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洗牌
icon
搜索文档
「这是最后一根稻草」,外卖大战下,一家夫妻店决定关门
凤凰网财经· 2025-08-02 07:5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导致餐饮行业定价空间被挤压 连锁品牌尚能依靠供应链优势勉强应对 但个体小店面临巨大生存压力 [1][4] - 2025年餐饮行业整体承压 监管部门两月内多次约谈平台 但补贴活动仅短暂收敛 行业压力未根本缓解 [1] - 堂食业务受外卖冲击显著 某烧烤店周末单日流水从1.8万-2.5万降至1.2万-1.5万 近期进一步下滑至八九千 接近每日硬性支出 [2][6] 商业模式与盈利结构 - 烧烤品类天然不适合外卖 现烤产品口感与时效矛盾 炭火烤制需15-20分钟 而平台要求15-20分钟出餐 导致质量与单量难以兼顾 [8] - 酒水贡献堂食30%利润 但外卖订单酒水消费极少 某订单显示顾客实付177元 商家最终仅获133元 实际折扣达6.5-7.5折 [4] - 固定成本压力显著 50万年租金+10名员工薪资 每日需覆盖六七千硬性支出 但收入已无法支撑 [6][7] 流量竞争与运营困境 - 个体商户缺乏流量运营能力 某店尝试投入10万做短视频引流 仅带来短期薅羊毛客户 未形成有效回头客 [14][15] - 行业出现极端营销案例 新店花费2-3万请网红站台+4-5万补贴代金券 但热度仅维持一个月后倒闭 [14] - 2020-2024年上半年该店曾位列区域烧烤榜五项第一 月净利达10-15万 但2024年下半年客流断崖式下跌 [12][14] 行业趋势与结构变化 - 消费者习惯不可逆转变 朋友聚会场景被外卖替代 行业呈现"去堂食化"特征 [7] - 平台深度介入餐饮市场 出现"幽灵外卖档口"等纯外卖业态 与传统现制现售模式形成竞争 [7] - 从业人员结构老龄化 50%个体商户难以适应线上规则 关店后缺乏转型出路 [20] 典型案例经营数据 - 某订单明细显示商家承担多重补贴:单品折扣(羊肉串3.5元/鸡脆骨4.5元)+满减10元+配送费3元+神券5元 合计承担26元 [5] - 2017年创业初期日流水仅数百元 2022-2023年高峰期月净利10-15万 但2024年出现经营性亏损 [10][12][16] - 人工成本占比提升 主厨年终奖金无法发放 社保费用需店主垫付 [16]
外卖大战下,一家夫妻店决定关门
虎嗅· 2025-08-02 07:39
行业现状 - 2025年餐饮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持续升级并引发监管关注,相关部门在7月18日约谈主要平台 [3] - 补贴活动虽收敛但行业压力未减,中小餐饮商家因定价空间受挤压成为最焦虑群体,连锁品牌尚可依靠供应链优势勉强应对 [4] - 外卖平台深度介入餐饮市场导致行业依赖线上流量,传统堂食为主的夫妻店经营模式受到显著冲击 [4] 经营数据 - 烧烤店堂食流水从周末日均1.8万-2.5万下滑至八九千,降幅超50% [10] - 外卖业务占比仅13%-15%(日均1500元/总流水1.5万),且实际利润率仅65%-75%(顾客实付177元商家到手133元) [9][10] - 固定成本压力显著:年房租超50万,日均硬性支出六七千元,酒水利润占比达30%但受外卖冲击严重 [10] 商业模式痛点 - 现烤烧烤与外卖时效性存在根本矛盾,炭火烤制需15-20分钟但平台要求15-20分钟出餐,品质与效率难以兼顾 [14] - 流量获取成本高昂,尝试短视频运营和免费试活动投入超10万但未形成有效转化 [22][25] - 行业出现两极分化:纯外卖厨房可承接数千单,而注重品质的实体店难以平衡堂食与外卖产能 [12] 行业趋势影响 - 消费者行为转变明显,聚餐场景从堂食转向外卖,削弱实体店社交属性价值 [12] - 平台规则复杂化使文化程度较低的餐饮从业者处于劣势,行业面临"老龄化"与技能断层风险 [32] - 头部企业试水新业态如京东"七鲜小厨"、美团"浣熊食堂",传统夫妻店需探索差异化生存路径 [40] 典型案例分析 - 该烧烤店曾位列区域大众点评烧烤榜榜首,2022-2023年峰值月净利润达10-15万,但2024年起收入断崖式下跌 [19][20] - 尝试转型流量运营失败,同行案例显示单次网红营销成本达2-3万但效果仅维持1个月 [23][24] - 最终关店决策源于多因素叠加:堂食收入无法覆盖固定成本、人力短缺、行业趋势不可逆等 [30][31]
“这是最后一根稻草”,外卖大战下,一家夫妻店决定关门
凤凰网财经· 2025-08-01 21:4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5年餐饮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持续升级,引发监管部门关注并在7月18日约谈主要平台 [2] - 连锁餐饮企业如嘉和一品、西贝公开批评平台活动挤压商家定价空间,呼吁"把定价权还回来" [3] - 小型餐饮企业尤其脆弱,堂食业务受外卖冲击严重,周末单日流水从1.8万-2.5万降至八九千,接近每日硬性支出 [3][8] 外卖平台影响 - 外卖平台补贴导致顾客实付100元,商家仅获七八十元,折扣幅度达6.5折-7.5折 [6] - 商家需承担大部分补贴成本,如某订单显示商家承担26元活动补贴,美团仅承担2元配送费 [7] - 外卖业务利润薄,仅够支付水电费,而酒水等堂食高利润项目占比下降30% [6][8] 经营策略困境 - 传统夫妻店难以适应线上流量规则,尝试短视频运营和免费试活动投入10万但未获新客 [18][19] - 行业出现"幽灵外卖档口"现象,专注外卖的店铺使用半成品快速出餐,与传统现烤模式形成竞争 [9][10] - 新店营销成本高企,如某店花费2-3万请网红并推出9.9元代100元券,半年内倒闭 [16] 财务数据变化 - 2022-2023年高峰期月净利润达10-15万,但2024年下半年收入锐减 [13][20] - 固定成本压力大:年房租50多万,日均硬性支出六七千,社保需店主垫付 [8][9] - 外卖占比长期偏低,在1.5万日流水中外卖仅占1-2千,未能成为增长点 [6] 行业转型趋势 - 头部平台推出"七鲜小厨"、"浣熊食堂"等新业态,挤压传统小店生存空间 [28] - 行业出现"用科技去厨师化"倾向,导致低技能员工就业困难 [24] - 消费者习惯改变,社交聚会场景从堂食转向外卖,进一步削弱实体店优势 [9][22] 典型案例分析 - 受访店铺曾位列区域烧烤榜榜首,2020年后实现口碑与业绩双增长 [2][13] - 店铺坚持现烤工艺,炭烤鲜腰子需15-20分钟,与外卖要求的快速出餐形成矛盾 [10] - 店主尝试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2点,但仅增收几千元且人力成本过高 [10]
外卖大战,有商家利润下滑超60%,每10元补贴中自己要补7元
凤凰网财经· 2025-07-21 20:48
以下文章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21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 权威、专业、深度、有趣!用经济思维看世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丨易佳颖 编辑丨包芳鸣 最近两周,外卖平台掀起史无前例的补贴大战,美团、淘宝闪购、京东接连祭出超力度优惠,社交平台上"1.1元鸡排套餐"等的薅羊毛攻略疯狂刷 屏。然而狂欢背后,餐饮商家却叫苦不迭,有从业者直言:"外卖生意100%依赖平台,我们的命脉完全被平台掌控。 某轻食连锁品牌商家元元(化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外卖大战对品牌宣传确实有好处,但对品牌下面的加盟商来说, 由于他们不熟悉游戏规则,因此意见较大。" 7月15日,遵义市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发布倡议书,公开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和不正当竞争。同天,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 《关于规范即时零售市场秩序 联合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指出各平台企业应立即停止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实施的 强制行为,严禁以"流量倾斜""搜索降权"等手段变相强制商家参与价格补贴活动。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 ...
特朗普健康敲警钟,美国权力“全押一人”风险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7-21 12:23
美国政坛的权力游戏,正因特朗普总统的健康状况而进入高潮迭起阶段。2025年大选,特朗普凭借"强 人"形象逆风翻盘,将饱受老年痴呆传闻困扰的拜登送下台,这几乎成为对民主党最大的讽刺。然而, 风水轮流转,如今特朗普本人却因手部淤青、小腿肿胀等疑似老年病症状被媒体曝光,白宫虽轻描淡写 地称之为"小问题",但市场和选民的担忧却与日俱增——难道历史将重演拜登的"翻车"戏码? 这并非简单的健康问题,而是牵涉到权力和政治稳定性的核心议题。身处白宫聚光灯下的总统,一言一 行都备受关注。特朗普上任之初,其"硬汉"形象曾一度赢得中老年选民和企业界的青睐,然而如今健康 状况堪忧,无疑给华尔街和硅谷蒙上了一层阴影。 与拜登时期被"深层政府"架空的情况截然不同,特朗普通过铁腕手段整合白宫,任命自己人担任财政部 长和国务卿等要职,使得华盛顿的老油条们也对其俯首称臣。如今,这位强势领导人健康亮起红灯,谁 来承担起接班的重担? 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与美联储之间的博弈仍在持续。鲍威尔的位置岌岌可危,特朗普暗中寻求换 人,而美联储则强硬回应"不一定降息",这将引发美元指数波动和全球资本流动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任 何人都不能掉以轻心。 2025年 ...
有色金属暴动:中阳反弹,主力憋了4天就为今天这一招?紧急跟涨
搜狐财经· 2025-07-19 21:42
行业表现 - A股有色金属指数盘中触及5324点峰值 最终收于5288点 上涨1 99% 突破连续两日阴跌 [1] - 工业金属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 资源自给率超70%的公司具备护城河优势 [5] - 贵金属板块表现突出 山东黄金底部五连阳 兴业银锡单日换手率突破18% 白银期货创三年新高 [4] 供需格局 - LME铜库存仅剩9 1万吨 仅够全球工厂消耗3天 上海现货电解铜升水飙升至580元/吨 [2] - 秘鲁矿工大罢工导致铜矿减产30% 8月1日废铜进口新规将执行 小作坊原料供应通道被封堵 [2] - 云南水电铝成本比河南火电厂低2000元/吨 导致82%铝水被下游抢购 社会库存一周暴跌7万吨 [2] - 光伏产业对铜需求激增18% 引发抢铜大战 锑价冲上12年最高点 [5] 政策影响 - 中央财经委严打"价格内卷" 云南对电解铝厂实施拉闸限电 要求吨电耗低于1 3万度 三家小型铝厂被迫停产 [3] - 稀土开采指标向头部企业倾斜 北方稀土占据七成配额 [3] 资金动向 - 紫金矿业被机构扫货1 2亿元 洛阳钼业尾盘三分钟内被230万股大单拉升 北方稀土被四家机构抢筹1 8亿元 [4] - 社保基金买入山东黄金2 1亿元 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暴增397吨 [4] - 花旗银行调高白银目标价至43美元 白银今年已暴涨30% [4] 公司动态 - 紫金矿业资源自给率超70% 江西铜业加工费机制使其每上涨100美元净利润增加3亿元 [5] - 云铝股份凭借水电成本优势占据竞争优势 赣锋锂业拿下特斯拉长单 [5] - 盐湖股份盐湖提锂成本跌破4万元/吨 华钰矿业掌控全球12%锑矿 [5] 投资策略 - 短期突破5324点需成交量放大20%以上 达标可追买紫金矿业 北方稀土等龙头股 [10] - 中长期配置资源自给率超70%企业 如明泰铝业凭借再生铝技术降低成本 [10] - 风险偏好较低投资者可选择白银LOF(161226)和有色ETF(512400) [10]
美西运费跌破成本线:国际货代的生存绞杀战已打响
搜狐财经· 2025-07-16 16:28
航运行业现状 - 马士基美西线即期运价跌至1700美元/大柜,接近船公司单柜运营成本1650-1750美元区间 [1] - 市场新玩家报价低至1400美元/大柜,导致每柜亏损至少300美元 [1] - 全球集装箱船供给量同比激增10.3%,需求增速仅2.0%,美西航线舱位利用率从85%跌至68% [1] - 船公司"减班保价"策略加剧货代困境,价格波动频率从每月一次增至每周两次 [1]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14国实施对等关税,泰国、柬埔寨税率36%,印尼、孟加拉税率32% [2] - 越南因"转口货认定标准"模糊暂停出货,中国原料在越南加工可能被加征20%额外关税 [2] - 货代政策核查成本激增,中小货代人力投入增加40% [2] 行业生态重构 - 船公司直客报价低于货代拿货价,某台湾揽货公司合约价1600美元/大柜,市场价仅1400美元 [3] - 欧洲线供给增速8.7%,需求增长1.2%,运价较月初下跌11% [3] - 某上海货代欧洲线业务量增长20%,利润却下降15% [3] 行业洗牌趋势 - 头部货代通过低价绞杀对手,依赖价差套利的中小货代面临淘汰 [4]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生存质量",存活关键取决于抗亏损能力 [4] 保险服务 - 供应链风险管理服务涵盖海运险投保、理赔、货物安全辨别和承运人责任讲解 [5] - 提供保险互联网平台运保网(www.shareriskfree.com)服务中小客户 [5]
谁能“稳住”充电宝?
36氪· 2025-07-15 12:21
行业动态 - 充电宝行业因产品召回和3C禁令陷入风波,罗马仕成为首个停工停产的品牌[1] - 行业存在价格内卷导致成本压缩、合格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产品存在自燃、爆炸风险[1] - 工信部公开征集充电宝安全国标修改意见,行业洗牌期即将到来[1][7] - 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2] - 行业不合格率从2020年19.8%飙升至2023年44.4%,2024年初抽查不合格率仍达37.5%[7] 公司表现 - 罗马仕召回超49万台充电宝产品,随后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1][3] - 安克创新全球召回超185.8万件充电宝产品(国内70多万件,美国115.8万件)[2] - 罗马仕内部出现法人连续变更、旗舰店关闭、员工维权等问题,退款排队超18万位[3] - 安克创新2024年毛利率达43.67%,绿联科技毛利率37.38%[6] - 小米充电宝因85%以上电芯来自其他供应商受影响较小,618期间酷态科品牌成交额京东第一[9] 市场格局 - 全球充电宝市场规模2023年约30.05亿美元,国内占比38.7%,2030年预计31.3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3%)[9] - 罗马仕某款2万毫安充电宝价格从2021年120-150元降至2024年69元,2025年1万毫安产品低至30元[6] - 电商平台3C认证充电宝售价较风波前近乎翻倍[4] - 倍思、小米销量迅猛增长,京东、网易、华为等厂商加大投入抢占市场份额[9] - 小品牌和白牌厂商因实力薄弱、品控能力不足面临更大生存压力[10] 技术发展 - 电芯成本占充电宝产品50%以上,供应商安普瑞斯因外包代工厂违规替换材料导致安全隐患[3][7] - 安孚科技计划推出全固态电池充电宝,华宝新能研发固态电池应用[11] - 安克创新应用氮化镓技术推出体积小、充电功率高的产品[11] - 充电宝产品需解决快速充电和方便携带两大痛点,而非单纯追求大容量和低价[11]
超350家小贷公司遭清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1:25
行业洗牌加速 - 2025年以来小额贷款行业清退进程持续加速 多省份密集发布公告 集中公示"失联""空壳"或取消牌照企业名单 目前已达354家 [2] - 云南省3月首批清退109家小贷机构 广东省半年累计清退45家 内蒙古取消16家试点资格 湖南省16家因"失联空壳"被纳入清退范围 [4] - 广东省金融管理局6月一次性公示99家需退出行业机构 其中34家为小贷公司 要求60日内办理注销或变更经营范围 [4] 监管政策驱动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三部门2024年8月联合发文 要求3年内压降地方金融组织总量 重点清退"失联""空壳"及严重违规机构 [5] - 2025年1月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细化清退机制 要求省级部门公示无异议后引导变更或注销登记 [5] - 重庆小雨点小贷因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被罚249 1万元 创行业单次罚单金额纪录 问题已整改完毕 [6] 市场格局变化 - 全国小贷公司数量从2024年底5257家降至2025年3月末5081家 日均减少近2家 贷款余额缩水183亿元至7366亿元 [8] - 平安系金联云通小贷注册资本翻倍至100亿元 跃居全国第三 2025年已有26家小贷公司合计增资65亿元 [8] - 头部公司凭借资源场景优势持续扩张 尾部公司因合规投入不足将逐渐淘汰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10] 行业发展趋势 - 监管持续深入推动行业向规范健康发展 实力资本加速进入市场 [8] - 地方金融组织将整体呈现数量下降趋势 通过"控新增降存量"策略净化金融秩序 [9] - 未来小贷公司需建立差异化竞争力 深耕细分领域并严守合规底线以应对洗牌 [10]
小贷行业加速出清,年内超350家公司遭清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0:48
行业清退加速 - 2025年以来小额贷款行业清退进程持续加速 多省份密集发布公告 集中公示"失联""空壳"或取消牌照企业名单 截至目前已达354家 [1] - 云南省3月公布首批名单涉及109家小贷机构 广东省半年累计公示45家 内蒙古取消16家机构试点资格 湖南省16家被纳入清退范围 [2] - 广东省金融管理局6月11日公示99家失联或空壳公司 其中34家为小贷公司 要求60日内退出行业或办理注销登记 [2] 监管政策强化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三部门2024年8月联合下发通知 要求3年内压降地方金融组织总量 重点清退"失联""空壳"及严重违规机构 [3] - 2025年1月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细化清退机制 要求省级部门公示后引导变更或注销登记 [3] - 重庆小雨点小贷因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被罚249.1万元 创行业单次罚单金额纪录 问题已整改 [3] 行业格局变化 - 全国小贷公司数量持续减少 2025年3月末仅剩5081家 较2024年底减少176家 贷款余额7366亿元 一季度缩水183亿元 [4] - 平安系金联云通小贷注册资本从50亿元增至100亿元 成为全国第三大小贷公司 2025年以来全国26家小贷公司合计增资近65亿元 [4] - 行业集中度提升 头部公司凭借资源场景优势扩张 尾部公司因合规投入不足将被淘汰 [6] 行业发展方向 - 监管持续深入推动行业淘汰不合规机构 向规范健康方向发展 有实力资本进入市场加速行业规范 [4] - 小贷公司需依照新规调整 建立内控机制 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深耕细分领域 严守合规底线 [6] - 地方金融组织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清退有助于净化金融秩序 防范化解风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