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ZEEKR AI OS座舱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极氪与领克各自成立整车研究院,“一个吉利”战略加速落地|36氪独家
36氪· 2025-09-10 20:25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吉利集团成立极氪整车研究院与领克整车研究院 其中Z产品线(含极氪9X、极氪MIX、极氪007等车型)、C产品线、M产品线划至极氪研究院 L产品线(含领克900等车型)、K产品线(含领克08等车型)划至领克研究院 [1] - 极氪001和极氪009隶属于Z产品线 [2] - 集团现拥有领克整车研究院(已存在)、极氪整车研究院(新成立)及银河整车研究院(含几何、银河等新能源品牌) [3] - 极氪与领克品牌从合并状态重新转向独立运营 极氪原为领克旗下电动汽车事业群 2021年独立 2023年11月极氪收购领克汽车51%股权 2024年2月完成交易成立极氪科技集团 2024年9月通过私有化议案 [9][10] 技术研发体系整合 - 智能座舱团队于2024年4月底完成整合 由首席座舱科学家姜军领导 极氪车型短期沿用ZEEKR AI OS系统 其他品牌搭载Flyme Auto系统 [4] - 辅助驾驶团队于近期整合 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智驾团队及迈驰智行合并至重庆千里科技 组建超3000人团队 采用双CEO架构(王军与陈奇任联席CEO 杨沐任CTO) [7][8] - 中央研究院负责智能座舱与平台技术架构开发 千里科技负责辅助驾驶研发 共同为各整车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 [3][11] 战略目标与运营模式 - 采用"中央研究院+卫星整车研究院"架构 中央研究院统一技术研发避免重复投入 整车研究院负责品牌营销、产品定义及整车开发 实现轻量化运营 [3][13] - 整合后目标包括:增长性效益提升超5% 研发效力、管理效益及营销费用效率提升15%-20% 研发环节年节省数十亿元 管理费用与营销费用显著降低 [14] - 品牌定位差异化:极氪聚焦豪华/极致/科技 领克定位潮流/运动/个性 银河定位高价值主流新能源 中国星聚焦节能化/智能化燃油车 [14] 销售业绩与目标 - 2024年7月交付23.77万辆(同比增长58%) 8月交付25.02万辆(同比增长38%) [15] - 截至2024年8月底累计交付189.7万辆 完成年销300万辆目标的63.2% 目标2027年实现年销500万辆 [15]
车企董事长薪酬曝光!李想6.4亿元,吉利李书福仅37.6万元;乐道员工炫耀卖爆了被沈斐批评;曝阿里通义应用视觉团队负责人离职
雷峰网· 2025-05-07 08:17
车企高管薪酬对比 - 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2024年薪酬6.39亿元,其中期权激励占比99.6%达6.36亿元,基础年薪仅266.5万元[2] - 理想汽车高管马东辉、李铁年薪分别为4027.4万元和3916.0万元,较2023年下降[2] -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薪酬765.5万元,在公司高管中排名第9,执行副总裁李柯以1689万元居首[4] - 吉利汽车李书福全年薪酬仅37.6万元,远低于CEO桂生悦的3201万元[4] - 零跑汽车朱江明年薪811.9万元,非执行董事金宇峰薪酬达3197.4万元[2] 科技公司人事变动 - 阿里通义实验室视觉团队负责人薄列峰离职,加入某互联网大厂任多模态部门副总经理,base美国[6] - 极氪紧急调整高管架构:领克销售总经理林杰接管国内营销服工作,林金文分管用户服务板块[12][13] - 乐道汽车总裁沈斐批评员工"卖爆了"言论,强调不立销量flag,前任总裁艾铁成因未达交付目标离职[9][10] - 云从科技副总裁张岭离职,核心技术人员仅剩2人,2024年研发人员减员比例达51%[14] 新能源汽车动态 - 问界M8回应电池类型争议:三元锂电池配置属实,合格证印刷错误[7] - 特斯拉宣布上海工厂Model 3/Y超95%零件中国产,60家供应商进入全球采购体系[20] - 理想汽车在7国招聘销售副总裁,重点布局中东/中亚市场,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纳入70万辆总规划[14][16][18] - 极氪智能座舱团队并入吉利研究院,仍保留ZEEKR AI OS系统,辅助驾驶硬件与路特斯共用[19] 科技行业趋势 - 苹果国行智能功能将通过iOS 18.6上线,由百度/阿里提供技术支持,iOS 19或集成谷歌Gemini[8][9] - 百度公布动物语言转换专利,利用AI技术实现跨物种情感识别与语言转换[21] - OpenAI拟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助手Windsurf,创公司最大收购记录[30] - 美国拟立法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监控对华出口情况[24] 互联网企业动态 - 京东调整骑手招募规则:目前全额承担五险一金费用,平均每月缴纳约2000元[12] - 淘宝闪购系统因活动火爆崩溃,客服回应高并发状态不影响订单履约[22] - Shein和Temu在欧洲广告支出激增,法国市场环比增长35%-40%,应对美国关税政策调整[25][26] 消费电子领域 - 苹果考虑从2026年起错开发布iPhone标准版/Pro版,折叠屏机型或同期推出[26][27] - 苹果在美国开放第三方支付通道,不再强制收取30%"苹果税",中国区政策暂未调整[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