计2025年底有较好结果[19] 其他重要信息 * 产品结构优化(从200G转向400G/800G)和方案优化(如自研方案)是第三季度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30] * 公司与美国最大供应商合作关系超过十年,能优先获得关键物料[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