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系统级芯片(SoC)
icon
搜索文档
主帅贝瑞德统领全局,大众在华转型迎关键战役
第一财经· 2025-11-11 11:06
战略核心与转型方向 - 公司深化“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核心是通过智能化技术重构产品竞争力,以在全球最大智能汽车市场抢占先机 [4] - 公司认为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和唯一出路,必须通过智能化技术重构用户体验 [5] - 公司管理层的长期承诺得到强化,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贝瑞德续约至2028年夏,以推动战略进入“交付阶段” [3] 核心技术研发与突破 - 公司与地平线的合资企业酷睿程将自主设计研发系统级芯片,单颗算力可达500至700 TOPS,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内量产,首批应用于配备L3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中国车型 [1][8] - 自研SoC芯片被视为迈向L3级自动驾驶的重要基础,标志着公司从生产本地化迈向核心技术研发本地化的关键里程碑 [8] - 位于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集团在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汇聚超过3000名研发工程师 [5] 本土合作与生态构建 - 公司展现出开放合作姿态,既保持与上汽、一汽等长期伙伴合作,又积极链接小鹏汽车、地平线等科技新势力 [6] - 公司与小鹏汽车联合开发的新一代区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已完成迭代规划,新车型开发周期缩短30%、成本优化40% [9] - 公司还携手中科创达、国轩高科等企业,在智能座舱软件、动力电池等领域深化协同,构建智能化本土生态闭环 [9] 产品落地与未来规划 - 公司智能化转型进入“交付阶段”,2026年起首批搭载新电子电气架构及高级驾驶辅助功能的车型将陆续交付 [10] - 至2027年前公司将推出超过20款电动化智能车型,至2030年纯电动智能车型矩阵将扩充至约30款,全面覆盖各细分市场 [10] - 董事会成员亲自赴合肥试驾研发中新车型,检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及AI agent整合成效,以确认产品成熟度 [3] 行业竞争与市场判断 - 公司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已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行业竞争从“价格内卷”逐步转向“价值比拼”,未来竞争核心是“价值比” [12] - 公司判断市场已度过价格战最激烈阶段,价格会保持在较低水平,企业需调整成本结构维持盈利 [12] - 公司对中国政府出台的ADAS标准等政策表示“全力适配”,视其为智能化发展的规范,并强调安全是公司的DNA,坚持质量第一 [13]
新能源车交付前夜,大众每天都在“算账”
36氪· 2025-11-11 09:11
公司财务业绩与展望 - 大众集团第三季度业绩仍未摆脱下滑轨道,出现亏损 [1][3] - 2024年在华合资企业投资收益从2023年的26亿欧元降至17亿欧元,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下滑至5亿-10亿欧元 [4] - 公司预估合资公司利润贡献将在2027年回升至20亿欧元,并在2030年达到30亿欧元 [2][5] 新能源转型战略与目标 - 公司目标是在2026年推出超过20款新能源车,使新能源销量占比从目前的5%提升至两位数百分比 [2] - 2025年至2026年为转型过渡阶段,新能源汽车利润率仍无法与燃油车持平,预期在规划周期后期(可能为2030年)实现利润率持平 [2] - 2025年公司宣布在中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交付阶段,标志着真正成为新能源车企的开始 [2] 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 - 通过本土开发的CMP平台和CEA电子电气架构,开发周期缩短至24到30个月,成本较全球平台已降低40%,远期目标为降低50% [2][7] - 公司设定的内部运营效率提升目标是到2026年效率比2023年提升20%,而大众中国已提前一年完成此目标 [8] - 成本优化工作几乎按周为单位推进,管理团队密集开展产品研讨会,分析每个成本细节 [1][2][6] 市场竞争与盈利挑战 - 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无法通过规模效益提升利润率,同时需消化大量研发和投资支出,盈利能力将受影响 [4] - 公司预判市场竞争将依然激烈,有超过100个品牌,价格水平会逐步下降并在中期趋于稳定 [6] - A级车市场竞争比B、C级车市场更为激烈,盈利水平因细分市场而异 [5] 本土化投资与技术合作 - 公司于11月披露两笔新投资,包括与地平线合作设计与研发系统级芯片,投资金额约2亿美元,以及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启幕 [1][9] - 公司强调将在中国市场的关键技术领域继续进行投资,构建“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土价值链 [8][9] - 与国轩高科合作开发的磷酸铁锂电池将搭载在大众安徽下一款电动车上,以增强成本竞争力 [7] 燃油车业务与资产优化 - 随着燃油车市场规模缩小,大众在华燃油车市场份额逐年递增至22% [8] - 公司对燃油车业务的大量非核心资产进行优化,涉及供应商结构,以确保燃油车业务的盈利能力 [8] - 过去两三年公司内部培养了“投资者思维”,习惯于审慎分析投资、精简结构及主动资产处置 [8]
新能源车交付前夜 大众每天都在“算账”
经济观察网· 2025-11-10 11:24
核心财务表现与挑战 - 大众集团第三季度业绩仍未摆脱下滑轨道,三季度出现亏损 [4] - 2024年前九个月财务业绩相比去年同期显著走弱,主要由于利润率较低的电动汽车产能爬坡以及产生了75亿欧元的额外费用 [4] - 在华合资企业投资收益从2023年的26亿欧元降至2024年的17亿欧元,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下滑至5亿至10亿欧元 [5] 中国市场战略与目标 - 公司持续推进本土创新和高效运营以面向未来转型 [2] - 销量目标为2026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从目前的5%升至两位数百分比,届时将推出超过20款新能源车 [3] - 合资公司利润贡献目标为2027年回升至20亿欧元,2030年达到30亿欧元,其中将包含大众安徽的盈利贡献 [3][5] - 2025年至2026年为转型过渡阶段,新能源车业务无法实现与燃油车利润率持平,预期在规划周期后期(可能为2030年)实现 [3] 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 - 通过本土开发的CMP平台和CEA电子电气架构,开发周期缩短至24到30个月,成本较全球平台已降低40%,远期目标为降低50% [3][8] - 公司正以周为单位推进成本优化工作,管理团队密集进行产品研讨会,分析每个成本细节以优化零部件成本 [3][7] - 大众集团设定的内部运营效率提升目标为到2026年比2023年提升20%,而大众中国已提前一年完成该目标 [9] - 在燃油车领域优化非核心资产和供应商结构,以提升资本效率并确保盈利能力,目前大众在华燃油车市场份额已增至22% [9] 产品与投资布局 - 与国轩高科合作开发的磷酸铁锂电池将搭载在大众安徽下一款电动车上,以增强成本竞争力 [8] - 与地平线的合作将进一步扩展,双方将合作设计与研发系统级芯片,投资金额约2亿美元 [10] - 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正式启幕,这是保时捷在德国之外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 [10] - 公司强调软件是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将继续在中国市场的关键技术领域进行投资 [9]
大众中国初步完成“财务建模”
经济观察网· 2025-11-07 22:09
核心观点 - 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正面临新能源转型带来的财务压力,其核心任务是完成财务建模并优化成本,以实现从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盈利过渡 [1][2][3] 财务业绩与展望 - 大众集团第三季度业绩未摆脱下滑轨道,新能源车销量增长但利润减少 [3] - 大众集团在华合资企业投资收益从2023年的26亿欧元降至2024年的17亿欧元,预计2025年进一步下滑至5亿至10亿欧元 [4] - 合资公司利润贡献目标设定为2027年回升至20亿欧元,2030年达到30亿欧元(含大众安徽贡献) [2][5] - 大众集团产生75亿欧元费用,主要来自增加的关税、保时捷产品战略调整及商誉减值 [3] 新能源转型战略 - 销量目标为2026年推出超过20款新能源车,新能源销量占比从目前5%提升至两位数百分比 [2] - 盈利目标为2025至2026年无法实现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利润率持平,预期在规划周期后期(如2030年)实现 [2] - 2025年大众宣布在中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交付阶段,财务拉响压力预警 [2] 成本优化措施 - 通过本土开发的CMP平台和CEA电子电气架构,开发周期缩短至24到30个月,成本较全球平台降低40%,目标为降低50% [7] - 与国轩高科合作开发磷酸铁锂电池,与地平线合作开发ADAS功能以支撑降本 [7] - 大众中国董事会深入销售漏斗分析,关注媒体投入、折扣及销售策略以确保资金高效使用 [7] - 大众集团设定内部运营效率提升目标,到2026年效率比2023年提升20%,大众中国已提前一年完成 [8] 市场与竞争环境 - 中国市场有超过100个品牌,价格战预计持续,价格水平逐步下降并在中期趋于稳定 [6] - A级车市场竞争比B、C级车更激烈,影响新能源车盈利能力 [4] - 大众在华燃油车市场份额逐年递增至22%,公司正优化非核心资产及供应商结构以维持燃油车盈利 [8] 投资与合作动态 - 大众中国于11月披露两笔新投资:与地平线合作研发系统级芯片(SoC),投资金额约2亿美元;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启幕 [9] - 大众中国表示将在中国市场的关键技术领域继续投资,坚持“在中国,为中国”本土价值链 [9]
何小鹏:全倾转固定翼飞行汽车汇天A868已进入试飞阶段;LG电子向苹果在印度的iPhone生产线提供制造设备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11-06 11:44
汽车芯片战略与研发进展 - 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与地平线成立的合资公司酷睿程将在中国自主设计与研发系统级芯片,预计未来3至5年内量产交付,单颗芯片算力达500至700 TOPS,自研芯片为一次性战略性投资,金额约2亿美元 [2] - 特斯拉AI5芯片由台积电和三星生产略有不同的版本,目标于2026年获得样品并进行少量生产,大批量生产需至2027年,AI6芯片计划使用相同晶圆厂,性能约为AI5的2倍,目标于2028年中期批量生产,AI7芯片将需要不同的晶圆厂 [2] 飞行汽车技术发展 - 小鹏汽车全倾转固定翼飞行汽车汇天A868已进入试飞阶段,该车型为混动长航程飞行汽车,设计续航大于500公里,设计最大航速超360公里/小时,最高支持6人乘坐 [2] 消费电子制造供应链动态 - 韩国LG电子公司向苹果公司在印度的智能手机生产线提供生产设备,其研究部门向富士康、塔塔电子及和硕在印度运营的工厂提供了用于苹果最新款iPhone 17自动化制造过程的机器 [2]
每日市场观察-20251106
财达证券· 2025-11-06 10:33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周三(11月5日)A股市场成交额为1.87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453亿元[4] - 沪指涨0.23%,深成指涨0.37%,创业板指涨1.03%[4] - 上证主力资金净流入275.25亿元,深证主力资金净流入197.26亿元[4] - 电力设备、煤炭商贸、环保等行业涨幅居前,计算机、非银、通信、传媒等行业小幅下挫[1] - 电力设备板块表现明确,包含储能、配电、锂电等细分领域[2] 宏观经济与政策 - 10月中国仓储指数为50.6%,较上月回升1个百分点[1] - 自2025年11月10日13时01分起,停止对部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5] - 自2025年11月10日13时01分起,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保留10%的税率[8] - 中国与多个太平洋岛国签署《提升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旨在扩大双边贸易与投资合作[6][7] 行业与产业发展 - 京津冀计划到2027年打造超2000亿元产业规模的北斗时空产业集群,推广应用终端产品80万台(套)以上[10] - 大众中国将自研系统级芯片,应用于L3及以上级自动驾驶车型[12] - 宇树科技认为具身机器人发展阶段类似于ChatGPT发布前的1-3年左右[11] 基金市场动态 - ETF两市成交额报4972.52亿元,其中股票型ETF成交1121亿元,债券型ETF成交2460.57亿元[13][14] - 公募基金三季报显示TMT板块获加仓明显,龙头公司持股集中度回升[15]
大众自研“中国芯”,本土化战略驶向“深水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06 09:20
合作与战略转向 -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与地平线成立的合资企业酷睿程将在中国自主设计与研发系统级芯片[1] - 此举标志着大众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从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纵深至核心技术研发腹地[1] - 从“合资造车”到“合智造芯”的演变揭示了大象转身的新范式[4] 技术规格与目标 - 专为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打造的SoC芯片拥有单颗500至700 TOPS的强劲算力[4] - 核心使命是使车辆能实时处理海量环境数据,在中国复杂路况中做出更安全、顺畅且智能的决策[4] - 从2026年起,首批搭载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及酷睿程研发的高级驾驶辅助功能的车型将陆续交付[4] 战略意义与定位 - 大众汽车集团旨在通过此举掌握未来智能出行的关键技术,并推动中国成为其全球创新的重要策源地[4] -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将自研SoC项目定义为“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加速落地的关键一步[5] - 目标是打造一颗真正懂得中国道路、理解中国用户驾驶习惯的“中国芯”,以在智能电动车竞争中夺回产品体验定义权[4] 合作模式与能力构建 - 合作旨在融合大众的全球工程体系、系统集成经验与地平线的软硬件研发及本地量产优势[5] - 对地平线而言,此次合作是对其技术实力与量产能力的高度认可,彰显了大众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任与承诺[5] - 此次合作是大众在华智驾研发能力的“重要跃升”,未来将不仅开发软件,更将自主设计AI芯片[5] 未来规划与愿景 - 这颗“中国芯”是大众转型为“科技驱动的出行创新者”的宣言书,背后构建了覆盖芯片、软件、系统及整车的完整本地研发体系[5] - 到2030年提供约30款纯电动车型的宏伟蓝图建立在这一技术地基之上[5] - 大众汽车集团正以一颗“中国芯”为支点,试图撬动整个中国市场的未来[5]
8点1氪|胖东来重奖伤人事件中见义勇为的20名员工,最高奖励5万元;平台回应“淘宝闪购新工服需骑手自购”;邵佳一将出任国足主帅
36氪· 2025-11-06 08:09
今日热点导览 TOP3大新闻 胖东来重奖在伤人事件中见义勇为的20名员工,单人最高奖励5万元 11月5日晚,许昌市胖东来超市有限公司官方抖音账号发布关于胖东来员工勇敢正义奖励公示,据公示 信息,公司对于参与11月2日生活广场突发故意伤害应急事件处置的员工进行奖励,给予20名员工共计 20万元奖励,单人最高奖励达5万元。 据此前媒体报道,11月2日下午,许昌市胖东来生活广场内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据许昌市公安局魏 都分局消息,当日下午2时许,在魏都区南大街胖东来生活广场一楼大厅入门处,犯罪嫌疑人冯某某 (男,37岁)因纠纷将吴某某(男,41岁)、徐某某(女,39岁)夫妻二人致伤。案发后,巡逻警力与 商场保安人员第一时间将嫌疑人冯某某抓获,并及时将伤者送医。(智通财经) 饿了么回应"淘宝闪购新工服需骑手自购" 11月5日,"饿了么骑手换成淘宝闪购新工服"的话题讨论还在持续,有网友称,这套新工服需要骑手自 费购置。记者采访多名饿了么外卖小哥获悉,新工服可以以旧换新,但不同类别、级别的骑手换新工服 要求有所不同;有站点在招聘时提到,只有长期稳定的骑手能免费拥有一套衣服头盔等新装备,如果干 不长久,费用则需自行承担。 ...
36氪晚报|诺和诺德下调全年盈利预期,因减肥药竞争和价格压力;京东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推出的埃安UT super 1号车正式下线
36氪· 2025-11-05 17:41
斯特兰蒂斯汽车召回 - 因电池故障在全球召回37.5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版Jeep牧马人和大切诺基SUV [1] - 召回涉及2020至2025款牧马人4xe及2022至2026款大切诺基4xe 此前已有19起火灾报告 [1] - 公司敦促车主在修复前将车辆停放在户外并避免充电 [1] 京东/广汽/宁德时代合作 - 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的埃安UT super 1号车正式下线 [1] - 新车搭载宁德时代巧克力电池 续航500公里 支持99秒极速换电 将于11月9日发布 [1] 蚂蚁集团AI应用 - 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月活用户突破千万 成为第五个月活超千万的AI原生APP [2] - AQ是唯一月活超千万的行业专业级AI应用 月活复合增长率83.4% 远超行业平均13.5%的增速 [2] 诺和诺德业绩与预期 - 诺和诺德第三季度净利润200亿丹麦克朗(31亿美元) 符合分析师预期 [3] - 其减肥药Wegovy第三季度销售额203.5亿丹麦克朗 同比增长18% 略低于分析师预期 [3] - 公司下调全年盈利预期 预计2025年营业利润增长4%至7% 低于此前10%至16%的预测 [3] 谷歌收购与大众点评投资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以320亿美元收购网络安全公司Wiz的交易通过美国司法部反垄断审查 [3] - 大众点评宣布未来5年将追加至少30亿资金升级"本地生活信息基建" 结合美团B端大模型建设信息校准机制 [3] 小鹏与大众汽车技术进展 - 小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预计2026年规模化交付 [4] - 大众汽车集团旗下CARIAD与地平线合资公司将自研SoC芯片 预计未来3~5年内量产 算力单颗500~700TOPS 战略性投资金额约2亿美元 [5] 高德与小鹏汽车合作 - 阿里巴巴旗下高德与小鹏汽车达成合作 小鹏Robotaxi正式接入高德平台 提供L4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5] - 合作模式为行业首个"出行平台+前装量产Robotaxi" 双方未来将携手出海 [5] 金融政策与市场观点 - 中国银行行长表示将积极拓展人民币在能源、大宗商品、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的计价结算 [6] -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表示将持续深化金融市场改革 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打造全球资本热土 [6] 微软AI观点 - 微软AI负责人称追求"有意识的AI"是荒谬的 认为意识是生物独有现象 AI只能模拟叙事无法体验真实情绪 [7] 印尼经济与政策 - 印尼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04% 但经济增长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出口增长放缓与消费者信心减弱 [9] - 凯投宏观预计印尼央行未来数月可能进一步降息 到2026年初累计降息幅度或达75个基点 [9]
自研芯片,大众最新宣布
第一财经· 2025-11-05 15:56
合资公司战略与产品规划 - 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酷睿程,将在中国自主设计与研发系统级芯片(SoC)[1] - 自研芯片是一次战略性投资,金额约为2亿美元[1] - 该芯片预计将在未来3至5年内量产交付,拥有单颗500至700TOPS算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