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airos(钛螺丝)
icon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上半场:资本先行,供应链迁徙,商业化探路
钛媒体APP· 2025-08-14 10:41
行业热度与资本动态 - 世界机器人大会参观人数累计突破130万,展台人满为患,机器人拳击赛和足球赛展示环节尤为火爆[2] - 2025年上半年具身智能融资规模已超去年全年,国内现存机器人相关企业95.8万家,2025年前7月新增注册15.28万家,同比增长43.81%[2] - 国内具身智能产业链发生144次融资事件,总金额达195亿元,平均单笔融资1.35亿元[3] - 互联网大厂腾讯、美团、京东频繁出手投资机器人公司,美团自2021年至今投资至少10家相关企业[3][4][6] - 京东三个月内投资6家具身智能公司,并宣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计划投入超百亿元资源[6][7] 企业战略与布局 - 美团通过大举投资机器人试图在大模型时代为线下业务寻找新入口,战略定位为进攻而非防守[6] - 腾讯推出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提供基础模型、场景数据采集等模块化能力,希望与机器人行业实现融合发展[6] - 京东计划三年内助力100个智能机器人品牌成交额破10亿元,带领机器人走进超百万个终端场景[7] - 速腾聚创推出"机器人之眼"系列Active Camera,已与多家机器人厂商达成合作[8][10] - 黑芝麻智能以华山A2000和武当C1200芯片家族形成"双芯协同"方案,已为傅利叶"灵巧手"提供算力支持[10] 供应链与技术发展 - 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加速向机器人行业迁徙,电机、电控、电池等零部件可在人形机器人本体上复用[8] - 华东地区机器人相关企业占全国39.64%,中国人形机器人整机平台超160家占全球50%以上,核心零部件供应链企业逾600家[11] - 长三角区域供应链较为完善,从工业机器人基本结构件到电缆连接器都能找到成熟支持[12] - 全球机器狗销量从2019年0.2万台增长至2023年3.4万台,年复合增长率102.3%,应用场景扩展到工业领域[16] - 机器狗市场价格持续下探,消费级从5万元降至0.7万元(降幅86%),工业级从80万元降至25万元(降幅69%)[17] 商业化进展与展望 - 目前机器人硬件能力足够但具身智能大模型尚未达到关键性突破阶段[13] - 优必选商业落地集中在汽车领域,中标9051.15万元订单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迄今最大单笔订单[15] - 东风柳汽计划部署20台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完成全球首次批量进入汽车工厂[15] - 预计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未来可保持每年翻一番,若AI技术突破可能突然达到年出货量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台[15][18] -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预计最快2-3年内有明显变化,最慢不超过10年[18]
互联网巨头进击具身智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07:48
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动态 - 2025年年中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融资洪峰 互联网巨头成为主要投资者 [1] - 京东B+轮投资智元机器人 腾讯阿里参与宇树科技C轮融资 美团连续投资石智航和星海图等公司 [2] - 京东7月一次性投资四家具身智能企业 [2] -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投资 与巨头形成鲜明对比 [3] 美团机器人战略布局 - 美团过去三年投资30家机器人及相关企业 被称为"买下机器人赛道半壁江山" [5] - 美团龙珠2024年对宇树科技进行两轮投资 持股约8% 有望通过宇树上市获得可观收益 [5] - 美团CEO王兴2022年明确表示业务发展需要硬件支持 2021年提出"零售+科技"战略 [6] - 2022年底成立美团机器人研究院 已与20余所高校建立40余项科研合作 [6][7] - 美团投资重点包括立镖机器人、未来机器人、九识智能等企业 [7] 腾讯具身智能战略 - 腾讯投资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 推出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 [9] - Tairos包含三层核心模型及云端服务层 提供基础模型、训练仿真等模块化能力 [9] - 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2018年成立 初期既做硬件又做软件 [10] - 马化腾定调腾讯不做机器人硬件 而是成为厂商合作伙伴 [10] - Tairos与腾讯云深度协同 利用NLP、CV等领域技术积累 [11] 阿里巴巴投资特点 - 阿里在具身智能领域相对低调 主要投资逐际动力、星海图等企业 [13][14] - 被投企业聚焦机器人仿真训练、多模态感知等细分领域 [15] - 2025年WAIC主推夸父AI眼镜而非人形机器人 [18] - 达摩院展示教育领域具身智能开发平台 不聚焦机器人本体 [18] 京东投资策略 - 三个月内投资5家机器人公司 覆盖人形机器人、机械臂等多种形态 [20] - 推出外卖新模式"七鲜小厨"采用投资企业橡鹿科技的炒菜机器人 [22] - 发布具身智能品牌JoyInside 提供机器人交互全栈解决方案 [23] - 投资逻辑围绕供应链与场景展开 涵盖物流、服务、工业等多领域 [24] 行业投资趋势 - 互联网巨头打破门户之见 共同投资明星项目如宇树科技 [27][29] - 头部企业聚首明星项目 与普通企业融资困难形成鲜明对比 [31] - 具身智能行业呈现头部集中现象 优质项目获得多方资源赋能 [30]
腾讯张正友回应具身智能三问:不造硬件、此时开放、人形非终极
钛媒体APP· 2025-07-29 12:06
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的战略定位 - 公司成立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并制定"十年规划",目前已进入第七年 [2] - 公司明确不做机器狗等具身智能硬件量产,定位为具身智能开放平台而非本体竞争者 [3] - 公司通过原型机小五机器人进行技术验证,聚焦养老等复杂场景以打磨技术安全性 [3] Tairos开放平台的战略意义 - 平台整合五代机器人技术积累,包含多模态感知、规划、感知行动联合三大核心模型及虚实融合仿真平台 [6] - 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企业可按需选择功能模块,仅需少量数据即可完成适配 [7] - 开放动因来自走访六七十家企业后发现的行业共性需求,解决技术碎片化问题 [6] 具身智能行业技术瓶颈 - 核心技术瓶颈包括3D世界动态建模、触觉传感器标准化、模型泛化能力不足 [6] - 共性挑战涉及数据需求量巨大(需PB级训练数据)、端到端模型可解释性差 [6] - 行业尚无企业能完整打通端到端技术链条,开放协作成为加速发展的最优解 [7] 平台商业化推进路径 - 2024年初启动种子企业深度合作打磨技术,当前进入标准化铺量阶段 [8] - 宇树机器人G1已接入平台,展示多模态感知与规划能力的实际应用效果 [8] - 平台通过仿真-真实闭环实现技术快速迁移,缩短产品开发周期50%以上 [8] 行业发展趋势判断 - 行业处于"大哥大时代前夜",需突破量产成本临界点才能进入千家万户 [9] - 人形可能非终极形态,腿轮一体化等创新设计更适配现代人居环境 [10] - 交互方式将突破语言限制,屏幕等多元交互手段可提升效率3倍以上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