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前10个月同比增长14.7%
证券日报· 2025-11-22 00:24
谈及如何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思源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继 续完善外资政策体系,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同时,加强政策落实力度,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二是持续 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简化外资审批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外资企业投诉处理机制;三是打造好"投资中国"品牌,开 展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促进活动;四是发挥好开放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制度型开 放,赋予开放平台更多先行先试政策,吸引更多外资集聚。 分行业来看,今年前10个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619.1亿元人民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458.2亿元人民币;高技术产 业实际使用外资1925.2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 资分别增长173.1%、41.4%、40.6%。 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逐渐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大幅提升。在陈建伟看来,从引资结构看,资本流向与中国新 质生产力的发展逻辑相适配。例如,电子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中国全球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以及消费 场景迭代。 今年 ...
以商业地产之力促产城融合发展
证券日报· 2025-11-22 00:22
一方面,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生物医药、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直接推动了研发 实验室、特色产业园、厂房建设等空间载体的定制化需求大幅增长,商业地产运营商应勇于抓住这一波新需求,发挥自身优 势,加快构建能够满足这类产业需求的商业模式,助力相关产业落地。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扩张,带动数据中心、算力中心以及智慧生态办公等新型基建需求激增,这将导致相关地产 投资规模大幅增加,甚至高达万亿元,这是增量市场的巨大商机。例如,开发商建设写字楼时,应摒弃传统单一办公业态的设 计理念,转而根据客户需求构建"研发+中试+展示"三位一体空间,甚至可以与当地相关部门加强互动,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从最基础的工商财税服务,到全面的IT支持,再到更多的个性化增值服务,都涵盖其中,以此提升运营服务的软实力。 角色二:多元业态融合"商业体"。 过去,商业地产的主流商业模式是建房子、租房子、卖房子,如今这类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市场需求。随着智慧城市、城 市群以及区域经济圈发展进入新阶段,小到一座城市,大到一个囊括诸多城市的经济带,其发展潜力均取决于融合了多少"智 慧"。 ■王丽新 当前,各地均在加紧谋划"十 ...
政策“组合拳”持续落地 提振房地产市场消费活力
证券日报· 2025-11-22 00:19
11月20日,杭州市余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杭州市余杭区财政局发布的《促进房地产市场消费的通 知》提到,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含)期间,对实施让利促销的项目(以备案清单为准),按 照每套3万元的金额,在办理所购新建商品住宅不动产权证后,给予购买相应项目新建商品住宅的购房 家庭补助。 作为一项真金白银减轻购房者消费负担的支持政策,今年以来,已有郑州、武汉、合肥、成都等多个城 市发布了购房补贴新政。从补贴类型看,主要涉及刚需、人才、多子女家庭等群体。 近期,又有多地通过契税补贴或发放购房补贴等方式,着力提振房地产市场消费活力。 11月21日,张家界第十三届房地产交易会(支持保障性住房对象改善住房需求专项房交会)现场展示开 启。此次房交会针对永定城区保障性住房对象推出了两项力度空前的优惠政策:一是参展房地产开发企 业将推出房交会专属特价房源,交易价格不受市场熔断机制限制。二是活动期间,所有符合条件的保障 对象成功购房,均可享受100%的契税补贴,真金白银减轻购房负担。 结合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来看,今年前10个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6.8% 和9.6%,降幅比去年同期分别收窄 ...
老字号如何扛稳金字招牌
证券日报· 2025-11-22 00:17
其一,老字号需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产品多元化和营销智能化,在新消费场景中保持竞争力。以同仁堂为 例,其通过完善生产供应链运营平台,逐步实现了生产环节的实时数据采集和设备状态监测,并将数字 化项目延伸至终端营销和渠道拓展。线上线下的互补互动,不仅提高了同仁堂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也进 一步强化了品牌曝光度和消费黏性。 其二,老字号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满足消费升级和时代发展需要。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老品 牌、老技艺、好信誉,而其劣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源于"老",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接受程度不够高。因 此,老字号需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前提下赋予产品新内涵,通过新产品、新包装和跨界联名等方式提升品 牌活力,通过和非遗、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打造消费新场景。比如,吴裕泰在保留传统制茶技艺的基 础上,结合现代消费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新品,平衡了"守"与"创"。 其三,老字号要完善人才培养与传承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注意到,已有品牌和地区在老字号示 范创建中加入了人才培养、技师认证和创新创业扶持等内容,确保技术与管理的双向升级。这不仅是对 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对企业长期竞争力的保障。 此前,商务部等五部门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 ...
央企专业化整合持续提速 国资委:要多用、善用资本市场
证券日报· 2025-11-22 00:16
专业化整合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去年以来,中央企业围绕服 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持续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已开展专业化整合项目千余 个。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在会上强调,现阶段中央企业开展专业化整合工作,就是要深刻把握当前新形 势新任务,在服务国家战略、补链强链、科技创新、提质增效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整合的主动性、系 统性、针对性,将专业化整合打造成培育核心优势企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 段。 11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并举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 会上,8组17家单位分两批进行了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其中包括中国石化与东方电气集团、内蒙古乌审 旗碳纤维"产业合作+资本运作"项目,中国一汽与卓驭科技智能驾驶领域专业化整合项目,中铝集团与 鞍钢产业互联网与数智供应链领域专业化整合项目,南航集团与招商局集团航空物流领域专业化整合项 目等。 整体上看,此次签约的专业化整合项目,既聚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整 合优质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又围绕优化提升传统产 ...
ETF总规模较年初增加近2万亿元
证券日报· 2025-11-22 00:15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1月21日,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总规模达5.69万亿元,相较年初总规模增加近2万亿 元。分类来看,年内规模增长最高的为股票型ETF,包括多只宽基ETF规模增长更是超过500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来,股票型宽基ETF规模增长迅速,反映出投资者对核心资产配置需求的持续提升,当前A股市场 情绪趋于稳健,投资者对经济复苏预期增强,推动资金流向代表大盘蓝筹的宽基指数。其中,机构资金持续增配核心资产最突 出,支撑股票型ETF规模的领先地位。 数据显示,按基金成立日计算,年内新发行328只ETF基金,合计募集份额2533亿份。其中,份额增加最大的行业为金 融,有25只基金跟踪;份额增加最大的主题为中证机器人指数,有9只基金跟踪;份额增加最大的指数标的为恒生科技,有13 只基金跟踪;收益最高的指数标的为港股通创新药,有3只基金跟踪。同时,年内ETF总规模新增近2万亿元,整体来看,今年 ETF基金呈现持续扩容态势,产品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分类来看,年内股票型ETF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股票型ETF在数量、份额和资产净值上均显著领 先,是投资者最核心的配置方向,截至目 ...
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升至81.13%
证券日报· 2025-11-22 00:15
深圳市融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FOF基金经理李春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股票私募仓位指数持续走高, 是市场表现向好、政策持续引领以及私募机构积极行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今年A股市场上行趋势明显,尤其是自8月份以来,A股市场持续上行并突破多个关键点位,市场赚钱效应显著,股票私 募产品业绩随之改善,增强了私募机构的加仓信心。同时,政策层面持续释放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叠加居 民资产向权益市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朗,这些进一步巩固了A股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市场共识。此外,作为行业风向标的百亿 元级股票私募,凭借其在科技、创新药等优势领域的深度研究,更敢于通过集中加仓捕捉结构性机会,带动了行业整体仓位显 著提升。"李春瑜说。 本报记者 方凌晨 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年内再攀高峰。11月21日,私募排排网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升至 81.13%,较前一周的80.08%上涨1.05个百分点,较10月末的年内峰值80.16%上涨0.97个百分点。 继10月末年内首次突破80%以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已连续3周站稳80%关口。中等仓位股票私募进一步提高仓位水平,成 为此次股 ...
多只红利ETF规模刷新纪录
证券日报· 2025-11-22 00:15
同时,多家公募机构旗下红利产品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展现出震荡市中独特的"吸金"能力。 本报记者 彭衍菘 规模最大的红利主题ETF—华泰柏瑞基金旗下红利低波ETF于11月14日刷新规模纪录,达266.03亿元,成为这一波红利行 情中的"领头羊"。 近期,红利主题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在资本市场中表现抢眼。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红利主题 ETF月内净流入额达63.18亿元,自年初以来净流入额高达356.23亿元,目前规模较年初增长49.31%至1661.71亿元。 此外,还有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易方达中证红利ETF、工银瑞信基金旗下港股红利ETF等刷新规模纪录,最高 纪录分别达170.07亿元、111.66亿元、90.32亿元。 "高股息资产兼具股息收益与估值修复双重潜力。"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崔悦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一方 面其能在低利率环境下提供可观的现金回报,另一方面较低的估值水平为后续修复留出空间。 一位公募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分红一般在年末尤其是年报公布之后相对密度更高一些,分红季来临 前,是配置红利资产重要的时间窗口。 在红利主题ETF中, ...
我国开源生态建设迈入新阶段
证券日报· 2025-11-22 00:15
这些成就背后,是中国开源社区治理模式的成熟演进。通过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等平台,我国正在构建 项目孵化、资源整合与生态反哺的良性循环体系。这一优势在于产业链的深度协同,开源鸿蒙社区汇聚 全球企业与开发者群体协同发力,推动技术在多个重点领域实现规模化落地;开源欧拉凝聚开发者力量 为AI算力集群等前沿应用提供支撑。 笔者认为,要让更多开源项目顺利"毕业",构建更加繁荣的开源生态,产业链各方需要从三个维度重点 发力。 第一,构建育苗—造林—成荫阶梯培育体系。开源生态建设要遵循项目成长规律,建议基金会联合产业 链建立分阶段、差异化的扶持机制。对于初创项目,要提供技术孵化、社区运营等基础支持;对于成长 项目,要帮助其拓展应用场景、完善治理结构;对于毕业项目,则要重点支持其产业规模化落地和国际 化发展,形成"培育一个、成熟一个、带动一片"的良性发展格局。 在11月21日举行的2025开放原子开发者大会上,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宣布旗下开源鸿蒙与开源欧拉成为 首批毕业项目,这意味着我国开源生态建设迈入新阶段,将为行业创新突破与技术迭代升级注入持久动 力。 ■贾丽 开源项目的"毕业",并非意味着其将脱离基金会生态,而是标志着其技术 ...
开源鸿蒙、开源欧拉“毕业” 中国数字生态崛起
证券日报· 2025-11-22 00:15
11月21日,在2025开放原子开发者大会的舞台上,一场象征着中国开源生态成熟蜕变的"毕业典礼"正在 举行。大会上,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程晓明和秘书长助理李博为开源鸿蒙项目群工作委员会执行 主席章晓峰、开源欧拉委员会主席熊伟颁发纪念杯和证书。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开源鸿蒙与开源欧 拉正式成为中国首批"毕业"的开源项目,完成了从技术孵化到生态成熟的征程。 "不同于学生毕业后就离开了学校,开源项目的'毕业'其实是项目在技术迭代、社区治理和生态发展走 向成熟的表现。"李博表示,"这意味着这些项目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为全球 开发者和用户创造更大价值。"大会透露的一组数据更印证了中国开源生态的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 底,我国活跃开源项目已突破300万个,活跃开源开发者达227万人,形成了规模宏大、结构多元的开源 人才队伍。 章晓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批开源项目的"毕业",向业界展示了中国开源生态正加 速从"规模扩张"走向"质量跃升"。 两项目正式"毕业" "毕业"是开源项目孵化运营中的关键节点,不仅标志着开源项目已通过基金会技术监督委员会(TOC)的 严格评审,达到了成熟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