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搜索文档
高管中位年薪13.9万美元领跑,工程经理位居第二,AI Agent尚未成主流,Stack Overflow年度报告出炉
36氪· 2025-07-31 17:53
开发者人口结构与职业画像 - 25-34岁开发者占比33.6%仍为最大群体但比例较去年下降 同时35岁以上开发者呈现增长趋势[4] - 18-24岁群体占AI辅助学习开发者近70% 成为最积极尝试AI工具的年龄层[6] - 从事编程不足10年的开发者占比45% 其中6-10年经验者占比最高达21.1%[10] - 拥有学士学位的编程学习者比例从24%升至30% 显示高学历人群参与度提升[8] - 架构师角色首次进入调查即成为第四大热门岗位 全栈开发者(27%)和后端开发者(14.2%)仍居前两位[17] 编程语言与技术趋势 - JavaScript连续15年保持使用率榜首 Python在2024-2025年间使用率提升7个百分点增长显著[1][20] - Rust以72%的持续使用意愿成为最受喜爱语言 新语言Gleam以70.8%的喜爱度位列第二[22] - PostgreSQL以55.6%使用率成为最常用数据库 Redis使用率大幅上升8%[24][25] - Docker使用率激增17个百分点达71.1% 成为所有技术中增幅最大工具[27] - Node.js(48.7%)和React(44.7%)领跑Web框架 FastAPI使用率增长5个百分点表现突出[30][31] 开发生态与工具偏好 - Visual Studio Code以75.9%使用率稳居IDE榜首 传统IDE仍主导市场 AI功能多为付费插件形式[32][33] - GitHub以81.1%使用率成为绝对主导的协作平台 Notion和Miro在AI使用者中更受欢迎[38][39] - 54%开发者工作中使用6种及以上工具 但个人项目时65%仅使用5种以内工具[82][85] - 开发者最重视工作自主性与信任(排名第1)、有竞争力薪酬(排名第2)和解决实际问题(排名第3) 人际关系因素排名较低[89] 人工智能应用现状 - 84%开发者正在或计划使用AI工具 其中51%专业开发者几乎每日使用[42] - OpenAI GPT模型以82%使用率遥遥领先 Anthropic Claude Sonnet获67.5%好评率成最受喜爱模型[1][34][36] - 国产模型DeepSeek推理模型(25.6%)和通用模型(14.3%)进入大模型使用率前十[34] - 66%开发者认为AI最大问题是生成"几乎正确但不完全正确"的结果 45%认为调试AI生成代码更耗时[2][58] - 仅3%开发者高度信任AI输出结果 46%明确表示不信任 经验丰富开发者信任度更低[3][46][47] AI代理发展态势 - 38%开发者暂无AI Agent使用计划 52%仅使用简单AI工具 尚未成为主流[1][64] - 69%用户认为AI Agent提升个人生产力 但仅17%认为改善了团队协作[69] - 准确性担忧(87%)和数据安全(81%)是AI Agent主要采用障碍[70][71] - Ollama(51.1%)和LangChain(32.9%)是最常用开源AI Agent框架[73] - ChatGPT(82%)和GitHub Copilot(68%)是最受欢迎开箱即用型AI助手[75] 薪酬与职业满意度 - 高级管理者(13.9万美元)和工程经理(13万美元)薪酬中位数最高 创始人/架构师/产品经理在9.2-10.4万美元之间[77][79] - 美国工程经理年薪中位数达20万美元 显著高于德国(11.8万美元)和印度(5.2万美元)[77] - 工作满意度从20%升至24% 48%开发者过去一年推动公司引入新技术[87][80] - 64%开发者不认为AI对工作构成威胁 较去年68%略有下降但整体威胁感减弱[90]
社交APP开发的技术框架
搜狐财经· 2025-05-28 14:49
社交APP技术架构 前端开发 - 移动端分为iOS和Android原生开发,iOS推荐Swift和SwiftUI框架,Android推荐Kotlin和Jetpack Compose框架,性能最佳但开发成本高 [6] - Web端采用React.js、Vue.js、Angular等框架构建单页应用(SPA),适用于社交APP的Web版本和后台管理系统 [5] - 跨平台开发方案包括React Native(JavaScript)、Flutter(Dart)、uni-app(Vue.js)和Taro(React/Vue),可降低多端开发成本,其中uni-app和Taro特别适合中国市场的小程序生态 [6] 后端开发 - Java(Spring Boot/Cloud)适合大型复杂社交APP,具备高并发处理能力 [9] - Python(Django/Flask)适合快速原型开发,语法简洁但高并发性能较弱 [9] - Node.js(Express/NestJS)适合实时聊天等I/O密集型场景,开发效率高 [9] - Go语言适合高并发核心服务,性能接近C/C++且内存占用低 [9] 数据库与存储 - 关系型数据库MySQL和PostgreSQL适合存储用户数据和好友关系 [9] - 非关系型数据库MongoDB适合动态/评论等非结构化数据,Redis用于缓存和实时计数 [9] - 图数据库Neo4j适合处理复杂社交关系网络 [9] - 对象存储(阿里云OSS/腾讯云COS)和CDN用于静态资源分发 [9] 第三方服务集成 - 即时通讯可选用融云/环信等国内SDK或自建WebSocket/MQTT系统 [9] - 音视频处理采用FFmpeg或云服务商(腾讯云TRTC/阿里云RTC) [9] - 内容审核需集成阿里云/腾讯云的内容安全API [8] 中国市场特殊考量 - 必须完成ICP备案和APP备案等合规要求 [8] - 优先选择阿里云/腾讯云等国内云服务商 [8] - 开发框架推荐支持多端发布的uni-app或Taro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