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evuelto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纯电市场需求降温,兰博基尼CEO:正重新评估新车型规划
第一财经· 2025-10-31 23:47
2025.10. 31 本文字数:915,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武子晔 "当前全球市场出现了一个明显趋势,与早期预测相比,纯电动汽车(非插电混动)的市场接受度正在放缓。"兰 博基尼首席执行官史蒂芬·温科尔曼(Stephan Winkelmann)近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兰博基尼计划于2029 年推出的Urus换代车型将延续插电式混合动力路线,非纯电车型。同时对于品牌第四款车型的规划正在评估(是 采用纯电方案,还是插电混动),这项决策将在今年内确定。 按照最初的战略规划,兰博基尼的电动化战略分为两个阶段。首个阶段始于2023年3月,推出了首款插混产品, 高性能V12插电式混合动力超级跑车Revuelto,目前推出的混动车型还包括Urus SE和Temerario。第二阶段则 计划在2028年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今年初,温科尔曼曾表示,兰博基尼将在2030年前推出首款纯电动车,相 较于原计划有所延迟。 不过,在作出全面混动化的战略决策后,兰博基尼已成为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实现全系产品混动化的超级跑车制 造商。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最早推出纯电动车的超豪华品牌,保时捷今年电动汽车战略发生重大转变,推迟 ...
全球纯电市场需求降温,兰博基尼CEO称正重新评估新车型规划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31 22:29
温科尔曼认为,兰博基尼秉持不必争当第一个入局者的理念,确定纯电车型在推向市场时基础设施已经 完善,同时必须确保纯电车型能够代表兰博基尼的极致性能。另一方面,当前市场对超豪华纯电动车的 需求尚未形成。 不过,在作出全面混动化的战略决策后,兰博基尼已成为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实现全系产品混动化的超 级跑车制造商。 整体来看,超豪华汽车品牌推出纯电动车产品普遍较晚,当前多数品牌推出的新能源产品多为混动车 型,同时内燃机仍将延续使用一段时间。而纯电超跑亟需解决重量与性能的矛盾,此前几年由于技术难 以满足超豪华车的性能体验,也导致了电动车型推出的延迟。 "当前全球市场出现了一个明显趋势,与早期预测相比,纯电动汽车(非插电混动)的市场接受度正在 放缓。"兰博基尼首席执行官史蒂芬·温科尔曼(Stephan Winkelmann)近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兰博 基尼计划于2029年推出的Urus换代车型将延续插电式混合动力路线,非纯电车型。同时对于品牌第四款 车型的规划正在评估(是采用纯电方案,还是插电混动),这项决策将在今年内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最早推出纯电动车的超豪华品牌,保时捷今年电动汽车战略发生重大转变,推迟了 几款 ...
兰博基尼CEO称部分富豪客户暂缓购车,原因曝光
财富FORTUNE· 2025-09-02 21:05
核心观点 -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兰博基尼部分美国客户暂缓购车 持币观望[2] - 公司无法通过转移生产线至美国规避关税 所有汽车均在意大利生产[2] - 公司支持自由贸易方向 但已做好应对任何复杂挑战的准备[3]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营收首次突破30亿欧元(约35亿美元) 同比增长16%[4] - 营业利润达8.35亿欧元(约9.74亿美元) 实现两位数增长[4] 产品与市场 - 自2023年以来推出三款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4] - 美国是最大市场 基础版跑车售价至少40万美元[2] - 客户群体多元化 车主平均年龄降至45岁以下[5] - 亚洲市场客户平均年龄仅30岁左右[5] 客户特征 - 兰博基尼车主平均每人拥有5辆汽车[5] - 高端车型Revuelto车主平均拥有10辆汽车[5] - 客户多为百万富翁或亿万富翁 具备独立判断力[6]
财报季|史蒂芬·温克尔曼:兰博基尼用“慢”赢得了史上最“快”的好成绩
中国经营报· 2025-03-24 15:07
核心观点 - 兰博基尼在2024年取得历史最佳业绩 营业额首次突破30亿欧元达30.9亿欧元 营业利润创8.35亿欧元新高 同比增长15.5% 交付量达10687台 [1] - 公司通过全系混动化转型、保持产品稀缺性及品牌价值投入实现逆势增长 平均订单排期约1.5年 [3] - 坚持中长期视角应对行业变革 2025年将推出首款纯电车型 2026年实现全球市场全系混动化 [7][8] 行业变革态势 - 全球汽车业面临结构性调整 传统制造岗位以每周3%速度消失 智能座舱工程师需求暴增200% 影响约280万人职业迁移 [1] - 行业处于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阶段 挑战与机遇并存 [3][4] 产品战略 - 成为首家实现全系混动化的超跑制造商 产品线包括Revuelto、Urus SE及即将亮相的Temerario [3][7] - 注重功率重量比优化 在电动化增重背景下通过技术升级保持性能优势 [10] - 驾驶体验为核心研发方向 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提升客户响应效率而非削弱驾驶本质 [8][9] 市场定位 - 坚持"需求高于产能"原则维持产品稀缺性和保值率 [3][6] - 中国年轻消费群体偏好多元化 公司通过品牌调性创新而非盲目跟风应对区域市场变化 [10] - 客户购车动机持续聚焦设计、性能及品牌信赖度 实现方式随技术演进不断革新 [9] 企业理念 - 以"造钟而非报时"为长期发展理念 拒绝路径依赖 [1][2] - 将挑战视为发展机遇 注重在地缘政治及经济变化中保持战略定力 [3][6] - 通过"帮助用户造梦"建立情感共鸣 强化品牌价值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