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型硅料

搜索文档
多晶硅价格降幅近两成 行业进入洗牌阶段
新华网· 2025-08-12 13:47
硅料价格动态 - N型硅料成交均价为7.52万元/吨 较两周前下降19.23% [1] - 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6.79万元/吨 较两周前下降15.23% [1] - 二线及新进入企业报价跌至6.1-6.8万元/吨 与头部企业价差扩大 [2] - 成交量主要集中在一线大厂 N型成交量高于P型且降价幅度更大 [1] - 价格下跌主因下游硅片企业减产超50% 需求骤降导致看跌情绪严重 [1] - 硅料企业前期订单消化完毕 部分高价订单转为库存积累 [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大量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价格快速回落 行业进入整合提升阶段 [3] - 价格下探触及部分产能成本线 落后产能将逐步出清 [3] - 新项目投建与运行存在不确定性 长期将保持合理价格与毛利率 [3] - 企业采取N型硅料比例提升 精细化成本管理等措施应对变化 [3] 硅片市场状况 - M10单晶硅片均价降至2.39元/片 周环比下跌5.91% [4] - N型单晶硅片均价降至2.50元/片 周环比下跌3.47% [4] - G12单晶硅片均价降至3.35元/片 周环比下跌3.46% [4] - 企业开工率总体接近60% 库存降至正常周转范围 [4] - 一线企业维持高水位报价 二线企业价格持续探低且出现N/P同价现象 [4] 下游环节表现 - P型M10电池主流成交价落于0.47-0.5元/瓦 G12尺寸为0.52-0.53元/瓦 [5] - 电池厂家难以保有利润空间 部分转以代工方式维持运作 [5] - 组件均价下探至1.1元/瓦 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 [6] - 产业链价格跌幅明显 行业进入洗牌阶段 [6]
光伏反内卷原因分析
中信期货· 2025-08-08 13: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期“反内卷”政策消息频出,报告分析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的具体表现、深层次原因及其危害,指出行业产能持续扩张、开工率显著下移,产品价格下跌,企业陷入价格战和亏损,原因包括利润与政策驱动产能无序扩张、技术进步空间有限、地方保护阻碍落后产能出清等,危害包括企业生存危机和行业长期发展受影响 [11][12][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内卷的表现 - 高产能:2021 年起我国光伏行业进入快速扩产周期,主材四大环节产能从 2020 年的 150 - 300GW 扩张至 2024 年超 1000GW,远超全球市场需求,各环节开工率自 2024 年二季度持续回落,近期虽有反弹但仍低于 2022 - 2023 年 [12][13] - 低开工:供过于求使光伏产品价格下跌,企业陷入价格战和亏损,截至 2025 年年中,N 型硅料等价格较 2023 年年初下跌超 80%,主流组件价格较 2024 年年初下跌约 30%,2024 年样本上市光伏企业营收同比降约 22%,净利润从 2024 年二季度起转亏且逐季加剧 [28][29] 2. 内卷的原因 - 利润吸引与政策鼓励导致产能无序扩张:光伏行业技术门槛低、新技术复制传播快,受益技术革新,光伏发电度电成本降低,利润提升推高行业景气度,吸引大量资本涌入,企业扩产且大量非光伏企业跨界进入,海量资本推动产业链产能快速扩张;同时技术改进受限、市场竞争激烈使企业低价竞争,同质化严重,部分企业延伸产业链致产能进一步扩张、价格战加剧;此外地方行政干预阻碍落后产能出清 [34][37][60] - 内需面临消纳瓶颈和电改新政,外需面临贸易壁垒挑战:新能源装机激增使国内需求增长受限,集中式机组电网消纳挑战增加,太阳能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分布式机组多地限制新增装机;电改加速使新能源入市难、收益预期波动影响装机;海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量价齐降,放大国内产能过剩风险 [65][72][79] 3. 内卷的危害 - 光伏企业生存危机:光伏行业利润下降、财务风险增加,企业大面积亏损,偿债能力恶化,22 家上市企业 2024 年净利润亏损超 400 亿,2025 年 7 月多数企业仍亏损,偿债能力指标大幅下滑 [85][86] - 危害光伏行业长期发展:光伏行业大幅削减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可能退坡、技术路径可能固化,样本企业研发开支降至近三年新低,研发投入减少使核心技术突破困难、迭代周期延长 [96][97]
市场去库压力较大 多晶硅预计仍以弱势格局为主
金投网· 2025-05-07 14:08
多晶硅期货市场表现 - 5月7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最低下探至35655元,收盘报35700元,跌幅2.65% [1] - 机构普遍看空后市,信达期货建议逢反弹布局空单,国泰君安期货预计盘面维持弱势格局 [1][2] 多晶硅现货及产业链供需 - 多晶硅现货价格小幅下挫,N型硅料价格下跌近4%,近期成交清淡,下游采购放缓 [1] - 3月多晶硅产量回暖至9.6万吨,西南丰水期临近部分厂家有复产预期,供应或缓慢增长 [1] - 下游硅片产量企稳但以消化库存为主,新签单较少,硅片价格全尺寸下调0.05元/片 [1] - 组件价格下行力度较大,430、531节点抢装趋势减弱,部分企业降价抢跑促成交 [1] 行业库存与成本结构 - 当前多晶硅库存约25万吨,全产业链库存折合近50万吨,去库压力显著 [1] - 工业硅原料跌价导致硅料厂现金成本降至35000-36000元/吨,对盘面形成底部支撑 [2] - 5月中下旬盘面或转向交割品定价,可能引发短期反弹,但基本面弱势压制上方空间 [2] 光伏行业周期特征 - 行业处于底部去产能周期,多晶硅环节已完成减产,但周期拉长 [1] - 光伏补贴退出加速行业洗牌,落后产能将快速出清,装机量持续走弱抑制多晶硅需求 [1] - 硅片排产5-6月环比下降,供需双弱格局难以提供上行驱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