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世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安世发布致客户信
芯世相· 2025-10-23 13:43
Nexperia (Shanghai) L 尊敬的各位客户: Dear customers, 安世半导体中国实体作为运营扎根中国、战略放眼全球的中国企业,严格遵守中国法律,合法、合 规、独立运营。我们始终把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目前,安世半导体中国实体各项生产经营正有序推进, 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正尽最大努力致力于保障广大客户供应链稳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荷兰安世半导体现任管理层在此情况下不但继续无视安世半导体中国实体的合法权益,试图干扰公司正 常经营,甚至不顾广大客户的切身利益,向贵司散布与事实不符的信息,无端质疑产品合规性、质量标 准和技术能力,企图混淆视听,干扰贵司正常采购决策。我们对此坚决反对,并将采取一切手段依法维 权。 Nexperia China entities, as Chinese enterprises with deep-rooted operations in China and global strategies, strictly adheres to Chinese laws, operating legally, in compliance, and indepen ...
牛弹琴:荷兰被骂惨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9 13:02
事件概述 - 荷兰政府以治理严重缺陷为由头,强行接管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旗下位于荷兰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并撤换其中国籍CEO [3][10][16] - 荷兰政府的接管行动导致中国对安世半导体芯片实施出口禁令 [4] -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希望与中国就出口禁令找到解决方案 [4] 事件背景与动因 - 美方在6月通知荷兰将扩大实体清单范围,并指出安世半导体若要获得豁免,其中国籍CEO必须被替换 [14][15] - 闻泰科技高管指称荷兰经济事务部是跟在美国政府身后的一只温顺绵羊,荷兰政府的指令是以美国新规为借口实则为夺取控制权 [12][13] - 荷兰法庭文件披露美方在6月12日的磋商中明确表示替换CEO是获得豁免的关键 [15] 各方反应与评论 - 西方网络舆论强烈批评荷兰政府的行为,认为其在美国施压下采取强硬手段是自以为是和愚蠢的 [2][5][6][17] - 有评论指出欧洲政客只与华盛顿磋商,通过美国视角看待世界,切断了与北京沟通的关键渠道导致自身陷入盲目和被动 [5] - 有自称荷兰人的网友批评荷兰政府是美国地缘政治的懦弱附庸,并希望中国坚定反制 [17]
几十K需求满天飞,安世芯片到底火成啥样了?
芯世相· 2025-10-17 17:42
事件概述与市场反应 - 荷兰政府于10月12日冻结安世半导体资产,为期一年,禁止其对资产、知识产权等进行调整[10] - 中国商务部于10月4日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制造的特定成品组件和子组件[3][10] - 消息引发芯片现货市场剧烈反应,安世芯片出现被扫货、抢货、暂停报价现象,部分物料价格翻倍甚至上涨两三倍[7][11] - 市场出现大量求购需求,规模达几十K、上百K甚至KK级别,交期从12周延迟至20周[8][11] - 尽管询价和报价活跃,但实际成交并未显著放量,多数客户处于备安全库存边观望或纯观望状态[12] 安世半导体产能与业务概况 - 安世半导体在全球拥有制造与封测网络:德国汉堡晶圆厂月产能超过35,000片晶圆(8英寸当量),年产量700亿颗半导体;英国曼彻斯特晶圆厂月产能24,000片晶圆(8英寸当量);封测工厂位于中国东莞(年产量超500亿件)、马来西亚芙蓉市(年处理200亿件)和菲律宾卡布尧(年处理约10亿件)[14] - 公司每年向全球客户出货1100亿颗产品,应用于超过2.5万家客户终端[16] - 安世半导体80%的封装产能位于中国大陆,中国区营收占比约48%[16] - 公司是分立与功率芯片IDM龙头,拥有近1.6万种产品料号,2024年收入62.03%来源于汽车领域,90%产品符合车规级标准[18] - 主要产品包括双极晶体管、二极管、ESD保护、MOSFET、GaN FETs、模拟与逻辑IC、IGBT,其中晶体管(含保护类器件)收入占比45.49%,MOSFET功率管占比38.43%,模拟与逻辑IC占比16.02%[18][20] - 安世半导体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排名第3,并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公司第1名[23][26] 替代方案与市场竞争格局 - 事件发生后,咨询安世替代方案的客户明显增多,终端客户开始沟通验证备选方案[17][27] - 二三极管替代难度较低,可替代品牌包括长晶、银河、扬杰、捷捷微、乐山等;74系列逻辑器件可由UTC(友顺)替代[27] - MOSFET替代难度稍大,可能需调整电路阻容,未必完全pin to pin,可替代品牌包括维安、新洁能、华润微等[27] - 全球分立器件高端市场由欧美日厂商主导,核心企业包括英飞凌(市占率17.7%)、安森美(8.7%)、意法半导体(7.0%)等,安世半导体全球市占率为2.6%[21][26] - 中国本土厂商如华润微、士兰微、扬杰科技、斯达半导等在中低压MOSFET、二极管等领域已实现规模化供应,并加速向高端市场渗透[21][23] - 台企强茂因产品线与安世高度重叠,被市场视为事件潜在受益者,已有客户洽谈转单[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