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1000

搜索文档
又有10台机组获批 我国核电总体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19:38
核电项目审批动态 - 202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浙江三门三期等5个核电项目共10台新机组包括广西防城港5、6号机组广东台山3、4号机组浙江三门5、6号机组山东海阳5、6号机组 [1] - 2022至2024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当前在运、在建和核准机组达102台总装机容量1.13亿千瓦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1] 技术路线分布 - 新批10台机组中八成采用自主三代技术"华龙一号"包括中广核台山3、4号机组(单台1200兆瓦)防城港5、6号机组(单台1208兆瓦)以及中核集团三门5、6号机组(单台1215兆瓦年发电200亿千瓦时) [2] - 山东海阳5、6号机组采用国产化"CAP1000"技术单台额定功率1300兆瓦投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非能动压水堆基地年发电609亿千瓦时可满足7000万居民用电 [3] - "华龙一号"带动5400家设备企业实现400多项关键设备自主化"CAP1000"为AP1000技术国产化改进型号 [3] 市场规模预测 - 单台核电机组价值约180-200亿元若"十五五"期间年核准10台则核电设备年均市场空间达千亿元 [4] - 2024年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1469亿元同比增长520亿元创历史新高 [5] 行业发展趋势 - 2030年前在运核电装机规模预计全球第一2040年目标装机2亿千瓦发电量占比10% [4] - 国家能源局将支持第四代核电技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核聚变等前沿技术并探索核能供暖海水淡化等综合利用 [5] 当前建设进展 - 截至2024年底商运机组57台(5976万千瓦)全球第三在建机组28台(3370万千瓦)装机量连续18年全球第一 [5]
国常会核准五个核电项目点评:常态化审批核电项目,技术延续国产化趋势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8 1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2 年来连续 4 年核准 10 台及以上核电机组,“十五五”期间进入密集投产期,长期看好核电企业成长性,利率下降与融资渠道多元为核电项目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推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A+H),以及参股霞浦核电的福能股份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4 月 27 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五个核电项目,包括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广东台山核电二期、浙江三门核电三期、山东海阳核电三期,福建霞浦核电一期,合计 10 台机组 [3] 我国核电审批节奏 - 近年来我国保持常态化审批节奏,2022 年来连续 4 年核准 10 台及以上核电机组;“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受 2011 年福岛核事故影响,我国核电审批一度收紧,2011 - 2018 年间,仅在 2012 及 2015 年分别核准 3 及 8 台机组;2022 - 2024 年,国务院连续三年核准 10、10、11 台机组,本次核准 10 台机组,延续双位数核准常态化节奏 [3] 本次核准机组特点 - 技术路径多元化,8 台为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2 台为国产化水平较高的 CAP1000;参与主体多元化,拥有核电牌照的四大集团均有参与,中国核电、中国广核、中国电投、华能集团分别获准 2、4、2、2 台;福建霞浦一期为新批准厂址,其余机组在现有核电厂址进行扩建 [3] 我国核电规模与技术 - 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 102 台、装机容量达到 1.13 亿千瓦(暂未考虑本次核准 10 台机组),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按照当前建设速度,2030 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跃居世界第一;我国核电机组路线多元,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核电技术体系,目前在运机型技术包括外国成熟技术和融合路线,近年来正加速部署以“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为代表的自主第三代核电技术 [2][3] “十五五”期间核电发展 - 核电机组从核准到建成的周期一般为 56 - 60 个月,前期核准机组在“十四五”期间密集建设并将在“十五五”期间集中投产,根据中国核电及中国广核建设规划,2025 - 2030 年中国核电将分别投产 1、2、5、1、3、2 台核电机组,2024 - 2030 年中国广核将分别投产 1、2、2、1、1、1 台核电机组,新增装机机组为核电企业带来确定性增长 [3] 核电企业融资情况 - 三代机组造价约为 1.6 万元/千瓦,一台 1.2GW 的机组投资额约 200 亿元,核电企业对债务融资有较高依赖度,具有高垫资、高杠杆属性;近期我国利率水平进入下行期,5 年期以上 LPR 报价 2024 年 2 月、2024 年 7 月、2024 年 10 月分别下调 25、10、25 个基点,利于核电企业持续降低融资成本;核电公司还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中国广核和中国核电近期分别推出发行可转债和定增方案,降息及融资多措并举将优化核电公司资本结构,为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3] 相关表格信息 - 表 1 展示 2025 年 4 月 27 日国常会核准 10 台核电机组一览,包含控股股东、核电项目、地理位置、机组、类型、技术等信息 [4] - 表 2 展示截至 2024 年底我国核电在运机组一览,包含项目名称、机组、控股股东、堆型、技术、额定功率、开工日期、首次并网、商运日期等信息 [5] - 表 3 展示截至 2024 年底我国核电在建机组一览,包含项目名称、机组、控股股东、堆型、技术、额定功率、开工日期等信息 [8] - 表 4 展示核电重点公司估值表,包含代码、简称、评级、收盘价、EPS、PE、PB(lf)等信息 [10]
10台核电机组新获核准:预计拉动投资超2000亿元,哪些公司将受益
第一财经· 2025-04-28 14:19
核电技术自主化 - 本次核准的10台核电机组中有8台采用"华龙一号"技术,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从"引进消化"转向"自主输出" [1][3] - "华龙一号"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超90%,关键主设备实现100%国产化 [3] - 2022-2024年国内共核准31台核电机组,其中20台为"华龙一号"技术 [3] 核电项目审批动态 - 2024年4月27日国内核准10台核电机组,涉及广西防城港、广东台山、浙江三门、山东海阳、福建霞浦五个项目 [3] - 中广核集团是本次获批机组最多的企业,获得防城港三期和台山二期共4台机组 [3] - 2024年国内核电审批创纪录,首次核准11台机组,2022-2023年每年核准10台机组 [7] 核电投资规模 - 本次核准的10台机组总投资规模约2000亿元,设备投资占比超40%,核岛设备占设备投资近60% [5] - 2024年中国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1469亿元,较2023年增长520亿元 [7] 核电行业格局 - 核岛主设备核心产品由国企主导,民企主要布局阀门、乏燃料运输等细分零部件 [5] - 国内已形成以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三大设备制造集团为主体的供应格局 [5] - 中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达1.13亿千瓦,首次跃居世界第一,本次核准后总规模将超1.25亿千瓦 [7] 核电发电贡献 - 中国在运核电机组以不到2%的装机占比贡献全国近5%的发电量 [8] - 在辽宁、浙江、福建、广东、海南5省,核电发电量占比超过20% [8] 国际核电趋势 - 31国签署《三倍核能宣言》,承诺到2050年核能装机容量增至2020年的三倍 [7] - 中国通过规模化建设抢占技术标准主导权,核电规模已反超俄罗斯、法国和美国 [7]
又有10台核电机组获批建设,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山东
第一财经· 2025-04-27 21:48
核电项目核准 - 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10台核电机组 涉及5个核电项目 包括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 广东台山核电二期 浙江三门核电三期 山东海阳核电三期 福建霞浦核电一期 [1][2] - 10台机组均为第三代核电机组 包括华龙一号和CAP1000 每台总投资超200亿元 总投资规模超2000亿元 [2] - 中国连续4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 核电企业人士称"节奏稳健" [3] 核电行业规划 - 2025年中国将核准开工一批沿海核电项目 目标在运核电装机达6500万千瓦 [3] - 全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待建核电机组总数达102台 总装机容量1.13亿千瓦 连续两年全球第一 [4] 核电技术及产业链 - 华龙一号等三代核电技术成为市场主力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5400多家企业 实现400多项关键设备国产化 [3] - 核电产业在技术创新 项目建设和环保效益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3] 核电环保效益 - 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相比同规模火电 年减排300万吨标准煤 600万吨二氧化碳 2.6万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3] 区域分布现状 - 核电机组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8省 广东核电规模最大 装机容量2300万千瓦 福建 浙江 辽宁 江苏 广西 山东 海南紧随其后 [3][4] 核电安全要求 - 国务院强调核电发展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要求按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运营 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