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搜索文档
二十年深耕,瑞立科密携核心技术角逐汽车智能电控新赛道
国际金融报· 2025-10-16 15:04
公司上市与行业意义 - 瑞立科密近期登陆深交所主板,标志着公司发展进入新阶段 [1] - 公司上市为国产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自主化注入强劲动力 [1] - 公司已实现ABS、ESC、EBS等核心产品连续多年市占率行业第一,打破了采埃孚、博世等跨国巨头的技术垄断 [1] 技术实力与研发成果 - 公司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从技术跟跑到行业领跑的跨越,构建核心技术壁垒 [2] - 研发团队共384人,占员工总数15.37%,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2] - 拥有22项核心技术,实现电子控制单元、执行器、传感器等核心部件100%自主研制 [2] - 截至2024年末,取得授权专利459项(含发明专利5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3项 [2] - 2019年作为主要参与单位的项目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2年项目同时拿下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广东省电子信息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2] 质量管理与行业地位 - 公司构建覆盖研发、供应链、销售全流程的多层次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多项国际权威认证 [5] - 承担1项国家级火炬计划、1项国家级863计划及4项省级研发项目,主导或参与制定9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 [5] - 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5] 市场地位与客户资源 - 2014-2023年公司气压电控制动产品中的ABS产量、销量连续十年排名行业第一 [5] - 2021-2023年,气压电控制动系统整体市场占有率均位列行业首位 [5] - 在商用车领域,ABS、ESC、EBS产品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4.00%、23.72%、27.92%,且呈现逐年提升态势 [5] - 产品深度覆盖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集团等国内主流商用车龙头,并拓展至奇瑞、吉利等乘用车品牌 [6] 国际化与业务拓展 - 2022年-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从6573.86万元增长至3.1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从5.06%提升至16.07% [8] - 产品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对单一国家销售占比低 [8] - 横向拓展业务边界,布局铝合金精密压铸件领域,进入博世、采埃孚、奔驰、福特等跨国供应链 [8] 财务表现与增长潜力 -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3.26亿元增长至19.77亿元,归母净利润从9696.47万元攀升至2.69亿元 [8] - 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稳定在80%以上 [8] 行业前景与政策驱动 - 2025年7月《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新规实施,营运货车强制安装ESC、EBS,预计催生约30亿元增量市场 [9] - 全球线控制动市场规模2026年有望达57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6% [9] - ECAS领域在国内渗透率不足10%,欧美达80%,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 [9]
电广传媒:参股公司瑞立科密于深交所上市
中证网· 2025-10-09 10:41
公司投资事件 - 电广传媒通过全资子公司达晨创投持有瑞立科密412.88万股,占其发行后总股本的2.2915% [1] - 所持股份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 - 瑞立科密上市预计对电广传媒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影响金额为1.11亿元,约占2024年度公司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115.51% [1] - 瑞立科密本次发行总量为4504.4546万股,发行价为42.28元/股,首发募集资金总额达19.04亿元 [1] 被投公司概况 - 瑞立科密是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的龙头企业,深耕行业20余年 [2] - 公司实现ABS、ESC、EBS等核心产品连续多年市占率行业第一 [2] - 公司持续推动商用车电控系统国产化升级 [2] 投资方背景 - 达晨创投作为早期投资方,自2005年起参投瑞立科密 [2] - 投资体现了投早、投小、投科技的长期主义理念 [2]
电广传媒直投企业瑞立科密于深交所主板上市
证券日报网· 2025-10-08 20:45
公司投资与财务影响 - 电广传媒通过全资子公司达晨创投持有瑞立科密412.88万股,占其发行后总股本的2.2915% [1] - 瑞立科密上市预计对电广传媒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影响金额为1.11亿元,约占2024年度公司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115.51% [1] - 所持瑞立科密股份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将对公司2025年度及以后业绩产生影响 [1] 瑞立科密上市概况 - 瑞立科密于9月30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格为42.28元/股,开盘价79.80元,较发行价上涨88.74% [1] - 本次发行总量为4504.4546万股,首发募集资金总额达19.04亿元 [2] 瑞立科密行业地位与业务 - 瑞立科密是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龙头企业,深耕行业20多年 [2] - 公司已实现ABS、ESC、EBS等核心产品连续多年市占率行业第一,持续推动商用车电控系统国产化升级 [2] 达晨创投的投资角色 - 达晨创投作为早期投资方,自2005年起参投瑞立科密,体现了投早、投小、投科技的长期主义理念 [2] - 达晨创投以耐心资本支持瑞立科密,共同推动了中国商用车电控系统从依赖进口到国产替代的自主化进程 [2]
电广传媒直投企业瑞立科密完成IPO
证券时报网· 2025-10-08 20:07
公司财务影响 - 瑞立科密上市预计对电广传媒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影响金额为1.11亿元 [1][2] - 该净利润影响金额约占电广传媒2024年度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115.51% [2] - 电广传媒通过全资子公司达晨创投持有瑞立科密412.88万股,占其发行后总股本的2.29% [1] 瑞立科密上市概况 - 瑞立科密于9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1] - 发行价格为42.28元/股,开盘价79.80元,较发行价上涨88.74% [1] - 本次发行总量为4504.45万股,首发募集资金总额达19.04亿元 [1] 瑞立科密行业地位 - 瑞立科密是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龙头企业,深耕行业20多年 [2] - 公司ABS、ESC、EBS等核心产品连续多年市占率行业第一 [2] - 公司持续推动商用车电控系统国产化升级,助力汽车产业链自主可控和智能化升级 [2] 达晨创投投资策略 - 达晨创投自2005年起作为早期投资方参投瑞立科密,陪伴企业跨越多个产业周期 [2] - 投资体现了其“投早、投小、投科技”的长期主义理念和“耐心资本”的担当 [2] - 达晨创投与瑞立科密共同推动了商用车电控系统从依赖进口到国产替代的进程 [2]
瑞立科密上市仪式9月30日成功举行 开盘大涨88.7%
全景网· 2025-10-03 17:31
公司上市表现 - 新股于9月30日在深交所上市,开盘价格大幅上涨88.7% [1] - 上市首日收盘价为63.39元,较发行价上涨49.93% [5] - 上市仪式有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中信证券总监及公司董事长等嘉宾出席并致辞 [1] 公司行业地位与技术实力 - 公司是国内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领域的领军企业 [2] - 公司深耕汽车电子制动核心技术赛道二十余载,核心产品市场份额连年领先 [2] - 公司掌握ABS、ESC、EBS等全系列主动安全系统正向开发能力,拥有459项授权专利及58项发明专利 [2] - 公司服务国内外众多头部整车制造企业,推动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国产化突破与升级 [2] 公司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上市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和新起点,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3] - 公司将精准投入募集资金,用于建设研发智造总部和升级研发中心 [3] - 未来将重点攻坚线控制动、智能驾驶等关键技术,推进数字化转型 [3] - 公司致力于成为汽车智能电控领域的标杆企业 [3]
瑞立科密(001285.SZ)今日首日上市,深耕机动车电控领域
格隆汇APP· 2025-09-30 10:24
公司上市与行业地位 - 瑞立科密于9月30日正式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领域的领军者 [1] - 公司专注于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和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研发生产 [1] 公司发展历程与技术实力 - 公司自2001年成立,拥有二十余年行业深耕经验 [1] - 核心产品包括ABS、ESC、EBS,广泛应用于商用车、乘用车及摩托车领域 [1] - 公司技术发展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26亿元、17.60亿元和19.77亿元,规模持续扩大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从9696.47万元逐步攀升至2.69亿元,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1] 行业意义 - 公司上市是国产汽车电控系统打破海外垄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1] - 公司发展契合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革命浪潮 [1]
瑞立科密今日网上路演、明日开启申购:459项专利构筑技术壁垒 领跑商用车主动安全“国产替代”赛道
格隆汇· 2025-09-30 07:21
IPO进程 - 公司于9月18日进行网上路演,并于9月19日开启申购,正加速冲刺IPO [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深耕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领域20余年,已成为国内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1] -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覆盖ABS、ESC、EBS、EPB、ECAS五大核心系统的自主供应商 [1] - 公司凭借全栈自研实力打破外资垄断,成为国产汽车主动安全领域标杆,勾勒出商用车安全系统国产替代的清晰逻辑 [1] 技术与研发实力 - 公司拥有459项授权专利,并起草了9项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 [1] - 公司核心技术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独立掌握电控系统控制策略及底层复杂驱动设计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源代码 [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拥有58项发明专利、9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及22项核心技术 [1] - 公司ECU控制器的软件算法及控制策略涵盖机电耦合制动力动态分频防抱死控制等关键技术,硬件设计严格遵循汽车电子功能安全ASIL等级要求 [1] 荣誉与资质 - 公司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磅奖项 [1] - 公司承担国家级火炬计划、国家级863计划研发项目各1项 [1] - 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多项荣誉 [1]
Unusual Machines (NYSEAM:UMAC)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6 23:32
**Unusual Machines Incorporated (UMAC)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公司业务与战略定位** * 公司为小型无人机行业的一级供应商 专注于生产无人机零部件 特别是第一人称视角(FPV) goggles[5] * 核心战略是将其零部件生产从中国回流至美国(onshoring) 特别是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6][10][13] * 采用B2C到B2B2G的双轨策略 通过零售电商(rotario com)测试和验证产品 再向企业及政府客户销售已验证的零部件[7][8] * 公司定位为价值型(value segment)零部件供应商 而非高端或技术领先型 旨在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直接与中国产品竞争[8][16][22] * 公司拥有强大的社交媒体影响力 包括近30万YouTube订阅者和15万邮件列表用户 这有助于驱动业务并触及企业买家[11] **2 财务表现与运营状况** * 公司财务状况强劲 拥有8000万至9000万美元现金 每季度现金消耗低于100万美元[21] * 每个季度都创下历史最高收入记录 同比增长约65% 毛利率达到约30%的历史最高水平[21] * 公司已收购澳大利亚电机公司Rotor Lab 以获取其工程专业知识并加速学习曲线[13] * 电机生产已开始 拥有17,000平方英尺的生产设施 目标是在1月达到每月50,000台电机的满负荷生产能力[13][39] * 公司拥有约3200万股流通股 股权结构清晰 没有太大的悬置问题[21] **3 行业动态与市场机会** * 行业正受到地缘政治和立法的巨大推动 美国2023年《美国安全无人机法案》禁止政府使用资金购买或飞行中国无人机 该法案将于明年1月生效[17] * 美国国防部(Department of War)今年为小型无人机(SUAS)类别预留了约7.5亿美元预算 这不包括记录在案的项目 预计该类别总预算至少10亿美元[14] * 零部件约占上述总预算的25% 因此仅美国国防部今年的零部件可寻址市场(TAM)就约为2.5亿美元[15] * 考虑到商业市场(取代DJI) 零部件市场的年总可寻址市场(TAM)可能达到10亿美元或更高[15] * 行业预计将出现重大整合 目前约有300-400家无人机公司 未来可能整合至5-10家 拥有资本渠道的公司将成为整合者[16][30][42] **4 产品与生产进展** * 公司已实现电子部件(飞控、电调、相机、图传)的美国本土生产 并且每种部件的销量均已超过10,000个 已达到规模经济[12] * 已有四种部件通过国防创新单位(DIU)的Blue框架认证 表明其网络安全和供应链符合军方采购标准[12] * 电机生产设施已投产 拥有三条不同尺寸电机的生产线 材料可生产约50,000台电机[13] * 公司计划在美国建设耳机(headset)生产设施 以满足客户对国产耳机的需求[10][20][41] **5 风险与机遇** * 政府采购周期出现延迟 比预期晚了约四周 原预计8月底9月初的订单尚未发生 关键催化剂(国防部订单)预计在未来4-6周内见分晓[19][23][43] * 公司面临来自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压力 但30%的关税加速了其回流进程并改善了其利润率[18] * 公司是价值型零部件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与Mobilicom、Doodle Labs等高端供应商形成差异化 直接竞争较少[16] * 公司明确表示目前不考虑制造整机 以避免与客户竞争并危及零部件业务[38] **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ONDAS Holdings有合作关系 共同投资于无人机生态系统的其他公司(如SafePro Group、LightPath Technologies)以促进西方解决方案的发展[30][31][32] * 公司积极寻求除军事需求外的国内应用合同 如无人机灯光秀和无人机配送(BVLOS规则依赖)[44] * 零售业务表现出稳定的有机增长 年增长率约为20%[8] * 公司领导团队经验丰富 拥有深厚的行业和银行业背景[22]
亚太股份系列二-中报点评:上半年利润接近翻倍,规模效应加速兑现【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9-04 21:5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亿元 同比增长29.75% [3] -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增长92.12% [3] - 2025Q2营收13.43亿元 同比增长37% 环比增长7% [9] - Q2归母净利润1亿元 同比增长129% [9] - Q2毛利率19.84% 同比提升1.49个百分点 [4] - Q2归母净利率7.45% 同比提升2.97个百分点 [4][1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率2.08% 同比+0.15pct [4] - 管理费用率2.76% 同比-0.91pct [4] - 研发费用率6.03% 同比-1.29pct [4] - 财务费用率0.30% 同比+1.62pct [4] 业务构成 - 基础制动系统2024年收入31亿元 占总收入73% [18] -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2020-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32% [5] - 电子控制系统产品包括EPB ESC IBS EBB EMB等 [21] 项目进展 - 2025H1新启动114个项目 其中55个涉及电子控制系统 [5] - 新量产70个项目 覆盖吉利 零跑 一汽红旗 长安等客户 [5] - 自研IBS产品2024年量产 2025年获得12亿元项目定点 [5] - 2024年新启动166个项目 其中74个涉及电子控制系统 [25] 订单储备 - 2025年6月获新势力品牌6.4亿元制动钳总成定点 [26] - 2025年6月获大型汽车集团3.6亿元EPB产品定点 [26] - 2025年6月获2亿元IBS项目定点 [26] - 2025年3月获国外新客户约8亿元前卡钳订单 [26] - 2025年2月获10亿元IBS onebox项目定点 [26] 全球化布局 - 当前海外收入占比约3% [6] - 2024年完成新加坡 摩洛哥 德国子公司布局 [6][30] - 摩洛哥基地规划年产制动钳总成265万件 [6][30] - 新加坡子公司注册资本10万新加坡元 [30] - 德国子公司负责研发销售与市场推广 [30] 技术布局 - 具备角模块 EMB 底盘域控制器等智能化产品 [7] - 集成轮毂电机 电子机械制动 主动悬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7][27] - 实现车辆各系统独立控制 支持原地转向和横向移动 [7][27] - 掌握77GHz毫米波雷达与视觉系统产业化应用 [26] 客户体系 - 国内客户覆盖长安 吉利 长城 上汽 广汽 一汽 东风等 [28] - 国际客户进入大众 通用 本田 日产 Stellantis等采购平台 [28] - 产品出口南北美 欧洲 中东 东南亚等地区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