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
搜索文档
博亚特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成立
证券日报网· 2025-10-20 21:14
本报讯(记者袁传玺)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博亚特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 恪,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博亚精工(300971)等共同持股。 ...
博亚精工等在武汉成立科技新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
中国能源网· 2025-10-20 09:52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博亚特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恪,注册资本2000 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工业控制计算 机及系统销售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博亚精工(300971)等共同持股。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博亚特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恪,注册资本2000 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工业控制计算 机及系统销售等。 ...
“向新力”到“向心力”!一线感知中国外贸外资活力
新华社· 2025-10-18 12:37
中国外贸韧性彰显 - 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 [1] - 上半年中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4.1% [1] 华勤技术:智能产品制造与全球化 - 华勤技术2024年生产2.3亿部智能产品,其中超1亿部销往海外,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 [2] - 公司业务涵盖手机、电脑、汽车电子等智能产品全链条,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营收占比达50% [2] - 每年投入超50亿元用于技术开发,拥有研发技术人员超1.9万名,研发方向拓展至机器人等新产业 [2] 中国外贸结构转型升级 - 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60%,智能家居、电动汽车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较高出口增速 [3] - 中国企业出海模式正从产品出海转向供应链、技术和品牌的生态出海 [3][4] 擎朗智能:服务机器人全球化应用 - 擎朗智能累计生产10万台服务机器人,已进入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总行走里程超过4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000圈以上 [5] - 其T8配送机器人进驻日本20个大型连锁品牌,C40清洁机器人首次在欧洲展出即售罄 [5] - 公司发布全球首个针对服务行业的VLA模型,使机器人能自主理解环境并做出决策 [5] 中国统一大市场的产业支撑 - 机器人产业依赖中国统一大市场提供的广阔应用场景、高效资源配置与完整产业链支撑 [6] - 长三角地区拥有完善的机电产品供应链,是全球供应链的中心 [6]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与发展 - 施耐德电气将中国作为最重要的供应链基地之一和四大研发基地之一,实现产品"中国原创,销售全球" [8] - 法国达索系统在华20年业务增长超22倍,认可中国政府的政策传导速度和主动服务 [8] - "十四五"以来上海年均新设外资企业超过5700家 [8] 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战略重视 - 德硕管理咨询在华业务增长迅猛,从最初服务日企进入中国转变为帮助中国企业全球出海 [9] - 渣打银行表示中国是其集团最重要的战略性市场,也是集团网络收入的最大贡献者,并参与了中国金融市场众多里程碑式的开放 [9]
汇川技术分拆联合动力上市 十年一剑成就智能“双子星”
证券时报· 2025-09-26 06:53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2016年提出"双王"战略 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与工业自动化并列为两大战略性业务 致力于成为"新能源汽车之王"和"智能制造之王"[3] - 战略实施初期持续大量投入新能源汽车业务 集团业绩承压 股价一度跌至最低点[3] - 通过独立运作汽车业务 成功实现子公司联合动力分拆上市 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47.6% 总市值超740亿元[2] 财务表现与增长数据 - 集团营收规模较2016年增长超过8倍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到205亿元[4] - 联合动力2022-2024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远超行业增速 2024年上半年营收91.38亿元同比增长50% 归母净利润5.49亿元同比增长90%[4]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16年1.8%大幅提升至2024年40%以上 2025年有望超过50%[4] 分拆上市核心原因 - 最核心在于解决信息披露透明度问题 满足汽车行业上下游对联合动力的了解需求[5] - 独立分拆后信息披露更加专注准确 角色更纯粹 更容易获得上下游企业合作伙伴信任[5] - 汽车行业相比工业控制行业在产品设计验证量产等环节面临更严苛要求[5] 市场竞争地位 - 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产品中国市场占有率10.1%排名第二 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一[6] - 新能源乘用车定子装机量中国市场占有率11.3%排名第二[6] - 电驱总成和OBC产品在中国市场排名分别为第四和第七[6] 第三方供应商优势 - 服务超40家主机厂170余款车型 积累数百款动力系统解决方案[7] - 通过多客户合作摊薄成本 模块化设计复用研发成果[7] - 主机厂自制需年销量30-50万台才具备成本优势 第三方采购在规模化和灵活性方面更具优势[7] 全球化布局与客户覆盖 - 苏州和常州基地稳健运行 匈牙利米什科尔茨与泰国罗勇府基地全速建设[7] - 客户覆盖理想小米等新势力 广汽奇瑞长安等民族品牌 以及大众奥迪保时捷等国际主流车企[7] 技术发展方向 - 未来汽车将是四个轮子的机器人 行业竞争核心是智能化与硬核安全[2][9] - 积极布局智能底盘技术 发挥运动控制及数字化标准化优势[2][10] - 将机器人领域的运动控制软件算法设计理念迁移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9] 行业趋势预测 - 未来汽车行业形成"三分天下"格局:混动汽车占1/2 纯电汽车占1/3 传统燃油车接近1/4[9] - 全球智能底盘市场规模2025年突破800亿美元 其中线控技术相关模块占比超60%[10] - 汽车智能化阶段电子线控比机械连杆安全度更高 可实现更高级别安全[10]
中国企业融入全球 全球企业扎根中国
金融时报· 2025-09-24 11:36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华勤技术为全球ODM行业领军企业 业务覆盖手机 智能穿戴 笔记本电脑 汽车电子及机器人等领域 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中8家为其战略伙伴 笔记本电脑领域与戴尔 联想 惠普合作 年度智能终端发货量超2亿台[2] - 施耐德电气为中国市场重要参与者 中国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 主要供应链基地及四大研发基地之一 在华拥有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 五大研发中心覆盖全球最全产品线 配备2200余名研发工程师及超3000件专利[6] 全球化战略与产能布局 - 华勤技术海外营收占比达50% 上海为全球研发中心 东莞与南昌工厂保障国内供应链 在印度通过合资建厂化解关税成本问题 在越南布局生产线实现供应商本土化 2024年拓展墨西哥市场完善北美布局[3][4] - 施耐德电气实现本土化创新反哺全球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率先在中国完成0到1创新试运行 成熟后推广至全球12个基地 中国研发成果使人均生产效率提升82% 订单交付时间缩短67% 新产品上市时间压缩至最短6个月[7] 技术创新与品质管理 - 华勤技术以High Quality为核心品质标签 通过电路板 芯片等元件拼合"上海四件套"展示技术积淀 跟随客户需求进行全球产能跳级[2][4] - 施耐德电气上海普陀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端到端"灯塔工厂" 2023年在北京设立EcoFit工业自动化适配改造中心 在上海设立低压配电中国创新中心 全面升级适配改造服务能力[7]
东土科技20250917
2025-09-17 22:59
**东土科技业务与行业关键要点总结** **一 公司业务与战略调整** * 公司处于业务结构调整关键年份 上半年重点优化业务结构并培育高附加值业务 如工业AI和控制器应用场景[3] * 网络通信业务采取稳打稳扎策略 巩固轨交 电力等成熟市场 加强服务粘性及技术研发优势[2][3] * 主动调整控制器业务结构 优化低毛利应用领域(如移动运营商网络优化业务)并加速导入高毛利领域(如半导体设备)[5] * 提供全栈式国产化解决方案 覆盖半导体设备上位机 下位机 PFC 伺服 电源模块 温控等组件及定制板卡[4][10] * 成立专注于智能控制系统研发 销售和服务的半导体公司[4][10] **二 核心市场与增长机会** * 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2024年规模约4000亿人民币 其中20%已完成国产替代 剩余约2700亿市场空间[5] * 半导体设备控制系统市场规模预估达81亿至135亿人民币(占剩余市场的3%-5%)[5] * 交通服务器市场取得突破 中标北京顺义智慧交通项目(金额6900多万 包括430多台信号机)和通州580个路口信号灯采购项目[5] * 全国路口建设成本约4万 总计200多亿市场空间 目前本土品牌占比超过55% 北京已完成4000多个路口国产化改造 还有5000多个待改造[5] * 国内工控机市场潜力巨大 去年整个行业规模约165亿人民币 以半导体行业为例 年销售量约十几万台 总潜在容量达二三十亿元[11][19] * 研华全球销售额约150亿人民币 在中国内地销售额约70多亿人民币[11][19] **三 技术合作与产品优势** * 与电科院合作 利用TSN和AUTOSAR总线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通信解决方案 并在白鹤滩水电站等项目应用自主可控工业宽带总线技术[2][3] * 工业操作系统与数控机床 工业机器人头部企业合作推进 去年工业软件收入200万 工业操作系统收入80万[6] * 与海光公司战略合作 采用海光三代 四代及五代CPU产品 支持C86架构 实现用户程序在东土红道操作系统和海光CPU上的无缝运行[2][8] * 产品性能对标英特尔同系列产品 例如3001产品跑分约为英特尔I7-6700的两倍[8][9] * 工业操作系统具备虚拟化能力 可对硬件资源进行分区 实现实时与非实时任务并行运行并保证安全[7] * 新发布产品基于海光四代CPU开发 性能约等同甚至优于海外产品 且价格更具竞争力[16] **四 国产化替代进展与策略** * 在控制器领域已成功替换德国和以色列产品 在机器人领域成功替换日本产品 并瞄准韩国产品进行整体化替换[13] * 国产化替换加速的原因包括国家战略明确 国产CPU(如龙芯 海光)性能提升和可靠性获验证 以及供应链安全考虑[17][18] * 下游客户对新机台国产化替代意愿强 以确保运行安全并规避潜在供应链风险 预计三年后新采购设备中至少50%将实现国产化[18][23] * 通过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和软件故障诊断运维及定制开发服务 加速替换国外实时操作系统 提高签单额[4][12] * 公司在整个基台(半导体设备)中的份额约为3%-4%[24] **五 财务与运营指标** * 公司毛利率至少为47% 半导体行业毛利率通常更高[22] * 工业操作系统业务预计四季度会有订单落地[25][26] * 公司在工业信创领域进展显著 竞争格局良好且市场份额较高[26] **六 生态建设与资本合作** * 引入昆仑北工作为战略投资者 以实现产业协同发展[2][6] * 昆仑资本和北工投在油气领域 信息技术及集成电路方面的资源能有效促进国产工业操作系统市场拓展[7] * 战略布局集中在扩展生态 与具身机器人运动控制 开发工具链及应用场景合作伙伴开展深度合作[7][25] * 计划基于国产芯片及AUTOSAR总线打造纯国产电子架构 并将操作系统发展为标准化计算平台[7]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腾讯启动AI应用繁荣计划;央行副行长陆磊:CIPS跨境支付系统已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7:03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 - 腾讯启动AI应用繁荣计划 包括AI共创营和AI百校行两大模块 已有超300家企业报名 覆盖金融 法律 制造 消费等领域 [1] - 苏州发布人工智能+城市行动方案 目标到2026年底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3000家 智能经济产业核心规模年均增长超过20% [7][8] - 工信部印发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参考指引 涵盖钢铁 石化 新能源汽车 机器人 医疗装备 家电 锂电池等14个行业场景图谱 [4] 金融科技与支付系统 - 央行副行长表示CIPS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覆盖全球近190个国家和地区 上半年处理业务402.95万笔 金额90.19万亿元 [2] 新能源与电池技术 - SK On在韩国建成全固态电池试点工厂 规模4628平方米 开发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和锂金属电池 计划2029年实现商用化 [3] - 工信部数字化转型指引涵盖锂电池行业场景图谱 [4] 高端制造与工业控制 - 东土科技与海光信息联合发布三大类全国产化工控设备 包括IC 3003C服务器 IC3001C/IC3002C工控机 NewPre 310XC系列控制器 [5] - 深蓝航天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雷霆RS首次整机点火试验成功 用于星云系列可回收复用运载火箭 [6] 航天与核能技术 -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95次飞行 [10] - 中方与ITER组织签署磁体变流器电源二期现金任务协议 承担电源系统设计 研制 制造和调试任务 [9] 医疗器械与标准制定 - 国家药监局发布《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术语》行业标准 这是我国第一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 2026年1月1日实施 [11]
东土科技与海光信息联合发布IC 3003C服务器等全国产化工控设备
新浪财经· 2025-09-16 15:21
产品发布 - 东土科技与海光信息联合发布IC 3003C服务器、IC3001C/IC3002C工控机、NewPre 310XC系列控制器三大类全国产化工控设备 [1] 行业意义 - 国产工业体系从单点突破正式迈入系统级协同时代 [1] 时间节点 - 产品发布时间为2025年9月 [1]
东土科技与海光信息联合发布全国产化工控系统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4:57
产品发布 - 东土科技与海光信息联合发布三大类全国产化工控设备 包括IC3003C服务器、IC3001C/IC3002C工控机及NewPre310XC系列控制器 [1] 行业意义 - 国产工业体系从单点突破正式迈入系统级协同时代 [1]
这波双向操作太秀了!
金融时报· 2025-09-12 18:52
公司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华勤技术通过ODM模式为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中的八家提供智能终端产品 并拓展至智能穿戴 笔记本电脑 汽车电子 服务器和机器人领域 年度发货量超过2亿台智能终端 [3] - 施耐德电气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最重要供应链基地之一和四大研发基地之一 在华建成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 中国研发中心拥有2200余名工程师和超过3000件专利 [7] 海外市场拓展与本土化运营 - 华勤技术在印度通过合资建厂化解关税难题 实现本土化生产 在越南布局生产线以应对美国关税政策 并带动供应商共同出海 在墨西哥建立基地完善北美市场覆盖 海外营收占总营收一半 [4][5] -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研发的柔性自动化产线先完成0到1创新试运行 成熟后推广至全球12个基地 实现本土创新反哺全球 [8] 技术创新与生产效率提升 - 施耐德电气应用大数据 5G和人工智能技术 使人均生产效率提高82% 订单交付时间缩短67% 新产品上市时间压缩至最短6个月 [8] - 华勤技术将上海作为全球研发中心 吸引海外留学生参与技术开发 东莞和南昌工厂保障国内供应链稳定 [5] 行业地位与合作伙伴 - 华勤技术成为全球ODM行业领军企业 合作伙伴包括戴尔 联想 惠普等笔记本电脑巨头 以及印度本土手机品牌 [3][4] - 施耐德电气工业控制公司被评为全球端到端灯塔工厂 在北京和上海设立EcoFit创新中心 提升工业自动化和低压配电领域的适配改造服务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