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ROTAC
icon
搜索文档
苑东生物拟受让参股公司部分股权 加快推进公司创新转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20:11
交易结构及关联关系 - 苑东生物通过全资子公司以810万元受让吴汉超持有的上海超阳7.9545%股权(对应注册资本700万元),以1158万元受让齐力佳持有的11.3636%股权(对应注册资本1000万元),交易总额1968万元[4] - 交易完成后,苑东生物对上海超阳的持股比例从11.3636%提升至30.6818%,成为可施加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1] - 上海超阳实际控制人吴汉超为苑东生物董事长王颖之子,原股东齐力佳实控人纪昌平为王颖妹夫,构成关联交易[1] 标的公司技术及研发管线 - 上海超阳聚焦抗肿瘤与自身免疫疾病领域,核心技术包括蛋白质稳态技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平台,重点开发MolecularGlue、PROTAC、DAC三类创新化合物[1] - 已申请发明专利11项(授权2项),建立多条肿瘤/自免适应症管线,其中HP001、HP002项目已进入/即将进入临床阶段[1] - 后续管线包括CY-002(PDE3A/SLFN12分子胶)、CY-007(VAV1分子胶),首个DAC管线已完成动物药效概念验证[2] 团队及战略协同 - 研发团队由赵立文博士领导,其曾主导10+临床管线开发,2个1类新药获批上市,2022年组建10+人团队加速管线推进[2] - 赵立文于2024年12月当选苑东生物董事,强化双方协同[2] - 苑东生物认为此次投资符合创新转型战略,可借助上海超阳的技术团队加速创新药布局[3]
PROTAC靶向降解深度+医药观点更新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尤其是创新药赛道、创新药产业链、生命科学上游、医疗器械、医疗设备、OTC 及消费领域 - **公司**: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信达、石药、康方、益方生物、迪哲医药、远大医药、药明系、凯莱英、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昭衍新药、药明康德、浩源、必德、浩帆、三生制药、阿维纳斯公司、NIX 公司、URFA 公司、Kemira 公司、百泉洲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创新药赛道 - **核心观点**:创新药是医药板块核心,近期调整或提供介入机会,产业趋势向好预计持续两到三年 [1][2] - **论据**:调整因短期涨幅高和市场情绪过热,无实质性利空;出海进展向好,优质药物有好数据并获跨国公司交易;港股创新指数与 2021 年高点比有空间,当前估值处历史中位 [2] 医药板块催化剂 - **核心观点**:多个关键时间节点和事件将推动医药板块发展 [4] - **论据**:6 月百济神州等研发日,8 月中报业绩,9 月世界肺癌大会,10 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议,12 月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医保目录调整与商业保险协同推进;业务发展交易带来增量,如三生制药已落地重磅交易 [4] 关注的创新药公司 - **核心观点**:不同市值和市场层面有值得关注的创新药公司 [5][6] - **论据**:首推百济神州,港股折价且有研发日和中报业绩催化;恒瑞医药值得关注;中大市值关注信达、石药、康方,有 30%以上空间;中小市值关注管线价值重估逻辑公司;A股 益方生物、迪哲医药有三五十或以上增长潜力,港股远大医药有增长潜力 [5][6] 创新药产业链 - **核心观点**:创新药产业链是关注方向,部分公司业绩和订单情况良好 [7] - **论据**:药明系、凯莱英、康龙化成中报业绩预计延续一季度趋势;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等 CXO 公司订单良好,如泰格医药二季度订单延续一季度趋势 [7] 生命科学上游公司 - **核心观点**:生命科学上游公司股价调整但复苏早,基本面值得关注 [8] - **论据**:全年收入增速指引多在 15%以上,利润增速更快;并购增量和自主可控逻辑良好,如药明康德;浩源、必德和浩帆等公司从 PEG 和业绩维度值得关注 [8] PROTAC 技术 - **核心观点**:PROTAC 技术有优势但面临挑战,未来有发展潜力 [10][17] - **论据**:优势在于解决小分子无法成药问题,不依赖靶标活性位点,有催化性质,可扩展应用范围,毒性控制有优势;临床研究在多个靶点显示成药优势;挑战是成药需三元复合物,可能引发“钩子效应”,筛选和评估合适分子有挑战,尚无成熟上市产品 [11][13][14][17] 各公司 PROTAC 产品进展 - **核心观点**:不同公司的 PROTAC 产品处于不同研发阶段,有不同进展和挑战 [18][20][21][23][24] - **论据**:百济神州 BTK PROTAC 开展临床三期,安全性和疗效有改进;ER PROTAC 在广泛人群中未显优势,471 分子申请上市面临挑战;阿维纳斯公司 CDK 抑制剂联合疗法停止两项三期研究;EGFR 相关 PROTAC 下半年公布 POC 结果;Kemira 公司 URAK4 靶点临床一期数据有改进空间 [18][20][21][23][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下半年医疗器械、医疗设备、OTC 以及消费领域可能复苏,部分公司有边际改善信号,如眼科方向 [9] - PROTAC 技术研发对公司分子设计能力要求高,投资需谨慎考虑研发风险 [30]
Nature子刊:我国学者开发新型蛋白靶向降解技术——FRTAC,高效降解膜蛋白
生物世界· 2025-06-18 12:09
蛋白靶向降解技术发展 - 蛋白靶向降解嵌合体(PROTAC)通过泛素连接酶招募和蛋白酶体机制降解致病蛋白,使"不可成药"蛋白成为治疗靶点,已有数十种PROTAC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 - 靶向雌激素受体(ER)的PROTAC药物Vepdegestrant发布3期临床试验结果,有望近期上市[1] - 除PROTAC外,行业还开发出溶酶体靶向降解嵌合体(LYTAC)和自噬体靶向降解嵌合体(AUTAC)技术,LYTAC专注于降解分泌蛋白和膜蛋白(占人类蛋白质组40%)[1] LYTAC技术挑战与突破 - LYTAC发展面临溶酶体转运受体多样性有限的重大挑战[2] - 研究发现叶酸受体α(FRα)是一种新型溶酶体转运受体,可促进膜蛋白降解,基于此开发出叶酸受体靶向降解嵌合体(FRTAC)平台[3][5] - FRTAC通过PEG1000 linker将叶酸分子与抗体蛋白偶联,选择性内化过表达FRα的癌细胞,实现亚纳摩尔级膜蛋白降解效力[5] FRTAC平台应用成果 - 构建靶向EGFR的FR-Ctx抑制癌细胞增殖,靶向PD-L1的FR-Atz增强T细胞介导的肿瘤细胞毒性[7] - FR-Atz在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高效降解PD-L1,重编程肿瘤微环境为免疫刺激状态,疗效优于传统抗体药物[8] - FRTAC可靶向降解EGFR、TROP2、PD-L1和HER2等膜蛋白,展现癌症治疗应用前景[9] 研究团队与发表 - 研究由军事医学研究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团队完成,发表于Nature Chemical Biology[3][10] - 论文链接提供在Nature子刊[11]
关税战或迎转机创新药再起 稳定币发行先抢蛋糕
智通财经· 2025-05-29 20:52
关税政策变动影响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政策无效,42%关税降至12%,包括对中国20%的"芬太尼关税"可能取消 [1] - 特朗普上诉成功概率低,因保守派大法官倾向限制总统权力,且通过国会投票通过新关税政策可能性小 [2] - 贸易谈判动力减弱,日本、印度、欧盟等可能采取拖延策略 [1][2] 创新药板块表现 - 君实生物(01877)PD-1出海进展或加快,昭衍新药(06127)GLP-1获FDA3项认证,两者涨幅超14% [3] - 药明康德(02359)美国客户收入占比64.7%,药明合联(02268)北美收入占比50.1%,药明生物(02269)美国销售占比25%,涨幅均超7% [3] - 石药集团(01093)授权费收入快速增长,10个产品已递交上市申请,50亿回购计划推动股价涨11% [3] 消费及科技板块反应 - 果链估值修复,高伟电子(01415)涨5.67%,瑞声科技(02018)、舜宇光学(02382)、丘钛科技(01478)涨超3% [4] - 纺织类申洲国际(02313)涨超4% [4] - 自动驾驶概念股浙江世宝(01057)、耐世特(01316)因特斯拉FSD测试进展涨超7% [6] 稳定币市场动态 - 香港财库局争取年内实施稳定币监管制度,众安在线(06060)间接持股的RD InnoTech参与监管沙盒,股价大涨31% [5] - USDT市值超1,500亿美元,主要用于交易和跨境支付 [5] - 光大控股(00165)参与Circle公司D轮融资,股价涨近15%,移卡(09923)因跨境交易受益涨27% [6] 零售及物流行业 - 美团(03690)闪购酒类618首日成交额同比增18倍,白酒增长70倍,啤酒售出近千万瓶,股价涨7% [7] - 京东(09618)涨4%,顺丰同城(09699)因物流需求大增再涨11% [7] 医药行业进展 - 复星医药(02196)获九源基因司美格鲁肽等产品在中东、非洲独家权益,已覆盖40+非洲国家 [8][9]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美洛昔康注射液获中美批准,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2024年收入120.6亿元(+21.9%) [10][11] - 复宏汉霖与沙特SVAX合作推进CAR-T疗法在中东落地 [9]
Nature:华人团队开发新型PROTAC,治疗多种癌症类型,一作将回国加入南京大学
生物世界· 2025-05-27 11:57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现状 - 抗PD-1/PD-L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法已彻底改变癌症治疗格局,全球上市十余种相关药物,覆盖70余种癌症[2] - 但多数癌症患者对ICB疗法无响应或快速产生耐药性,疗效取决于树突状细胞(DC)介导的抗原呈递和T细胞激活机制[2] STAT5与STAT3平衡机制发现 - 密歇根大学团队在Nature发表研究,证实STAT5与STAT3的平衡关系直接塑造树突状细胞功能及肿瘤免疫反应[3] - STAT3在肿瘤微环境(TME)中常被激活,抑制DC成熟并阻碍T细胞迁移,而STAT5在GM-CSF等刺激下发挥抗肿瘤免疫作用[7] - 单细胞RNA测序显示DC1中STAT5/STAT3通路与ICB疗法临床结局显著相关,STAT3敲除可激活DC1并增强T细胞免疫[8] PROTAC降解剂开发突破 - 研究团队开发靶向STAT3的PROTAC降解剂SD-36和SD-2301,其中SD-2301能高效降解STAT3并重编程DC转录网络[9] - 动物实验表明SD-2301单药对晚期肿瘤及ICB耐药肿瘤均有效且无毒性,通过恢复STAT5/STAT3平衡实现治疗敏感化[9] 研究价值与行业影响 - 首次揭示ICB疗法通过重塑DC内STAT5/STAT3动态平衡激活T细胞免疫,为联合疗法提供新靶点[10] - PROTAC降解剂技术开辟肿瘤免疫治疗新路径,尤其针对现有ICB疗法无响应患者群体具有转化潜力[3][9]
从“不可成药”到“斩草除根” 蛋白药物能否为癌症治疗带来曙光?
科技日报· 2025-05-15 07:26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突破 -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能够攻克传统药物无法触及的"不可成药"靶点 为癌症治疗带来全新可能 [1] - 约3000种蛋白质与癌症及其他疾病相关 但FDA批准药物仅能对付其中不到700种 [2] - PROTAC技术通过"抓捕—释放"机制高效降解致病蛋白质 仅需极小剂量即可产生持久效果 [2] PROTAC技术进展 - 自2019年以来已有至少30种PROTAC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主要针对癌症等疾病 [3] - 3种针对乳腺癌 前列腺癌和白血病的PROTAC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3] - Arvinas与辉瑞联合开发的vepdegestrant在乳腺癌治疗中比标准抗雌激素药物更能延长无病生存期 [3] 分子胶技术发展 - 分子胶是新型蛋白质降解剂 通过改变酶表面结构来诱导蛋白质降解 [4][5] - 来那度胺作为分子胶已成为最畅销的抗癌药物之一 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5] - 分子胶可能比PROTAC更小 化学结构更简单 但开发难度更大 [5] 行业前景与挑战 - 蛋白质降解剂预计将取得大规模成功 但需要行业约十年共同努力才能完善 [5] - PROTAC技术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 [5] - 首个PROTAC批准可能针对已有药物靶向的蛋白质 而针对全新靶点将是真正突破 [4]
恒瑞医药通过港交所聆讯:今年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36.9%
IPO早知道· 2025-05-06 22:29
公司概况 - 公司战略聚焦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科学等领域 [1] - 研发模式涵盖传统小分子药物及多种前沿药物形式,包括PROTAC、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ADC等 [1] - 拥有110多款商业化药物,包括19款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4款其他创新药 [1] - 管线涵盖超90款候选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及7款处于临床及更后期阶段的其他创新在研药物 [1] - 30多款创新在研药物处于关键性临床研究或更后期阶段 [1] 研发能力 - 自有临床开发团队覆盖约5,000名临床研究者 [2] - 针对90多款在研创新药开展约400项临床试验 [2] - 2024年招募近20,000名临床研究参与者 [2] - 2018年以来在中国、美国、欧盟等市场获得60项监管促进路径认定 [2] 商业化能力 - 自建销售和营销团队约9,000人,规模在中国制药企业中领先 [3] - 销售网络覆盖中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的超过22,000家医院及超过200,000家线下零售药店 [3] - 产品在40多个国家实现商业化 [3] - 2018年以来达成14笔对外许可交易,涉及17个分子实体,总交易额约140亿美元,首付款总额约6亿美元 [3]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人民币280亿元,2014年起复合年增长率约14% [3] - 创新药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38.1%增至2024年46.3% [3] - 净利润率从2022年17.9%提升至2024年22.6% [4] - 经营性现金流入2022-2024年分别为12.65亿元、76.44亿元及74.23亿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母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0% [4] 股东回报 - 自A股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约人民币80.29亿元,相当于A股上市募集资金的16.8倍 [4] - 每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4] - 2022-2024年分别宣派股息10.21亿元、10.20亿元及12.74亿元 [4] - 2025年4月股东批准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现金股息12.76亿元 [4]
Cell重磅:华人学者揭开大分子药物进入细胞膜的主要机制,设计出效果更强的PROTAC
生物世界· 2025-04-29 08:53
医学研究突破 - 研究发现CD36介导的内吞作用是大分子药物和极性分子药物跨膜吸收的主要机制 提出"内吞药物化学"(CEMC)策略 通过设计药物分子更有效结合CD36 突破细胞膜对药物分子大小的限制 [1][3] - 传统认为分子量≤500道尔顿的小分子可通过被动扩散进入细胞 而分子量>800道尔顿的大分子难以穿过质膜 但PROTAC等大分子药物却具有细胞通透性和口服生物利用度 [1] - PROTAC是一种异双功能化合物 通过连接靶向蛋白配体和E3泛素连接酶配体 促使目标蛋白被泛素化降解 可靶向传统"不可成药"蛋白 已有20多种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的PROTAC进入临床试验 [1] 技术细节 - CD36促进分子量在543-2245道尔顿之间的大分子进入细胞 通过EEA1/Rab5内体级联反应实现 [3][8] - 在前列腺癌和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敲除CD36 可显著阻断PROTAC及大分子/高极性抑制剂(如雷帕霉素 多柔比星等)的效果 [3] - 通过结构修饰将PROTAC与CD36结合提高23倍 开发的CD36增强型PROTAC显示出更高效的细胞摄取 蛋白降解效率和抗肿瘤活性 [3] 临床应用 - 前列腺癌患者CD36表达水平差异大 CD36高表达者对PROTAC疗法ARV-110的治疗反应显著更佳 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新依据 [3][4] - CEMC策略可提高药效和药物特性 解决大分子药物渗透难题 使许多因吸收不良无法使用的药物获得新生 [3][8] - 该发现代表药物研发范式转变 通过膜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可规避传统药物开发中渗透性 溶解度和稳定性的矛盾 [9]
Arvinas to Report First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on Thursday, May 1, 2025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4-28 19:00
公司动态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点通过网络直播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并提供企业最新动态 [1] - 网络直播可通过公司官网投资者页面的"活动与演示"栏目观看 直播结束后将提供回放 [2] 公司业务 - 公司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 专注于通过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开发新型药物 旨在改善患有严重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3] - 公司核心技术平台为PROTAC®蛋白质降解剂 利用人体天然蛋白质处理系统选择性高效降解致病蛋白质 [3] - 目前推进多个临床开发项目 包括针对ER+/HER2-乳腺癌患者的雌激素受体降解剂vepdegestrant 针对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BCL6靶向药物ARV-393 以及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LRRK2靶向药物ARV-102 [3] 公司信息 - 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ARVN [3] - 投资者关系联系人Jeff Boyle 媒体联系人Kirsten Owens [4]
创新药|进入3期临床的AR和ER靶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高潜力品种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2 19:02
PROTAC药物概述 - PROTAC通过招募E3泛素连接酶泛素化降解靶蛋白,克服"不可成药"靶点和耐药突变蛋白,消除非酶功能 [2] - 具有催化属性和高靶点选择性,可实现低剂量、低频次给药 [2] - 全球AR、ER PROTAC已进入3期临床,BTK、STAT6、IRAK4靶点潜力突出 [2] ER PROTAC进展 - Arvinas的ARV-471为全球最快ER PROTAC,辉瑞以超20亿美元获授权,1Q25将读出二线HR+/HER2-乳腺癌头对头氟维司群的3期数据 [3] - 2期临床显示在氟维司群/化疗经治末线患者中疗效优异,2025年计划启动与CDK4/6抑制剂联合的3期试验 [3] - 与AI、SERD(氟维司群、艾拉司群)同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机制 [3] AR PROTAC进展 - BMS的BMS-986365为全球首个进入3期临床的AR PROTAC,2期数据显示AR LBD野生型/突变型mCRPC患者PSA50分别达27%和55% [4] - Arvinas的ARV-766以11.6亿美元授权诺华,对AR LBD突变患者PSA50达43% [4] - 国产HP518在2024年ASCO公布1期数据,12月完成中国II期首例入组,为国内进度最快AR PROTAC [4] 行业前景 - PROTAC技术经20年验证已在成熟靶点取得突破,ARV-471的3期数据可能推动赛道飞跃 [6] - 国内药企加速布局PROTAC领域,具备国际化竞争潜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