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BS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线控制动行业政策、产业链、市场渗透率、发展规模、竞争格局及技术发展趋势研判: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8 10:10
线控制动行业核心观点 - 线控制动系统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主要受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驱动[1][11] - 2024年中国线控制动市场规模达237.29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247.76亿元[1][11] - 2024年新能源汽车线控制动渗透率达90%,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94.46%[9][11] - 国际品牌如博世、大陆集团等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本土企业如伯特利、同驭汽车等正在加速发展[13][14][16] 行业定义与分类 - 线控制动系统通过电子信号取代传统机械连接,实现制动力的电子控制[2] - 按控制方式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2] - 按执行元件类型可分为电液制动系统(EHB)和纯电动制动系统(EMB)[2] - 按功能特性可分为防抱死系统(ABS)、电子驻车系统(EPB)和再生制动系统[2] 行业发展环境 -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动线控制动需求大幅上涨[4] - 自动驾驶技术示范运营为EMB企业技术积累创造有利条件[4] - 国内法规部门或将加速出台相关法规支持行业发展[4]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EHB/EMB通用部件、制动电机、传感器等零部件[6] - 中游为线控制动系统生产企业[6] - 下游为汽车整车制造及售后市场,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和特种车辆领域[6] 行业发展现状 - 线控制动系统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缺少真空动力源的问题,并实现制动能量回收[9] - 2024年传统燃油车线控制动渗透率为19.02%,预计2025年将小幅下降至18.65%[9][11] - 线控制动系统是实现高阶智能驾驶的基础执行模块[9] 竞争格局 - 国际头部供应商博世在国内自主品牌主机厂中占据主要份额[13][14] - 大陆、采埃孚和万都市场份额接近,构成第二梯队[13][14] - 本土供应商包括同驭汽车、英创汇智、比博斯特、利氪科技等[13][16] - 伯特利是国内线控制动龙头厂商,技术成熟且市场份额领先[16] 代表企业分析 同驭汽车科技 - 专注于线控底盘核心技术研发,产品涵盖线控制动、线控转向和底盘域控制器[18][20] - 已与东风日产、吉利、江淮等数十家车企达成合作[18] - 产品可实现制动解耦,显著提高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率[18] 英创汇智 - 已研发出ESC/EPBi、TBS、ADAS等线控底盘关键产品[21] - 拥有年产300万套的全自动化生产装配车间[21] - 通过ISO9001、ISO26262功能安全等多项质量体系认证[21] 技术发展趋势 - 线控制动技术核心驱动力来自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23] - 正在快速替代传统液压制动系统[23] -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汽车推动下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3]
沾“车”就涨!AEBS概念触发汽车产业链强势行情,新华出海系列指数连涨三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6 18:27
汽车板块行情表现 - 本周A股汽车板块周度涨幅2.40%,跻身申万一级行业涨幅前三名 [1] - 5月16日汽车零部件、一体化压铸、汽车热管理、智能座舱等相关板块均录得可观上涨 [1] AEBS新规驱动因素 - 强制性国家标准《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完成起草并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1] - 新规适用范围从M1类乘用车扩展至N1类载货汽车,要求全面强制安装AEBS系统 [1] - 新增对行人、自行车等弱势交通参与者的识别能力考核,并引入仿真测试项目 [1] AEBS市场空间与产业链 - 2024年前2个月中国乘用车AEBS整体装配率仅为56.5%,新能源车装配率为62.9% [2] - 8万元以下入门级车型装配率不足3%,新规落地后市场规模或从2024年380亿元激增至2026年1200亿元 [2] - AEBS产业链分为感知层(传感器)、决策层(算法/芯片)和执行层(线控制动)三大模块 [2] - 渗透率提升将催化感知层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决策层和执行层制动系统等标的受益 [2] 上市公司业务进展 - 万安科技完成AEBS+EBS系统软硬件研发,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 - 锐明技术自研后装AEBS产品在国内公交车及出租车行业落地销售,前装产品通过国内整车厂出口欧洲客车实现销售 [2] 中国AEBS产业链全球化 - 中国企业在技术标准认证、产能本地化及产业链协同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3] - 锐明技术在海外市场取得业务进展,欧洲、美国、日本等已通过强制法规要求安装AEBS [3] 出海指数表现 - 新华出海系列指数连续第三周收涨,电新出海周涨近2%,制造出海、消费出海涨约1% [3] - 比亚迪周涨约7%,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涨超4% [3] - 新华制造出海50指数本周涨0.98%,主要贡献行业为通信设备、航海装备 [4] - 新华消费出海50指数本周涨1.18%,主要贡献行业为小家电、汽车零部件 [4] - 新华电新出海50指数本周涨1.69%,主要贡献行业为乘用车、光伏设备 [4] - 新华TMT出海50指数本周涨0.38%,主要贡献行业为通信设备、消费电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