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S管理系统

搜索文档
总投资3亿元锂电池PACK产线项目落地河南
起点锂电· 2025-06-19 18:18
活动信息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 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2] 朋生科技项目动态 - 朋生科技与灵宝市政府签约年产30万组锂电池PACK产线项目 总投资3亿元 将建成全球首条12C超充电池专用产线 投产后可为30万至50万辆电动自行车提供能源解决方案 [2][3] - 产线集成高精度焊接路径自动寻位系统和全域热管理检测模块 支持3-5分钟极速充电并通过600℃耐火测试 良品率达99.3% [3] - 项目将与灵宝市"中国铜箔谷"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导入"电池-充电-回收"全链条技术 并带动当地铜箔企业订单增长 [3] 公司背景与技术优势 - 朋生科技成立于2025年1月 专注12C超充技术研发与集中式超充体系建设 由深圳中世华创科技(持股70%)和郑州展跃电子科技(持股30%)共同持股 [4] - 12C超充技术可实现外卖电动车电池3-5分钟充满 配套BMS系统实时预警 解决充电火灾隐患 单座四通道超充桩日服务600车次 土地利用率提升83% [5] - 技术已在灵宝、杭州等12城复制 联合爱玛、雅迪等十大电动自行车品牌 与美团、顺丰等共享电动自行车企业达成合作 [5] 行业影响 - 超充技术优化补能效率 缓解续航焦虑 推动两轮车电动化转型 [5] - 技术普及将促进行业标准制定 推动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化迭代 提升行业安全水平 [5]
深圳技术大学:“成果赋权+收益捐赠”开辟成果转化绿色通道
科技日报· 2025-05-21 17:21
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 - 深圳技术大学与比亚迪、华为等企业合作调试履带式巡检车,计划6月前完成第三代样机可靠性验证 [1] - 学校构建"成果赋权+收益捐赠"双轮驱动模式,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从6家增至近50家,科技成果转化金额翻两番 [1] - 采用"企业出题,联合解题"模式,立项阶段引入企业专家参与技术路线论证,建立产业需求动态数据库 [4] 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 2020年借政策东风出台《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管理办法》,赋予科研人员共同所有权或10年以上长期使用权 [2] - 2024年将5项发明专利赋予李和言团队10年无偿使用权,并许可其创办企业独占使用,个人收益可捐赠学校 [3] - 建立"先确权后转化"机制,设置科技成果转化绿色通道,由技术经理人提供全程服务 [3] 技术商业化进展 - 李和言团队研发的自动驾驶隧道巡检车、电池BMS管理系统仿真测试工具等7类产品已在多地完成首台套交付 [4] - 拟与坪山区政府、深投控共建环校科技创新产业带和成果转化基地,释放"乘数效应" [4] - 探索"开放许可+收益共享"机制,企业支付低成本年费获得技术使用权,盈利后按比例分成 [5] 成果转化生态建设 - 计划开发AI专利价值评估模型,量化技术成果市场前景和侵权风险 [5] - 构建"技术大学—产业园区—资本市场"创新三角,加速实验室到市场的跨越 [5] - 学科方向与深圳市"20+8"产业集群政策高度契合,组建含企业总工、投资机构的技术需求委员会 [4]
聚焦圆柱电池,三大企业打造材料升级新样本
起点锂电· 2025-03-03 18:35
圆柱电池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151.2GWh,同比增长24%,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72.4GWh,同比增长14% [2] - 中国圆柱电池增长主要得益于30-34系列、40系列、60系列等大圆柱电池市场份额扩大 [2] - 全极耳等技术工艺成熟及材料升级迭代是推动圆柱电池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 [2] 大圆柱电池技术挑战与材料升级 - 大圆柱电池面临热管理难度增加问题,可通过优化电极设计、使用硅基负极降低内阻、采用高导热材料如石墨烯涂层提升散热效率 [4] - 机械强度与封装挑战更大,需采用抗挤压能力更强的电池壳体和陶瓷复合隔膜等增强抗穿刺性 [4] - 电池管理系统(BMS)复杂度上升,需搭配AI等技术进行更精准监控和故障预测 [5] 领先企业技术布局 - 威金迈专注于预镀镍电池壳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等优势,目前年产6万吨镀镍带钢,设计产能30万吨,预计2025年达21万吨 [8] - 固科新能源开发9系高镍、超高镍正极材料,适用于大圆柱电池和半固态/固态电池,产品应用于动力市场、智能装备等多个领域 [8][9] - 力通威提供BMS管理系统,具备每月1500万片单双节及动力BMS保护板部件配套能力,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9] 行业发展趋势 - 大圆柱电池有望成为中国新能源电池行业的"新名片" [5] - 圆柱电池与半固态/固态电池高度契合,标准化生产工艺有助于降低界面问题风险 [9] - 材料升级主要围绕成本优化和性能差异化两大逻辑展开 [7]
力通威 黄兴宇:让绿色能源充满智慧
起点锂电· 2025-03-01 17:20
行业论坛概况 - 行业首届圆柱电池技术论坛以"聚集新技术 探索新工艺"为主题,现场汇聚超200家圆柱电芯及应用企业、300家电池材料设备配套企业 [2] - 论坛同步发布圆柱电池20强排行榜,并设置材料体系创新、工艺装备升级等专场讨论 [2][10] 力通威公司概况 - 公司在电池管理领域深耕20年,旗下拥有力通威电子、能源、力通芯威3家子公司,当前产能达1500万片 [5] - 技术研发聚焦机器人、无人机、钠电池等热点领域,拥有12条PCBA生产线和24台贴片机 [5][6] 产品与技术布局 - 硬件类BMS管理覆盖手机/笔记本电池、穿戴设备、扫地机器人、无人机及电动单车控制板,其中笔记本电池合作主流品牌 [7] - 软件类BMS新增通讯功能模块,支持蓝牙/GPS/北斗定位,满足新国标要求,已应用于电动摩托三轮车等海外市场 [7][8] - 圆柱电池应用场景扩展至通讯基站(与移动合作钠电测试)、高尔夫球车(集成双向逆变技术)、阳台储能(600-3000W太阳能方案) [8] - 家储领域开发5-10度电大圆柱产品,无人机电池管理方案融合快充与健康监测功能,机器人供电体系实现多电池系统管理 [9] 客户与认证进展 - 2019年进入车企供应链,2021年通过苹果审核认证,并获三星/LG体系认可 [9] - 核心客户包括电池制造商和运营商,其"BMS+充电+云端管理+显示"系统解决方案受海外租赁市场青睐 [9] 战略方向 - 推动能源智慧化,通过通讯技术实现电池状态实时传输,结合AI技术优化能量管理 [9] - 在机器人与无人机等新兴领域持续进行技术革新,强化BMS与电源管理的融合创新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