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R大空间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发布行动计划为文旅发展“划重点”
江南时报· 2025-09-04 22:41
江苏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近两年,全省银联渠道异地文 旅消费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占全国比重10%左右。 做靓"水韵江苏"文旅名片 9月4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江苏省持续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钱宁介绍,《行动计划》 提出实施优质产品供给、消费服务扩大、产业空间拓展、经营主体培优、市场环境优化和政策支持保障 六大行动,共22项重点任务。 今年盛夏,"苏超"热潮席卷江苏。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张海涛透露,截至8月31日,苏超前十轮已举办 60场赛事,149.4万人现场观战,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达13.3亿人次。 发挥"苏超"撬动作用 赛场外,全省各地通过做优文旅服务,不断将苏超的流量转化成文旅消费增量。《行动计划》围绕发挥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提出策划"跟着'苏超'去旅行"主题旅游线路,推出"水韵江苏·风雅德 比"创意融合产品,持续打造赛事"第二现场",放大"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整合的链式效应。 江苏作为文学大省,拥有丰富的名著资源。《行动计划》提出,梳理挖掘经典名著及 ...
江苏出台文件:发挥“苏超”撬动效应 策划“跟着‘苏超’去旅行”主题旅游线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5:04
行业政策规划 - 江苏省发布2025-2027年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实施优质产品供给 消费服务扩大 产业空间拓展 经营主体培优 市场环境优化 政策支持保障六大行动共22项重点任务 [1] - 计划发挥苏超联赛撬动效应 策划"跟着苏超去旅行"主题线路 推出"水韵江苏·风雅德比"融合产品 打造赛事第二现场 强化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链式效应 [2] - 推动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 鼓励开发演艺新空间 支持打造20个精品旅游演艺项目 发展深夜食堂 花式夜购 博物馆夜游等夜经济业态 培育一市一品夜经济品牌矩阵 [3] 行业发展现状 - 江苏省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 占全国比重10%左右 2023年前8个月接待游客人次增长10.43% 游客消费增长9.94% 异地文旅消费增长14.86% 占全国10.28% 持续保持全国首位 [1] - 暑期热门博物馆花式夜游带动周边夜间消费增长25% [2] - 计划到2027年备案博物馆年参观人数达1.5亿人次 [2] 产品业态创新 - 迭代升级演出+旅游 展览+旅游 影视+旅游等业态 释放小剧场 音乐会 沉浸式演出热度 [2] - 鼓励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 开发文创产品 推出夜游项目 促进高校博物馆 社会博物馆对外开放 [2] - 丰富研学 生态 工业 康养 冰雪 低空等旅游产品 深化拓展文旅+百业 [2] - 开发红楼梦 西游记等文化符号IP 形成江苏符号爆款产品 [2] - 开发游船游 游艇游 邮轮游等水上线路 发展太湖揽胜水上旅游 打造水韵江苏标志性品牌 [2] - 培育VR大空间 导览机器人等人工智能+ 数据要素×新场景 推出实景演艺 沉浸式体验等新产品 [3]
VR大空间要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人民日报· 2025-07-04 05:46
VR大空间行业发展现状 - 2023年以来中国各地推出超过200个VR大空间项目,涵盖景区、商场、文博机构等场景 [1] - 项目多依托文旅和文娱IP,涉及历史题材,拓展了旅游和文娱体验的时空维度 [1] - 国家电影局将VR电影001、002号"龙标"颁发给《唐宫夜宴》《隐秘的秦陵》,显示影视行业对VR叙事的重视 [2] VR大空间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 - 用户无需借助鼠标键盘等设备,可自然行走于数字奇境,实现历史重现、自然探索、神话体验等 [2] - 典型案例包括《数字一大·初心之旅》还原中共一大现场、《南极起航》模拟南极科考、《风起洛阳》沉浸式城市守卫 [2] - 技术降低了交互门槛,实现"边走边看"的沉浸式体验,与文旅经济形成多层次结合 [3] 行业现存问题 - 部分项目存在同质化现象,照搬《消失的法老》等既有模式,固定路线+导游讲解的套路化设计普遍 [3] - 内容植入低幼科普元素,缺乏创新导致用户体验重复乏味 [3] VR大空间内容创新方向 - 需探索适配不同题材的叙事方法,如苏东坡题材VR引发观众自发吟诗的情感共鸣 [4] - 可开发"精神之旅""传奇之旅""真相之旅"等多元主题,对应人类经验的基本维度 [5] - 有潜力发展为融合文旅、电影、游戏、乐园的综合性新兴媒介 [5]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新技术与大众真实需求、文娱应用场景的紧密连接推动大规模落地 [3] - 借力快速发展的文旅经济,建立在真实社会需求基础上 [3]
“文化深水港”对接“经济新蓝海”——写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闭幕之际
中国经济网· 2025-05-28 06:18
文化与科技融合 - 本届文博会重点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机制,以人工智能重塑展会,突出博览和交易功能,提升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 [1] - 甘肃展区运用VR、裸眼3D、4K数字交互等技术展示敦煌文化,河南展区融合非遗与创意设计,黑龙江展区呈现沉浸式冰雪奇观与活态非遗技艺 [1] - 广州凡拓数字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裸眼3D、VR大空间、AI三维重建等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2] 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新 - 深圳大象安泰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仿生人形机器人,搭载自研云脑操作系统,具备视听和触觉感知能力,计划通过文博会拓展市场 [2] - 腾讯展区展示混元大模型技术基底的数字工具(如元宝、ima、混元生图),应用于甲骨文研究和敦煌莫高窟数字复现 [3] - 生成式人工智能激活文化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业态,丰富文化消费体验 [3] 文化科技产品创新 - 深圳中电恒泰智能系统有限公司首发国内首款智动屏,由AI大模型智能分析视频并生成屏幕运动形态,适用于多类展示场景 [3] - 甘肃文博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绿马"等毛绒产品,持续挖掘文化资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广东省发布87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覆盖影视、游戏电竞等6领域,旨在激活市场潜力与投资热力 [4] - 广州市黄埔区强化游戏产业布局,计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和版权创新示范区 [4] 交易与合作成果 - 文博会促成41个现场签约项目,35个政府及企业推介项目,宝安区分会场意向成交订单305个,总额近25亿元 [5] - 展会推动文化和市场深度融合,24家政府组团与企业参与招商签约 [5]
多家上市公司亮相第二十一届文博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5-25 18:16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在深圳举行,为期5天,持续至5月26日 [1] - 多家上市公司参会,涵盖影视、传媒、出版、人工智能、机器人、游戏、潮玩等多个行业或领域 [1] - 上市公司通过文博会平台展示公司形象、产品和技术,寻找商机与合作机会 [1] 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 - 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技术(VR)是本届文博会焦点之一,相关展位吸引中外客商和市民 [1] - 凡拓数创(301313)参展,展示VR大空间、AI三维重建、虚拟数智人、AI知识图谱、数字文创、Q版数字人等最新产品与标杆案例 [1] - 万兴科技(300624)参展,展示视频创意软件万兴喵影鸿蒙版、万兴播爆、Wondershare SelfyzAI、万兴"天幕"大模型等AI创新成果 [1] 潮玩行业 - 中国潮玩IP独特魅力显现并成功"出海",港股上市公司泡泡玛特亮相文博会 [2] - 泡泡玛特首次以"北京+香港"双馆联动多展台模式参展,带来泡泡玛特城市乐园人气产品 [2] - 泡泡玛特希望通过POPLAND与文博会的创新互动为消费者带来别样体验,推动IP与城市文旅深度融合与创新 [2] 其他参展企业 - 国星光电(002449)以"光显 艺 未来"为主题亮相本届文博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