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ue SUV
搜索文档
压力山大!车企纷纷开启自研芯片竞争事出有因?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07 10:34
当前芯片危机与车企减产 - 安世半导体“断供”引发新一轮汽车芯片危机风险,日产汽车因此计划削减其日本九州工厂的Rogue SUV产量约900辆 [2] 车企自研芯片的驱动因素 - 2021年全球芯片短缺导致汽车行业直接收入损失高达2100亿美元,累计减产新车达数百万辆,促使车企寻求供应链主动权 [3] - 智能电动车快速发展推动单车芯片价值爆发式增长,自研芯片有助于控制成本结构中的关键变量并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4] -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对自动驾驶算法的专用硬件提出苛刻要求,通用芯片难以满足计算速度、精度及实时性需求 [5] 特斯拉的自研策略与成效 - 特斯拉采用三星与台积电双供应商制造策略,提升产能安全系数,避免重蹈Model 3因芯片短缺减产的覆辙 [3] - 在AI 5芯片研发中移除传统GPU/ISP模块,采用半掩模版设计并集成自研Trip加速器,使视觉处理效率相比前代提升40倍 [6] - 通过全栈式技术突破,特斯拉自研芯片在功能领先性和功耗控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实现降本增效 [6] 自研芯片对产业格局的影响 - 车企自研芯片冲击传统垂直分工的供应链体系,传统Tier 1供应商角色从核心技术提供者转变为模块化供应商 [7] - 掌握芯片自研能力的车企在“芯片+算法+数据”的全栈能力较量中占据优势,并推动企业标准成为行业参照 [8] - “硬件定制+软件本地化”的研发模式正在重塑全球汽车技术研发格局 [8] 行业竞争态势与战略建议 - 芯片自研已成为新能源车企、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车企之间“水面下的竞争” [6] - 不同车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技术优势选择差异化技术路径,避免资源浪费 [6] - 对于中小企业,建议明确自研边界、聚焦核心场景、实现精准投入,而非盲目追求全栈自研 [8]
荷兰安世:中国安世拒付货款,继续断供!
国芯网· 2025-11-06 21:11
公司运营与治理 - 荷兰安世宣布暂停向其中国工厂供应晶圆,原因为中国子公司拒绝支付货款[1] - 荷兰安世指控中国子公司存在多项不当行为,包括擅自使用公司印章、开设未经授权银行账户并指示客户汇款、以及发送包含虚假信息的信件[3] - 根据2025年10月7日企业法庭裁决,张学政已被暂停董事职务,不再担任荷兰安世CEO[3] 供应链中断影响 - 由于安世半导体芯片供应短缺,日产汽车计划从11月10日开始的一周内,在其日本九州工厂削减约900辆Rogue SUV的产量[3] - 行业观点认为日产并非唯一受影响车企,大众等车企也将面临减产,前提是荷兰安世被制裁的情况未有改善[4] - 荷兰安世已告知客户,无法确定其中国东莞工厂的芯片供货能否恢复及具体时间[4] 产业依赖与风险 - 安世半导体约70%的产品在中国完成封装,若无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当前问题,欧洲前端市场将面临封装产能的紧急短缺[5]
安世芯片风波,又一车企将减产!
芯世相· 2025-11-06 12:38
日产汽车减产情况 - 日产汽车计划自11月10日当周起削减日本九州工厂约900辆Rogue SUV的产量[3] - 公司同时评估11月17日当周的生产计划是否需要调整[3] - 此次生产调整还涉及追滨工厂,预计共影响数百辆汽车,追滨工厂主要生产紧凑型轿车Note[3] - Rogue是日产在美国最畅销的车型之一,去年在美国销量接近24.6万辆[3] - 日产表示减产是由于安世生产的半导体零部件采购延迟所致[3] 日产汽车应对措施 - 公司称情况仍在变化中,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一旦供应稳定将迅速采取补救措施[4] - 将在11月6日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披露更多细节[4] - 10月29日公司曾表示其半导体库存可维持至11月第一周,但尚未评估供应链下游影响的严重程度[4] 其他车企受影响情况 - 梅赛德斯·奔驰表示短期供应有保障,但难以对复杂波动的供应链做出可靠预测[6] - 通用汽车称正在处理问题,工厂产量目前未受影响[6] - 大众汽车部分车辆使用安世芯片,生产暂未受影响,但承认短期内可能受影响[6] - 博世准备调整德国发动机控制单元工厂的生产计划,但目前尚不需要[6] - 福特汽车表示已尽可能从其他来源采购零部件[6] - 沃尔沃汽车自身生产未受直接影响,但预计行业内一些工厂可能停产[6] - 丰田汽车表示目前安世半导体出口受阻对其生产影响有限[6] - 本田汽车北美部分工厂因芯片短缺已开始减产或停产,其墨西哥塞拉亚工厂已于10月29日停产[6] 政策变化与企业新动向 - 11月1日中方宣布对符合条件的安世半导体出口予以豁免[6] - 德国经济部正通过一切可用渠道游说中国,以维护安世半导体德国客户的利益[7] - 德国采埃孚公司正与中国当局合作以确保芯片交付,此前曾警告若供应恶化将安排员工休假[7] - 供应商Aumovio已向中国商务部提交豁免申请[7] - 中国对库存出口法规有所放宽,但需要商务部的特别许可[7]
Exclusive: Nissan to cut Rogue production in Japan over Nexperia fallout, source says
Reuters· 2025-11-05 11:06
公司生产调整 - 日产汽车将从下周起削减其最畅销车型Rogue SUV在日本的生产 [1] - 生产削减的直接原因是来自荷兰公司Nexperia的芯片供应短缺 [1] 行业供应链影响 - 此次生产中断是涉及芯片制造商的地缘政治外交动荡所造成的最新影响 [1]
Ford Employees Face Possible Firing For Not Returning To Office As CEO Jim Farley Laments Technician Shortages: Report - Ford Motor (NYSE:F), Nissan Motor Co (OTC:NSANY)
Benzinga· 2025-10-08 19:29
强制返岗政策 - 公司警告未遵守每周到岗四天规定的员工可能面临解雇 [1][2] - 尽管有员工已遵守规定或获得远程工作批准,但仍收到违规通知邮件,引发员工不满和疲惫情绪 [3] - 人力资源总监表示合规员工不会受罚,但匿名消息源指出自动化系统错误发送通知,系统要求主管确认员工是否休假或已有远程工作协议 [4] 运营与人才挑战 - 公司首席执行官指出缺乏熟练技术人员和机械师,导致超过6000个经销商工位空置,平均维修等待时间长达两周 [5] 供应链与合作伙伴 - 铝材供应商Novelis工厂发生火灾,导致约40%产能无法运行,影响公司生产 [6] - 公司据报正与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洽谈合作开发下一代SUV,可能为Rogue SUV的电动版本 [6]
Ford, Nissan Could Jointly Develop Japanese Automaker's Next Electric SUV, Stellantis Also In The Mix: Report - Ford Motor (NYSE:F)
Benzinga· 2025-10-08 15:44
潜在合作项目 - 日产汽车正与福特汽车和Stellantis就开发下一代SUV进行谈判,该车型可能是Rogue SUV的电气化版本[1] - 合作内容可能包括日产向福特和Stellantis供应一款新的混合动力跨界SUV,并使用日产的e-power混合动力系统[2] - 协议可能进一步延伸至共同开发纯电动汽车,但纯电动汽车并非合作的决定性因素,合作也可能在不涉及纯电动汽车的情况下进行[2] 合作状态与潜在伙伴 - 日产汽车表示对能够带来战略性、互补性市场机会的对话持开放态度,但确认目前尚未达成任何协议[3] - 其他潜在合作伙伴可能包括三菱汽车,方式是通过共同投资日产在美国的制造工厂[3] - 台湾电子制造商富士康也可能参与讨论[3] 福特汽车相关动态 - 福特汽车的关键供应商Novelis位于纽约奥斯威戈的铝厂发生重大火灾,此事可能导致福特的生产延误一段时间[4] - 福特汽车正在探索替代供应链渠道以减轻火灾影响[4] - 福特汽车已同意让日产使用其位于肯塔基州的电池组装厂的一半产能,该工厂是福特与韩国电池制造商SK On的合资企业[5] - 福特汽车近期投资超过50亿美元以扩大其国内制造能力[5] Stellantis相关动态 - Stellantis计划在美国市场投资100亿美元,以巩固其市场地位,潜在举措包括重新开放制造工厂、招聘人才以及推出新车型[6]
Is Honda Planning to Shift Production From Canada & Mexico to the US?
ZACKS· 2025-04-16 22:10
文章核心观点 本田否认将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转移汽车生产至美国的报道,日产计划调整生产策略,通用、日产、现代等车企也有相关生产调整举措 [1][2][5][6][8] 本田相关情况 - 本田反驳将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转移汽车生产至美国以应对潜在高额关税的报道,墨西哥业务无生产变化且暂无相关考虑 [1] - 日经报道称本田探索将部分生产从邻国转移至美国,目标是在美国国内生产90%在美国销售的汽车,并在未来两到三年将美国产能提高近30% [2] - 本田加拿大表示会定期评估未来生产策略,必要时可能临时调整运营,但有信心应对市场挑战 [3] - 2024年本田在美国销售约140万辆汽车,占全球销量近40%,其中约40%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今年第一季度美国销量增长5%至近35.2万辆 [4] 其他车企相关情况 - 日产计划未来几个月减少其在美国畅销车型Rogue SUV在日本的生产,正在审查制造和供应策略以提高效率和可持续性 [5] - 通用将把更多畅销轻型卡车的组装转移至印第安纳州韦恩堡工厂 [6] - 日产改变此前缩减田纳西州士麦那工厂生产的决定,选择维持两班制以加强在美国的制造业务 [7] - 现代在佐治亚州埃拉贝尔开设新电动汽车工厂,目标是将年产量从最初的30万辆提高到50万辆,并计划到2028年在美国业务投资210亿美元,其中60亿美元用于本地采购、物流和国内钢铁生产 [8]
Honda to boost US manufacturing, shift production from Canada, Mexico in response to Trump tariffs
New York Post· 2025-04-15 23:24
文章核心观点 - 本田计划扩大美国制造规模以应对特朗普政府新关税政策,其他车企也有类似调整,反映美国制造业回流趋势 [1][4][14] 本田应对措施 - 考虑将部分关键车型生产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转移到美国,目标是使美国销售汽车90%本土制造 [1] - 未来两到三年将美国产量提高30% [2] - 计划将CR - V SUV从加拿大、HR - V SUV从墨西哥转移到美国生产,下一代思域混合动力车在印第安纳制造 [6] - 可能雇佣更多美国工人,采用三班倒并周末工作 [6] 本田市场情况 - 美国是本田最重要市场,去年在美国销售约140万辆车,占全球近40%,其中约五分之二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 [5] - 今年第一季度美国销量增长5%至近35.2万辆 [5] 其他车企应对措施 - 日产将削减日本奇骏SUV产量,继续在田纳西州工厂两班倒生产 [4][8] - 通用将更多轻型卡车组装转移到印第安纳州韦恩堡工厂 [7] - 现代在佐治亚州开设新工厂,计划年产量从30万辆增至50万辆电动车,2028年前在美国投入210亿美元 [12] - 三星考虑将烘干机生产从墨西哥转移到南卡罗来纳州工厂,LG评估将冰箱生产转移到田纳西州工厂 [13] - 通用电气、卡特彼勒、丰田、西门子、Zentech Manufacturing等公司近期扩大或开展美国国内业务 [15] 行业趋势 - 美国制造业出现回流趋势,原因包括中国劳动力和运输成本上升、质量控制和供应链中断担忧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