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缬氨酸
icon
搜索文档
DAC项目入选上海关键技术研发计划,关注国内吸附材料及设备机遇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1 09:09
二级市场表现 - 新材料指数下跌0.31% 跑输创业板指2.67% [1][2] - 细分板块中电池化电子化学品涨幅最大达13.36% 半导体材料跌幅最大为4.74% [1][2] - 合成生物指数下跌0.51% 化学品下跌1.54% 可降解塑料微涨0.02% 工业气体下跌1.20% [1][2] 产业链价格变化 - 氨基酸类产品全线下跌:色氨酸价格39500元/吨周环比降4.82% 缬氨酸12750元/吨降1.92% 精氨酸22900元/吨降1.08% 蛋氨酸22050元/吨降0.68% [3] - 可降解材料价格整体稳定:PLA注塑级17800元/吨 PLA吹膜级17200元/吨 PBS 17800元/吨 PBAT 9850元/吨均无变化 [3] - 维生素板块多数稳定:维生素A维持64000元/吨 维生素E 64500元/吨降1.53% 维生素D3 227500元/吨无变化 泛酸钙40500元/吨无变化 肌醇26000元/吨无变化 [3] - 工业气体价格持平:UPSSS级氢氟酸11000元/吨 EL级氢氟酸5600元/吨均无波动 [3] - 塑料纤维分化明显:芳纶价格10.27万元/吨大幅上涨17.62% 涤纶工业丝8500元/吨降2.30% PA66 15200元/吨降1.30% 碳纤维83750元/吨稳定 氨纶27000元/吨无变化 [3] - 出口产品价格变动:癸二酸7月出口均价28797元/吨环比涨1.78% 涤纶帘子布7月出口均价16353元/吨降0.61% [3] 行业投资机会 - 上海两大DAC项目入选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 包括千吨级模块化系统应用研究和新型高效捕集技术开发示范 [4][5] - DAC技术获政府强力支持 被视为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具备明确产业化路径和市场潜力 [5] - 千吨级示范项目将为百万吨级商业项目积累工程数据 对制定行业标准和培育碳捕集产业生态具有先行先试作用 [5] - 建议关注DAC技术降本所需关键吸附材料及设备供应商 包括蓝晓科技、建龙微纳、锡装股份、中国能建、协鑫科技、联合水务 [5]
华恒生物: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00:18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21,122,510股 每股发行价格33.14元 募集资金总额699,999,981.40元 扣除发行费用16,190,921.91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683,809,059.49元[1] - 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70,000万元调整为68,380.91万元 调减1,619.09万元[2] - 募集资金已全部存放于专项账户 并签署专户监管协议[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 - 丁二酸联产缬氨酸/肌醇项目原名为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 - 苹果酸联产色氨酸项目原名为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2]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68,380.91万元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 另使用156.14万元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3] 募集资金使用进度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丁二酸联产缬氨酸/肌醇项目已投入40,014.20万元 投入比例100.04%[4] - 苹果酸联产色氨酸项目已投入28,390.77万元 投入比例100.03%[4] - 两个项目累计投入68,404.97万元 略高于调整后募集资金计划总额68,380.91万元[4] 项目延期具体情况 - 苹果酸联产色氨酸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从2025年延期至2026年10月[1][4] - 延期原因系2025年3月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实现苹果酸产品(5万吨/年)与色氨酸产品(1.2万吨/年)的交替柔性生产[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项目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 后续支出将使用自有资金[5] 项目延期影响与保障措施 - 延期仅涉及进度变化 未改变投资方向、实施主体和实施方式[5][6] - 公司承诺加强对募投项目的监督管理 保障项目按期完成[6] - 监事会认为延期符合业务发展规划 不会对正常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7] 审议程序与机构意见 - 该事项已经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1][6] - 保荐机构兴业证券出具无异议核查意见 认为程序符合相关规定[7][8] - 该事项在董事会审批权限范围内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6]
华恒生物: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9-05 00:18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6.83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1,619万元)[1] - 募集资金于2024年10月21日全部到位并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验资确认[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 - 调整后募集资金分配为:"丁二酸联产缬氨酸/肌醇项目"投入4亿元,"苹果酸联产色氨酸项目"投入2.838亿元[2] - 项目名称变更:"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更名为"丁二酸联产缬氨酸/肌醇项目","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更名为"苹果酸联产色氨酸项目"[2] 募集资金使用进度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两个募投项目均超额投入资金:"丁二酸联产缬氨酸/肌醇项目"投入4.001亿元(100.04%),"苹果酸联产色氨酸项目"投入2.839亿元(100.03%)[5] - 募集资金专户设于浦发银行、中国银行及兴业银行,相关账户已完成资金拨付[5] 募投项目延期具体情况 - "苹果酸联产色氨酸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由2025年延期至2026年10月[5] - 延期原因:为匹配色氨酸产品产业化需求,公司于2025年3月进行技术改造,实现苹果酸(5万吨/年)与色氨酸(1.2万吨/年)柔性生产[6] - 该项目募集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后续支出由自有资金支付,不影响资金使用计划[6] 项目延期影响与保障措施 - 延期仅涉及进度调整,未改变投资方向、实施主体或实施方式,不影响项目实质[7] - 公司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项目监管保障按期完成[7] 审议程序与监管意见 - 项目延期事项经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符合监管规则且无需股东大会批准[8] - 保荐机构认为延期决策合规,无异议[8]
化工行业新材料周报(20250825-20250831):全球首款6G芯片问世,本周SAF、环氧树脂涨价-20250901
华创证券· 2025-09-01 20:05
根据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以下是作为资深研究分析师的专业总结: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覆盖基础化工与新材料领域 [1]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首款6G芯片问世,中国利用光子技术实现100Gbps传输速度,为AI原生无线网络奠定基础 [4] - 新材料板块表现强劲,Wind新材料指数周变动2.53%,跑赢大盘及基础化工板块 [8] - 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带来90天补库窗口期,化工行业处于盈利与估值双底,ROE-PB回落至6.19%和1.77 [9] - 自主可控与进口替代成为新材料领域重要投资主线,关注ETO、芳纶纸、PI膜等卡脖子环节 [10] - 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据近半份额,2024年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已突破10万台 [4][11] 行业价格与市场表现 - 本周价格上涨品种:SAF欧洲FOB(+11.01%)、SAF中国FOB(+5.00%)、环氧树脂(+3.93%) [4][8] - 本周跌幅较大品种:苏氨酸(-3.07%)、赖氨酸(-1.01%)、缬氨酸(-0.76%) [4][8] - 华创化工行业指数71.65,环比+0.59%,同比-21.87%;行业价差百分位为过去10年的0.00% [15][18] - 新材料板块涨幅前5标的:建业股份(+34.4%)、百傲化学(+22%)、爱普股份(+20.1%)、安利股份(+17.2%)、皇马科技(+13.2%) [23][24] 细分领域动态 新能源材料 - 工信部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治理低价竞争并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4][27] - 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1286.6万辆(+35.5%),占汽车总销量40.9%;新型储能装机达78.3GW/184.2GWh [28] - 上汽MG4半固态电池版定价9.98万元,电解液比例降至5%提升本征安全 [29] 消费电子材料 - 2025Q2中东智能手机出货量1320万部(+15%),为全球增长最快地区 [10][58] - 苹果发布会定档9月10日,预计发布iPhone 17系列;Meta计划发布智能眼镜Celeste [59][60] 机器人材料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预计超1万台(+125%);特斯拉Optimus年底数千台入驻工厂 [66][69] - PEEK树脂作为轻量化材料应用于机器人丝杠,中研股份为全球第四家千吨级产能企业 [70] 氢能与绿色燃料 - 辽宁计划2026年前建成40座以上甲醇加注站,推进绿色甲醇产业化 [71] - 北京市规划绿氢输送管道,推动内蒙古绿电制氢项目输送通道建设 [11][72] 半导体与合成生物学 - 英伟达拟暂停中国特供AI芯片H20生产 [12] - 韩国通过《合成生物学促进法案》,将其确立为国家核心技术 [12] 生物燃料与可降解材料 - 马来西亚计划2027年起在KLIA国际航班实施1% SAF掺混;Ecoceres工厂投产推动SAF本土生产 [4][13] - 第四届可持续航空燃料大会将于2025年12月在成都召开,探讨SAF技术路径与市场展望 [13] 重点公司覆盖 - 新材料领域关注瑞丰新材、同益中、利安隆、康鹏科技、圣泉集团等 [9] - 新能源材料重点公司包括龙蟠科技、川恒股份、金石资源、永太科技、东岳集团等 [31][32][33] - 消费电子材料标的涵盖国瓷材料、松井股份 [61][62] - 机器人材料领域聚焦中研股份、新莱福 [70][71] 数据支撑与市场预测 - 7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126.2万辆,动力锂电池装机量55.9GWh [46][47] - 6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4.36GW,风电新增装机5.11GW [45] - 2024年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规模超1.8亿元,出货量约2万台 [4]
华恒生物(688639):新项目增量释放 “生物+AI”技术融合平台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4.89亿元,同比增长47%,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降23%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02亿元,同比增长56%,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1% [1] - 氨基酸板块营收10.57亿元,同比增长42%,毛利率31%,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维生素板块营收0.8亿元,同比下降5%,毛利率12%,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1] 业务运营 - 赤峰基地2025年上半年营收6.66亿元,同比增长165%,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加0.53亿元 [1] - 缬氨酸价格13.7元/公斤,同比下降8%,环比下降9%,价差7828元/吨,同比下降6%,环比下降15% [1] - 核心产品产销量快速增长是营收增加主因,但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缬氨酸和肌醇价格下滑,使毛利率承压 [1] 战略发展 - 公司成立AI数字化实验室,引进专业人才,探索AI技术在合成生物领域及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2] - 拟投资3.9亿元建设人工智能驱动生物制造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推进人工智能精准发酵及蛋白质工程共享示范项目 [2] - 通过"生物+AI"战略整合菌株平台、工艺放大体系和大规模生产能力,实现技术到产品的快速转化 [2] 未来展望 - 中长期缬氨酸价格有望逐步修复,因国家豆粕减量替代政策的重要性 [1] - 氨基酸和生物基新材料单体产能稳步释放,公司业绩成长可期 [1]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亿元、3.8亿元和4.5亿元 [3]
华恒生物: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22:02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55,925.88万元,发行费用扣除6,606.12万元[1]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68,380.91万元,发行费用扣除1,619.09万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1年IPO募集资金专户累计现金管理收益与利息收入1,805.14万元,2022年定增募集资金专户累计现金管理收益与利息收入24.065万元[3][5] 募集资金使用及节余情况 - 2021年IPO募集资金累计投资额45,692.77万元,其中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7,068.31万元[3] - 2022年定增募集资金累计投资额68,404.96万元,其中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68,380.91万元[5] - 2021年IPO募投项目节余募集资金转出金额10,390.16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3] 募投项目进展 - 交替年产2.5万吨丙氨酸、缬氨酸项目已建设完成,累计投入35,009.32万元,达到承诺投入金额的87.49%[11] - 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尚在建设中,累计投入40,014.19万元,超出承诺投入金额14.2万元[12] - 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尚在建设中,累计投入28,390.77万元,超出承诺投入金额9.86万元[12] 募集资金管理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存储、审批、使用与监督进行规范管理[5] - 公司与多家银行及券商签署三方/四方监管协议,协议内容符合上交所规范要求[7] - 报告期内未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或补充流动资金[9] 募投项目调整 - 公司增加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项目产品种类,新增L-缬氨酸、肌醇等产品[9] - 公司增加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项目产品种类,新增色氨酸等产品[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所有募投项目未发生变更[10]
梅花生物(600873):25H1盈利水平显著提升,出海战略稳步推进
华安证券· 2025-08-25 18:5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10] 核心观点 - 2025H1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96%至17.68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98%至16.28亿元 [5] - 原料成本下降与销量放量冲抵价格下行 玉米价格同比下降6.78%至2227元/吨 动力煤价格同比下降19.98%至586.3元/吨 [6] - 出海战略稳步推进 完成收购日本协和发酵相关业务 新增氨基酸品类和生产基地 欧盟赖氨酸反倾销税率由84.8%下调至47.7% [8][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22.8亿元 同比-2.87% 分板块鲜味剂/饲料氨基酸/医药氨基酸/大原料副产品/黄原胶营收分别为35.66/56.60/2.47/18.89/9.18亿元 [6] - 主要产品价格变化:98.5%赖氨酸均价9.11元/公斤同比-7.89% 缬氨酸均价14.32元/公斤同比-6.1% 味精均价7193元/吨同比-10.73% [6] - 2025Q2营业收入60.12亿元同比-2.34% 归母净利润7.49亿元同比+3.76% [5][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8/36.27/38.34亿元 同比增速25.8%/5.2%/8.5% 对应PE为9/9/8倍 [10] 业务发展 - 产品量价表现:70%赖氨酸量价齐增均价5.39元/公斤同比+1.32% 苏氨酸均价10.45元/公斤同比+0.97% 味精、异亮氨酸、98.5%赖氨酸加速放量 [6] - 通过并购新增上海、泰国、北美三处医药氨基酸生产基地 获得亚洲唯一规模化HMO生产基地 [9] - 海外考察组深入中亚地区 就原料、能源、交通等要素展开实地考察 加速全球化布局 [9]
梅花生物(600873):产品及原料价格挤压致使业绩环比下滑 出海战略谋定全球化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8-24 20: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8亿元,同比下降2.9%,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20.0% [1]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60.1亿元,同比下降2.3%且环比下降4.1%,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比增长3.8%但环比下降26.5%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3.2%,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二季度毛利率21.7%,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9个百分点 [1] 产品结构 - 鲜味剂板块营收35.7亿元同比下降8.1%,占比29%,饲料氨基酸板块营收56.6亿元同比增长3.4%,占比46% [2] - 医药氨基酸板块营收2.5亿元同比下降1.0%,占比2%,大原料副产品板块营收18.9亿元同比下降1.2%,占比15% [2] - 其他产品板块营收9.2亿元同比下降18.7%,占比7%,分化主因味精销售均价下降及98%赖氨酸销量增长 [2] 业绩驱动因素 - 二季度98.5%赖氨酸市场均价8.3元/公斤环比下降16.0%,苏氨酸均价10.2元/公斤环比下降3.6%,缬氨酸均价13.7元/公斤环比下降8.6% [3] - 2025年二季度玉米市场均价2348元/吨环比上涨6.9%,玉米占原材料成本50%以上,价格上行挤压利润 [3] - 赖氨酸出口量减少导致国内市场供应压力增加,叠加原料成本上升共同影响二季度利润表现 [3] 战略布局 - 2024年11月公司拟以105亿日元收购日本协和发酵食品氨基酸、医药氨基酸及母乳低聚糖业务,2025年7月完成交割 [4] - 收购补全氨基酸发酵全球知识产权短板,新增上海、泰国、北美三处医药氨基酸生产基地 [4] - 交易延伸下游高附加值医药氨基酸产品发酵精制能力,推动全球化布局与产能出海 [4]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68.7亿元、294.9亿元、313.2亿元,同比增长7.2%、9.8%、6.2% [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0亿元、36.7亿元、40.0亿元,同比增长16.9%、14.7%、8.8% [4] - 按8月2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估值分别为10倍、9倍、8倍 [4]
梅花生物(600873):业绩符合预期,全球化布局开启新篇章
华创证券· 2025-08-20 21:1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维持梅花生物"强推"评级,目标价14.64元(对应2026年12倍PE)[2] - 当前股价11.08元(2025年8月20日收盘价),较目标价存在32%上行空间[3] 业绩表现与财务预测 - 2025H1营收122.80亿元(同比-2.87%),归母净利润17.68亿元(同比+19.96%),扣非净利润16.28亿元(同比+24.98%)[7] - Q2单季受产品价格回落影响,归母净利润7.49亿元(同比+3.8%,环比-26.5%)[7]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1.42/34.73/38.58亿元,同比增速14.6%/10.5%/11.1%,对应EPS 1.10/1.22/1.35元[3][7] - 毛利率持续改善:25H1达23.18%(同比+3.68PCT),2027E预测提升至21.0%[7][8] 业务板块分析 - **氨基酸板块**:25H1营收59.1亿元(同比+3.2%),70%赖氨酸量价齐升,饲料级异亮氨酸销量增长[7] - **鲜味剂板块**:25H1营收35.7亿元(同比-8.1%),味精销量增长但价格承压[7] - **原料成本控制**:25H1国内玉米均价2227元/吨(同比-6.8%),多元化采购体系增强抗风险能力[7] 全球化战略进展 - 完成收购协和发酵的食品/医药氨基酸业务,新增海外基地及GMP认证,延伸至高附加值医药氨基酸领域[7] - 欧盟反倾销税率下调:赖氨酸终裁税率从84.8%降至47.7%,缬氨酸初裁税率42.8%[7] - 海外并购初步实现生产基地全球化布局,适应复杂贸易环境能力提升[7] 股东回报与估值 - 2024年分红+回购合计22.7亿元,占归母净利润83%[7] - 当前估值处于低位:2025E-2027E PE 10.1x/9.1x/8.2x,PB 2.0x/1.7x/1.5x[3][8] - 总市值316.09亿元,资产负债率37.59%,每股净资产5.25元[4] 行业与市场表现 - 梅花生物近12个月股价涨幅28%,跑赢沪深300指数39个百分点[6] - 氨基酸行业需求持续增长,苏氨酸供需趋紧平衡,豆粕价格或支撑饲料氨基酸需求[7]
生物基化学品龙头,官宣赴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03 00:21
华恒生物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正在筹划发行境外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以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 [1] - 公司已于2021年4月22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目前市值约83.5亿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 专业从事生物基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是国家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1] - 主要产品包括丙氨酸系列、缬氨酸、D-泛酸钙、泛醇和熊果苷等 可广泛应用于中间体、动物营养、日化护理、植物营养和功能食品营养等领域 [1] - 在丙氨酸、缬氨酸领域产销量已位居全球首位 [1] 产能扩张与投资项目 - 2023年6月拟募资不超16.89亿元 建设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 [1] - 2024年3月赤峰基地年产5万吨生物基1,3-丙二醇(PDO)项目、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项目生产线顺利量产 [2] 战略合作与产业布局 - 2023年8月与凯风基金合计向睿嘉康增资2000万元 后者聚焦非粮大宗醇酸 部分产品进入中试阶段 [2] - 2024年7月与东华大学共建"生物基化学纤维联合实验室" 推进PDO-PTT产业链发展和生物基纤维技术领域研究 [2] - 2024年8月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东方美谷研究院成立可持续个人护理原料创新联合实验室 重点开发Bioblanca®1,3-丙二醇应用 [3] - 2024年9月牵头成立全球首个"生物基聚酯纺织产业联盟" 构建完整生物基聚酯产业链创新联合体 [4] 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8][9] - 大会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 [9] - 将举办生物制造青年论坛、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活动 [9][13][18]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