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搜索文档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新规15日起正式施行 推动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
央广网· 2025-09-15 08:55
法规实施背景与市场概况 -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领域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于9月15日起正式施行,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并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 [1] - 当前我国城镇租房人口超过2亿,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租房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40%,市场总量规模大,经营主体多元 [1] 法规核心内容与针对性措施 - 针对“群租乱象”,《条例》第七条明确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面积需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标准 [1] - 针对“高收低租”,《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从事转租经营的住房租赁企业需按规定设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并向社会公示 [1] 法规影响范围与行业规范 - 《条例》共七章五十条,对住房出租人、承租人、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网络平台经营者等各类市场主体提出相应行为约束 [2] - 法规提出制定并公布住房租赁合同及租赁经纪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并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不同区域和类型住房的租金水平信息 [2] 市场发展预期 - 《条例》实施是我国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化、法治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随着法规深入实施和配套政策完善,市场将迎来更健康有序的高质量发展 [2]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上海“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 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央广网· 2025-09-15 08:55
公司业绩与战略 - 一家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智能产品平台型企业上半年实现总营收839亿元,同比增长113% [1] - 公司海外业务占总营收约50% [1] - 公司研发团队有19000多人,占比接近总人数的30%,每年研发投入至少增长百分之十几 [1] - 公司正依托上海优势,加速向机器人、工业软件、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突破 [1] 上海贸易结构 - “十四五”期间,上海高附加值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从54%上升到60% [2] - 同期上海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突破三分之一 [2] 外商投资与营商环境 - “十四五”以来,上海新增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79家、外资研发中心142家 [2] - 上海是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为集中的城市 [2] - 一家世界领先的工业软件公司将其最新技术研发实验室落地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 [2] - “十四五”以来,上海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超过980亿美元,年均新设外资企业超5700家 [2] - 管理部门为企业对接政策、拓展业务,并提供人才服务、生活服务等支持 [3]
以军对加沙地带展开密集空袭 卡塔尔方面表示将继续调停加沙冲突
央广网· 2025-09-15 08:27
央广网北京9月1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以色列国防军14 日在加沙地带多地的袭击已造成45名平民死亡,其中32人死于加沙城。以军发布声明说,当天空袭加沙 城三座高层建筑,并称空袭前已发出"疏散警告"。声明还说,以军持续在加沙地带北部多个地点开展军 事行动,打死多名巴武装人员,并摧毁反坦克导弹阵地。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在社交媒体发表声明说,由于以色列的空袭,成千上万加沙 人被迫徒步逃离加沙,饮用水、食品和帐篷严重短缺,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 据以色列媒体14日报道,以色列国防军估计,目前已有超过30万巴勒斯坦人从加沙城撤出。此前, 以军下令要求加沙城内约100万居民全部撤离。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14日表示,卡塔尔将继续斡旋工作,以结束加沙地带冲突。阿拉 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筹备会议当天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来自阿拉伯国家联盟和伊斯兰合作组织 成员国的外长级官员与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针对以色列本月9日袭击卡塔尔事件形成一份声明草案, 供15日举行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审议。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政府媒体办公室发表声明强 ...
中国之声特别报道丨以心理疗愈为幌子的敛财骗局,如何一步步套牢消费者?
央广网· 2025-09-14 20:25
央广网北京9月14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江晓晨 韩雪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生活不会一帆风顺,遇到暂时的困难时,有人选择了 心理疗愈课程,希望从中找到方法、动力,帮助其解决现实问题。实际上,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一些所谓的心理疗愈课程,不仅收费高昂,还会让人深陷 其中,难以自拔。 近日,有多位听众拨打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热线400-800-0088反映,他们被平台短视频内容吸引买课后,掉入了不断续课的套路里,这些课程不仅没有改 善生活状况,反而带来了孩子休学、家人抑郁等诸多新问题。以心理疗愈为幌子的敛财骗局,如何一步步套牢消费者? 去年9月,刘言(化名)的孩子因转学后无法融入新环境,加之自身家庭的矛盾,刘言觉得自己深陷生活的泥沼。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视频号上刷到 有机构关于原生家庭疗愈的直播。直播间里,老师与学员连麦互动。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刘言花999元购买了直播课程。 刘言透露:"999元的课程里包含三场直播,在最后一场直播中有个依附链接法则,正好戳中了我祖上有创伤的痛点。课程说依附链接法则能疗愈创伤, 表示现在过得不好,创业失败、孩子也不好,全都是祖上的原因。没有过这种神秘体验,这让我深信不疑。 ...
新闻有观点·行业洞察丨年轻人拖着行李箱来逛的菜市场长什么样?
央广网· 2025-09-14 19:47
行业转型趋势 - 传统菜市场通过融入网红打卡元素和民国风设计实现物理空间形象升级 吸引年轻人及游客群体[1][4] - 改造后菜市场日均人流量达4000人次 销售额同比上涨40% 体现客流与营收双重提升[4] - 南京 成都 广州等多城市复制该模式 菜市场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新窗口和城市地标[10] 商业模式创新 - 业态组合新增老字号小吃 手工文创 咖啡等多元化服务 形成"买菜+餐饮+文创"复合空间[6] - 推出"楼下买菜 楼上加工"的共享厨房消费场景 加工费实行八折优惠增强消费粘性[6] - 通过新商户减免三个月租金 网红商户优先入驻等政策支持年轻创业者[6] 可持续发展策略 - 开发文创产品及纪念品 通过打卡消费模式延长产业链价值[10] - 策划相亲活动等创新服务内容 强化社交属性和用户体验[10] - 保持农副食品品控优势与价格竞争力 维系社区居民信任感[6][9] 社会价值体现 - 菜市场转型为社区公共活力空间 提升都市生活品质感与便利感[10] - 成为城市记忆与文化传承载体 兼具烟火气与现代化消费体验[9][10] - 多元复合空间定位使其成为"城市新客厅" 促进社区互动与城市景观升级[9][10]
多地取消出租车司机户籍限制,政策“松绑”会带来哪些影响?
央广网· 2025-09-14 12:02
政策修订进展 - 全国已有14个地方人大常委会修订出租汽车管理条例 取消出租车司机户籍限制 包括昆明 上海 大连等地 [1] - 大连市在2016年就取消了出租车司机户籍限制 2023年又在地方性法规中再次明确取消 [2] - 政策调整主要依据交通运输部2016年修订的《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 [2] 市场影响 - 大连市出租车从业资格证考取总量从4万人左右增长到7万多人 基本实现翻番 [3] - 取消户籍限制后出租车和网约车从业人员大幅增加 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3] - 外地司机主要来自河南 安徽等周边省份 在上海开出租车的外地司机越来越多 [1] 行业准入管理 - 虽然取消户籍限制 但行业准入管理并未放松 严格执行三年以上驾驶经历要求 [2][3] - 加强驾驶员条件审核 包括无交通肇事犯罪 无危险驾驶犯罪记录 无吸毒记录 无饮酒后驾驶记录 [3] - 要求连续三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 且无暴力犯罪记录 [3] 行业竞争与发展 - 网约车进入出租市场对传统巡游车行业造成驾驶员分流 [2] - 取消户籍限制使行业得到充分竞争和发展 倒逼行业提升服务水平 [1] - 大连市实现从业资格互认 取得资格后既可开出租车也能开网约车 [3] 专家观点 - 取消户籍限制有利于促进公平与融合 满足市场需求 适应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变化 [3][5] - 短期可能增加本地司机竞争压力 但长期可能因市场扩大形成薄利多销效应 [5] - 外地司机加入可能促使本地司机向高端化 专业化服务转型 如商务接送 旅游导览等 [5] - 政策变化体现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的政策导向 有助于形成统一的出租车市场 [5] 未来建议 - 建议设立以驾驶技能+服务能力+安全意识为核心的新市场准入标准 [6] - 要求通过本地路况考试 急救知识培训 应急处理演练等 [6] - 针对外地司机增设城市文化与服务规范专项课程 包括方言基础 旅游景点知识等 [6] - 推动巡游车与网约车驾驶员资格互认 运力调度协同 减少恶性竞争 [6]
总台四川总站揭牌运行 总台多个科技文化项目在成都启动
央广网· 2025-09-14 11:41
总台"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成都智慧康养赛道展演活动现场启动。展演活动将让观众近距 离观察、体验机器人实际工作应用。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四川篇》开机。精品短剧《峨眉》 同日启动,将展现峨眉武术、禅茶文化等地域文化魅力,为全国文旅深度融合提供创新性实践样本。 央广网北京9月1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 台四川总站揭牌运行暨总台系列项目启动活动13日在成都举行。总台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家重点实 验室成都科创中心同日揭牌。该中心依托总台全媒体超高清NVI技术和成都市高清显示完整产业链条, 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科创平台。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央广网· 2025-09-14 11:41
制造业总体表现 - 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 [1]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4] - "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8万亿元 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30% [4] 产业结构升级 - 传统产业加快焕新 新兴产业加速领跑 未来产业加力生根 [1] -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量质齐升 [1]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从标杆引领向规模推广转变 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超1亿台套 [3] 区域与产业集群发展 - 北京已有400多家机器人骨干企业落户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机器人企业和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数量全国首位 [1] - 江苏无锡推进产业集群+特色园区模式 提升集成电路产业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 [4] - 无锡建成具备高端光刻胶研发检测及产业化匹配全链条能力的半导体纳米级光刻胶中试线 [4] 技术创新与突破 - 人形机器人从表演展示向家庭使用和工厂应用进化 [1] - 上海外高桥造船第二艘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项目进度超83% 推动邮轮供应链本土化和国产化率提升 [3] - 洛阳轴承集团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实现高效智能生产体系 实时展示设备运行和产品加工数据 [3] 应用场景拓展 - 北京市在机器人应用推广领域推动199款机器人产品在134个应用场景落地 [2] - 应用场景涵盖工业应用 医疗 养老 水务 园林等11个大类 [2]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实体生产线与云端虚拟工厂有机结合 [3] 政策与发展方向 -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5] - 推进工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实施打造新动能行动 [5] - 坚持高水平开放 推动产业升级向新布局稳健发展 [5]
多国人士积极评价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上的重要讲话
央广网· 2025-09-14 11:41
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认同 - 多国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讲话重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以实际行动携手各方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表示讲话彰显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斯洛伐克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日益紧密 [2] - 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认为讲话对世界和平至关重要 强调人类应当同舟共济和睦相处 [2] 中国全球倡议的国际影响力 - 埃及新闻总署前副署长萨拉姆指出讲话为世界注入正能量 强调国家间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维护共同安全 [2] - 国际人士认为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合作共赢与共同发展 展现大国担当 [2] - 俄罗斯科学院专家巴巴耶夫认为全球治理倡议强调主权平等以人为本 前景广阔将获得广泛认同 [3]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中国方案 - 巴巴耶夫指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和平发展原则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契合 全球治理体系亟需改革和完善 [3] - 吉中友好协会主席布库耶夫表示全球治理倡议极具现实意义 体现对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 [3] - 中国持续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通过四大全球倡议和"一带一路"促进人类共同发展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