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CD电视
icon
搜索文档
官宣!彩虹股份与京东方正式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24 16:55
交易概述 - 京东方以484,863.69万元报价获得彩虹股份控股子公司彩虹光电30%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彩虹股份仍持有彩虹光电69.79%股权并保持控股地位 [3] - 彩虹光电主要运营一条投资280亿元的G8.6 TFT-LCD生产线,生产32-100英寸高端电视面板 [2] 彩虹股份战略动机 - LCD面板行业格局已定,公司业务高度依赖单一产线且集中于电视面板领域 [6] - 2024年公司LCD面板收入102.91亿元(占总收入88%),基板玻璃收入15.11亿元(同比+21.87%) [6] - 2022年彩虹光电净利润从26.39亿元骤降至-26.68亿元,暴露周期性风险 [6] - 目标通过股权转让优化结构,聚焦增长更快的基板玻璃业务 [7] 京东方并购逻辑 - 此次收购符合其通过并购强化行业地位的策略 [3] - 历史并购案例包括:2003年3.8亿美元收购韩国现代TFT-LCD业务进入行业 [8] - 2020年120.17亿元收购中电熊猫两条高世代线(8.5/8.6代IGZO技术)提升市占率 [8][9] 行业趋势 - 全球LCD产业集中度加速提升,TCL华星收购LG Display广州工厂后前三大厂商市占率进一步扩大 [10] - 头部企业倾向通过并购LCD产线快速扩张,而非新建产线 [10] - 分析师指出彩虹光电8.6代线(280亿元投资)与夏普广州10.5代线(610亿元投资)具并购潜力 [10] - 参考案例:TCL华星以112亿元收购初始投资280亿元的LG Display广州工厂 [11]
如何看显示技术迭代对黑电格局和盈利的影响?
长江证券· 2025-06-10 09: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重点推荐黑电龙头海信视像和TCL电子,投资评级均为买入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复盘上一轮显示技术变迁,韩企通过逆周期投资面板产业实现对日企的超越,而技术路线偏差会导致资源错配与盈利能力损伤,海信通过前瞻布局LCD技术实现产品结构升级与毛利率持续提升 [7][82] - 当前Mini LED技术升级已进入加速渗透阶段,基于面板产能向中国转移的产业格局,叠加中国企业在Mini LED显示技术研发上不断加码,中国黑电企业在本轮技术迭代中盈利能力和全球份额的提升具备可持续性 [6][7][8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一轮显示技术变迁中,行业格局与企业盈利能力如何变化 格局:显示技术迭代推动行业龙头变迁 - 黑电显示技术演进路径为“CRT→背投→PDP→LCD(LED背光)→OLED→Mini/Micro - LED”,从技术参数对比来看,Micro LED有望成为显示技术终极解决方案 [16][20] - 20世纪90年代日本企业主导全球黑电产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本企业收缩战略,韩企选择逆周期投资LCD面板产业,1997年末三星在LCD面板领域超越日企,1999年三星、LG分别位居全球LCD面板产能市占率第一、第二,2006年韩企超越日企成为全球液晶电视市场销售额份额第一 [5][32][43] - 四川长虹在CRT技术向平板显示升级的关键期选择押注等离子技术,导致战略转型困难,而海信视像技术升级节奏领先,实现平板电视市占率连续7年第一、LED电视市占率超30%的领先地位 [48][56] 盈利:技术迭代带来产品结构优化,企业毛利率持续提升 - 2000 - 2011年海信视像电视业务毛利率从8.15%提升至22.33%,主要受益于准确把握LCD渗透率提升契机,持续推出高端产品优化产品结构 [5][59] - LCD电视在市场普及过程中价格虽不断下降,但整体仍高于CRT电视 [5][66] 如何展望本轮Mini LED升级对行业格局与企业盈利的影响 - Mini LED成为下一代主要显示技术的趋势较为明确,2024年全球Mini LED背光电视出货量达620万台,同比增长100%,市场份额升至2.9%,中国市场Mini LED电视销量规模556万台,销售量占整体彩电市场的18.0% [6][67] - 海信、TCL等中国企业持续加码Mini LED技术研发,在2025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均展出突破性产品,未来技术先发优势有望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6][73][74] - 大陆面板厂份额进一步扩大,产能转移趋势明显,且Mini LED电视产品面板成本占比更低,黑电龙头议价能力增强 [6] - 当前Mini LED渗透率仍较低,基于产业格局和企业研发投入,中国黑电企业在本轮技术迭代中盈利能力的提升具备可持续性 [6][80] 投资建议:把握结构升级与盈利提升的黑电龙头 - 重点推荐黑电龙头海信视像和TCL电子,认为中国黑电企业在本轮技术迭代中盈利能力和全球份额的提升具备可持续性 [7][82]
OLED电视“叫好不叫座”,如何避免重蹈等离子覆辙?
犀牛财经· 2025-06-06 16:55
这种价差主要来源于产业链成熟度的差异,LCD产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形成从玻璃基板到整机制造的完整生态,规模效应显著;而OLED面板生产仍高度 依赖LGD与三星显示的4堆叠结构技术,设备折旧与材料成本居高不下。 实际上,等离子时代的溃败不仅因技术缺陷和价格战失利,更多的是源于其封闭的产业链策略。当时松下等日企垄断面板供应,导致三星、TCL等品牌转向 推广液晶技术,最终孤立无援。 至少就目前而言,尽管挑战严峻,但OLED与等离子所处环境仍存在本质差异。 在高端电视市场,OLED技术因其自发光特性带来的极致画质——无限对比度、纯净黑场、广色域以及柔性设计的可能性,被业界誉为显示技术的标杆。然 而,与当年等离子电视(PDP)的境遇相似,OLED电视正面临"技术领先却市场遇冷"的尴尬局面。 这一现象不禁令人担忧:OLED是否会重蹈等离子电视的覆辙? 从技术特性上看,等离子电视曾凭借自发光技术碾压液晶(LCD),其色彩准确性、微秒级延迟和护眼特性被冠以"外行买液晶,内行选等离子"的美誉。然 而,烧屏、寿命短、功耗大等缺陷,叠加高昂售价,最终导致其退出市场。 反观OLED电视,其采用有机发光材料,像素级控光使其在暗场表现、 ...
中国大陆面板厂稳价采动态控产 专家:本月行情可望提升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26
面板行业动态控产情况 - 中国大陆多家面板厂启动大规模"动态控产",4至5月稼动率已跌破80%,平均稼动率在77%左右 [1] - 京东方和TCL华星5月及6月稼动率按月比较呈现明显减少,惠科整体稼动率维持相对低位并增加试验产品投入 [2] - 自2023年开始,"按需生产"成为大陆各大面板厂商的关键策略,通过降低稼动率掌握定价权并控制成本 [2] 面板供需及价格走势 - 2025年首季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6,300万片,年增11.5%,出货面积4,670平方公尺,年增13.8% [1] - 2025年4月全球LCD+OLED电视面板出货量1,960万片,按年降10.5%,其中LCD电视面板出货1,920万片,月减14.6%,OLED电视面板出货50万片,月跌24.9% [1] - 5月主流面板价格与4月相比基本持平,预计后市行情较当前有所提升但难回首季水平 [2] 稼动率及市场预期 - TV面板稼动率预计6月开始回升到80%以上,下半年预计维持在80%-81%,难突破首季83%水准 [2] - 群智咨询预计第三季度旺季备货支撑稼动率小幅恢复至84% [3] - TCL华星CEO赵军表示第二季度市场采购需求有回调迹象,部分客户提前采购备货导致阶段性需求波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