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tch手表

搜索文档
Swatch “眯眯眼”广告敷衍致歉,难平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6:09
Swatch斯沃琪涉嫌辱华广告事件 - 事件核心:瑞士手表品牌Swatch因使用"眯眯眼"宣传图引发种族歧视争议,该形象被广泛认为是针对东亚人的歧视符号 [2] - 市场反应:中国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强烈抗议,认为品牌刻意使用歧视性造型是对东亚市场的不尊重 [2] - 企业回应:8月15日晚撤下图片但未立即声明,8月16日发布致歉称"已全球删除资料并深表歉意",但未说明审核流程漏洞及具体改进措施 [5][6] - 财务影响:2023年中国市场销售额26.3亿瑞郎(占比33.3%),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滑30%但仍占27% [6] - 行业观察:作为全球顶级钟表集团(旗下含浪琴、欧米茄等),争议暴露内容审核疏漏及对中国市场重视不足,需将文化敏感性融入全链条 [5][6] 影石创新创始人"撒钱"争议 - 事件核心:创始人刘靖康在内部庆功活动中向员工抛撒现金红包,视频传播后被质疑"资本羞辱",也有观点认为是"真金白银激励" [7] - 企业回应:8月16日公告称现金来自董事长个人薪金,产品未产生收入不影响2025业绩,承诺强化内部行为规范并致歉 [11] - 舆情评分:综合得分58/100,舆情回应(22/35)和处理(15/30)表现较弱 [10] - 行业观察:事件反映企业激励形式与公众认知的冲突,上市公司需平衡激励效果与价值观表达,构建匹配发展阶段的文化体系 [12] 消费舆警指数方法论 - 评估框架:包含舆情管理及响应、回应、事件处理、品牌影响4个一级指标,下设14个二级指标如预防机制、信息透明度等 [1] - 应用目标:通过量化评分分析企业应对速度、态度与有效度,为品牌管理及消费者认知提供参考 [1]
Swatch “眯眯眼”广告敷衍致歉,难平争议丨消费舆警指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5:46
舆情事件概述 - Swatch斯沃琪涉嫌辱华广告引发争议 男模特"眯眯眼"造型被指种族歧视符号[2] - 影石创新创始人向员工抛撒现金红包 被质疑损害员工尊严[6] Swatch斯沃琪事件分析 - 8月15日宣传图引发争议后 官网于当晚撤下图片但未发布声明[4] - 8月16日晚发布致歉声明 表示已全球删除相关资料并深表歉意[4] - 2023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10.9%至26.3亿瑞郎 占全集团33.3%[5] - 2024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滑30% 但占比仍达27%[5] 影石创新事件分析 - 8月14日全景无人机公测庆功活动中创始人从二楼抛撒现金红包[6] - 8月16日发布说明公告 称现金来自董事长个人薪金且产品尚未产生收入[10] - 公司承诺强化内部行为规范 对员工及管理层进行教育并致歉[10] - 舆情综合评分58/100 其中舆情管理及回应12/20 舆情回应22/35 事件处理15/30 品牌影响9/15[9] 行业影响评估 - 消费品牌舆情管理需包含预防机制、回应直接度、信息透明度等14个二级指标[1] - 企业激励文化需考量形式背后的情感温度与价值导向[11] - 上市公司行为会通过舆论被放大为对企业价值观的整体判断[11]
Swatch官方为“眯眯眼模特”致歉!集团近4年在中国营收超880亿元,但去年暴跌30%,仍是最大收入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7 10:21
品牌公关事件 - Swatch因"眯眯眼"宣传图引发中国消费者抗议,被指涉嫌种族歧视 [1] - 公司已全球删除争议资料并发布致歉声明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上半财年销售额30.59亿瑞士法郎,同比下滑11.2% [6] - 净利润从1.47亿瑞士法郎暴跌88%至1700万瑞士法郎 [6] - 净利润率0.6%,较去年同期4.3%显著下滑 [6] - 中国市场拖累被列为业绩下滑主因 [6] 中国市场表现 - 2023年中国市场销售额26.3亿瑞郎,占集团总收入33.3% [7] - 2023年中国市场同比增长10.9%,领跑全集团 [7] - 2024年中国销售额同比下滑30%,但仍占27%份额 [7] - 近四年中国市场累计销售额达99.13亿瑞郎(约882.84亿人民币) [7] 区域销售结构 - 大中华区2024年销售额18.33亿瑞郎,较2023年26.3亿瑞郎下滑明显 [8] - 亚洲区(含中国)2024年销售额35.55亿瑞郎,占总销售额52.8% [8] - 美洲区销售额11.88亿瑞郎,占比17.6% [8] 关税影响 - 美国对瑞士进口商品关税从31%提升至39% [10] - 美国市场占瑞士手表出口总额16.8%(44亿瑞郎) [10] - 公司18%销售额来自美国市场 [10] - 公司已因关税将产品价格上调5% [10]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创16年新低,当前报138.7瑞郎/股 [8] - 市值约72.54亿瑞郎(646亿人民币) [8]
从业绩下滑到宣传翻车,斯沃琪在中国市场持续遇冷
第一财经· 2025-08-16 21:00
品牌争议事件 - Swatch品牌官网发布"眯眯眼"宣传图引发中国网友关注,相关话题在抖音、微博等平台持续发酵 [1] - "眯眯眼"造型在欧美文化中被视为对华裔群体的歧视性符号,共青团中央曾发文明确指出其排外性质 [3] - 此前多家国际品牌因类似广告涉嫌歧视而遭受负面影响 [3] - 目前Swatch中国官网已撤下争议照片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上半财年销售额30.59亿瑞士法郎,同比下滑11.2% [3] - 净利润从1.47亿瑞士法郎暴跌88%至1700万瑞士法郎 [3] - 净利润率从4.3%骤降至0.6% [3] - 公司将业绩下滑归因于中国市场拖累 [3] 中国市场重要性 - 2020年中国市场成为集团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地区 [4] - 2023年中国市场销售额26.3亿瑞郎,占集团总收入33.3% [4] - 2023年中国市场同比增长10.9%,领跑全球增长 [4] - 2024年中国销售额虽同比下滑30%,仍贡献27%的集团收入 [4] 战略机遇与挑战 - 集团CEO认为日本精工品牌在华收缩为旗下天梭品牌创造机会 [5] - 公司预计下半年中国市场可能回暖,电商销售和库存出现改善迹象 [5] - 当前宣传争议对品牌形象的影响尚待观察 [5] 品牌组合 - 集团旗下除Swatch外还拥有浪琴、天梭、欧米茄、宝玑、宝珀等品牌 [1][3]
万元手表卖不动,Swatch甩锅给中国
36氪· 2025-07-23 21:15
核心观点 - 奢侈品市场低迷波及腕表行业,斯沃琪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下滑11.2%至30.6亿瑞士法郎,营业利润暴跌66.7%至6800万瑞郎,净利润率仅0.6% [4] - 中国市场成为业绩下滑主因,大中华区批发业务下降超30%,零售业务降幅15%,在集团总销售额占比从33%降至24% [6][9] - 中国消费者需求从"身份象征"转向"价值投资",高端腕表保值属性减弱,欧米茄/宝玑/宝珀二级市场价格指数分别下跌2%/8%/14.3% [14][16] - 智能手表冲击大众市场,2025Q1全球腕戴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10.5%至4557万台,中国智能手表出货量增长25.3% [19][20] - 华为等厂商推出2万元以上高端智能手表,传统瑞士制表商在智能领域竞争力不足 [21]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关键财务数据: - 净销售额30.59亿瑞郎(2024年同期34.45亿),同比下滑11.2% [4][5] - 营业利润率2.2%(2024年同期5.9%),净利润率0.6%(2024年4.3%) [4][5] - 权益资本116.81亿瑞郎,市值85.5亿瑞郎 [5] - 区域表现两极分化: - 北美/印度/土耳其/中东/澳大利亚实现两位数增长 [9] - 美国市场欧米茄/浪琴等品牌增长10%-30% [9] - 亚洲市场整体下滑7.2%,其中中国大陆(-18.7%)和香港(-13.3%)拖累明显 [8] 中国市场变化 - 消费逻辑转变: - 2024年中国内地高端消费市场规模下降2%至1.63万亿元,传统奢侈品跌幅超8% [14] - 黄金成为高净值人群投资首选,腕表金融属性弱化 [14][16] - 渠道结构调整: - 电子商务和零售商库存出现改善迹象 [10] - 历峰集团同期大中华区销售额同比下降7% [12] 产品竞争格局 - 智能穿戴设备冲击: - 华为/小米分别以42.4%/42.6%增速领跑全球市场,合计占40.9%份额 [20] - 华为推出定价2.2-2.4万元的WATCH ULTIMATE DESIGN系列 [21] - 传统品牌应对策略: - Swatch推出欧米茄/宝珀联名款,主打"千元拥有奢侈品牌"概念 [22] - 计划利用AI技术实现手表个性化定制 [22] - 产品定位困境: - Swatch品牌500-2000元价位缺乏功能竞争力 [18] - 联名策略可能损害高端品牌形象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