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搜索文档
资本市场赋能“中国工控龙头” 汇川技术筑新质生产力根基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19:57
文章核心观点 - 深交所自2024年11月以来系统推进上市公司大走访工作,旨在通过常态化走访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汇川技术作为典型案例,展示了其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从初创企业到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佼佼者的成长轨迹 [1] - 公司通过资本工具运用、长效激励机制和持续高研发投入,构建了核心技术壁垒,并在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智慧电梯等领域取得市场领先地位 [2][3][4][5] - 公司正以国际化、双碳能源管理、数字化三大战略培育新增长极,并将ESG理念深度融入发展基因 [6][7] 公司成长与资本市场互动 - 汇川技术于2010年9月2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市时年营收为17.26亿元,核心产品集中于工业变频器领域 [2] - 上市不仅为公司带来发展资金,更使其公司治理体系实现质的飞跃,为后续业务扩张打下基础 [2] - 2019年公司以24.87亿元收购上海贝思特电气,从而从电梯电控单一产品供应商升级为电气大配套解决方案服务商,市场份额快速跃居行业前列 [2] - 2021年公司通过定增募集21.05亿元,用于收购汇川控制49%股权以强化工业自动化能力,并投资智能化工厂与工业软件平台 [2] 财务表现与激励机制 - 自上市以来,公司已实施七期股权激励计划与两期长效员工持股计划,覆盖从核心技术人员到中层管理者的多层级团队 [3] - 2013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从17.26亿元增长至370.41亿元,归母净利润从8.34亿元增长至42.85亿元 [3] - 其间营收实现超20倍增长,归母净利润实现4倍增长,形成“人才激励—技术突破—业绩增长”的正向循环 [3] 技术研发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获得2886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核心技术覆盖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的各类产品 [4]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31.47亿元,研发费用率为8.5%,研发团队规模达5538人 [4] -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公司通用伺服系统国内市占率为28.3%,低压变频器市占率为18.6%,均位居行业第一 [5] - SCARA机器人市占率为27.3%登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机控制器产品市占率为10.7%,仅次于比亚迪 [5] - 2024年尽管工业自动化市场整体下滑1.7%,公司仍实现营收正增长 [5]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以国际化、双碳能源管理、数字化三大战略为抓手培育新增长极 [6] - 在国际化领域,公司聚焦泛亚太区、欧洲区和美洲区,瞄准海外市场容量是国内三倍的广阔空间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总收入(含汽车)约13.2亿元,同比增长39%,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约6.4% [6] - 在双碳能源管理业务方面,公司依托电力电子平台技术,持续输出储能产品及数字化能源解决方案 [6] - 在数字化业务方面,公司深耕数字装备、数字能源与数字工厂三大核心赛道,为客户提供数自融合的综合解决方案 [6] ESG与可持续发展 - 2024年公司完成200余家主要供应商的绿色供应链调查,被纳入多项ESG指数 [7] - 公司荣获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新财富“最佳ESG信披奖”,并入选福布斯“2024中国ESG50榜单” [7] - 通过将低碳责任、透明治理嵌入业务全流程,公司为新质生产力注入绿色动能 [7]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禾川科技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侵蚀利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07:3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9亿元 同比增长5.32%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3816.23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5743.52万元 [1] - 计提信用减值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合计3026.80万元 对利润总额影响相同金额 [1] 业务结构 - 工业自动化控制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产品包括伺服系统和PLC [2] - 伺服系统在国内品牌厂商中保持优势地位 [2] - 自主研发驱动控制一体化SIP芯片 已实现对外销售 [2] 毛利率分析 - 近三年伺服系统毛利率持续下滑:2022年29.47% 2023年28.83% 2024年28.37% [3] - 2024年伺服驱动器毛利率21.54% 同比下降1.78个百分点 [3] - 伺服电机毛利率35.52% 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 [3] 人形机器人布局 - 推出旋转关节模组 线性执行器 空心杯电机等核心零部件 [4] - 已发布2款人形机器人本体 部分核心部件具备量产能力 [4] - 核心零部件已有订单但规模不大 正与主流客户对接合作 [4] 应收账款风险 - 应收账款5.53亿元 应收票据1.78亿元 应收款项融资4075.69万元 [6] - 应收类款项合计占资产总额36.99% 占营业收入151.63% [6] - 2022-2024年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从41.66%升至56.44% [7] - 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从95.53%降至70.40% 账龄结构恶化 [7] 行业竞争压力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下降 [2] - 光伏锂电客户应收账款账期延长 实际付款周期达706天和613天 [7] - 伺服系统面临被新产品替代的风险 [3] 减值原因 - 光伏锂电客户应收账款账龄拉长导致信用减值增加 [2] - 产品更新换代使原材料消耗速度下降 库龄增加导致资产减值 [2] - 光伏行业下行冲击业绩 短期内难以完全抵消 [5]
IPO周期终于反转了?
投中网· 2025-03-16 11:00
核心观点 - A股IPO政策周期出现反转信号,受理、注册、申购节奏全面提速 [2][7][8] - 傲拓科技作为2025年沪深首单IPO企业,主打工业控制系统"自主可控"概念,业绩复合增长率超30% [3][4][5] - 港股和北交所成为2025年VC/PE退出的重要渠道,港股硬科技企业股价涨幅显著,北交所流动性改善明显 [13][14][15] - 监管层密集发声支持科技企业IPO,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或将恢复适用 [9] - 2025年A股IPO数量预计回升至150-200家,形成"沪深+港股+北交所"的多层次退出格局 [12][13][16] 傲拓科技分析 - 公司定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主攻中大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国产替代,国产化率最高达100% [4] - 市场地位:中国本土厂商在中大型PLC市场占有率仅5.9%,公司客户包括三峡水电站、南水北调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 [4] - 财务表现:2021-2023年营收从1.14亿元增至1.97亿元,净利润从2972万元增至5328万元,复合增长率超30% [4] - 估值变化:2022年估值4.3亿元,2024年最后一轮融资达19.82亿元,三年增长近5倍 [5] IPO政策动态 - 受理提速:2024年沪深交易所仅受理11家IPO,2025年3月傲拓科技成为首单新增受理案例 [2][7] - 批文效率:2025年13家企业从提交注册到获批平均耗时15天,较2024年同期的43天大幅缩短 [8] - 监管导向:证监会明确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有望恢复适用 [9] 港股与北交所表现 - 港股亮点: - 恒生指数年内涨幅超20%,恒生科技指数涨35%,越疆科技上市后股价上涨231% [13] - 2025年新增56家企业递交港股申请,硬科技赛道成为热点 [13] - 北交所亮点: - 北证50指数从1000点涨至1366点,涨幅36%,日成交额从120亿元增至400亿元 [14] - 万达轴承两周涨292%,星图测控上市后累计涨幅达20倍 [14] 一级市场影响 - 退出改善:北交所2024年贡献A股IPO半壁江山,港股/北交所活跃度提升直接优化VC/PE退出路径 [15][16] - 募投联动:深圳计划打造"万亿级基金群",政府引导基金退出压力推动IPO松绑 [18][19] - 投资回暖:科技领域资产重估带动投资活跃度,AI、具身智能等赛道获重点关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