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MONSTERS

搜索文档
泡泡玛特(09992.HK):25H1收入&利润均超24全年 创历史新高
格隆汇· 2025-08-23 19:5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 [1] - 毛利率70.3%,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 [1] - 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3% [1]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收入约83亿元,同比增长135% [1] - 亚太地区收入接近29亿元,同比增长258% [1] - 美洲地区收入约23亿元,同比增长1142% [1] - 欧洲及其他地区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729% [1] IP运营成果 - 13个艺术家IP收入超1亿元,其中5个超10亿元 [1] - THEMONSTERS收入48亿元(+668%),MOLLY收入14亿元(+74%),SP收入12亿元(+112%),CRYBABY收入12亿元(+249%),DIMOO收入11亿元(+192%) [1] 产品结构 - 毛绒产品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1276%,占比44% [2] - 手办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95%,占比37% [2] - MEGA收藏品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72%,占比7% [2] - 衍生品及其他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79%,占比11% [2] 毛利率提升驱动因素 - 高毛利率的海外销售占比提升 [2] - 产品设计优化与成本管控强化 [2] - 外采商品占比持续下降 [2] 盈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12亿元、164亿元、207亿元 [2]
真茅台or“塑料茅台”,消费投资风向“变天”?私募却说:现在买泡泡玛特相当于高位买白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18:27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近期股价飙涨与2021年茅台炒作逻辑相似,存在跟风炒作成分 [1] - 泡泡玛特被市场爆炒源于海外市场超预期增长及现象级IP LABUBU的诞生 [2] - 当前估值可能已透支未来3年业绩,需200亿利润支撑 [4] - 新消费(泡泡玛特)与老消费(茅台)代表不同代际的精神消费属性,投资逻辑正从单一龙头转向多层次需求捕捉 [10][11] 业绩表现 - 2024年海外营收50.7亿元(同比+375.2%),占比从17%提升至39% [3] - 东南亚市场24亿元(同比+619%) - 北美市场7.2亿元(同比+556.9%) - 东亚及港澳台13.9亿元(同比+184.6%) - 13个IP营收破亿,四大IP超十亿,THE MONSTERS营收30.4亿元(同比+726.6%) [3] - 海外市场实际表现超预期:原预期2024年同比+100%,实际达50亿元 [2] 股价与资金动向 - 股价从2023年底19.05港元最高涨至252.6港元(涨幅超10倍) [6] - 基金持股数量变化: - 2024Q1:36只基金持5155.98万股 - 2024年底:116只基金持5769.87万股 - 2025Q1:207只基金持6874.74万股(环比+78.45%) [6] - 主要持仓基金:景顺长城品质长青A(322.26万股)、广发价值核心A(298.02万股)等 [9] 投资逻辑演变 - 新生代基金经理更关注Z世代消费(潮玩、宠物等),老消费基金经理被动调仓跟进 [7] - 投资行为分化: - 景顺长城农冰立(7年经验)2023年起持续加仓 [7] - 9年经验基金经理2025Q1才首次买入40.82万股 [9] - 消费投资转向文化娱乐领域,中国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后催生"泡泡玛特们" [10] 行业对比 - 泡泡玛特与茅台共性: - 均具精神消费属性(社交价值>实用价值) [10] - 限量款溢价逻辑相似(IP热度vs稀缺性) [11] - 差异点: - 茅台代表传统奢侈品稳态,泡泡玛特代表新消费全球化 [11] - 茅台股东以男性为主,泡泡玛特女性股东占比更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