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NA
icon
搜索文档
颜宁团队,又融资了
砺博生物融资与团队背景 - 砺博生物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由天士力资本和磐霖资本共同领投,元生创投、浙江省"4+1"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诚信创投跟投 [2] - 公司成立于2022年9月,创始团队包括结构计算专家周耀旗教授、"干湿闭环"RNA技术发明人詹剑博士及小分子药物开发专家方超博士 [3][6] - 创始团队依托深圳湾实验室孵化,实验室主任为颜宁,天使轮融资由红杉中国和创新工场联合投资 [3][9] RNA领域技术方向 - 公司聚焦RNA领域,通过AI赋能探索RNA稳定三级结构的发现及小分子结合口袋预测 [8] - 核心技术包括CODA、Mobi-Seq等RNA结构发现方法,结合小分子靶向RNA产业化经验 [6] - 科学创始人周耀旗在结构计算领域有30年经验,组建了20多人的科研梯队 [7][8] 合成生物大会SynBioCon 2025 - 大会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 [13] - 设置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等同期活动,覆盖非粮秸秆糖应用、酶法再生技术等议题 [14][17][27] - 发布《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探讨AI在菌株构建、分离纯化等场景的应用 [25][28] 行业技术动态 - 功能糖生物制备技术涵盖阿洛酮糖、母乳低聚糖HMO等12类产品 [36] - 微藻基硒蛋白通过底盘细胞改造实现小试生产,优化后产量显著提升 [37] - 萜类化合物平台实现圆柚酮全生物合成,其作为安全驱蚊成分获CDC推荐 [38] 产学研合作案例 - 深圳湾实验室与砺博生物合作体现"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创新链条转化 [5] - 武汉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交流会集结酶赛生物、蓝晶微生物等20+企业高层 [17] - 江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展示酶分子工程、工业生物过程智能制造成果 [23][31]
人造细胞内核苷酸从头合成代谢通路构建
科技日报· 2025-08-11 09:48
针对上述难题,研究团队在人造细胞内实现了核苷酸从头合成代谢通路的构建,并将合成的核苷酸 用于RNA转录。该代谢通路以碳酸氢铵为起点合成尿苷三磷酸(UTP),包括氨甲酰磷酸合成酶 (CPS)、天冬氨酸转氨甲酰基酶(ATC)、二氢乳清酶(DHO)、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 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RPPK)、尿苷5′-单磷酸合成酶(UMPs)、尿苷酸激酶(UK)和核苷二磷酸激 酶(NDK)8种酶。同时,研究引入由肌酸激酶(CK)和磷酸肌酸组成的ATP(三磷酸腺苷)再生系统 以驱动该代谢途径。在优化条件下,3小时内可产生0.85毫摩尔每升的UTP,与CTP、GTP、ATP和T7 RNA聚合酶共同实现了人造细胞内的RNA转录。人造细胞内UTP从头合成代谢通路及其后续RNA转录 的成功实现,为自主人造细胞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必要成分。以简单化合物从头合成核苷酸,对生命活动来说至关重要。目 前,人造细胞研究中转录过程均依赖预先添加的核苷酸,而非内源合成,这限制了人造细胞的自主性和 长期稳定性,在人造细胞内原位合成核苷酸以维持RNA转录仍是巨大挑战。 科技日报讯 (记者朱虹 通讯员梁英爽)8月8 ...
Twist Bioscience (TWST)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04 00:00
纪要涉及的公司 Twist Bioscience (TWST) [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优势与发展前景** - 公司通过将DNA合成小型化到硅平台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质量,一片芯片一次运行可编写100万个寡核苷酸,为产品组合扩展创造了机会,有望从DNA业务拓展到RNA和蛋白质业务,服务更多高价值、高增长市场 [5]。 - 公司成立约十年,持续展现增长态势,具有多方面优势,包括对终端市场的深入理解、由科学家和工程师创立的领导团队、强大的DNA合成实力以及广泛的市场知识,这些优势推动公司通过创新文化开发新产品 [6]。 - 公司具备每天生产1600万个寡核苷酸的能力,产品多样性强,结合卓越的商业执行能力,有望实现10亿美元的营收目标,并朝着盈利迈进,公司的高固定成本商业模式正在发挥作用,随着营收增长,利润率不断扩大 [7]。 - 公司在2023财年第二季度开始扩大产能,随着营收增长,利润率扩大,同时在运营费用上保持良好的纪律性,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10]。 - 公司的商业执行能力强,注重细节,为客户提供积极的用户体验,有助于提高客户留存率,推动业务逐季增长 [11]。 2. **近期增长驱动因素** - 近期增长的驱动因素包括商业执行、多渠道发展(包括强大的数字渠道)、地缘政治顺风(关税对公司有利)以及新产品线的推出,新产品线加速了公司业务发展,满足了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包括企业客户和学术客户 [12][13]。 - 公司多年前布局的液体活检业务开始取得成果,制药业务的产品组合不断扩大,同时公司在2022年建设了未来工厂,扩大了产能,具备每年生产300万个克隆基因的能力,并将平台应用于最小残留疾病检测机会 [13][14][15]。 - 公司在下一代测序工作流程方面具有专业知识,其FlexPrep产品有助于推动从微阵列向NGS的过渡,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数据质量和经济效益 [15]。 3. **产品创新与业务拓展** - 公司在合成生物学、下一代测序和生物制药解决方案三个业务领域持续创新,通过编写大量寡核苷酸的能力,在mRNA发现、毫克级质粒制备等领域创造机会,同时在测序业务方面,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如基于自身酶的文库制备试剂盒,提高了测序效率和质量 [18][19]。 - 公司利用内部酶工程能力、AI工具和对应用的了解,开发新型酶,应用于各个业务领域,提高了产品的差异化和性能,同时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定 [23][24][25]。 - 公司具有广泛的战略护城河,实现了生物学定制的工业化,数字化运营工作流程和供应链,通过自动化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进行了1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商业发展 [26][27][28]。 - 公司专注于创新,避免跟风产品,拥有强大的研究和监管能力,团队专业知识多样,文化独特,为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9]。 4. **各业务板块情况** - **合成生物学业务**:服务于制药、生物技术、工业、化工、农业和学术实验室等多个终端市场,产品包括基因、片段、寡核苷酸池、变体文库、IgG蛋白等,满足客户在靶点发现和验证、抗原生产、抗体发现等方面的需求,所有产品都基于公司的硅平台编写DNA [32][33]。 - **测序业务**:面向诊断、基础转化研究和农业生物等大型高增长市场,应用包括液体活检、临床人群研究、认知基因组学、肿瘤研究等,产品包括固定面板、定制面板、联盟面板、工作流程解决方案、文库制备试剂盒等,基于公司的硅平台编写DNA,具有高质量、低成本、高速度等优势,能够帮助客户节省测序成本,提高业务效益 [36][37][39]。 - **生物制药解决方案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体外发现和优化、体内发现和筛选、计算机辅助先导优化、人源化先导选择和改进等,通过编写大量不同的DNA序列,为客户提供高亲和力的抗体或序列,帮助客户进入临床前开发管道,扩大钱包份额,目前公司专注于业务执行,开发商业渠道,推动营收增长 [45][46]。 5. **财务状况与展望** - 2025财年第二季度(截至3月31日),公司实现营收9280万美元,利润率略低于50%,研发费用略低于2400万美元,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6370万美元,净亏损393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为1480万美元,银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71亿美元 [50][51]。 - 公司预计2025财年营收在9400万美元至9700万美元之间,随着营收增长,利润率将继续扩大,公司将继续投资于平台改进和新产品开发,实现营收增长和市场份额扩大 [51][5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CEO Emily Leprouse因滑雪事故正在恢复中,由总裁兼首席运营官Patty Finn和首席财务官Adam Laponis代替出席会议 [2]。 2. 公司合成DNA的碳足迹远低于传统方法,使用传统方法制造一个基因的碳足迹相当于行驶59英里,而使用Twist平台仅相当于行驶0.092英里 [34]。 3. 公司在合成生物学业务方面的五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0%,而许多竞争对手和大多数生命科学公司在此期间业绩下滑 [54]。 4. 在最小残留疾病(MRD)市场,公司针对三种可能的场景提供了相应的产品,其中定制肿瘤信息面板是公司的优势所在,具有低成本进入、快速周转的特点 [5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