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艾灸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以多形态机器人领跑“具身工业”场景落地,越疆为何持续进化?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3 21:24
文章核心观点 - 工业自动化正进入以“柔性生产”为特征的下半场,单一功能机器人难以满足高精度协作、多场景适配与跨设备协同的需求 [1] - 越疆机器人以“具身工业”为核心能力,推动AI机器人从执行工具向感知-决策-执行一体的智能体演进,重新定义智能制造边界 [1] - 公司在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展示了从高精度智能协作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多足机器人的多形态全产品矩阵,贯通单机作业到群体自主协同 [3] - 越疆实现全球首次多形态机器人的自主协同作业,标志着其从“协作机器人专家”迈向“具身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9] 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平台 - 平台基于“分布式感知-集中式决策-动态化执行”模型,顶层“工厂智能枢纽”充当超级大脑,通过多模态感知设备构建全维度环境模型,依托工业大模型进行任务规划与动态调度 [7] - 执行层由四类机器人各司其职:双足人形机器人负责多任务衔接与精细化操作;轮式人形机器人负责产线间物料转运;多足机器狗适用于非结构化环境巡检与搬运;协作机械臂专注高重复性、高精度柔性作业 [7] - 所有机器人通过“智慧大脑”统一调度、协同作业,形成“感知-决策-执行-反馈”闭环系统,实现柔性制造与智能生产深度融合 [9] - 通过时空动作分块ACT预测控制大模型技术,实现长时序任务生成与低延迟控制,以更少算力消耗支持复杂场景快速适配 [9] 技术复用与能力延展 - 公司底层技术架构高度一致,在力控系统、运动控制、视觉感知、安全防护与AI决策等方面实现显著技术复用与能力延展 [13] - 力控技术跨形态应用:协作机器人“一体化力控”技术(如1.5N轻推即动、0.1mm对点精度)延续至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实现高度拟人灵巧操作 [15] - 视觉与AI协同进化:深度融合2.5D/3D视觉与力觉传感,形成“眼手一体”智能系统;人形机器人引入“知识驱动的生成式VLA技术”,实现长序列任务自主规划与执行,重复定位精度达±0.05mm [17] - 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升:协作机器人通过“三年质保”树立行业品质标杆;人形机器人通过±0.05mm精度测试、大负载老化试验与高温环境验证,具备工业级可靠性 [19] 高端智能制造实力展示 - 大负载协作机器人CR30H在码垛场景实现速度与负载卓越平衡 [22] - CRA系列机器人在钢结构焊接、CNC上下料等领域展示高精度作业能力与高可靠性;CRA-IP68系列以IP68最高防护等级实现全环境高可靠作业 [24] - 商业服务领域拓展:智能咖啡机器人完成研磨、冲泡到奶泡添加全流程自动化;冰淇淋机器人完成基底制作与配料添加;AI艾灸机器人集成Nova协作机器人与专用艾灸头,自动完成寻穴、走穴、调温操作 [26] 公司发展历程与行业地位 - 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以协作机器人切入工业自动化市场,凭借高精度、高灵活性和人机协作性能赢得市场认可 [30] - 2024年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协作机器人第一股” [30] - 截至目前,公司在全球部署机器人超过9万台,位列中国第一、全球前二,服务超过80家世界500强企业 [30] - 随着具身智能技术进化与应用场景拓宽,公司有望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重要一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系统性迈进 [30]
全域场景开放,宝安这么做!
深圳商报· 2025-05-15 01:09
场景创新政策 - 深圳宝安区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场景全域开放标杆城区",从2025年起每年开放100个以上创新应用场景,发布1000项以上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撬动应用金额超1000亿元 [1] - 宝安区推出"四张清单"、"百万空间零租起"、"双种子基金赋能创新创业"等多项政策支持 [9] 医疗行业应用 - AI艾灸机器人在宝安区中医院投入使用,3秒完成精准定位并启动程序,同步开启净烟系统 [3] - 德壹医疗在宝安医疗场景支持下,AI把脉机器人等多款产品正在测试中 [3] - 世格赛思与宝安医院合作研发的国产超声刀已完成研发并进入临床应用,具有烟雾少、凝血快等优点,海外营收占比达50% [5] - 智想无界的AI诊室助手在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应用,将病历撰写时间从10分钟缩短至3分钟 [5][6] 政务与公共服务 - 宝安区政务服务中心引入全国首个AI具身政务机器人"小宝",可办理近100项业务,未来将拓展至200余事项 [3][4] - 南威科技通过宝安政务场景,用两个半月时间完成"小宝"的研发落地 [4] 能源与基础设施 - 英飞源在宝安游泳馆建设光储超充站,支持600千瓦超充和反向放电功能,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 [6][7] - 英飞源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为深圳多个重点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7] 体育与显示技术 - 盖亚帕拉卡为全运会研发32克重的AI眼镜,支持26种语言实时翻译 [6] - 洲明科技为宝安体育馆提供近800平方米显示屏,屏幕具有轻量化、易装配等特点 [8] - 洲明科技产品已拓展至宝安国际机场等场景,其超薄屏厚度仅48毫米 [8] 企业反馈与成效 - 德壹医疗表示医院场景支持使产品从"玩具"变成"医疗器械" [3] - 世格赛思通过临床实践数据开发出全球首个低烟雾切割模式 [5] - 智想无界利用宝安开放的算力平台和医疗数据完善AI模型 [6] - 盖亚帕拉卡称宝安体育场场景使产品迭代速度翻倍 [6] - 洲明科技表示场景开放使其从"卖产品"转向"造场景",业务拓展至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 [9]
养老机器人温暖幸福晚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6 06:52
养老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3亿占比22%,65岁以上超2亿占比15%,养老需求巨大[10] - 2024年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预计2025年达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18] - 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由中国牵头制定的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63310,确立产品设计制造基准[8] 技术应用场景 - 生活辅助:涵盖洗浴/大小便护理/辅助行走机器人,实现远程呼叫/智能监测/紧急响应[8][10] - 情感陪伴:具备聊天/娱乐/健康提醒功能,如"大头阿亮"管理服药、"小丽"提供紧急呼叫[8][11] - 医疗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帮助肢体功能障碍者训练,AI艾灸机器人实现穴位精准理疗[14][15] - 智慧健身:配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心率,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确保运动安全[12] - 智能送餐:乌镇社区食堂采用机器人送餐,系统自动识别餐品并给出饮食建议[12] 产业链布局 - 硬件制造:形成康复/护理/陪伴三大类产品,包括下肢助行器/电动护理床等[19] - 服务运营:京东健康平台聚集超3万家养老品牌,覆盖上千细分类目[19] - 医疗科技:AI辅助诊疗系统对接国家核心知识库,提升诊断准确率40%[16] 企业动态 - 科大讯飞预测陪伴型机器人3年内进入家庭,护理机器人5年内普及[12] - 遨博智能等企业加速护理机器人研发调试,推动产品迭代[4] - 深圳机器人协会指出助浴/助餐/助行类机器人将成为近期市场热点[18] 政策支持 - 《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加快养老科技应用[18] - 上海/重庆/江苏等多地开展智能养老试点,形成物联康养产品体系[8][10] - 建议建立机器人租赁制度降低使用门槛,推动普惠型产品开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