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V(无人遥控潜水器)
icon
搜索文档
“蛟龙”号在北极成功完成10余次载人深潜
人民网· 2025-10-03 23:10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记者10月3日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在日前进行的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我国首次北极冰区载人深潜,并在北极海 域成功完成了10余次载人深潜。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8月12日,"蛟龙"号深潜归来。 记者10月3日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在日前进行的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我国首次北极冰区载人深潜,并在北极海 域成功完成了10余次载人深潜。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8月11日,"蛟龙"号在北极冰区准备下潜(无人机照片)。 8月11日,"蛟龙"号深潜归来回收至母船"深海一号"(无人机照片)。 记者10月3日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在日前进行的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我国首次北极冰区载人深潜,并在北极海 域成功完成了10余次载人深潜。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记者10月3日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在日前进行的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我国首次北极冰区载人深潜,并在北极海 域成功完成了10余次载人深潜。 8月7日,科考队员将ROV(无人遥控潜水器)放入水中。 ...
填补我国大洋航次高纬度海域综合调查空白——访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领队许学伟
新华社· 2025-10-03 23:10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题:填补我国大洋航次高纬度海域综合调查空白——访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 领队许学伟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在日前进行的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我国在北极冰区首次载人深潜,同 时首次实现双潜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ROV(无人遥控潜水器)在北极海域水下协同作业。"蛟 龙"号完成国产化升级改造后在极区应用表现如何?在纬度高、气候寒冷和冰多的北冰洋下潜有哪些特 殊之处?新华社记者10月3日采访了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领队许学伟。 提升极区作业自主性和安全性 记者:"蛟龙"号在北极冰区下潜总体情况如何,完成国产化升级改造后的"蛟龙"号在极区应用表现怎 样? 许学伟:"深海一号"携"蛟龙"号于7月15日从青岛起航,执行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任务,9月8日返 回青岛。其间,在"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破冰保障下,"蛟龙"号在北极海域完成了10余次载人深 潜。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蛟龙"号开展升级改造。本航次是"蛟龙"号完成国产化升级改造、继 南海海试之后正式进入极区作业,创新实现冰区双船("雪龙2"号和"深海一号")协同作业,实现了我 国首次北极冰区载 ...
创纪录!“蛟龙”号在北极成功完成10余次载人深潜
新华社· 2025-10-03 17:25
记者10月3日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在日前进行的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 现我国首次北极冰区载人深潜,并在北极海域成功完成了10余次载人深潜。 "蛟龙"号在北极冰区载人深潜。新华社记者刘诗平 摄 深潜归来的"蛟龙"号正被回收至母船"深海一号",右前方为提供安全保障的"雪龙2"号。新华社记者刘 诗平 摄 本次科考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科学认知: ——通过对调查海域高清影像资料的AI识别,初步研究发现,北极部分海域底栖生物密度、生物多样 性、个体体型在几十至上百公里空间范围内差异显著,可能与海底地形地貌及水深有关,获得的数据和 资料为绘制极区海域的生物多样性图谱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强有力支撑。 这是"蛟龙"号完成国产化升级改造、继南海海试之后正式进入极区作业,成功完成我国首次北极冰区载 人深潜,并首次实现双潜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ROV(无人遥控潜水器)在北极海域水下协同作 业,显示我国深海进入和深海探测能力持续增强。 中国大洋92航次第一航段由"深海一号"携"蛟龙"号于2025年7月15日从青岛起航,9月8日返回青岛。 在"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破冰保障下,本航段在北极海域进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