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SE

搜索文档
靳玉志:华为乾崑有一个伟大愿景,把智能带入每一辆车(完整版)|凤凰《封面》
凤凰网财经· 2025-04-29 20:39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每售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1] - 智能化已成为车企竞争的核心战场,华为乾崑在智能驾驶领域表现突出[1] - 公司预计2030年前技术上可实现L4级自动驾驶,政策法规将决定实际落地时间[31][32] 公司战略与投入 - 公司坚持"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的战略定位,盈利并非首要目标[4][9] - 2024年研发投入达1797亿元(占收入20.8%),车BU直接投资超"大几百亿"[6][7] - 采用双轮驱动模式:技术深度投入(基于ICT平台)与商业模式创新(智选车/HI模式)[6]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乾崑智驾ADS将覆盖15万-100万全价位车型,2025年新增搭载量目标超100万辆[1][51] - ADS 4.0版本聚焦L3级自动驾驶能力升级,计划2025年下半年实现高速场景有条件自动驾驶[33][34] - 坚持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的融合传感路线,极端天气下障碍物识别距离可达200米[16][18][21] 安全与质量标准 - 建立"Safety First"质量文化,车规级硬件标准远高于消费电子(工作温度范围/可靠性)[24][25] - 产品命名体系明确区分能力边界(ADS SE/Pro/Max/Ultra),避免消费者混淆[14][15] - 辅助驾驶累计数据:25亿公里行驶里程+1.6亿次智能泊车(截至2025年3月)[16] 行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已与赛力斯、比亚迪、广汽、奥迪等20余家车企建立深度合作[1] - 通过开放平台解决方案帮助车企降低研发成本,实现产业链协同[8][9] - 强调构建全球售后服务体系是汽车强国关键,包括配件/维修/长期支持[52] 技术路线与创新 - 激光雷达被认定为L3/L4自动驾驶必备传感器,纯视觉方案在极端场景存在局限[17][18][21] - 智能汽车被视为"带轮子的机器人",其技术积累将反哺机器人行业发展[40][41] - 从B端到C端的转型中,保持"质量好、体验好、服务好"的核心逻辑[43]
靳玉志:华为乾崑始终把安全放在最高优先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9 17:5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智能辅助驾驶安全事故频发,虚假宣传乱象丛生,行业发展亟待破局 [2] - 车企宣传中"高阶智驾"、"城市领航"等概念模糊了与自动驾驶的界限,导致消费者误解和危险操作 [3][9] - 工信部明确要求车企不得夸大宣传,需履行告知义务并提升产品安全水平 [3] 华为乾崑与车企联合倡议 - 华为乾崑联合广汽、上汽、江汽等11家车企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以安全为核心推动行业规范 [2][3][6] - 倡议涵盖技术、营销、用户、标准四大维度,直击行业痛点 [5][14][15] 技术层面 - 华为乾崑构建"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安全底座,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和五层防护体系实现百万公里零事故验证 [8] - 将持续投入核心技术研发,提升环境感知、决策算法和执行控制等关键环节性能 [8][15] - 计划2030年实现真正自动驾驶,2024年达到L3技术能力 [15] 营销透明化 - 倡议要求明确功能边界和使用条件,避免夸大宣传 [5][9] - 华为乾崑通过名称区分产品能力(如ADS SE、ADS Pro等),透明化技术配置差异 [11] 用户教育与安全 - 推出"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通过模拟场景教学和实时风险提示帮助用户理解系统边界 [5][14] - 强调"人车共驾"理念,用户需知晓系统安全边界并正确接管车辆 [12][14] 行业标准共建 - 倡议全行业参与制定设计规范、生产工艺、性能评估等统一标准 [5][14] - 需明确传感器精度、算法可靠性测试方法、场景响应时间等具体标准 [14][15]
深蓝汽车邓承浩:“淘汰赛”还在继续,今年目标是扭亏为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18:51
公司战略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目标是扭亏为盈,2024年已实现单月盈利,成本控制良好 [1][7] - 当前处于高投入期,渠道、产品、技术、服务投入较大,但产品具备较好毛利 [1][8] - 现金流状况良好,品牌投入是关键期,渠道正全面焕新形象以迎接新车型S09 [6][8] 产品与技术合作 - 发布大六座旗舰SUV深蓝S09,售价23 99万-30 99万元,基于超级增程技术,搭载华为鸿蒙座舱5和乾崑智驾ADS3 3,2024年下半年将首批升级至ADS4 [1] - 与华为合作开发ADS SE智驾方案,目标价格从20万元下探至15万元,S09是双方在20万-30万元价位的合作典范 [1][2] - 采用双智驾路线:自研Deepal AD系统与华为乾崑系统并行,根据用户需求灵活提供 [1] 华为合作模式 - 定位为华为"最佳CP"而非"第六界",通过投资企业引望(长安系参投)获得技术普惠优势,避免重资产投入 [2][3] - 引望协助产品传播,公司聚焦年轻价格敏感用户群体,提供高性价比产品体验 [3] 海外市场拓展 - 欧洲与东南亚为海外重点市场,依托长安现有海外团队、渠道、服务体系轻量化扩张 [4] - 欧洲市场策略强调技术领先与成本优势转化,将成本红利投入品牌与服务升级 [5] 行业竞争与差异化 - 行业淘汰赛将持续,差异化产品、领先技术、无短板+长板能力是关键存活条件 [8] - 短期竞争力依赖产品,长期依赖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持续领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