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2D
icon
搜索文档
大疆离职员工,「打印」出一个百亿独角兽
36氪· 2025-11-03 18:4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拓竹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20年的深圳科技独角兽,由大疆前核心骨干陶冶创立,目前估值超过300亿元人民币[1][7] - 公司成立仅四年,即在2024年占据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29%的份额,出货量约120万台,高于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年出货增量(约100万台)[1][11] - 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及服务市场规模为41亿美元,其中约10亿美元的年增长额一半来自拓竹科技[2]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2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6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额约33亿元人民币[2] 产品战略与市场拓展 - 公司首个产品Bambu Lab X1于2022年面世,具备工业级性能但价格低于1万元人民币,在Kickstarter平台一个月众筹收入近5000万元,并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最佳发明之一[7] - 2023年公司战略从服务极客转向吸纳新用户,推出售价在2000-4000元人民币的P1S、A1mini和A1等新手友好机型[8][9] - 2024年借助深圳智能家居消费补贴政策(立减15%),拓竹A1价格降至约1500元,并通过罗永浩直播间等网红带货方式推动销售,在天猫和京东平台维持销量第一[11] - 2025年公司推出最多新品应对竞争,包括H2S、P2S和H2C,并于同年9月在深圳万象城开设首家线下旗舰店[23][18] 技术优势与研发能力 - 创始团队来自大疆核心部门,覆盖硬件、供应链、运动控制、软件设计和AI算法等领域,具备完整的技术配置[13][14] - 公司产品追求上市即“完美”,不使用行业通用的TMC芯片,采用自研驱动芯片以保持技术独立性和领先性[15] - 通过40多次迭代利用AR计算和多传感器协同提高设备感知能力,减少用户调整参数,并开发联网功能方便用户分享[15] - 2024年生产的H2D打印机聚合激光雕刻和切割功能,技术领先于竞争对手[15] 运营管理与供应链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2年的139人增长至2024年的571人(不含工厂)[17] - 招聘要求严格,工程师和产品经理薪资范围在25k-50k,强调高学历、奋斗精神和抗压能力[15][16] - 工厂位于深圳宝安区,利用当地密集的激光制造和印制电路产业实现高效生产,总部在南山区毗邻消费电子巨头,形成协同创新网络[17][18] - 自研激光雷达传感器带动周边40家配套企业进行协同技术改造,提升供应链效率[18] 市场竞争与挑战 - 2025年竞争对手创想三维、爱乐酷、纵维立方推出2000-3000元价位新品对标拓竹P1S,市场竞争加剧[22] - 公司通过法律手段应对模型侵权问题,旗下MakerWorld社区于2025年10月对另外三家平台发起法律维权[23] - 2024年8月遭遇3D打印巨头Stratasys在美国以10项核心专利侵权为由起诉,可能影响公司在美国市场的营收[23] - 随着用户基数暴增,面临售后服务压力增加和部门协作偶尔脱节的挑战[20]
深圳外贸延续稳中向好发展势头
搜狐财经· 2025-10-22 00:19
总体外贸表现 - 前三季度深圳进出口总额达3.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规模保持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1] - 出口额为2.04万亿元,进口额为1.32万亿元,进口同比增长8.4% [1] 民营企业主导作用 -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达2.32万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8.9% [7] - 民营企业是稳定外贸的主力军,占市场企业总量的97% [4]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268.8亿元,增长12.7%,占27.6% [7] 产品创新与“深圳智造” - 出口机电产品1.54万亿元,增长4.5%,占出口总值的75.7% [10] - 电脑及其零部件出口2366.5亿元,增长10.6%;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出口675.3亿元,增长6.3% [10] - 新兴产业产品出口增长显著:锂电池增长36.6%,3D打印机增长14%,医疗器械增长5.3% [10] - 深圳企业占据全球入门级3D打印机市场约九成份额 [9] - 前三季度深圳出口自行车7.7亿元,同比增长34.5% [6] 贸易方式与结构优化 - 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81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53.8% [7] - 保税物流进出口9024.3亿元,增长8.7%,占26.8% [7] - 加工贸易进出口6356.4亿元,增长2.1% [7] 国际市场多元化 - 对前十大贸易伙伴合计进出口2.63万亿元,增长2.2%,占78.3% [11] - 对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欧盟、韩国、日本、墨西哥进出口分别增长8.6%、16.2%、2.4%、8.2%、17.3%、1.6% [11] - 通过境外经贸展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例如在东盟博览会促成现场签约4760.51万元及1.924亿元意向订单 [11] - 侨交会组织165家企业参展,达成意向采购额超2.6亿美元 [12] 进口表现 - 进口机电产品1.08万亿元,增长10.7%,占进口总值的81.4% [12] - 进口农产品752.3亿元,增长9.3%,占5.7% [12]
把握景气投资,重视消费级3D打印(250714)
东吴证券· 2025-07-14 16:30
报告核心观点 - 消费级3D打印需求景气,国内厂商主导产品供应,随产品价格下探、操作门槛降低及IP经济助力,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报告还梳理了3D打印产业链环节及核心标的 [1][5] 消费级3D打印需求与供应情况 - 3D打印按应用场景分为消费级、工业级及大型构件打印三大类型,消费级具有“低成本”和“易用性”优势 [1] - 2020 - 2024年国内3D打印市场规模CAGR近20%,2024年超400亿元,2025年5月设备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0.0% [2] - 2017年以来3D打印出口规模快速增长,2025年1 - 5月我国3D打印机累计出口量达181万台,同比增长23.4%,总金额达37.99亿元,同比增长13.4% [2] - 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全球销量正增长,优于工业级,全球96%来自中国供应商,拓竹科技、创想三维、纵维立方是重要整机端玩家 [2] 消费级3D打印市场下沉情况 - 消费级3D打印用户画像主要为小B端客户群,C端场景在海外更普及 [3] - 产业链发展成熟,国内厂商将设备价格降至千元级别,耗材成本同步下降,操作技术简化推动桌面级3D打印普及 [4] IP经济与技术迭代对消费级3D打印的影响 - 3D打印成为解决热门IP正版手办个性化需求的重要方案,谷子经济受众成为“尝鲜者” [5] - 龙头厂商技术迭代与降本将打开成长空间,“应用场景拓宽 + 市场持续下沉”带来增量市场空间 [5] 3D打印产业链环节及核心标的情况 - 整机厂业绩快速释放,盈利水平高,海外消费级出口被中国厂商垄断 [5] - 振镜、激光器与热端模组有望受益于整机放量,业绩弹性大 [8] - 3D打印耗材用量将随整机放量增长,但业绩增量贡献有限 [8] - 报告梳理了振镜和激光控制器、热端模组、金属导轨、主控芯片、摄像头模组、PLA等耗材、3D扫描整机等环节的核心标的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