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008

搜索文档
阳光诺和(688621):收购朗研加码创新,“研发服务+管线培育+新质产业链”三位一体
国盛证券· 2025-05-22 16: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拟收购朗研 100%股权,有望提高行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完善战略布局,形成新盈利增长点,实现“CRO+创新研发+医药工业”产业布局,提高抗风险能力 [1] - 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草案,授予限制性股票 272.1783 万股,占股本总额 2.43%,激励对象 127 人,设置了 2025 - 2026 年的业绩考核目标 [2] - 公司构建“研发服务+管线培育+新质产业链”三位一体业务生态体系,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管线,多款重磅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3] - 考虑生物医药投融资环境变化,下调公司业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3、2.88、3.55 亿元,对应增长 31.3%、23.8%、23.0%,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2X、18X、15X [11] 各部分总结 公司业务布局 - 拟收购朗研生命 100%股权,发挥研发与生产销售优势,增加医药工业板块业务 [1] - 构建“研发服务+管线培育+新质产业链”业务生态体系,聚焦前沿领域,推进创新药物研发 [3] 股权激励 - 激励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 272.1783 万股,占股本总额 2.43%,授予价格 22.78 元/股,激励对象 127 人 [2] - 首次授予部分公司层面 2025 - 2026 年有 IND 数量、临床试验启动数量及营业收入增长率等业绩考核目标 [2] 研发进展 - 多肽创新药领域,STC007 项目开展 II 期临床试验,STC008 项目处于 I 期临床试验阶段 [8] - 细胞治疗领域,ZM001 注射液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处于 I 期临床试验阶段 [8] - 改良型新药研发领域,3 款口服缓释制剂处于临床阶段,4 款计划 2025 年提交 IND 申请 [8] - 经皮递送研发平台成果显著,与日本 KANEKA 公司合作,在研项目覆盖多个领域 [9] 创新平台建设 - 全资子公司诺和智肽与华为云合作,建设“多肽分子大模型平台”,实现多肽药物设计智能化、高效化 [10] - 合作内容涵盖多肽 AI 模型开发、计算平台构建、管线协同推进等,加速核心管线临床转化 [10]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3、2.88、3.55 亿元,对应增长 31.3%、23.8%、23.0%,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2X、18X、15X [11] - 提供了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EPS、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及增长率数据 [12] - 给出了 2023 - 2027 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比率等详细财务信息 [13]
阳光诺和(688621.SH):收购朗研加码创新,“研发服务+管线培育+新质产业链”三位一体
国盛证券· 2025-05-22 12: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拟收购朗研100%股权,有望提高行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完善战略布局,形成新盈利增长点,实现“CRO+创新研发+医药工业”产业布局,提高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1] - 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草案,拟授予限制性股票272.1783万股,占股本总额2.43%,激励对象127人,设置了2025 - 2026年的业绩考核目标 [2] - 公司构建“研发服务+管线培育+新质产业链”三位一体业务生态体系,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管线,多款重磅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3] - 考虑生物医药投融资环境变化,下调公司业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2.88、3.55亿元,对应增长31.3%、23.8%、23.0%,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X、18X、15X [11]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业务布局 - 拟收购朗研生命100%股权,实现自主研发产品孵化和实施,增加医药工业板块业务 [1] - 全资子公司诺和晟泰在多肽创新药领域有STC007、STC008项目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与艺妙神州合作的ZM001注射液在细胞治疗领域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在改良型新药研发领域有3款口服缓释制剂处于临床阶段,4款计划2025年提交IND申请 [8] - 经皮递送研发平台(TDDS)成果显著,与日本KANEKA公司合作,引进先进透皮贴剂技术,在研项目覆盖多个领域 [9] 公司激励措施 - 发布股权激励草案,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设置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 [2] 公司创新合作 - 与华为云合作建设“多肽分子大模型平台”,依托华为云盘古大模型技术,实现多肽药物设计智能化、高效化,推进核心管线临床转化 [10]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2.88、3.55亿元,对应增长31.3%、23.8%、23.0%,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X、18X、15X [11] - 给出2023A - 2027E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EPS、净资产收益率、P/E、P/B等财务指标数据 [12] - 给出2023A - 2027E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13]
周专题&周观点:总第397期:肿瘤善病质有哪些潜力药物在研?
国盛证券· 2025-05-18 18: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周(5.12 - 5.16)申万医药指数环比+1.27%,跑输创业板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对肿瘤恶病质的发病机制、在研药物进行梳理,建议关注长春高新、科兴制药等企业[1][11] - 本周市场冲高回落,医药指数震荡向上,仿创Pharma较强,AI有表现,创新药周五尝试反攻,市场表现受关税缓和及特朗普降药价政策影响,虽创新药短期调整,但不改创新牛市判断[1][2][12][13] - 中短期围绕深挖创新药、医药新科技、自主可控&产业链重构;展望2025,医药交易氛围好,结构性走牛概率大,思路包括创新药、自主可控、新科技、泛整合等方面[3][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肿瘤恶病质有哪些潜力药物在研 - 肿瘤恶病质是恶性肿瘤患者主要并发症,约60% - 80%肿瘤患者可能出现,约20%死于该病症,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式有限,目前药物不多,建议关注长春高新、科兴制药等企业[17] - 潜力药物靶点主要有GDF15/GFRAL、GHSR,辉瑞针对GDF15靶点的ponsegromab II期临床研究达主要终点,尚未有针对该靶点药物上市,小野制药的GHSR药物阿那莫林已在日本上市[27][33][35] 细分领域投资策略及思考 广义药品 - **创新药**:当周中证创新药指数周环比1.20%,跑输医药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2025年初至今上涨6.41%;当周涨跌幅排名前5为德琪医药 - B等,后5为歌礼制药 - B等;关注双抗ADC发展、自免领域新技术发展等行业问题及泽璟制药等个股;5月15日百济神州启动BGB - 16673的III期临床试验;今年PD - 1/ADC combo是肿瘤治疗主线之一,推荐关注相关靶点及企业,近期关注百济神州、宜明昂科[37][39][41][42][43] - **仿制药**:当周仿制药板块环比+1.50%,跑赢申万医药指数0.22%,跑赢化学制剂子行业0.50%;当周涨跌幅排名前5为哈三联等,后5为悦康药业等;第一波创新药浪潮有起有伏,近年医保持续支持创新药,中国创新药能力提升,第二波浪潮将出现具备国际化能力的产品/公司,建议把握龙头仿创pharma的创新重估,传统药企经营趋势向上[44][47][48][49] - **中药**:当周申万医药指数上涨1.27%,中药指数上涨1.73%,跑赢医药指数0.45个百分点,2025年初至今中药指数下跌3.80%,跑输医药指数6.28个百分点;当周涨跌幅排名前5为九芝堂等,后5为*ST长药等;部分中药企业业绩走弱受需求、成本、品类等因素影响,后续建议关注政策友好企业、国企潜在动作、院外四类药相关OTC企业业绩拐点[51][52][53] 医疗器械板块 - 当周申万医药指数上涨1.27%,医疗器械指数上涨0.89%,跑输医药指数0.38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医疗设备、医疗耗材、体外诊断指数有不同表现;各子领域有涨跌幅排名前五和后五的个股;关注医疗设备、耗材、体外诊断领域的行业问题和重点事件;不同类型医疗器械短期和长期关注要点不同[55][57][59][60][61][62][64][66][67][68][70] 配套领域 - **CXO**:当周申万医疗研发外包指数(+1.22%)跑输申万医药生物指数(+1.27%)0.05pct,2025年初至今跑输0.05pct;当周涨跌幅前五为维亚生物等,后五为金斯瑞生物科技等;CXO未来有望受益于创新政策,短期风险不大,中长期增速有望向上,未来一个月关注地缘政治、创新药投融资、减肥药产业链数据等[71][74][75][76] - **药店**:当周药店板块周涨幅 - 1.03%,跑输申万医药指数2.31%;当周涨跌幅排名靠前为漱玉平民,最末为老百姓;目前政策对药店业绩未产生直接影响,短期情绪波动大,建议关注业绩稳健龙头企业,门诊统筹有望贡献增量,未来一个月关注部分省份个账改革等进展[77][78][79] - **医药商业**:当周医药商业板块涨跌幅0.59%,跑输申万医药指数0.68%;当周涨跌幅排名前5为中国医药等,后5为嘉事堂等;关注国企商业公司、有变化的商业公司及CSO赛道百洋医药,未来一个月关注院内恢复情况[80][81][82][83] - **医疗服务**:当周医疗服务板块 - 0.10%,跑输申万医药指数1.37%;当周涨跌幅排名前5为海吉亚医疗等,后5为锦欣生殖等;股价调整后资金压力出清,估值分位低,消费医疗与消费恢复相关,选股关注筹码结构和经营趋势,未来一个月关注各公司月度数据和市场消费数据[84][85][86][87] - **生命科学产业链上游**:当周申万医药指数上涨1.27%,该板块公司股价多数下跌,2025年初至今多数上涨且跑赢申万医药指数;有涨跌幅排名前五和后五的个股;关注行业问题和相关个股;本周无重点公告;耗材及服务、制药装备、科研仪器短期和长期关注要点不同,还需关注关税政策、投融资数据等因素[88][90][92][94][95][96][97] 医药行情回顾与热点追踪 医药行业行情回顾 - 当周申万医药指数环比+1.27%,跑输创业板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2025年初至今跑赢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在所有行业中,当周和2025年初至今涨跌幅均排第9位;子行业中当周化学原料药表现最好,医药商业II表现最差,2025年初至今化学制剂表现最好,中药II表现最差[98][101][107][108] 医药行业热度追踪 - 当周医药行业估值PE上升,处于平均线下,行业估值溢价率下降,处于平均线下;当周医药行业热度上升,成交总额3503.86亿元,成交额占沪深总成交额比例为5.69%[109][114] 医药板块个股行情回顾 - 当周涨跌幅排名前5为拓新药业等,后5为ST苏吴等;滚动月涨跌幅排名前5为锦波生物等,后5为惠泰医疗等[118][119]
阳光诺和:投资者开放日展现创新实力 绘制医药研发新蓝图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10:08
公司业务生态体系 - 公司构建"研发服务+管线培育+新质产业链"三位一体的业务生态体系 [1] - 坚持"自主创新+技术转化"双轮驱动战略 搭建国际标准研发平台 [1] - 完善产业协同网络 助力国内药企突破技术壁垒 加速进口替代 [1] 研发管线布局 - 数十项创新产品处于研发阶段 覆盖自免 疼痛管理 心内 中枢神经 肿瘤 代谢 呼吸等多个治疗领域 [1] - 3款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 STC007用于术后镇痛进入临床II期 即将开启III期临床 [2] - STC008针对癌症恶病质 2025年已完成IA期临床 即将开启IB期临床 [2] - 3款口服缓释制剂处于临床阶段 4款计划于2025年提交IND申请 [2] 技术创新平台 - 与华为云合作开发基于盘古大模型的AI多肽分子发现平台 [1] - BiMTtide多肽偶联药物开发平台可实现PDC RDC药物分子结构的优化与定制开发 [1] - 建立自主多肽创新药物建库筛选体系 形成分子结构创新与制剂创新相结合的滚动体系 [2] - 口服缓控释递送系统技术平台 纳米递送系统技术平台协同发力 [2] 前沿技术布局 - 经皮递送研发平台(TDDS)成果显著 诺和恒光在凝胶贴膏和热熔贴剂研发上经验丰富 [3] - 与日本KANEKA公司合作引进先进透皮贴剂技术 在研项目覆盖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分裂 哮喘等领域 [3] - 积极布局小核酸药物领域 深入研究化学修饰和递送系统 [3] 战略发展方向 - 顺应生物医药发展趋势 站在技术突破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三重风口上 [2] - 通过引进和自我创造idea保证创新源泉 设立创新办公室解决统筹和效率问题 [3] - 吸收全球前沿科技 提升研发水平 力争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3]
【私募调研记录】汇利资产调研阳光诺和
证券之星· 2025-05-15 08:12
公司调研信息 - 阳光诺和近期被知名私募汇利资产调研,调研形式包括路演活动和线下会议 [1] - 公司收购朗研具备高度业务协同性,能实现产品孵化和实施,发挥研发和生产销售优势,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 [1] - 收购朗研将加速向创新药物领域转型,提供稳定现金流和利润,减轻收入波动,实现现金流良性循环 [1] 业务战略与布局 - 公司致力于构建"创新研发综合体",涵盖药物发现、药学研究、临床研究、管线培育和新质产业链,形成完整生态闭环 [1] - 与华为合作整合iCVETideTM平台,深度融合AIDD与CADD技术,加速智能化研发体系升级 [1] - 公司专注于临床前及临床一体化研发服务,拓展创新药领域,已有多个创新药在研项目 [1] 研发进展与产品管线 - STC007用于术后疼痛及成人慢性肾脏疾病相关的中至重度瘙痒,处于2期临床试验 [1] - STC008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肿瘤恶液质,处于1期临床试验 [1] - AI技术提升靶点筛选、分子设计、分子筛选和临床试验模拟效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1] 收购朗研的战略意义 - 收购朗研基于战略布局需要,促进自主研发产品落地,增加医药工业板块业务 [1] - 收购将提高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拓展医药工业板块 [1] - 公司将继续深耕传统药物研发领域,但更侧重新兴创新方向,CRO业务与创新战略相辅相成 [1] 机构背景 - 上海汇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注册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 [2] - 主营业务为企业委托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投资顾问、财务顾问等 [2] - 公司下设投资部、研究部、交易部、市场部、财务部、综合管理部等部门,拥有专业投研队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