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电器件
icon
搜索文档
太辰光董事张映华减持0.35万股,成交均价132.00元
金融界· 2025-08-21 07:41
公司高管减持情况 - 董事张映华于2025年8月19日通过竞价交易减持3500股,成交均价132元,变动金额46.20万元,变动后持股861.85万股 [1] - 张映华在2025年7月22日至8月19日期间累计减持9.72万股,涉及金额1080.95万元,持股数从866.42万降至861.85万 [2] - 同期其他高管减持:张艺明减持2万股(64万元)、肖湖杰/肖湘杰合计减持1900股(21.63万元) [2] 公司主营业务结构 - 光器件产品收入8.12亿元,占总营收98.02% [1] - 其他业务收入1499.62万元(占比1.81%),光传感产品收入144.11万元(占比0.17%) [1]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涵盖光电器件研发生产、进出口贸易及物业租赁 [1] - 董事张映华为无线电技术专业高级工程师,曾任邮电系统职务,现任董事任期至2026年9月 [1] 市场数据 - 公司最新总市值282.55亿元 [3]
聚灿光电增资至9.7亿 增幅约42.8%
新浪财经· 2025-08-19 14:29
公司注册资本变更 - 聚灿光电注册资本由约6 8亿人民币增至约9 7亿人民币 增幅约42 8%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聚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0年4月 法定代表人为潘华荣 [1] - 经营范围包括照明器件 显示器件 光电器件的研发 组装生产和销售等 [1] 股东结构 - 公司由潘华荣 孙永杰 徐英盖等共同持股 [1]
国金证券:给予华工科技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15 11:06
核心观点 - 华工科技受益于国内光模块需求释放,光电器件业务成为第一大主业,营收和利润均实现高增长,公司前瞻布局LPO、CPO等高端产品,维持买入评级[1][2][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6.29亿元,同比增长44.66%,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4.87%[2] - Q2单季度营收42.74亿元,同比增长39.19%,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48.30%[2] - 2Q25毛利率10.67%,同比提升0.9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70个百分点[3]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7.64/207.76/235.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7/20.66/23.93亿元[4] 业务结构 - 光电器件业务1H25营收37.44亿元,同比增长124%,占比达49%,成为第一大主业[3] - 智能制造业务1H25营收17亿元,同比微降,因下游行业需求趋于平稳[3] - 光电器件产品1H25毛利率10.87%,同比提升3.0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06个百分点[3] 客户与市场 - 国内市场已拓展中兴通讯、新华三、华为、字节跳动等大客户[3] - 海外市场已拓展CISCO、HP、诺基亚等大客户[3] - 400G、800G及1.6T产品在多家头部客户测试,LPO全系列产品将批量交付[3] 技术布局 - 具备自研硅光芯片能力,实现高端光芯片自主可控[3] - 垂直整合能力覆盖芯片、器件、模块、子系统全系列产品[3] - 首发1.6T LPO、1.6T LRO产品及3nm DSP方案,首推3.2T CPO解决方案[3] 机构评级 - 最近90天内10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9家,增持评级1家,目标均价48.44元[7] - 国金证券预测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33.57/25.13/21.70倍[4]
9成高端设备看别人脸色,被外国企业垄断20年,国产设备终突围!
新浪财经· 2025-07-28 06:25
行业突破 - 高性能硅光电倍增器(SiPM)实现国产化关键突破,打破德日企业长达20年的技术垄断 [1] - 国产SiPM良品率超过9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 生产线洁净度要求达"百级",工艺苛刻,稳定量产标志核心技术掌握 [3] 技术优势 - SiPM可探测单个光子,工作原理为雪崩光电二极管单元的电子"雪崩"效应 [4] - 相比传统光电倍增管(PMT),SiPM工作电压低于100伏,更安全省电且抗磁场干扰 [6] - 体积小、固态设计抗震抗摔,单光子探测能力使其成为微弱光信号捕捉"神器" [6] 应用场景 - 高端医学影像设备(PET/CT、SPECT)核心部件,有望降低设备成本使医疗普惠 [7] - 高能物理领域用于欧洲核子中心对撞机、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等尖端科研设备 [7] - 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接收端关键组件,提升恶劣环境下的探测精度 [9] - 核电站辐射监测、量子通信、生物荧光成像等前沿科技领域核心探测器 [9][10] 市场格局 - 此前90%高端SiPM市场被德国First Sensor、日本滨松等企业垄断 [11] - 技术壁垒包括半导体工艺复杂度、外延电阻淬灭等核心专利封锁 [11] - 关键原材料(高纯度硅晶圆、光刻胶)和设备(光刻机、镀膜机)曾高度依赖进口 [11] 公司进展 - 中广核技旗下中京光电建成国内领先SiPM封装生产线,获欧盟RoHS认证 [1][3] - 自主研发外延电阻淬灭(EQR)和位置灵敏SiPM技术,性能对标国际顶尖水平 [12] - 突破将重塑全球高端光电传感器市场竞争格局 [12]
华工科技(000988):深度报告:校企改革龙头,AI驱动光模块业务提速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12 18:5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 56.60 元 [3][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作为校企改革先锋,积极挖潜业务增长点,同时受益于 AIGC 驱动,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160.28/230.82/279.33 亿元,EPS 分别为 1.90/2.39/3.00 元,按照 PE 和 PB 估值,最终给予公司 2025 年 5 倍 PB 估值,对应目标价 56.60 元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收入和盈利预测 - 激光加工装备及智能制造产线 2024 年营收 34.92 亿元,同比增 9.45%,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22.44%、16.66%、13.00%,毛利率分别为 32.00%、32.00%、32.00% [14] - 激光全息膜类系列产品 2024 年营收 4.27 亿元,同比降 14.72%,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速均为 5.00%,毛利率均为 33.00% [15] - 光电器件系列产品 2024 年营收 39.75 亿元,同比增 27.79%,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52.69%、21.59%、15.63%,毛利率分别为 9.58%、10.13%、10.66% [16] - 敏感元器件 2024 年营收 36.68 亿元,同比增 12.93%,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18.69%、12.47%、8.03%,毛利率分别为 26.00%、26.20%、26.50% [17][18]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整体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 30.68%、16.97%、12.44%,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21.26%、21.27%、21.39% [18][19] 估值方法 - PE 估值法:选取锐科激光、北方华创、光迅科技、光库科技为可比公司,预计 2025 - 2027 年华工科技 EPS 分别为 1.90/2.39/3.00 元,基于审慎考虑给予 2025 年 35 倍 PE,对应目标价 66.67 元 [21] - PB 估值法:选取锐科激光、北方华创、光迅科技、光库科技为可比公司,预计 2025 - 2027 年华工科技 BPS 分别为 11.32/13.31/15.82 元,给予 2025 年 5 倍 PB,对应目标价 56.60 元 [22] - 综合以上估值方法,按照谨慎取低原则,基于华工科技目标价 56.60 元 [23] 激光技术领导者,校企改革落地活力全面激发 脱胎于高校,成长于光谷,受益于校企改制 - 华工科技脱胎于华中科技大学,2021 年 3 月完成校企分离改制,实际控制人变为武汉市国资委 [25] - 2016 年落实提质增效计划,推动管理体制变革;2021 年校企改革多赢,激励加码,深度绑定公司核心高管 [27][29] 完善多元化布局,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 公司业务布局涵盖智能制造、感知、连接三大核心业务,由华工高理、华工图像、华工正源、华工激光和华工赛百五大子公司执行 [32] - 2003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规模由 4.01 亿元增长至 117.09 亿元,CAGR 为 17.43%;归母净利润规模由 3767 万元增长至 12.21 亿元,自 21 年校企改制后,每年利润均保持双位数增长 [33] - 自 21 年校企改制后,公司毛利率触底回升,2024 年销售毛利率为 21.55%;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24 年销售净利率达 10.43% [39] - 2024 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4.61%/2.28%/7.49%,同比 - 0.80pct/-1.75pct/+0.15pct;自 2019 年起持续获得财务收益,2024 年财务费用率为 - 0.72% [40] 通信 + 激光 + 传感 + 防伪,泛“激光”应用龙头 华工正源:光器件领导者,核心通信产品供应商 - 华工正源成立于 2001 年 3 月,现有 4 条产品线,产品应用广泛,市场占有率领先 [43] - 2003 - 2024 年间,光电器件系列产品收入规模由 1.14 亿元增长至 39.75 亿元,CAGR 为 18.42%,2024 年联接业务营业收入 39.75 亿元,同比增长 27.79%,营收增长主要来自 AIGC 应用领域 [48] - 该业务毛利率受营收结构与产品生命周期影响较大,近年来受电信侧资本开支收缩拖累,毛利率有所承压 [49] 华工激光:厉兵秣马 27 载,思变前行智造梦 - 华工激光成立于 1997 年,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依托三大平台承担重点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51] - 公司在激光加工领域实现“芯片 - 激光器 - 激光设备”全产业链覆盖 [55] - 2003 - 2024 年间,激光加工装备及智能制造产线收入规模由 1.31 亿元增长至 34.92 亿元,CAGR 为 16.92%,毛利率较为稳定,近年来保持 30%上下 [56] 华工高理:技术实力突出,打造敏感元器件全球龙头 - 华工高理创立于 1988 年,温度传感器全球市场占 70%,新能源汽车 PTC 加热器国内市场占 60%,拥有七大创新平台 [58] - 主要产品包括 NTC 和 PTC 两大类 [62] - 2003 - 2024 年间,敏感元器件业务收入规模由 5055 万元增长至 36.68 亿元,CAGR 为 22.63%,受益于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对 PTC 的拉动,收入规模自 2020 年起维持高速增长,近几年毛利率有所提升 [65] 华工图像:激光防伪行业龙头,新用户拓展提速 - 华工图像主要生产多种防伪及装饰材料,开发激光全息综合防伪解决方案,为多行业客户提供品牌保护和表面装饰产品 [66] - 公司在多地建有制造基地,具备较强生产能力,产品远销 20 个国家和地区 [71] - 2003 - 2024 年间,激光全息膜类系列产品收入规模由 5801 万元增长至 4.27 亿元,CAGR 为 9.97%,收入峰值为 2022 年的 5.73 亿元,2024 年毛利率为 33.60%,仍为公司各项业务中最高值 [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