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UnitreeDex5灵巧手
icon
搜索文档
资本竞逐灵巧手 人形机器人“最后一厘米”如何“手”握未来
贝壳财经· 2025-05-21 16:46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与灵巧手行业现状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包含上游核心零部件如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丝杠以及末端执行器灵巧手,灵巧手被称为"最后一厘米"[4] - 资本市场热度从本体厂商蔓延至上游零部件,灵巧手模块成为最受资本追捧的细分赛道之一,融资规模和融资企业数量均提升[5] - 灵心巧手、因时机器人、傲意科技等公司在2025年4-5月密集完成近亿元或超亿元融资,其中灵心巧手种子轮融资为行业目前金额最大[6][11] 灵巧手技术路线与产品迭代 - 行业存在四种技术路线:连杆、腱绳、连杆+腱绳和舵机,各路线在自由度与稳定性上存在显著差异[13] - 灵心巧手Linker Hand系列灵巧手工业版自由度达25-30个,科研版高达42个,单指最高实现9个自由度并360度旋转[13] - 傲意科技专注仿生领域,产品小巧灵活;宇树科技UnitreeDex5灵巧手具备20个自由度和94个灵敏触点[13][16] - 2025年一季度产品迭代加速,部分公司外观和稳定性显著提升,研发方向更务实,高自由度成为核心目标[14][15] 商业化挑战与技术瓶颈 - 灵巧手技术水平落后于人形机器人本体,高自由度与稳定性难以兼顾,硬件和软件算法均面临挑战[17] - 硬件方面需突破稳定性、小体积下负载能力及维修成本问题;触觉传感器技术未成熟,与视觉传感器协同作业存在障碍[18][19] - 商业化场景未明确,现有夹爪可替代部分任务,缺乏稳定客户群体和出货量[20][25] - 本体厂商如傅利叶开源数据集推动技术进步,但行业标准不统一制约发展[17][21] 资本市场分歧与估值体系 - 投资人分歧明显:部分关注短期收益,要求订单量和客户稳定性;部分看好长期想象空间,认为灵巧手是"星辰大海"[23][26][27] - 当前融资存在泡沫,技术差异未显著体现,缺乏标的公司作为估值标准[27] - 本体厂商融资泡沫更明显,部分投资人选择转投上游零部件赛道[9][27] 行业参与者动态 - 初创公司如灵心巧手、因时机器人加速融资;上市公司如恒辉安防布局腱绳材料研发[16][22] - 本体厂商宇树科技推出UnitreeDex5灵巧手;兆威机电发布高精度仿生产品[16][21] - 2025年销量跨越式增长,订单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如荣耀、美的[7]
“成立几个月,首轮估值就喊到上亿”
投中网· 2025-05-13 14:29
灵巧手行业投资热度 - 2024年至今灵巧手领域融资额已超30亿元 [3][5] - 市场现存灵巧手项目超20家,其中十余家正在融资,新成立公司首轮估值达2-3亿元,商业化公司估值超5亿元 [5] - 头部项目估值涨幅显著,某明星公司种子轮估值4亿元,新一轮直接翻倍至8亿元,机构普遍接受10亿元以内估值 [6]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2023年底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要求2027年前突破灵巧手技术,推动行业信心提升 [9] - 人形机器人发展带动核心零部件需求,灵巧手占整机成本20%-30%,被称为机器人"最后一厘米" [15] - 2024年全球灵巧手市场规模预计达76万只(17亿美元),2030年将增至141万只(30亿美元) [16] 技术进展与竞争格局 - 国产灵巧手自由度从个位数提升至20+,灵心巧手产品工业版达25-30自由度,科研版高达42自由度 [16][17] - 技术路线分化:连杆传动(高刚性)、腱绳传动(高自由度)、齿轮传动(高精度)及混合模式并存 [18] - 具身智能本体公司(如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上市公司(兆威机电、捷昌驱动)及政府基金加速布局 [13] 资本态度与行业分歧 - 头部机构集中押注头部项目,但多数企业融资仍困难,机构整体趋谨慎 [20] - 支持方认为灵巧手具备跨场景应用潜力(协作机械臂、医疗设备等),安全垫高于本体企业 [21] - 质疑方指出技术路径未收敛、上下游挤压第三方生存空间,且部分场景夹爪即可替代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