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estar 2

搜索文档
消息称极星汽车上半年在华销量69辆,或将于今年底退出中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02 16:16
IT之家 8 月 2 日消息,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目前极星汽车中国区业务正经历战略调整,合资公司极星科技已终止运营,多位管理层离职,销售系统关闭, 业务几近停滞。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在华仅售出 69 辆车,该公司或将于今年底退出中国市场。 IT之家参考相应报道获悉,有匿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极星汽车中国区业务正处于战略调整中。其中,极星汽车与星际魅族成立的合资公司极星时代科技(中 国)有限公司(简称"极星科技")已经于今年 4 月宣布终止运营。当前极星中国的组织架构也面临一系列调整,包括极星中国区总经理吴慧静在内的多位管 理层人员均已离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 6 月,吉利控股集团的重要投资人 PSD Investment Limited 向极星注资 2 亿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14.41 亿元人民币),而该公 司由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实际控制。根据最新达成的证券购买协议,极星将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已上市公司股份(PIPE)方式,向 PSD Investment 出 售新发行的 1.9 亿份 A 类美国存托股票(ADS),总交易金额为 2 亿美元,每股定价 1.05 美元。 此次交易将使 PSD Invest ...
一线调查:热门新能源品牌保值率逼近燃油车 “价格战”下二手车商不敢囤货
中国经营报· 2025-07-01 21:32
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现状 - 3年车龄插电混动和纯电车型保值率分别为46 1%和44 2%,显著低于燃油车 [1] - 特斯拉Model Y等主流品牌2年车龄保值率超60%,Polestar 2等车型首年保值率不足50% [3] - 2024款蔚来ET5T一年车龄保值率约60%,2018款ES8跌至新车价25% [3] 影响保值率的核心因素 - 新车频繁降价和快速迭代导致老款车型竞争力下降,智能化配置差异显著 [1][6] - 品牌市场保有量与流通性直接相关,特斯拉/蔚来等头部品牌保值率已逼近燃油车 [3] - 首任车主权益(如终身三电质保)与二手车主权益差异达50%以上 [6] 市场渗透与发展趋势 - 新能源二手车渗透率从2022年底3 6%升至2025年4月9 1%,与保有量增长同步 [2] - 当前交易量仍较小,4S店置换占比超60%,车商渠道老旧车辆占比高 [4] - 行业预测随着销量增长和价格趋稳,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2] 价格战传导效应 - 2025年超30个汽车品牌降价,导致二手车商库存周期缩短至30天内 [5][6] - 30天以上库存占比降至35%,但混动车型仍面临技术落后导致的滞销 [6] - 车商采取"快销模式",按订单收车规避囤货风险 [5] 二手车出口新机遇 - 浙江省新能源二手车出口占比超20%,主要流向非洲和中东市场 [8] - 政策全面放开后备案企业激增,出口环节涉及整备/检测/通关等11项服务 [9] - 行业痛点集中在国际营销网络和汽车金融等配套体系 [9]
Polestar(PSNY)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2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零售销量下降15%,收入减少14%,成本销售中产生6.22亿美元资产减值,净亏损达20亿美元,调整后EBITDA仅下降6%至亏损10亿美元,年末现金7.39亿美元,此后获得超9亿美元信贷安排 [22][23][24] - 2025年第一季度零售量同比增长76%,收入增长84%,毛利率提升至7%,净亏损1.9亿美元,较去年减少8600万美元或31%,调整后EBITDA亏损1.5亿美元,减少9700万美元或46%,季末现金7.32亿美元 [6][24][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Polestar 2占总销量31%,Polestar 3占19 - 20%,Polestar 4占49% [7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欧洲业务占比约75%,美国业务占比约11%,美国市场零售增长74%,第一季度28.6%的总销量来自英国 [33][35][5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商业转型方面,计划到2026年销售点增长75%,2025年第一季度较去年同期增长33%(不含中国),同时保留线上销售渠道 [9] - 产品方面,推出2026款Polestar 2,Polestar 3获五星Euro NCAP评级,Polestar 4销量增长并获奖,下半年韩国釜山将开始生产SUV轿跑,Polestar 5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开始销售 [11][12][13] - 成本控制方面,将基于集团架构实现研发组织效率提升,调整结构并降低成本,暂停2025年财务指引,重申2025 - 2027年每年30% - 35%的增长目标 [14] - 公司是全球高端电动汽车品牌,专注设计、可持续性和性能,与高端竞争对手竞争 [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计划进展良好,商业和财务表现出色,正进行商业运营变革,提高各业务领域效率 [5][6] - 经营环境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受地缘政治和关税影响,但公司在正确轨道上,将专注可控因素 [2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部分发言属前瞻性声明,受多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影响,实际结果可能与沟通内容有重大差异 [3] - 管理层可能提及非GAAP财务指标,相关说明和与GAAP指标的调节可在新闻稿附录和6 - K表格中查看 [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税对需求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公司75%业务在欧洲,美国业务占11%,美国业务本地化程度高,但关税仍有影响,需关注成本和定价,美国是重要增长市场,公司将确保成本优化 [33][35][36] 问题: 是否重新审视供应商基地或调整销售布局 - 欧洲业务表现良好,美国也是重要增长市场,公司将确保成本竞争力,待情况更明朗后确定美国业务中长期规划 [37][38] 问题: 新商业战略中经销商模式的过渡情况 - 从直接分销模式向经销商模式过渡需要时间,目前处于中间阶段,今年和明年将继续增加零售合作伙伴 [39][40] 问题: 提高业务效率的机会和重点领域 - 产品方面,随着车型销量提升可优化产品线效率;组织方面,将继续优化人员配置;现金管理方面,将改善现金流和营运资金管理 [41][42][43] 问题: 毛利润改善的驱动因素及每辆车COGS的变化 - 毛利润改善主要源于产品组合变化,销售更多高利润车型,目前受地缘政治和关税不确定性影响,难以确定未来走势,因此暂停2025年指引 [47][48] 问题: 南卡罗来纳州生产的Polestar 3中非USMCA零部件的占比 - 主要组件是电池,无法提供与美国其他汽车及竞争对手的对比参考 [49][52] 问题: 与沃尔沃和吉利的多年合同中合同制造量的明确程度及产能分配保护 - 合同制造协议暂不披露,协议具有灵活性,目前产能充足,若出现产能瓶颈会进行协商并找到解决方案 [55][56][57] 问题: 如何在股权价值受损情况下导航公司未来发展 - 公司将聚焦优势市场,如欧洲,同时重视美国市场,确保合规并应对关税影响,目前进展良好 [59][60][61] 问题: 第一季度监管信贷销售产生的收入金额 - 公司不公布第一季度CO2信贷销售情况,但有相关业务组合,有信心2025年达到三位数百万美元目标 [63] 问题: 南卡罗来纳州生产策略及关税应对措施 - 欧洲是主场市场,美国是重要增长市场,公司将继续在美国开展业务,同时关注关税变化,目前战略不变 [68][70][71] 问题: 公司的流动性状况、现金燃烧预期和额外资本需求 - 2024年每月平均现金燃烧1 - 1.2亿美元,需大幅降低,公司有计划通过增长收入、提高盈利能力、降低成本和改善营运资金等方式解决,目前债务水平不理想,将寻求新的股权融资 [73][74] 问题: Polestar 3和4的车型组合及提高盈利能力的措施 - Q1中Polestar 2占31%,Polestar 3占19 - 20%,Polestar 4占49%,产品组合向高利润车型倾斜有助于提高利润率,公司将通过更多零售商探索市场 [77][78][79] 问题: 2027年美国对中国相关汽车禁令的应对进展 - 美国是重要增长市场,公司正在进行相关对话和准备,确保符合新法规并继续增长 [80][81]
Polestar(PSNY)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2 2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零售销量下降15%,收入减少14%,净亏损达20亿美元,调整后EBITDA仅下降6%至亏损10亿美元,年末现金为7.39亿美元,此后获得超9亿美元信贷安排 [21][22][23] - 2025年Q1零售量同比增长76%,收入增长84%,毛利率提升至7%,净亏损降至1.9亿美元,减少8600万美元或31%,调整后EBITDA亏损降至1.5亿美元,减少9700万美元或46%,季末现金为7.32亿美元 [23][24][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Q1 Polestar 2占总销量31%,Polestar 3占19 - 20%,Polestar 4占49% [7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欧洲业务占比约75%,美国业务占比约11%,美国市场本地化生产占100%,Q1美国零售增长74%,英国市场Q1占总销量28.6% [32][34][6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商业转型方面,计划到2026年销售点增长75%,2025年Q1较去年同期增长33%(不含中国),签约新经销商,支持线上销售 [8] - 车型方面,推出2026款Polestar 2,Polestar 3获五星Euro NCAP评级,Polestar 4销量增加,韩国釜山工厂下半年投产,Polestar 5预计今年晚些时候销售 [10][11][12] - 成本控制方面,调整研发组织,降低成本,优化库存和资本支出,利用合作伙伴协同效应 [12][19] - 公司是全球高端电动汽车品牌,专注设计、可持续性和性能,与高端竞争对手竞争 [1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经营环境具有挑战性和不确定性,受地缘政治和关税影响,但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处于执行阶段,将继续推动商业转型、利用车型阵容和提高效率 [6][27] - 重申2025 - 2027年每年30% - 35%的增长目标 [1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暂停2025年财务指引 [13] -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新股权融资事宜 [7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关税对需求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公司75%业务在欧洲,美国业务占11%且本地化生产,关税会影响零部件成本,需密切关注并降低成本,美国是重要增长市场,未来需确保成本竞争力 [32][33][34] 问题2: 是否重新审视供应商和调整销售区域 - 欧洲业务表现良好,是工作重点,美国也是重要增长市场,需确保成本竞争力,待情况更明朗后确定美国业务中长期规划 [36][37][38] 问题3: 新商业战略中经销商模式的过渡情况 - 经销商模式效果好,解释了Q1业绩出色的原因,但从直销模式过渡需要时间,今年和明年将继续增加零售合作伙伴 [39][40] 问题4: 提高效率的机会和重点领域 - 成本方面,通过优化车型产量和产品阵容提高效率,继续减少员工数量;现金管理方面,改善库存管理以优化现金流和营运资金 [41][42][43] 问题5: 毛利率改善的驱动因素和每辆车COGS的变化 - 毛利率改善主要源于产品组合变化,销售更多高利润产品,目前受地缘政治和关税不确定性影响,难以确定未来走势,因此暂停2025年指引 [48][49] 问题6: 南卡罗来纳州生产的Polestar 3中非USMCA零部件的占比 - 主要组件是电池,无法与美国其他汽车和竞争对手进行比较 [50][52] 问题7: 与沃尔沃和吉利的合同制造协议中生产数量的明确性及产能分配保护 - 合同制造协议暂不披露,协议具有灵活性,会根据市场情况讨论;目前产能充足,若出现产能瓶颈会进行协商 [56][57][58] 问题8: 如何应对股权价值受损和合同制造布局不匹配的问题 - 关注公司优势,欧洲是重点市场,品牌知名度高、服务网络好,将继续拓展欧洲新市场;美国是增长市场,但需应对关税成本增加问题 [60][61][62] 问题9: 第一季度监管信贷销售的收入金额 - 不公布第一季度CO2信贷销售情况,但有持续的CO2信贷销售组合,有信心2025年达到三位数百万美元目标 [64] 问题10: 南卡罗来纳州生产策略是否会因关税影响而改变 - 欧洲业务进展良好,美国是增长市场,有发展势头和产能,下半年将引入Polestar 4,不会改变战略,欧洲是主场市场,美国是重要增长市场 [69][70][72] 问题11: 公司的流动性状况、现金消耗预期和额外资本需求 - 2024年每月平均现金消耗1 - 1.2亿美元,需大幅降低;债务水平不理想,需寻找替代融资来源,包括新股权融资,正在与潜在投资者讨论,但细节暂未确定 [75][76] 问题12: 车型组合情况及提高Polestar 3和4占比的可能性 - Q1 Polestar 2占31%,Polestar 3占19 - 20%,Polestar 4占49%,产品组合趋势良好,将通过更多零售商进一步挖掘潜力 [79][80][81] 问题13: 应对2027年美国禁止中国相关汽车的进展 - 美国是重要增长市场,正在进行相关对话和准备工作,确保符合新法规并继续增长 [82][83]
EV maker recalls more than 27K vehicles over risk malfunction in key component
New York Post· 2025-05-07 00:13
召回事件概述 - 公司在美国召回27,800辆Polestar 2电动车 因后视摄像头显示可能失效 [1] - 召回涉及2021-2025年款车型 倒车时可能出现"摄像头暂时不可用"提示 [1] - 后视摄像头故障可能增加碰撞风险 [2] 技术问题分析 - 问题根源为泊车辅助摄像头(PAC)与娱乐主机单元(IHU)间的同步错误 [2] - IHU视频接收硬件也存在故障 [2] - 受影响车辆生产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3年11月 [2] 解决方案 - 公司将通过软件更新修复问题 [3] - 更新将保持PAC与IHU间高速信号连接持续稳定 [4] - 检测到同步错误时将重置IHU视频信号接收硬件 而非仅显示错误信息 [4] 市场影响 - Polestar 2于2020年首次进入美国市场 但目前已停止为美国市场生产该车型 [5] - 公司在全球27个市场销售电动车 [5]
极星汽车与星纪魅族光速“分手”吉利“断臂求生”战略收缩
新浪财经· 2025-04-16 17:32
极星汽车与星纪魅族终止合作 - 极星汽车与吉利旗下星纪魅族宣布终止合资业务,极星收回分销权并独立运营中国市场业务 [1] - 2023年6月双方成立合资公司"极星时代科技",目标打造"智能座舱+销售网络"闭环生态,但合作仅维持一年半 [1] - 市场认为极星在华败退主因包括产品竞争力缺失、渠道与服务短板、管理层动荡 [1] 极星汽车在华市场表现 - 2024年极星在华销量仅3100辆,2025年1-2月跌至119辆,远低于吉利预期 [3] - 2025年一季度极星全球销量12304辆(同比+76%),但70%依赖欧洲市场,中国贡献微乎其微 [3] -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扩大至5 41亿美元,累计亏损超20亿美元,股价较上市初期暴跌90% [3] 吉利集团战略调整 - 吉利加速整合旗下品牌,关闭极越、收缩几何,资源向极氪、银河倾斜,极星因定位模糊被边缘化 [3] - 极星中国生产基地从四座缩减至三座(台州、宁波、重庆),成都工厂2024年关闭 [3] - 极星3/4/7分别转至美国、韩国、欧洲生产以规避关税壁垒 [3] 星纪魅族转型动向 - 2024年换帅苏静后重心转向AR眼镜、智能穿戴及中东市场,与极星协同效应减弱 [3] - 搬迁至深圳并引入前小米高管刘毅,显示其与吉利汽车业务绑定意图转向轻量化运营 [3] 极星未来产品规划 - 计划2025年下半年推出800V平台极星5及欧洲产极星7,目标年均销量增长30%-35% [4] - 产品迭代速度落后中国新势力,欧洲以外市场品牌认知度薄弱 [4] - 公司面临本土化失灵、成本控制不力、品牌定位模糊等新能源转型典型挑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