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AC

搜索文档
石药集团(01093.HK):BD再下一城 创新转型可期
格隆汇· 2025-08-17 03:08
授权协议与BD合作 - 公司与Madrigal Pharmaceuticals达成SYH2086全球独家授权协议,涵盖开发、生产及商业化,保留中国区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产品的权益 [1] - 协议总代价最高达20.75亿美元,包括1.2亿美元预付款、最高19.5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双位数销售提成 [1] - SYH2086为临床前阶段口服GLP-1药物,具有完整知识产权,合作方Madrigal为MASH领域标杆企业,有望在减重和MASH领域拓展全球市场 [1] 研发管线与临床试验 - 公司正在就SYS6010(EGFRADC)等三项潜在交易磋商,每项交易潜在总金额约50亿美元 [1] - SYS6010已获3项FDA快速通道认定(FTD),针对2L EGFR突变NSCLC、联合奥希替尼1L NSCLC等适应症开展Ib/III期试验 [1] - 2024年研发费用达51.91亿元(YOY+7.5%),占成药收入比重21.9%,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24个项目处于II/III期关键临床,9个项目处于上市审评阶段 [2] 产品商业化进展 - 巴托利单抗、美洛昔康纳晶注射液处于国内上市审评阶段,伊立替康脂质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处于美国上市审评阶段 [2] - 公司年内有望迎来多款新药获批及多项BD合作落地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9.2/52.5亿元(原预测65.5/69.0亿元,下调24.9%/23.9%),新增2027年预测54.7亿元 [2] - 对应PE分别为22x/21x/20x,当前估值具吸引力 [2]
PROTAC靶向降解深度+医药观点更新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尤其是创新药赛道、创新药产业链、生命科学上游、医疗器械、医疗设备、OTC 及消费领域 - **公司**: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信达、石药、康方、益方生物、迪哲医药、远大医药、药明系、凯莱英、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昭衍新药、药明康德、浩源、必德、浩帆、三生制药、阿维纳斯公司、NIX 公司、URFA 公司、Kemira 公司、百泉洲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创新药赛道 - **核心观点**:创新药是医药板块核心,近期调整或提供介入机会,产业趋势向好预计持续两到三年 [1][2] - **论据**:调整因短期涨幅高和市场情绪过热,无实质性利空;出海进展向好,优质药物有好数据并获跨国公司交易;港股创新指数与 2021 年高点比有空间,当前估值处历史中位 [2] 医药板块催化剂 - **核心观点**:多个关键时间节点和事件将推动医药板块发展 [4] - **论据**:6 月百济神州等研发日,8 月中报业绩,9 月世界肺癌大会,10 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议,12 月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医保目录调整与商业保险协同推进;业务发展交易带来增量,如三生制药已落地重磅交易 [4] 关注的创新药公司 - **核心观点**:不同市值和市场层面有值得关注的创新药公司 [5][6] - **论据**:首推百济神州,港股折价且有研发日和中报业绩催化;恒瑞医药值得关注;中大市值关注信达、石药、康方,有 30%以上空间;中小市值关注管线价值重估逻辑公司;A股 益方生物、迪哲医药有三五十或以上增长潜力,港股远大医药有增长潜力 [5][6] 创新药产业链 - **核心观点**:创新药产业链是关注方向,部分公司业绩和订单情况良好 [7] - **论据**:药明系、凯莱英、康龙化成中报业绩预计延续一季度趋势;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等 CXO 公司订单良好,如泰格医药二季度订单延续一季度趋势 [7] 生命科学上游公司 - **核心观点**:生命科学上游公司股价调整但复苏早,基本面值得关注 [8] - **论据**:全年收入增速指引多在 15%以上,利润增速更快;并购增量和自主可控逻辑良好,如药明康德;浩源、必德和浩帆等公司从 PEG 和业绩维度值得关注 [8] PROTAC 技术 - **核心观点**:PROTAC 技术有优势但面临挑战,未来有发展潜力 [10][17] - **论据**:优势在于解决小分子无法成药问题,不依赖靶标活性位点,有催化性质,可扩展应用范围,毒性控制有优势;临床研究在多个靶点显示成药优势;挑战是成药需三元复合物,可能引发“钩子效应”,筛选和评估合适分子有挑战,尚无成熟上市产品 [11][13][14][17] 各公司 PROTAC 产品进展 - **核心观点**:不同公司的 PROTAC 产品处于不同研发阶段,有不同进展和挑战 [18][20][21][23][24] - **论据**:百济神州 BTK PROTAC 开展临床三期,安全性和疗效有改进;ER PROTAC 在广泛人群中未显优势,471 分子申请上市面临挑战;阿维纳斯公司 CDK 抑制剂联合疗法停止两项三期研究;EGFR 相关 PROTAC 下半年公布 POC 结果;Kemira 公司 URAK4 靶点临床一期数据有改进空间 [18][20][21][23][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下半年医疗器械、医疗设备、OTC 以及消费领域可能复苏,部分公司有边际改善信号,如眼科方向 [9] - PROTAC 技术研发对公司分子设计能力要求高,投资需谨慎考虑研发风险 [30]
从“不可成药”到“斩草除根” 蛋白药物能否为癌症治疗带来曙光?
科技日报· 2025-05-15 07:26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突破 -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能够攻克传统药物无法触及的"不可成药"靶点 为癌症治疗带来全新可能 [1] - 约3000种蛋白质与癌症及其他疾病相关 但FDA批准药物仅能对付其中不到700种 [2] - PROTAC技术通过"抓捕—释放"机制高效降解致病蛋白质 仅需极小剂量即可产生持久效果 [2] PROTAC技术进展 - 自2019年以来已有至少30种PROTAC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主要针对癌症等疾病 [3] - 3种针对乳腺癌 前列腺癌和白血病的PROTAC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3] - Arvinas与辉瑞联合开发的vepdegestrant在乳腺癌治疗中比标准抗雌激素药物更能延长无病生存期 [3] 分子胶技术发展 - 分子胶是新型蛋白质降解剂 通过改变酶表面结构来诱导蛋白质降解 [4][5] - 来那度胺作为分子胶已成为最畅销的抗癌药物之一 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5] - 分子胶可能比PROTAC更小 化学结构更简单 但开发难度更大 [5] 行业前景与挑战 - 蛋白质降解剂预计将取得大规模成功 但需要行业约十年共同努力才能完善 [5] - PROTAC技术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 [5] - 首个PROTAC批准可能针对已有药物靶向的蛋白质 而针对全新靶点将是真正突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