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DAS功能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车交付前夜,大众每天都在“算账”
36氪· 2025-11-11 09:11
公司财务业绩与展望 - 大众集团第三季度业绩仍未摆脱下滑轨道,出现亏损 [1][3] - 2024年在华合资企业投资收益从2023年的26亿欧元降至17亿欧元,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下滑至5亿-10亿欧元 [4] - 公司预估合资公司利润贡献将在2027年回升至20亿欧元,并在2030年达到30亿欧元 [2][5] 新能源转型战略与目标 - 公司目标是在2026年推出超过20款新能源车,使新能源销量占比从目前的5%提升至两位数百分比 [2] - 2025年至2026年为转型过渡阶段,新能源汽车利润率仍无法与燃油车持平,预期在规划周期后期(可能为2030年)实现利润率持平 [2] - 2025年公司宣布在中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交付阶段,标志着真正成为新能源车企的开始 [2] 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 - 通过本土开发的CMP平台和CEA电子电气架构,开发周期缩短至24到30个月,成本较全球平台已降低40%,远期目标为降低50% [2][7] - 公司设定的内部运营效率提升目标是到2026年效率比2023年提升20%,而大众中国已提前一年完成此目标 [8] - 成本优化工作几乎按周为单位推进,管理团队密集开展产品研讨会,分析每个成本细节 [1][2][6] 市场竞争与盈利挑战 - 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无法通过规模效益提升利润率,同时需消化大量研发和投资支出,盈利能力将受影响 [4] - 公司预判市场竞争将依然激烈,有超过100个品牌,价格水平会逐步下降并在中期趋于稳定 [6] - A级车市场竞争比B、C级车市场更为激烈,盈利水平因细分市场而异 [5] 本土化投资与技术合作 - 公司于11月披露两笔新投资,包括与地平线合作设计与研发系统级芯片,投资金额约2亿美元,以及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启幕 [1][9] - 公司强调将在中国市场的关键技术领域继续进行投资,构建“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价值链 [8][9] - 与国轩高科合作开发的磷酸铁锂电池将搭载在大众安徽下一款电动车上,以增强成本竞争力 [7] 燃油车业务与资产优化 - 随着燃油车市场规模缩小,大众在华燃油车市场份额逐年递增至22% [8] - 公司对燃油车业务的大量非核心资产进行优化,涉及供应商结构,以确保燃油车业务的盈利能力 [8] - 过去两三年公司内部培养了“投资者思维”,习惯于审慎分析投资、精简结构及主动资产处置 [8]
新能源车交付前夜 大众每天都在“算账”
经济观察报· 2025-11-10 22:41
"我们的成本优化工作几乎是按周为单位在推进",有大众中国 内部人士表示,在大众工作了20多年,从未在一年之内参加过 如此多的产品研讨会议。 作者:刘晓林 封图:企业官图 大众汽车集团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集团业绩仍未摆脱下滑轨道。但在中国,大众集团正加 大投资力度,其于11月5日披露了两笔新投资动向,这让外界更生疑惑:大众集团在中国的持续投 资能否获得预期回报? 虽然在年初的2024年财报发布中,大众集团对未来两年业绩将继续下滑做出了预警,但其三季度 出现的亏损仍让业界震惊。不过,正如德国汽车业人士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所说,德国汽车业的 下滑已不是新闻,重要的是能否找到解决方案。 财报显示,大众集团正在进入与中国类似的"转型过渡模式"中:新能源卖得越多,利润减少得越 多。"在今年前九个月,我们看到了喜忧参半的局面。一方面,我们的产品攻势正在见效:在欧 洲,每四辆电动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大众汽车集团。另一方面,财务业绩相比去年同期显著走 弱。"大众汽车集团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Arno Antlitz表示,业绩走弱是由于利润率较低的电 动汽车的产能爬坡。此外,还产生了75亿欧元的费用,主要来自增加的关税、保时 ...
大众中国初步完成“财务建模”
经济观察网· 2025-11-07 22:09
核心观点 - 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正面临新能源转型带来的财务压力,其核心任务是完成财务建模并优化成本,以实现从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盈利过渡 [1][2][3] 财务业绩与展望 - 大众集团第三季度业绩未摆脱下滑轨道,新能源车销量增长但利润减少 [3] - 大众集团在华合资企业投资收益从2023年的26亿欧元降至2024年的17亿欧元,预计2025年进一步下滑至5亿至10亿欧元 [4] - 合资公司利润贡献目标设定为2027年回升至20亿欧元,2030年达到30亿欧元(含大众安徽贡献) [2][5] - 大众集团产生75亿欧元费用,主要来自增加的关税、保时捷产品战略调整及商誉减值 [3] 新能源转型战略 - 销量目标为2026年推出超过20款新能源车,新能源销量占比从目前5%提升至两位数百分比 [2] - 盈利目标为2025至2026年无法实现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利润率持平,预期在规划周期后期(如2030年)实现 [2] - 2025年大众宣布在中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交付阶段,财务拉响压力预警 [2] 成本优化措施 - 通过本土开发的CMP平台和CEA电子电气架构,开发周期缩短至24到30个月,成本较全球平台降低40%,目标为降低50% [7] - 与国轩高科合作开发磷酸铁锂电池,与地平线合作开发ADAS功能以支撑降本 [7] - 大众中国董事会深入销售漏斗分析,关注媒体投入、折扣及销售策略以确保资金高效使用 [7] - 大众集团设定内部运营效率提升目标,到2026年效率比2023年提升20%,大众中国已提前一年完成 [8] 市场与竞争环境 - 中国市场有超过100个品牌,价格战预计持续,价格水平逐步下降并在中期趋于稳定 [6] - A级车市场竞争比B、C级车更激烈,影响新能源车盈利能力 [4] - 大众在华燃油车市场份额逐年递增至22%,公司正优化非核心资产及供应商结构以维持燃油车盈利 [8] 投资与合作动态 - 大众中国于11月披露两笔新投资:与地平线合作研发系统级芯片(SoC),投资金额约2亿美元;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启幕 [9] - 大众中国表示将在中国市场的关键技术领域继续投资,坚持“在中国,为中国”本土价值链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