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

搜索文档
蛋白质合成,探索生命起源之谜(国际科技前沿)
人民网· 2025-09-26 06:53
研究突破 - 伦敦大学学院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成功实现RNA与氨基酸在无酶条件下的化学连接[4] - 该成果解决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困扰科学界的难题,为理解生命起源中蛋白质如何合成的关键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4][5] 科学背景与意义 - 研究旨在解答生命起源的核心悖论:在现有生命体中,蛋白质合成需要酶催化,而酶本身是蛋白质,其合成信息又存储在核酸中[6] - 此次发现证明,在生命出现前,无需复杂酶参与,RNA和氨基酸可在早期地球环境下自发连接,为分子迈出通向生命的第一步提供了关键线索[6] 研究方法与机理 - 团队采用温和方法,使用硫酯激活氨基酸,使其在模拟早期地球环境的中性水中能自发连接到RNA上[7] - 该反应具有高度选择性,能将氨基酸精准连接到RNA分子特定部位,避免了氨基酸间的随意反应[7] - 反应规模极小,研究团队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和质谱分析技术等多种分子结构探测技术进行追踪[7] 理论融合与启示 - 该研究巧妙融合了生命起源研究中的“RNA世界”和“硫酯世界”两大主流理论[8] - 研究表明生命起源可能并非单一起点,而是新陈代谢系统与遗传系统从一开始就通过简单化学反应协同演化而成[8][9] - 该发现有助于缩小化学进化与生物进化之间的鸿沟,并为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9] 应用前景与未来方向 - 研究成果未来或可应用于人工生命系统构建、原位蛋白质合成以及新型药物精准递送等领域[10] - 研究启示,细胞内化学微环境的失衡可能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其动态变化可为疾病防控提供新策略[10] - 谷歌Deepmind等多家机构采用AI驱动的从头蛋白质设计,从零开始设计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为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提供新思路[11]
科学家重现约40亿年前RNA与氨基酸的“第一次连接”—— 蛋白质合成,探索生命起源之谜(国际科技前沿)
人民日报· 2025-09-26 06:02
研究核心观点 - 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突破性成果,首次在无酶条件下成功实现RNA与氨基酸的化学连接,为解答生命起源中"蛋白质如何合成"的关键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1] - 该研究巧妙融合了"RNA世界"和"硫酯世界"两大主流生命起源理论,利用硫酯激活氨基酸并与RNA连接,表明新陈代谢系统与遗传系统可能从一开始就协同演化[4][6] - 研究成果有助于缩小化学进化与生物进化之间的鸿沟,为从无生命化学物质过渡到有生命生物系统提供了合理的化学基础,并对地外生命存在可能性提供了新思考角度[6]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生命起源与演化研究是全球科学家持续探索的重大课题,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主要存在深海热液生命起源假说和陆地热泉环境假说[1] - 2024年11月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发现,地球最早期陆地热泉环境中铁硫化物可通过光热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产生甲醇,为生命起源关键代谢途径提供物质基础[1] - 理解RNA与氨基酸结合对于理解生命起源和蛋白质合成机制具有关键意义,其核心挑战是解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经典悖论:没有核酸无法编码合成蛋白质,但没有蛋白质酶核酸的复制和翻译又无法进行[3] 研究方法与发现 - 研究团队采用温和方法,用硫酯来激活氨基酸,氨基酸与含硫化合物"泛硫乙胺"反应后变成硫酯形式,在模拟早期地球环境的中性水中能自发连接到RNA上[4] - 该反应具有高度选择性,能将氨基酸精准连接到RNA分子特定部位,避免了氨基酸之间的随意反应,这对于形成有功能短肽至关重要[4] - 由于反应规模极小,研究团队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和质谱分析技术等多种分子结构探测技术对其进行追踪[4] - 研究认为该反应很可能发生在早期地球的湖泊或小水池中,而不是广阔的海洋中,因为海洋化学物质浓度过低不利于反应发生[5] 未来研究方向与应用 - 下一步研究团队将探究RNA序列如何优先结合特定氨基酸,从而启动编码蛋白质合成的指令,即遗传密码的起源[7] - 掌握温和可控的"RNA—蛋白质"化学连接机制,未来或可应用于人工生命系统构建、原位蛋白质合成以及新型药物精准递送等领域[7] - 谷歌Deepmind等多家机构采用AI驱动的从头蛋白质设计,从零开始设计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创造新型酶、生物传感器、治疗蛋白等,为治疗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提供新思路[8] - 研究成果启示深入研究细胞化学微环境动态变化规律,研发精准调控技术,可以为疾病防控提供新策略[7]
Bio-Techne (NasdaqGS:TECH)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0 23:47
**Bio-Techne (TECH) FY 电话会议纪要 2025年9月10日** **公司概况与战略定位** * 公司是生命科学研究和诊断试剂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核心业务是提供蛋白质、抗体和检测试剂 已有40至50年历史[4] * 过去十年通过有机增长和收购大力投资三大增长领域 包括蛋白质分析自动化(ProteinSimple)、空间生物学(Spatial Biology)和细胞疗法(Cell Therapy)[4][5] * 三大增长领域收入占比从五年前的约30%提升至当前的45% 核心试剂业务占比55% 核心业务在此期间也保持良好增长[6] * 业务模式具有高度经常性 约90%收入来自耗材和服务 约10%来自仪器[7] **近期财务表现与市场动态** * 最近季度收入增长3% 符合预期[9] * 中国地区收入增长10% 为三年来最佳表现 但部分增长由关税担忧导致的仪器提前采购驱动 剔除该因素后增长大致持平 但仍较过去两年显著改善[9][10] * 大型制药客户连续两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 表现强劲[10][11] * 受中东地区轰炸事件影响 三台高价值COMET仪器未能如期发货 导致空间生物学业务未达季度目标[9] * 鉴于近期关税和药品定价威胁等政策不确定性 预计制药客户需求将有所放缓[11] **终端市场表现与展望** * 生物制药(Biopharma)合计占收入约50% 其中大型制药(Large Pharma)占30% 小型生物科技(Biotech)占20%[20] * 生物科技领域融资环境严峻 年初至今新生物科技融资下降超过35% 处于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 但公司在该市场仍保持低个位数增长[21][22] * 美国学术机构占全球收入略超20% 其中美国本土占约11%-12%[13] * 美国学术市场受NIH预算不确定性影响 客户行为谨慎 内部支出自发削减15%-20% 公司耗材业务保持平稳 但仪器销售显著放缓[14][15] * 公司认为当前学术市场状况已是最坏时期 但复苏时机取决于政策不确定性何时消散[15] **增长业务板块深度分析** * **细胞疗法(Cell Therapy)**:GMP蛋白质业务从零起步 目前年化收入约6000万美元 客户超过550家[26] 公司在再生医学(Regen Med)领域占据领导地位 该领域收入占比超过50% 市场潜力被认为比CAR-T更大[24][25] 投资Wilson Wolf(G-Rex生物反应器生产商)为其提供了观察疗法商业化进程的窗口 该反应器目前用于45%的CAR-T临床试验和9种已获批疗法中的5种[28][29] * **蛋白质科学(ProteinSimple)**:包含三大仪器平台 总规模约3亿美元 市场渗透率均低于20% 预计未来将保持两位数增长[34][38] * Maurice平台:用于生物制品质控(QA/QC) 受益于生物加工(Bioprocessing)市场复苏[34] * Simple Western平台:自动化Western Blot 可将3天手动流程缩短至3小时 其配套耗材(Cartridges)在过去两年半的困难时期仍保持每个季度增长 且多数季度为两位数增长[35][36] * Simple Plex平台:自动化ELISA 具有潜在临床诊断应用[37] * **空间生物学(Spatial Biology)**:公司凭借RNAscope试剂在转化研究领域成为全球金标准 目前其10%的收入已来自与Leica合作的商业化诊断测试[39][40] COMET仪器是收购Lunaphore获得 是市场上唯一能同时在同一样本上检测蛋白质和RNA的仪器 且检测速度远超竞争对手(过夜 vs. 约一周)[41] 该仪器能带动公司RNAscope试剂和核心抗体的销售[42] **资产剥离与资本配置** * 公司决定剥离Exosome Diagnostics业务 主要因其CLIA实验室模式与公司核心的试剂/仪器商业模式不符 且实现盈利的道路漫长[44][45] * 该业务出售给MDxHealth 因后者是CLIA模式公司 且拥有其他泌尿科测试 具备协同效应和规模化能力[46] * 剥离使公司能将资源重新配置到更接近核心能力的增长领域[46] **财务指引与未来展望** * 公司提供低个位数增长指引 反映了当前的市场不确定性和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公司面临的比较基准比同业更为严峻)[47] * 认为当前市场疲软主要由政治噪音和政策不确定性驱动 而非结构性恶化 不影响人口老龄化和医疗创新等长期宏观趋势[49][50] * 预计一旦不确定性消退 需求将迅速恢复 类似于去年制药业务复苏速度快于预期的情形[51] * 有早期迹象显示情况可能比预期更快稳定 如国会可能提出更合理的NIH预算框架 EU贸易协议细节显示关税威胁可能低于此前 MSM定价威胁可能仅限于仿制药等领域 但尘埃尚未完全落定[53]
哪些食物是“视力加油站”?营养专家帮你划重点
央视网· 2025-06-24 11:16
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与营养 - 0~3岁是视觉发育关键期 12岁前是敏感期 此阶段营养不足易引发近视或弱视问题 [1] - 每天2小时日间户外活动可预防近视 改善视觉环境同样重要 [1] - 充足营养可改善弱视和混合性近视 甚至避免手术干预 [1] 核心营养素与视觉功能 - 蛋白质是视力发育基础 缺乏会导致眼功能退化和眼疾 需摄入瘦肉 鱼虾 奶类 大豆等优质蛋白 [2] - 维生素A不足会延长暗适应时间 引发夜盲症 干眼症 严重可致失明 来源包括动物肝脏和深色蔬菜 [3] - 维生素C和E能抵抗眼部氧化损伤 预防白内障和黄斑变性 主要来自柑橘类 坚果和绿叶菜 [4] - B族维生素支持视网膜代谢 是视觉神经必需营养素 全谷物和乳制品含量丰富 [5] - 钙元素维持眼球壁硬度 缺乏会改变眼球弹性 乳制品和豆类是主要来源 [6] 微量元素与特殊成分作用 - 铬缺乏会干扰糖代谢 导致晶状体屈光度增加 锰硒缺乏影响视觉敏感度 锌缺乏与维生素A代谢相关 [7] - 叶黄素可过滤蓝光 减少眼底损伤 菠菜 玉米等食物含量高 [9] - DHA增强视觉敏感度 延缓视力减退 深海鱼类是高效摄取来源 [9] 饮食结构与护眼实践 - 精加工食品易致营养失衡 削弱眼球组织强度 诱发近视 [9] - 护眼饮食应包含胡萝卜 蓝莓 动物肝脏 深海鱼等富含特定营养素的食物 [9] - 孕妇需均衡摄入蛋白质 维生素及DHA等 胎儿期营养影响视力发育 [9] - 儿童需多吃粗粮 蔬菜水果 避免挑食以维持视力健康基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