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纤维

搜索文档
苏州龙杰股价下跌1.09% 公司完成董事会成员补选
金融界· 2025-07-30 01:50
股价表现 - 7月29日股价报收14.5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6元,跌幅1.09% [1] - 当日成交量为63350手,成交金额达0.9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65.94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例为0.21%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差别化涤纶长丝、PTT纤维等化纤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 [1] 公司治理动态 - 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关乐为第五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 [1] - 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延长定向增发相关决议有效期的议案 [1] - 董事会会议通过了补选审计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委员的议案 [1]
突发利空!3倍人气股公告:4名董监高计划减持
格隆汇· 2025-06-19 23:53
股价表现 - 苏州龙杰今日开盘拉升一度涨超8%后受市场影响翻绿最终收涨1.69%报18.65元/股总市值40.35亿元 [1] - 自4月9日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超139.1%期间最低7.15元/股最高21.54元/股实现3倍涨幅 [3] 高管减持计划 - 4名董监高计划在7月11日-10月8日期间减持合计不超过932100股占总股本0.4308% [6] - 董事何小林拟减持不超过720000股(占持股比例24.97%) [7] - 董事关乐拟减持不超过68000股(占持股比例24.91%) [7] - 董事王建新拟减持不超过141000股(占持股比例24.96%) [7] - 监事马冬贤拟减持不超过3100股(占持股比例24.33%) [7] 业务概况 - 主营差别化涤纶长丝及PTT纤维、再生环保纤维等产品应用于民用纺织领域 [9] - 国内少数掌握高仿真动物皮毛涤纶纤维生产技术的企业仿皮草纤维等细分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列 [9] - 仿兔毛、仿羊毛等纤维可应用于毛绒玩具面料制造产品销往多地面料厂商但未直接供货泡泡玛特 [9] 业绩表现 - 2022年净利润5776.35万元同比增长301.73% [9] - 2023年一季度营收3.1亿元同比增长2.59%净利润1311.76万元同比2.21% [9] 市场关联 - 泡泡玛特Labubu产品热销带动相关产业链公司关注 [9] - 市场认为公司下游客户可能是泡泡玛特供应商IP爆量或带来业绩增长 [9] - 近三个交易日泡泡玛特等新消费个股开始退潮 [11]
总投资2.1亿!年产6万吨生物基PTT项目
DT新材料· 2025-05-28 00:07
华峰瑞讯生物基PTT扩建项目 - 公司计划新增年产6万吨生物基PTT聚合智能工厂项目 总投资21270万元 建成后全厂产能将达9万吨/年 [1] - 该项目为扩建工程 位于原产业园内一期PTT聚合装置南侧 由浙江华峰瑞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负责实施 [2] - 母公司华峰集团2022年收购杜邦生物基业务 子公司获得Sorona®PTT工艺及生物基PDO与PTA缩聚法核心技术 [1] 生物基PTT技术特性 - PTT纤维由PTA和1,3-PDO聚合而成 兼具涤纶和锦纶特性 具有防污 易染色 柔软手感等优势 [1] - "Z"字型分子结构赋予其弹性介于PBT和氨纶之间 回弹性能和记忆功能更突出 [1] - 生物基PTT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1,3-PDO 区别于石油基路线 杜邦与Genencor曾实现该技术产业化 [1] 华峰集团产业布局 - 集团创办于1991年 总部位于浙江瑞安 旗下拥有华峰瑞讯和华峰合成树脂等子公司 [2] - 华峰合成树脂2024年5月已完成3万吨生物基PTT项目投产 现业务剥离至华峰瑞讯统一管理 [2] - 生物基PTT潜在应用领域主要瞄准替代氨纶和锦纶的市场机会 [1]
合成生物学:尼龙、氨基酸、长链不饱和脂肪酸(附89页PPT)
材料汇· 2025-05-10 23:39
合成生物学概述 - 合成生物学是多学科融合产物,通过生命系统拆解和再创造实现生命编程过程 [3][5] - 核心在于DBTL循环(设计-构建-测试-学习),利用改造的底盘细胞表达特定基因获取目标产品 [7][9] - 产业应用主要指利用生物质发酵生产氨基酸、有机酸等有价代谢产物 [4][7] 技术原理 - 采用工程化设计理念,将生命系统模块化和标准化,建立人工基因组 [6][8] - 关键技术包括:MAGE加速基因组进化(20分钟/代)、定向进化蛋白质(AI预测结构)、创建突变开关 [8] - 计算机模拟和AI技术显著提升合成精准度,缩短生产周期 [8][39] 行业发展阶段 - 萌芽期(2000-2005年):建立基因线路工程和代谢工程应用 [14] - 创新期(2011-2015年):实现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商业化生产青蒿素前体 [13] - 新时期(2015年至今):多学科融合加速,资本市场入场推动产业化 [14][44] 市场规模 - 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19年53亿美元增至2024年188.85亿美元(CAGR24%) [16][19] - 医疗健康为最大细分市场(2024年50.22亿美元,占比26.6%),工业化学品占19.8% [18][19] - 食品饮料和消费品增速最快(CAGR超40%),北美欧洲合计占比超80% [17][23] 技术壁垒 - 代谢路径设计需平衡酶催化效率,避免中间代谢物累积导致细胞中毒 [21] - 产业化放大需解决传质、扩散动力学问题,发酵参数控制复杂 [28] - 产物提纯难度高(稀水液系统含杂质多,产物对热/酸碱敏感) [27][28] 产业优势 - 替代化学合成路线:L-丙氨酸成本从2万元/吨降至1.5万元/吨 [30][33] - 可制备300万种天然分子(如蛛丝蛋白),突破化工合成限制 [32][34] - 生物基路线平均减排30-50%,未来潜力达50-70% [35][36] 应用案例 - 1,3-丙二醇生产:生物法成本2万元/吨,PTT纤维经济性显著提升 [46] - 小品种氨基酸:全球L-丙氨酸需求预计2023年达8万吨(2019年5万吨) [48][67] - 生物基尼龙:作为五大工程塑料之首,合成生物学路线降低对石油依赖 [94] 政策与资本 - 中国"十四五"规划将合成生物学列为前沿领域,美国纳入《创新与竞争法案》 [42][43] - 2021年全球融资180亿美元,中国投融资43起/66亿元创纪录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