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事
icon
搜索文档
交通运输部启动防御台风三级响应 全力防御应对台风“韦帕”
央视网· 2025-07-19 15:45
台风"韦帕"影响及应对措施 - 台风"韦帕"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 预计影响浙江东南部、福建东部沿海、广西东南部、广东大部、海南岛大部、台湾岛大部等地 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广东南部沿海和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台湾岛东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 [1] 交通运输部防台风部署 - 交通运输部调度海南、广东、广西、四川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 要求提高政治站位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全力落实防汛防台风各项措施 [2] - 船舶方面要强化风险研判、预警叫应和监督管理 提前采取避风措施 加强重点船舶、海上施工作业船舶管控调度 [2] - 港口、航道方面要科学安排港口作业 加强码头、堆场、罐区等重点区域巡查 做好航道、航标、通航建筑物的检查检修和加固 [2] - 公路方面要强化"响应、巡查、管控"工作要求 根据气象预警等级分级分类落实响应措施 [2] - 道路运输方面要加强客货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运输保障 重点强化对"两客一危"车辆和重载货车的安全监管 [2] - 城市交通方面要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 强化预警监测 做到应停尽停 [2] - 工程建设方面要严格落实管控措施 强化驻地灾害防范 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地方及部门具体应对措施 - 海南海事局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 建立实时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机制 做好来琼避风船舶交通组织和服务保障 [2] - 广东海事局通过"现场巡航+远程监管"实时掌握在港船舶情况 督促落实防台风措施 指导制定防台风计划 [3] - 珠江航务管理局密切关注台风对船舶过闸的影响 督促船闸运行单位检查维护设施设备 必要时采取停航措施 [3] - 南海救助局跟踪涉客船舶停航避风情况 优化调整救助力量部署 加强救助装备隐患排查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3] -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落实强降雨预警响应 抓好动态管控 强化会商研判 督促行业落实防范措施 [3]
内地-香港绿色能源交流与对接活动圆满举办 | 航运界
搜狐财经· 2025-06-25 21:12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能源合作 - 内地-香港绿色能源交流与对接活动在深圳举办 旨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海事活动向绿色清洁高效转型 近百家企业参与[1] - 活动由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副局长曾花城主持 聚焦建立高效绿色海洋燃料供应链 促进需求匹配与合作对接[1][3] - 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指出绿色发展是全球贸易重要方向 绿色贸易正成为推动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驱动力[5] 香港的战略定位与角色 - 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强调香港作为"超级连接器"和"超级价值瀑布" 在贸易物流金融等传统领域作用显著 同时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增长潜力强劲[7] - 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和石油流通协会计划利用香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地位 促进燃料生产商与航运公司开展商业合作 推动绿色海事燃料领域发展[14] 区域协同与合作成果 - 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表示粤港合作可维持稳定供应链 确保全球市场准入 实现"1+1>2"协同效应 支持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并探索新兴机遇[9] - 香港船东会与中石化(香港)签署合作备忘录 将开展船用燃料供应业务交流 联合调研绿色燃料加注和能源转型等议题[11]
(投资中国)在华外企加码中国市场 愿与中国经济“同频共振”
中国新闻网· 2025-06-01 14:24
DNV集团在华业务发展 - DNV集团1864年成立,是全球检测、测试和认证领域的知名公司,1888年进入中国市场,最初仅有1名员工,目前在中国拥有1200名员工 [1] - 公司在华业务从最初的船舶检验服务拓展至海事、能源、认证、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服务等多个领域,涵盖油气、可再生能源、汽车、食品和医疗保健等行业 [1] - 公司每年持续投入中国市场,重点关注海事行业的低碳、数字化发展和网络安全转型,助力中国海事行业高质量发展 [1] 欧莱雅集团在华战略合作与研发 - 欧莱雅集团与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未名拾光达成战略合作,进行少数股权投资,共同研发创新生物活性成分并推动规模化生产,采用低碳生物制造技术开发化妆品原料 [2] - 欧莱雅中国研发与创新中心成立20周年,截至2024年在中国申请专利372项,其中81项为中国研发产生的发明专利 [2] - 公司视中国市场为业务增长关键引擎,在创新、可持续、人才发展等方面提供动力,并看好中国消费市场潜力 [2] 丹纳赫集团本土化战略进展 - 丹纳赫旗下美谷分子仪器新品在中国全球首发,由上海团队主导研发,标志着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进入新阶段 [3] - 公司2022年启动"创升中国"战略,引入多条海外生产线至中国,2023年升级本土战略,推动中国医疗生态创新 [3] - 未来80%在华销售产品将实现本土生产,80%中国工厂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本土采购,目标成为最本土化的跨国公司之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