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C
搜索文档
汇川技术(300124):通用业务持续修复,新兴领域蓄势待发
长江证券· 2025-10-29 13:48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予以维持 [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归母净利润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 [2][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11.53亿元,同比增长21.05%,归母净利润12.86亿元,同比增长4.04% [2][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2亿元、71.6亿元、89.1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8倍、30倍、24倍 [12] 分业务表现 - 通用自动化业务营收前三季度同比增长约20%,新能源车&轨交业务营收同比增长约38%,电梯业务同比基本持平 [12] - 2025年第三季度通用业务收入增速相比第二季度有所加快,伺服、PLC&HMI、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速预计在20%以上,通用变频增速转正并实现双位数增长 [12] - 2025年第三季度新能源车业务营收保持较快增长,但由于基数提升,营收增速环比有所放缓 [12]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毛利率为27.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主要受新能源车业务影响(其子公司联合动力毛利率为14.4%,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 [12] - 通用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12]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化-0.9、-0.2、+1.3个百分点,费用率整体略有增长,主要系研发投入加大 [12] 市场地位与产品竞争力 - 通用业务核心产品市占率稳健:2025年上半年伺服、低压变频器、小型PLC、中大型PLC、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市占率分别达32%、22%、7.0%、5.1%、8.2%,排名国内市场第1/1/4/6/4位 [12] - 新能源车业务核心产品市占率提升: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控、电驱总成、定子、OBC产品在国内市占率达10.1%、7.1%、11.3%、5.1%,排名国内第2/4/2/7位,电控在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1 [12] 战略布局与未来增长点 - 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化、数字化&工业软件、能源管理等战略业务落地 [12] - 公司加大人形机器人、AI智能等未来潜力业务的投入,技术、规模化降本、产业链协同等核心能力有望助力其在未来人形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12] - 今年公司推出人形解决方案、220kg矿用防爆大六轴工业机械臂等,工业软件(FA平台、大型PLC、CNC等)逐步成体系 [12] - 国际化方面,公司优先将中后台资源向海外一线倾斜,全力支持海外市场拓展,预计工控出海、新品类有望逐步放量 [12]
FY3Q25全球科技业绩快报:意法半导体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7 11: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对意法半导体或半导体行业的整体投资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意法半导体3Q25业绩超预期,收入与每股收益均高于市场共识,公司对4Q25的指引也较为乐观,显示业务持续复苏的态势 [1] - 各主要业务板块在3Q25均实现环比增长,特别是个人电子和汽车业务表现强劲,工业业务自3Q23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1][7] - 公司毛利率环比改善,自由现金流转正,库存水平下降,财务状况有所好转,但功率与分立器件业务仍面临压力 [2][8] - 管理层预计2026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复苏轨迹,下半年随着库存正常化完成和新项目量产,增长有望加速,碳化硅业务预计重回增长 [3][9] 3Q25业绩表现 - 3Q25收入为31.9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31.7亿美元,位于公司指引的高端 [1][6] - 3Q25每股收益为0.26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0.22美元 [1][6] - 3Q25毛利率为33.2%,略低于指引中值33.5% [1][6] - 个人电子产品收入环比强劲增长40%,受季节性因素和硅片出货量上升推动 [1][7] - 汽车业务环比增长约10%,订单出货比大于1,受益于电动车相关的设计获胜 [1][7] - 工业业务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13%,为自3Q23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受自动化、机器人和医疗应用带动 [1][7] - 通信与计算机外设设备业务环比增长4%,得益于AI数据中心电源设计导入和与英伟达在800V DC架构下的联合开发 [1][7] 盈利能力与现金流 - 毛利率环比提升,主要得益于制造效率提高和闲置产能成本下降 [2][8] - Non-GAAP营业利润为1.8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6.8% [2][8] - 功率与分立器件业务利润率仍为负值(-15.6%),但管理层预计其盈利能力将在2026年恢复 [2][8] - 模拟/MEMS与传感器、嵌入式处理、射频与光学等业务板块毛利率均保持在15%–17%的区间 [2][8] - 剔除重组费用后的运营开支为8.42亿美元,同比持平,反映公司持续的结构性成本优化 [2][8] - 自由现金流转正至1.3亿美元,主要受营运资金释放和资本开支下降至4.01亿美元驱动 [2][8] - 库存环比下降1亿美元至31.7亿美元,库存天数从2Q的166天降至135天 [2][8] - 公司净现金为26.1亿美元 [2][8] 4Q25及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4Q25收入约为32.8亿美元,环比增长2.9% [1][3] - 公司预计4Q25毛利率为35% ± 200个基点,高于市场预期的33.8% [1][3][6] - 4Q25业绩预期受益于个人电子产品结构改善和工业业务持续复苏 [3][9] - 展望2026年,管理层预计上半年相对疲软,但下半年将出现明显复苏 [3][9] - 复苏动力预计来自渠道库存正常化完成以及ADAS与MEMS新项目的量产 [3][9] - 碳化硅业务预计重回增长,受中国三安合资企业与欧洲需求增长带动 [3][9] - 毛利率短期将面临产能预定合同到期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比约1.5亿至2亿美元),但预计可通过制造效率提升与下半年产能利用率上升予以抵消 [3][9]
欣锐科技: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推进业务全球化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10-23 19:40
公司全球化战略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推进业务全球化发展[1] - 公司于2018年提出"品牌向上"战略进入海外主机厂供应链体系[1] - 公司较早开始接触和服务海外客户不仅是国内市场的先行者[1] 海外市场合作与进展 - 公司与本田、现代、沃尔沃等国际整车厂商建立合作[1] - 公司近年获得德国制造商的OBC和DC/DC项目委托开发[1] - 公司已建立起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具备为全球客户交付产品的能力[1] 海外市场竞争核心 - 公司相信海外市场的竞争核心是技术、品质和品牌[1] - 公司致力于通过领先的技术方案和稳定的产品可靠性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1] - 公司目标成为客户值得信赖的战略合作伙伴[1]
欣锐科技:公司近年已获得德国制造商的OBC和DC/DC项目委托开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09:32
公司海外市场战略定位 - 公司不仅是国内市场的先行者,也较早开始接触和服务海外客户,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推进业务全球化发展 [2] - 公司在2018年结合自身能力与技术产品实力提出“品牌向上”战略,旨在进入海外主机厂供应链体系 [2] 海外市场合作与成果 - 公司与本田、现代、沃尔沃等国际整车厂商建立合作 [2] - 公司近年已获得德国制造商的OBC和DC/DC项目委托开发 [2] 海外市场竞争优势与能力 - 公司已建立起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具备为全球客户交付产品的能力 [2] - 公司相信海外市场的竞争核心是技术、品质和品牌,致力于通过领先的技术方案和稳定的产品可靠性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 [2]
欣锐科技:公司开展PMS研发,主要目的为配合机器人需求开发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20:13
公司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开展机器人用供电系统(PMS)研发 旨在优化供电系统设计 改善散热并适配布局需求 [1] - 研发目标包括简化机器人供电系统设计 提升对复杂工作场景的适应性 [1] - 公司依托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领域技术积累 包括OBC和DCDC的高效电能转换与高功率密度设计经验 [1] 技术能力优势 - 公司具备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 涵盖热管理和高功率密度设计领域 [1] - 拥有电力电子系统智能化管理和多能源协调控制的实践经验 [1] - 现有技术对未来开发复杂场景供电系统具有实用价值 [1]
欣锐科技(300745.SZ):开展PMS研发,主要目的为配合机器人需求开发
格隆汇· 2025-09-18 15:35
公司技术研发方向 - 公司开展机器人用供电系统研发 主要目的为配合机器人需求开发 拟达到优化供电系统 简化设计 改善散热 更好适配布局的目标 [1] - 公司多年来在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领域积累高效电能转换 高功率密度设计 热管理等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 [1] - 公司具备电力电子系统智能化管理和多能源协调控制经验 对未来开发适应复杂工作场景供电系统具有实用价值 [1] 技术应用领域 - 公司技术积累主要集中于OBC和DCDC等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领域 [1] - 现有技术成果可延伸应用于机器人供电系统开发 [1] - 电力电子系统管理经验适用于多能源协调控制场景 [1]
汇川技术(300124):归母净利润超预期,非车业务利润率修复
长江证券· 2025-08-31 17: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 [2][5] - 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 [2][5] - 扣非净利润26.71亿元,同比增长29.15% [2][5]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5.31亿元,同比增长18.99% [2][5]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25.91% [2][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2、71.5、86.0亿元 [10]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6、28、23倍 [10] 分业务收入表现 - 通用自动化业务同比增长17% [2][10] - 新能源汽车业务同比增长50% [2][10] - 智慧电梯业务同比下滑1% [10] - 轨交业务同比持平 [10]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9.34%,营收占比达6.4% [2][10] 盈利能力分析 - 通用自动化毛利率同比提升0.71个百分点至44.51% [10] - 新能源车&轨交类毛利率同比提升0.14个百分点至17.45% [10] - 25Q2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52个百分点 [10] - 25Q2研发费用率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10] - 25Q2投资净收益同比增加2.3亿元(主要来自前海晶瑞投资收益) [10] 市场份额表现 - 通用伺服系统市占率32%,排名国内第一 [10] - 低压变频器市占率22%,排名国内第一 [10] - 小型PLC市占率7.0%,排名国内第四 [10] - 中大型PLC市占率5.1%,排名国内第六 [10] - 工业机器人市占率8.2%,排名国内第四 [10] - 新能源乘用车电控市占率10.1%,排名国内第二(第三方供应商第一) [10] - 电驱总成市占率7.1%,排名国内第四 [10] - 定子市占率11.3%,排名国内第二 [10] - OBC产品市占率5.1%,排名国内第七 [10] 新兴领域布局 - 完成并落地iFG平台架构,形成工业AI软件体系 [10] - 人形机器人领域推进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开发 [10] - 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完成优化并已送样 [10] - 启动上肢部件开发工作,基于工业及协作臂技术积累 [10] 财务预测数据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60.74亿元 [14]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555.47亿元 [14]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657.60亿元 [14]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2.05元 [14] - 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2.65元 [14] - 预计2027年每股收益3.19元 [14]
汇川技术(300124):Q2维持较快增长 盈利能力稳健
新浪财经· 2025-08-29 08:43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 [1] - 第二季度收入115.31亿元,同比增长18.99%,环比增长28.44%,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增长25.91%,环比增长24.40% [1] - 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6.71亿元,同比增长29.15%,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4.38亿元,同比增长12.59%,环比增长16.52%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超过预期14.34亿元,主要由于收入增长及核心业务毛利率提升 [1] 业务收入结构 - 上半年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约88亿元,同比增长17%,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90亿元,同比增长50% [2] - 智慧电梯业务收入约23亿元,同比下降1%,轨道交通业务收入约2.2亿元,同比持平 [2] - 海外收入约13.2亿元,同比增长39%,占总收入6.4%,海外毛利率35.22%,同比提升3.28个百分点 [3] 盈利能力分析 - 上半年整体毛利率30.23%,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化导致低毛利率业务占比提升 [2] - 通用自动化业务毛利率44.51%,同比提升0.7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17.45%,同比提升0.14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15.74%,环比下降2.10个百分点 [2] 现金流与业绩指引 - 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0.2亿元,同比增长65% [2] - 公司维持全年收入同比增长10%-3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5%的指引 [2] 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 新能源汽车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外客户拓展及产品矩阵丰富,国内新增定点30+个,海外新增定点5个 [3] - 电机控制器国内排名第二,电驱总成排名第四,定子排名第二,OBC排名第七 [3] 工控业务优势 - 伺服系统国内排名第一,低压变频器排名第一,小型PLC排名第四,中大型PLC排名第六 [3] - 工业机器人排名第四,SCARA机器人排名第一 [3] - 工控业务采取"借船出海"策略,新兴市场采用"行业线+区域线",发达市场聚焦头部跨国企业 [3] 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加码具身机器人业务,布局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模组及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零部件 [3] - 聚焦工业场景化解决方案,重点发展上肢部件,凭借技术和客户优势拓展人形机器人行业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5.35亿元、67.28亿元和81.28亿元 [4] - 对应EPS分别为2.05元、2.50元和3.02元 [4] - 给予2025年45倍PE估值,目标价92.41元,基于行业龙头地位及多极化业务增长 [4]
汇川技术(300124):Q2维持较快增长,盈利能力稳健
华泰证券· 2025-08-28 16:2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92.41元人民币[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 收入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 归母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1] - 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高于预期的14.34亿元 主要受益于收入增长和核心业务毛利率提升[1] - 通用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业务驱动增长 工控业务依托国内市场经验加速全球化拓展 新能源汽车业务规模效益显现[1] - 现金流表现亮眼 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0.2亿元同比增长65%[2] - 公司维持全年收入增速10%-30% 归母净利润增速5%-25%的指引[2]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收入115.31亿元 环比增长28.44% 同比增长18.99%[1] -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6.46亿元 环比增长24.40% 同比增长25.91%[1] - 上半年毛利率30.23% 同比下降1.55个百分点 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2] - 二季度期间费用率15.74% 环比下降2.10个百分点[2] - 细分业务毛利率表现稳健 通用自动化毛利率44.51% 新能源汽车轨交毛利率17.45% 分别同比提升0.71和0.14个百分点[2] 业务分析 - 通用自动化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17%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50%[2] - 新能源汽车业务国内外客户拓展成效显著 国内新增定点30+个 海外新增定点5个[3] - 市场份额保持领先 电机控制器国内第二 电驱总成国内第四 定子国内第二 OBC国内第七[3] - 工控业务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稳固 伺服系统国内第一 低压变频器国内第一 小型PLC国内第四 中大型PLC国内第六 工业机器人国内第四 SCARA机器人国内第一[3] 国际化进展 - 海外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39% 占总收入6.4%[4] - 海外毛利率35.22% 同比提升3.28个百分点[4] - 工控业务采取"借船出海"策略 新兴市场推行"行业线+区域线" 发达市场聚焦头部跨国企业[4] 创新布局 - 加码具身机器人业务 布局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模组及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零部件[4] - 聚焦工业场景化解决方案 重点发展上肢部件[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5.35亿元、67.28亿元和81.28亿元[5] - 对应EPS为2.05元、2.50元和3.02元[5] - 基于行业龙头地位和多极化增长 给予2025年45倍PE估值[5]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72.15元人民币 市值1944.7亿元[8] - 52周价格区间42.04-78.05元[8] - 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16.65亿元[8]
汇川技术(300124):通用自动化逆势增长 新能源车业务持续放量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42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27% 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增长40% 扣非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29% [1] - 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主因期间费用率下降及投资收益同比高增 [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19% 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26% [3] 业务板块表现 - 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17% 其中通用伺服系统37亿元 变频器27亿元 PLC&HMI 9亿元 工业机器人6亿元 [4]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90亿元同比增长50% 主因定点车型持续放量 新增国内定点30余个及海外定点5个 [5] - 智慧电梯业务收入23亿元同比下降1% 轨道交通收入2.2亿元同比持平 [5]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 制造业PMI波动于49.1%-50.5%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 [4] - 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1486亿元同比增长1% 其中OEM市场增2% 项目型市场降0.3% [4] - 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136亿元同比增长8% 通用伺服113亿元增7% PLC 84亿元增5% 工业机器人出货16.3万台增16% [4]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渗透率升至44.3% 国内销量增35.5% 出口增75.2% [5] - 电梯自动扶梯产量65.4万台同比下降6.4% [5] 市场竞争地位 - 伺服系统市占率32%位列第1 低压变频器22%第1 小型PLC 7%第4 中大型PLC 5%第6 工业机器人8%第4 SCARA机器人20%第1 [4] - 电机控制器市占率10%第2 电驱总成7%第4 定子装机量11%第2 OBC 5%第7 [5] 战略布局与进展 - 海外业务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39% 占总营收6% [5] - 人形机器人领域低压高功率驱动器及无框力矩电机进入开发阶段 行星滚柱丝杠直线模组完成送样 启动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上肢部件开发 [6]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470/569/682亿元 归母净利润55/66/79亿元 同比增速28%/21%/2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