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arling
icon
搜索文档
14000人原地被裁!亚马逊今日:打工人水深,AI机器人火热
猿大侠· 2025-10-30 12:40
Jay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亚马逊前几天宣布的「3万人血裁计划」,正式开刀了。 刚刚, 1.4万名亚马逊员工被宣布没了工作 ,而另一边,公司正在开足马力部署AI和机器人上岗。 流程还没开始走,电脑账号直接锁死,很多人甚至还来不及备份自己的文件。 我立刻就失去了对所有东西的访问权限 :( 更狠的是见谁砍谁,管你业绩怎么样。 3年内从L4升到L6,本以为自己是高质量人类,这下看来我也只是个可被AI取代的螺丝钉…… 离谱的是,消息一出, 亚马逊股票当天立即上涨了1% 。 部分老员工苦笑道: 如果裁员能继续推高股价,那我的股票收入就算是失业金了。 这边亚马逊估计更是开心坏了,不仅能少开一大笔工资,还有投资人送钱。 跟量子位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4万人被裁 10月28日,约1.4万名亚马逊员工在一封「致员工的信」中收到了噩耗。 亚马逊高级副总裁Beth Galetti在信中遗憾地宣布,亚马逊将启动新一轮裁员——在35万名公司全职员工中, 约有4%的同事要准备收拾行李 走人 。 值得注意的是,这1.4万是净裁员人数——那些通过内部调岗成功「自救」的员工,并不算在内。 据悉,本轮裁员 ...
14000人原地被裁,亚马逊今日:打工人水深,AI机器人火热
36氪· 2025-10-29 18:26
裁员规模与结构 - 亚马逊宣布裁员约1.4万名员工,占其35万名公司全职员工的4% [3] - 首批收到通知的7500名员工中,超过78%是L5到L7级别的经理 [5] - 超过80%的裁员来自零售业务部门,涵盖在线商城、物流体系、生鲜杂货等核心部门 [7] 公司战略与财务背景 - 公司CEO强调需要重新找回盈利能力,并将AI视为自互联网以来最具变革性的技术 [11][18] - 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销售额同比增长13%,达到1677亿美元,全面超出华尔街预期 [17] - 此次裁员被视为面向新方向的资源重组,旨在将节省的资源重新分配到固定资产投入和研发支出等新增长引擎 [20] 自动化与AI技术部署 - 公司正在大力部署AI和机器人,计划使用AI来提高效率,这将减少员工总数 [12] - 公司斥资4亿美元收购初创公司Covariant,并基于其技术打造了新一代智能机械臂Bluejay和Starling [20][21] - 到2027年,高自动化仓库模式将扩展至近50个履约中心,有分析指出这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取代超过50万个蓝领岗位 [22][24]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裁员消息公布后,亚马逊股票当天立即上涨了1% [1] - 此次裁员反映了公司在降本增效道路上的努力,并与微软Azure和新贵CoreWeave等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有关 [10][14] - 公司的自动化转型被视为一种激进的未来押注,但其中也存在技术落地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 [26][27]
14000人原地被裁!亚马逊今日:打工人水深,AI机器人火热
量子位· 2025-10-29 17:30
裁员规模与执行细节 - 亚马逊宣布裁员约1.4万名员工,占公司35万名全职员工的4% [10] - 裁员人数为净裁员数,通过内部调岗成功留任的员工不计入其中 [12] - 首批收到通知的7500名员工中,超过78%为L5至L7级别的经理层 [17] - 超过80%的裁员来自零售业务部门,包括在线商城、物流体系和生鲜杂货等核心业务 [18] - 公司为受影响员工提供90天的内部转岗机会,招聘团队优先考虑内部候选人 [13][14] - 未能转岗的员工将获得遣散费、再就业辅导和医疗保险延续等过渡支持 [15] 裁员背景与战略动机 - 亚马逊CEO Andy Jassy强调公司需重新找回盈利能力,未来几年将使用AI提高效率并减少员工总数 [22][23] - 此次裁员被视为公司降本增效和资源重组的重要举措,旨在将节省的薪资开支重新分配到固定资产投入和研发支出等新增长引擎 [21][32] - 公司解释裁员是为应对AI技术变革,精简组织架构以更快适应新蓝海市场 [29] - 尽管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3%至1677亿美元,超出华尔街预期,公司仍坚持裁员以优化资源配置 [27][28] AI与自动化战略布局 - 亚马逊正积极部署AI和机器人技术,计划通过自动化提升效率并减少人力依赖 [2][23] - 公司斥资4亿美元收购机器人初创公司Covariant,并基于其技术开发了智能机械臂Bluejay和Starling,用于提升仓储自动化水平 [33][34][35][36] - 2024年启用的新仓库已部署上千台机器人负责订单拣选与履约,计划到2027年将高自动化仓库模式扩展至近50个履约中心 [39][40] - 分析指出,自动化技术可能在未来几年取代超过50万个蓝领岗位,目前亚马逊仓储与物流环节有超过120万名合同工或外包人员 [41][42]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裁员消息公布后,亚马逊股价当天立即上涨1%,反映出市场对成本削减措施的积极态度 [5][6] - 与按兵不动的苹果相比,亚马逊在押注AI和自动化未来方面表现更为激进 [47] - 有观点认为,裁员可能带来长期风险,若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或遭遇泡沫,公司可能面临人才短缺问题 [48]
Why IBM Is the Best Quantum Computing Stock to Buy Right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6-19 19:20
量子计算技术发展现状 - 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比特的叠加态特性,理论上可实现指数级计算速度提升[1] - 当前量子计算机仅能解决特定理论问题,尚无实际应用场景 例如谷歌Willow芯片完成特定基准测试比超算快10^24倍但无实用价值[2] - 量子比特存在脆弱性问题 计算过程中易产生错误 需开发纠错技术维持计算稳定性[4] IBM量子计算路线图 - 计划2026年前实现真正量子优势 2029年完成全规模量子纠错[6] - 采用模块化发展路径 2023年推出120量子比特的Nighthawk处理器 2028年升级至15,000量子门版本[7] - 分阶段开发Starling量子计算机:2023年Loon芯片提升连接性 2026年Kookaburra芯片增加存储处理单元 2027年Cockatoo芯片实现模块纠缠[9] - 目标2028年建成具备200逻辑量子比特和1亿量子门的Starling系统 2029年实现容错计算[9] IBM的竞争优势 - 拥有数十年量子计算研发经验 是目前唯一公布详细技术路线图的企业[10] - 量子计算硬件软件市场规模预计2040年达1700亿美元 整体经济价值预估8500亿美元[11] - 当前19倍自由现金流估值包含量子计算潜力 混合云和AI业务支撑近期增长[12] 行业技术突破 - 微软开发基于马约拉纳粒子的Majorana 1量子芯片 可增强量子比特稳定性但尚处早期阶段[5]
解决最大瓶颈,IBM要在2029年打造“最强量子计算机”?
环球时报· 2025-06-12 06:33
量子计算技术突破 - IBM科学家宣布已解决量子计算最大瓶颈"量子纠错"问题,计划2029年推出首台大规模量子计算机"Starling",性能将比现有量子计算机强2万倍[1] - 量子比特脆弱易受环境干扰产生"退相干"效应,传统容错技术无法直接应用于量子纠错,因量子力学"不可克隆"原理限制[1] - 公司采用将多个物理量子比特编码为可靠"逻辑量子比特"的方案,"Starling"将使用200个逻辑量子比特(由约1万个物理量子比特组成),2033年计划推出"Blue Jay"使用2000个逻辑量子比特[2] 量子纠错技术创新 - IBM发明新型LDPC纠错码,降低逻辑量子比特所需物理量子比特比例,大幅减少系统扩展成本[2] - 理论显示增加物理量子比特可提升逻辑量子比特可靠性,但实际运行中物理量子比特错误率会累积,新方法有效解决该矛盾[2] - 公司量子操作副总裁表示量子纠错的"科学问题已经解决",性能提升现仅为工程挑战[2] 量子计算机发展路径 - 当前量子计算机仅能使用几百个量子比特,局限于解决定制测试问题[3] - IBM规划未来量子计算机将使用几亿个量子比特以实现普及化应用[3] - 公司需同步开发匹配高性能量子计算机的新算法和程序以释放其潜力[3]
ETFs to Buy as IBM Launches Fault-Tolerant Quantum PC
ZACKS· 2025-06-11 20:01
IBM量子计算机Starling发布 - IBM宣布推出全球首台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机Starling 预计2029年发布 将位于纽约州新建的量子数据中心[1] - Starling运算能力达当前量子机器的2万倍 采用新型qLDPC纠错码 比谷歌表面码更高效且节省物理空间[1][4] - 该系统突破性在于实现无错误运行 可应用于药物发现 半导体设计 供应链优化和金融风险建模等领域[2] 量子计算行业竞争格局 - IBM自1981年开始量子研究 目前与亚马逊 谷歌 微软等科技巨头及D-Wave IonQ等专业公司竞争[2] - 行业分析师预计到2028年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将达86亿美元 从技术突破转向大规模集成系统阶段[6] - 专家修正此前预测 认为实用量子系统可能在五年内实现 英伟达CEO也调整了"还需数十年"的观点[7] 市场反应与投资机会 - IBM股价在6月9日创273.27美元历史新高 过去一年上涨60% 显著跑赢标普500指数12%的涨幅[3] - 量子计算ETF包含科技龙头 量子初创企业和半导体公司 主要产品包括QTUM AIQ和ARKK等基金[8]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qLDPC纠错方法被分析师视为潜在竞争优势 其他公司可能需要技术授权或巨额投入开发类似能力[5][6] - 量子计算机使用可呈现多重态的量子比特 虽能并行处理但易出错 大规模系统尤其明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