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kyscanner
icon
搜索文档
下载破千万、落地近四十国,携程旗下平台如何吸引海外用户? |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6-18 18:58
携程海外业务发展现状 - 携程海外业务Tripcom已在3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包括美国、印度等市场[1] - 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14%,招银国际预测未来三到五年将贡献集团约20%收入[1] - 2024年Tripcom下载量达3130万次,排名全球第四,仅次于Booking、Airbnb和Expedia[1] 海外市场扩张策略 - 2016年以136亿人民币收购英国旅行搜索平台Skyscanner,2017年收购美国Tripcom作为国际统一品牌[4] - 通过收购荷兰Travix、投资印度MakeMyTrip拓展欧洲和南亚市场份额[4] - 2019年与TripAdvisor达成全球内容协议,实现流量互通和预订跳转[4] 流量转化与产品协同 - Skyscanner月活用户达11亿,每月搜索超10亿次,占全球旅游搜索20%-25%份额[5] - 2024年国际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70%,15%-20%机票用户会同步预订酒店等产品[6] - 通过"机票+酒店套餐"等组合推荐,用户平均消费金额提升20%-30%[6] 营销创新与本地化 - 2024年在曼谷设立亚洲直播中心,提供泰语、粤语和英语服务,总收视超1000万,人均消费2000元[7] - 在吉隆坡、大阪等国际机场投放广告,推出本地化宣传语如香港"Work Fly Balance"[9] - 入境游免签政策推动2025年Q1入境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00%,主要免签国家酒店预订量激增240%[6] 市场竞争与盈利挑战 - Tripcom平均佣金率39%,仅为Booking、Expedia等国际巨头的1/3[10] - 2024年销售及营销费用达119亿人民币,同比上升30%,占营收22%[10] - 海外用户仍以华人为主,本地化渗透面临文化差异和政策壁垒[11]
携程20250603
2025-06-04 09:50
纪要涉及的公司 携程集团、Trip.com、Skyscanner、同程艺龙、Booking、Expedia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国内旅游市场** - 二季度国内酒店预订保持双位数增长,价格同比下降但降幅收窄,供应同比增长 5%-10%,需求端常态化增长趋势明显,交通保持稳健双位数增长,预计国内旅游持续常态化增长 [2][3][4] - 五一假期国内酒店预定量增长超 20%,端午假期受时间和天气影响出行半径短,暑期预计长线出行占比提高 [3] - 目前暑期预订可见性低,提前预订窗口短,但上半年长假长途出行热情高,对暑期市场有信心 [12] 2. **出境游和海外业务** - 今年出境运力恢复度 80%-85%,自由行、酒店及机票恢复度达 120%-125%,希望下半年更多航线恢复,年底前运力可恢复到 90%以上 [5] - 一季度携程国际版增速约 60%,目标全年增长 50%以上,预计全年收入增速维持在 15%左右 [2][5] - 目前国内业务占总收入 60%-65%,出境业务约 15%,纯海外业务 20%,Trip.com 贡献约 13%,目标未来三到五年国际业务贡献 50%以上收入,Trip.com 贡献 20%左右 [2][6][7] - Skyscanner 以机票搜索为主,Trip.com 早期以机票为主,现酒店收入占比超 40%且逐步提升,酒店比例提升对携程利润结构有帮助 [2][8] - Trip.com 已进入 30 多个市场,四季度是旺季,三季度相对繁忙,通常下半年进行更多营销投放 [9][10] 3. **国际航线恢复情况** - 亚太地区部分航线未完全恢复,如泰国恢复度约 60%-70%,团队游客缺失较多,自由行游客数量超 2019 年水平,免签政策使团队游恢复慢 [11] - 欧洲大部分地区已恢复甚至超过 2019 年水平,如英国和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小部分地区仍未完全恢复但有小幅提升 [11] - 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受益于入境游客大幅增长,成为热门目的地 [11] 4. **外国游客预订平台倾向** - 亚太地区客人倾向使用 Trip.com,欧美客人倾向使用 Booking 等,Trip.com 是唯一可预订中国高铁票的平台,纯老外通过 Trip.com 预定内地产品占比接近 20%,目标未来达到 20%-25%以上 [3][13][14] 5. **Trip.com 相关情况** - 另外 80%的收入主要来自外国游客前往其他非中国目的地 [18] - 定位服务当地海外用户,与国内品牌有区别,绝大部分用户为亚洲国家旅客 [19] - 全年亏损预计增加但在预期范围内,今年预算和收入预期基本符合年初预期,税率相对稳定,GAAP 口径维持在 15%左右 [3][21][22][23] - 首要考核标准是市场份额增长,难以预测整体盈亏平衡时间,在香港、新加坡等成熟市场已看到盈利趋势 [24] - 收入分布较均衡,香港是最大单一市场占比约 15%,亚洲整体贡献 70%以上收入,未来三到五年投入重点在亚太地区 [25] - 一直保持盈利状态,运营利润率维持在 20 - 25%,在亚太地区主要竞争对手来自传统渠道,线上化比例低,通过差异化定位扩大份额 [26][27] - 海外市场佣金率可能仅为其他 OTA 的一半或更低,未来三到五年可适当提升但仍低于其他玩家 [28] - 在海外复制国内竞争优势,亚太地区通过直接渠道预订占比大,欧美市场依赖开放平台第三方库存覆盖 [29][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外国游客在 Trip.com 订购高铁票只需提供护照或通行证等官方身份证件 [16] 2. 公司在推广入境游时结合日韩市场小假期等因素,在上海和北京机场提供半日免费游活动,预计入境游每年通过品牌宣传能力提升 1 - 2 个百分点 [17] 3. 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格局稳定,各平台注重老客户会员权益升级而非价格补贴 [20] 4. 公司与全球 OTA 有库存共享,通过第三方供应链产品服务入境游客人 [18] 5. Trip.com 在国内中高端旅游场景有竞争壁垒和优势,为中高端品牌及酒店输送高消费力、高忠诚度会员,形成正向循环 [18]
Trip.com Group Announces Repurchase Right Notification for 1.50% Exchangeable Senior Notes due 2027
Prnewswire· 2025-05-27 18:00
SINGAPORE, May 27, 2025 /PRNewswire/ -- Trip.com Group Limited (Nasdaq: TCOM; HKEX: 9961) ("Trip.com Group" or the "Company"), a leading one-stop travel service provider of accommodation reservation, transportation ticketing, packaged tours, and corporate travel management, today announced that it is notifying holders of its 1.50% Exchangeable Senior Notes due 2027 (CUSIP No. G9066FAA9) (the "Exchangeable Notes") that pursuant to the Indenture dated as of July 20, 2020 (the "Indenture") and the Supplement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