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型TigerNeo系列高效组件
icon
搜索文档
晶科能源(688223):高效组件占比提升,储能放量在即
民生证券· 2025-08-31 11:26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核心观点 - 公司为TOPCon技术领先企业 海外渠道与产能布局有望助力穿越行业周期 储能业务注入新增长动力 [3] - 高效组件技术升级带来产品溢价能力 预计产生0.5-1美分/瓦溢价 加速行业产能出清 [2] - 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海外出货占比达60% 新兴市场表现突出 [3] - 储能业务开始放量 上半年实现多项大储及工商储项目交付 预计全年出货达6GWh [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318.31亿元 同比下滑32.63% 归母净利润亏损29.09亿元 [1] - 2025Q2营收179.88亿元 环比增长29.95% 扣非归母净亏损收窄至13.09亿元 [1] - 预计2025年营收666.20亿元 2026-2027年分别达856.40/969.18亿元 [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8.68亿元 2026-2027年分别盈利24.68/40.60亿元 [3] - 2026-2027年预测PE为23倍和14倍 PB为1.9倍和1.7倍 [3][4] 业务运营 - 2025H1光伏组件出货41.84GW 保持行业第一地位 预计Q3出货20-23GW [2] - N型TigerNeo系列高效组件全球累计出货约200GW [2] - 已具备高功率产能超20GW 预计2025年底40%-50%产能实现640W+技术升级 [2] - 海外市场表现强劲 中东/东南亚/拉美市占率领先 巴基斯坦出货量达去年全年水平 [3] 技术优势 - 基于N型TOPCon技术持续创新 主流版型功率2026年有望达到650-670W水平 [2] - 产能升级投入相对可控 不涉及新增产能 [2]
晶科能源(688223):组件出货量维持行业第一,储能产品签单与出货增速超预期
光大证券· 2025-08-28 21: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及产业链盈利快速走低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2.01/15.73/35.29亿元(转亏/下调4%/下调1%) [4] - 在光伏装机需求增长和组件市场集中度提升背景下 公司的品牌、渠道及产品竞争力优势将保障组件出货量持续提升 [4] - 公司在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使TOPCon产品在产能、出货、良率、成本等方面保持行业领先 [4]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 同比-32.63% 归母净利润-29.09亿元 同比-342.38% [1]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79.88亿元 同比-25.57% 归母净利润-15.19亿元 环比亏损幅度扩大 [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662.02亿元 同比-28.41% 2026-2027年预计增长12.86%/12.14%至747.15/837.84亿元 [5] - 组件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3.70%至301.24亿元 毛利率同比减少9.65个百分点至-0.98% [2] - 经营性现金流2025E为100.96亿元 预计2026-2027年增至121.67/136.74亿元 [9] 业务运营 - 2025H1光伏组件出货41.84GW 维持行业第一地位 [2] - N型TigerNeo系列高效组件全球累计出货约200GW(截至2025年8月27日) [2] - 2025Q3组件出货预期20-23GW [2] - N型TOPCon组件最高转换效率达25.58% 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6.5% 高效产品量产效率达27.1% [3] - 截至2025H1末具备高功率产能超20GW 预计2025年底40%-50%现有产能实现640W以上技术升级 [3] - 2026年部分主流版型功率预计达到650-670W水平 [3] 市场布局 - 2025H1海外出货占比超60% [4] - 在日本光伏组件市场多年保持出货冠军 在沙特地区市场份额大幅高于同业 [4] - 在中东、东南亚、拉美等多个光伏新兴市场实现市占率领跑 [4] 储能业务 - 2025H1储能签单与出货增速超预期 [4] - 聚焦工商业及大型储能电站等主力场景 [4] - 维持全年6GWh的出货目标 [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5.54元 总市值554.29亿元 总股本100.05亿股 [6] - 2025年预测P/B为1.9倍 2026-2027年预计降至1.8/1.6倍 [5] - EV/EBITDA 2025E为10.2倍 预计2026-2027年降至5.6/4.2倍 [13]
以技术创新“反内卷”晶科能源上半年组件出货量保持第一
新浪财经· 2025-08-28 05: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8.31亿元 同比下降32.63%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9.09亿元 去年同期盈利12亿元 [1] - 第三季度组件出货预期20-23GW [1] 产能与技术 - 上半年高功率产能超20GW [1] - 2025年底40%-50%现有产能升级至640W以上主流版型 [1] - 2026年部分主流版型功率达650-670W水平 [1] - N型TOPCon技术升级带来0.5-1美分/瓦溢价优势 [1] - 山西基地实现垂直一体化生产 生产周期由22天降至7天 [1] 全球市场布局 - 上半年光伏组件出货41.84GW [1] - 日本市场保持出货冠军地位 [1] - 沙特市场份额大幅高于同业水平 [1] - 中东/东南亚/拉美新兴市场市占率领跑 [1] - 巴基斯坦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200% [1] 储能业务发展 - 聚焦工商业及大型储能电站场景 [1] - 自研技术驱动产品性能提升 [1] - 上半年储能签单与出货量显著增长 [1] 战略方向 - 以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高效管理为核心战略 [1] - N型TigerNeo系列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持续增长 [1] - 光储协同优势显现 [1]
由盈转亏!光伏龙头半年亏损29亿,“反内卷”大考在三季度?
格隆汇· 2025-08-27 22:11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318.31亿元,同比下降32.63% [6][8] - 归母净利润亏损29.0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去年同期盈利12亿元) [6][8] - 基本每股收益-0.29元,同比下降341.67%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8.12亿元,同比恶化 [8] - 资产负债率较上期末上升2.08个百分点 [6] 股价与市场表现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下跌22.08%,在光伏设备板块市值前五企业中表现最差 [4][5] - 截至8月27日收盘价5.54元,总市值554.29亿元 [1][5] - 同业对比:阳光电源年内涨30.72%,隆基绿能涨5.35%,大全能源涨21.09%,通威股份跌5.47% [5] 行业环境与竞争态势 - 光伏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导致收入下降 [6] - 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较2020年高点分别下跌88.3%、89.6%、80.8%、66.4% [16] - 2024年以来超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 [17] - 30家A股光伏企业中20家营收下滑,15家净利润亏损 [13] - 五大龙头企业(通威、隆基、晶科、晶澳、天合)上半年合计净亏损172.64亿元 [13] 公司运营与技术进展 - N型TigerNeo组件全球累计出货约200GW,成为史上最畅销组件系列 [9] - 上半年光伏组件出货量41.84GW,保持全球主流市场领先地位 [9] - 第三季度组件出货预期20-23GW [10]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3.69%,同比下降2.09个百分点 [8] 政策与行业动向 - 中央财经委员会明确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9] -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规范竞争秩序 [20] - 产业链价格出现回升迹象,行业反内卷成为主线 [21] - 硅料并购整合方案持续推进,预计三季度有阶段性进展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