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

搜索文档
年内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已达27次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险资举牌仍有积极性 增配权益资产也有较大潜在空间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45
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持续活跃 - 年内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总次数已达27次,远高于去年全年的20次 [3] - 25次为主动买入触发举牌,2次为被动因素触发举牌,反映险资主动增持意愿强烈 [5] - 举牌方式以竞价交易和二级市场买入为主,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和保险责任准备金为主 [5] 太保寿险举牌东阳光药案例 - 太保寿险通过换股被动触发举牌,直接持有东阳光药H股605.86万股,占比5.38% [5] - 太保寿险及关联方共持有东阳光药H股754.6万股,占比6.70% [5] - 截至3月31日,太保寿险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4411.84亿元,占上季末总资产19.88% [5] 监管政策推动险资入市 - 监管部门出台实施方案,强化长期考核机制,3年和5年周期考核指标权重达70% [6]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促进险资加大入市力度 [6] - 新规根据偿付能力分级设定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最高可达总资产50% [7] 险资权益配置现状与空间 - 全行业一季度末权益投资占比20.6%,低于多数公司偿付能力对应的上限 [7] - 中国平安人寿一季度权益类资产占比23.26%,距30%上限仍有空间 [8] - 中邮人寿二季度权益类资产占比17.08%,显著低于30%上限 [8] - 行业普遍权益配置比例距监管上限较远,未来增配空间充足 [8] 险资增配权益资产动因 - 资本市场估值处于低位,险企把握机会增配权益资产 [6] - 通过举牌实现权益法核算可减少当期损益波动性 [6] - 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较高,支持进一步增持权益资产 [8]
多家银行迅速响应两项贷款贴息政策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43
政策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于8月12日正式公布 [1]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时间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2]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针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消费领域 实施时间为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 [3] 银行响应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10家银行已发布公告 表示将有序开展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 [2] - 银行明确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进政策落地 不收取任何费用 [2] - 农业银行等银行将优化服务业贷款办理流程 简化手续并匹配优惠信贷额度 [3] 政策影响 - 预计两项政策叠加将对商业银行业务产生结构性影响 推动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增长 [1] - 餐饮、零售、文旅等行业对公贷款余额有望提升 带动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服务需求 [1] - 形成"消费需求扩张-企业营收改善-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增强"的正向循环 [3] 银行业务机会 - 消费金融和普惠金融将成为银行增长引擎 零售和普惠贷款占比有望上升 [4] - 消费信贷市场结构性扩容 绿色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或成新增长点 [4] - 深化与中小微服务业企业合作 提升客户黏性 实现零售与对公业务协同联动 [4] 银行应对措施 - 银行需强化系统支撑 实现贷款账户与消费场景动态绑定 严防套利风险 [5] - 优化业务流程简化贴息申请手续 同时针对区域差异灵活调整授信策略 [5] - 深化数字化风控 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5][6]
国盾量子上半年量子计算业务收入同比增超283%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4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74.54% [2] - 研发投入5517.08万元,同比增长33.77%,占营收比例45.46% [2] - 量子计算业务收入5596.05万元,同比增长283.92% [2] - 量子通信业务收入5173.77万元,同比增长28.10% [5] - 量子测量业务收入856.51万元,同比增长13.75% [5] 量子计算业务 - 量子计算业务累计收入突破2.3亿元,销售规模在行业居于前列 [4] - 2020-2024年量子计算业务收入分别为508.13万元、4117.72万元、3418.92万元、4478.25万元、5658.87万元 [3] - 向海外交付2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 [2] - 为合肥先进计算中心提供20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及超量融合系统 [2] - 为中电信量子集团完成"天衍-504"超导量子计算机验收,助力建成880比特计算集群 [2] 量子通信业务 - 参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量子通信技术研究项目 [5] - 参与交通银行"两地三中心"量子保密通信项目 [5] - 拟与中电信量子科技签订1400万元"量子密话密信"技术服务合同 [5] - 拟与中电信量子集团签订7654.18万元量子城域网设备框架协议 [5] 量子测量业务 - 冷原子重力仪销售2台,在手未执行订单3台 [5] 行业前景 - 全球量子技术投入持续加大,量子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6] - 公司在量子计算、通信、测量三大板块具备技术积累和市场布局优势 [6]
江苏索普拟定增募资不超15亿元扩产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40
公司融资与项目规划 - 江苏索普计划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不超过15亿元,全部用于醋酸乙烯及EVA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 [1] - 项目总投资约32.26亿元,将建设33万吨/年醋酸乙烯生产装置、80万吨/年硫酸生产装置及15000Nm3/h空分装置 [2] - 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年操作时数为8000小时,建成后可实现主营业务向下游延伸 [2] 技术与产业链优势 - 公司乙烯法工艺为国内唯一获得美国DuPont授权的技术,具有产能规模大、运行稳定、技术成熟等优势 [2] - 依托醋酸领域的生产经验、先进工艺及充足产能,可为项目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醋酸原料 [2] - 项目将利用公司现有闲置预留地块,有效盘活土地资产 [2] 市场需求与行业趋势 - 2024年我国醋酸乙烯产量约248万吨,表观消费量达257万吨,行业正迎来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 [4] - 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EVA树脂需求激增,进而拉动上游高品质醋酸乙烯的消费升级 [3] - 现有产能中乙炔法工艺占比偏高,难以适配光伏等高端领域对材料性能的严苛要求 [4] 政策支持与战略意义 - 《江苏省"十四五"化工产业高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醋酸延伸至醋酸乙烯及相关精细化工产品 [4] - 项目采用先进乙烯法技术,有望填补国产高端醋酸乙烯供应缺口,推动国内醋酸产业链关键环节升级 [4] - 此次定向增发是公司应对行业变革的战略布局,把握了政策红利与市场机遇 [5]
前7个月新增社融23.99万亿元 7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8%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29
金融数据概览 - 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 同比增长9% [1] - 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1][3] - 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 同比增长6.9% [1] 贷款结构分析 - 前7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其中住户贷款增加6807亿元(短期减少3830亿元 中长期增加1.06万亿元) [1]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63万亿元(短期增加3.75万亿元 中长期增加6.91万亿元 票据融资增加8247亿元) [1]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357亿元 [1] 社融与财政政策 - 前7个月社融增量累计23.99万亿元 同比多增5.12万亿元 [2] - 政府债券发行加快是社融增速提高主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形成合力 [2] - 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将拉动总需求 促进财政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2] 货币供应动态 - 7月末M1余额111.06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3] - M0余额13.28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 [3] - M1与M2剪刀差收窄反映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经济活动回暖 [3]
多地住房公积金支持支付首付款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29
住房公积金政策优化 - 天津市推出新举措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存量房首付款符合条件的缴存人及配偶可一次性申请提取购房合同签订当月之前的住房公积金金额支付首付款且已提取金额纳入贷款额度计算范围 [2] - 今年以来已有北京深圳杭州西安等超30个地区出台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首付款政策支持范围逐步延伸至一线二线核心城市 [2] - 北京市明确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公积金贷款 [2] 政策效果与行业影响 - 住房公积金政策显著降低购房门槛对首付能力不足的年轻群体和新市民尤为有利 [2] - 住房公积金在提高居民购房和租房支付能力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 政策优化带动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核心区库存去化周期缩短 [5] 政策优化方向 - 苏州市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使用次数认定标准下调首付款比例支持物业费提取住房公积金 [4] - 北京市调整住房套数认定标准提高二套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 [5] - 未来住房公积金有望从住房金融工具升级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居住服务工具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安居"跨越 [5] 未来政策趋势 - 各地可结合"租购并举"政策加大住房公积金在租赁场景下的支持力度 [5] - 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的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模式可在全国更大范围推广 [5] - 深圳西安等多地已推进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互认互贷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 [5]
锂行业加速推进“反内卷”行动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29
锂行业健康发展倡议 - 锂业分会发布倡议书呼吁合理布局新建产能、签订长期协议稳定供应、推动产业链协同优化[1] - 行业骨干企业达成"反内卷"共识包括价格自律、暂停扩产、加强产业链合作[1] - 市场各方正积极向"反内卷"方向靠拢以结束恶性价格竞争[1]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新能源热潮导致跨界经营者涌入加剧行业竞争分散化[2] - "反内卷"行动或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并向平稳过渡但需时间落地[2] - 宁德时代宜春锂矿停产事件或导致中短期锂盐供应收缩价格上行[2] 供需与价格趋势 - 中邮证券研报指出6.5万元/吨锂价长期底部确立供需或于2027-2028年平衡[2] - 锂供给收紧可能成为长期趋势[2] 中长期发展动力 - 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仍是核心增长点新兴领域如电动飞行器拓展应用场景[3] - 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但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竞争关键[3] - 低成本技术路线企业将更具优势行业整合进程加速[3] 企业突围策略 - 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提升可帮助增加产品附加值穿越周期[4]
“向海图强”大有可为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21
海洋经济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跑赢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 - 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2024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增长率达5.9%[1] - 全国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激活超5000亿元投资额[1]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 - 海洋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海洋旅游业表现亮眼,海洋交通运输业韧性凸显[1]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稳健增长,兆瓦级发电机组"奋进号"连续并网运行超3年[1] - "海星大模型"正式发布,助力海洋药物研发[1] 政策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中国特色向海图强之路[2] - 上海、广东、福建等地出台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2]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船舶工业引入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生产流程精细化管理与全周期优化[3] - 智能化航运大模型优化航线规划与运营决策,降低远洋运输综合成本[3] - 智慧养殖与管理系统普及减少渔民无效出海频次,提升单船产出与经济效益[3] - 无人机运输提升生鲜水产品转运效率,5G-A通感一体技术构建海洋经济活动关键基础设施[3] 投融资情况 - 2024年涉海企业IPO融资规模114亿元,占全部IPO企业融资规模的17.0%[4] - 2025年第一季度7家涉海企业完成IPO上市,融资规模36.2亿元[4] - 福州、厦门等地通过组建产业基金支持海洋经济发展,上海研究建立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4]
解锁1327.8万户新设经营主体背后的活力密码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21
8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新设企业462万 户,新设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笔者认为,多种经营主体稳定增长的背后,不仅折射出中国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态势,也释放了多重积极信号。 其一,量的增长体现了多元市场主体投资信心的增强。 上半年,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新设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新设民营企业以434.6万户、4.6%的增速持续担纲主 力军;外资企业3.3万户的新设数量同步实现4.1%增长,用实际行动对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个体工商户以862.9万户的庞大规 模,生动诠释了作为国民经济"毛细血管"的旺盛生命力。这种多元市场主体协同共进的格局,彰显出超大规模市场的内生动 力,也传递出市场主体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其二,质的提升加速了产业结构深度调整。 ■安宁 第三产业1171.2万户新设主体的绝对优势,与"四新"经济企业占比突破40%的结构性变化形成呼应,也成为产业结构深度 调 ...
境外投资者“爆买”A股公司的启示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21
外资持股比例超限现象 - 思源电气因境外持股比例超过28%被深港通暂停买盘 成为2025年首只被"限购"的股票 [1] - 双环传动、华明装备、宏发股份等公司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均超过24% 接近30%的监管上限 [1] - 根据规定 全部境外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A股的持股比例总和不得超过30% 达到28%时暂停买入 [1] 外资青睐公司的共同特征 - 思源电气、双环传动、宏发股份、华明装备等被外资"爆买"的公司均具备深厚护城河和全球竞争力 [2] - 宁德时代、贵州茅台、比亚迪、迈瑞医疗等行业龙头因核心技术壁垒和进口替代能力成为外资配置重点 [2] - 外资看重企业持续增长潜力与行业地位 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将获得价值重估 [2] 外资投资方法论启示 - 国际知名机构如巴菲特旗下投资机构通过长期持有比亚迪等标的获取超额收益 [3] - 外资机构注重深度基本面研究 聚焦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管理层战略等长期要素 [3] - 成熟方法论包括严谨估值模型和产业趋势判断 避免题材炒作和短期博弈 [3] 资本市场开放效应 - 外资持续涌入反映中国资本市场深化开放成果 政策便利措施提升A股吸引力 [4] - 外资流入带来增量资金 并通过成熟投资理念提升市场定价效率 [4] -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A股机制完善将催生更多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龙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