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西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广西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党的隐蔽战线主题展
广西日报· 2025-08-16 10:14
展览概况 - 广西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隐蔽战线主题展览 布展面积约300平方米 分为4个主要部分[1] - 展览集中展出249张历史图片 涵盖隐蔽战线方针 战略思想及重要历史事件[1] - 通过多维度展示讲述党的隐蔽战线工作者以生命和信仰书写的感人故事[1] 展览内容 - 分为抗战时期党的隐蔽斗争方针与专门机构 推动建立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获取日伪战略性内幕性情报 保卫延安和抗日根据地4个部分[1] - 展示内容包括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揭破远东慕尼黑阴谋等重大历史事件[1] - 重点呈现潘汉年 阎宝航等隐蔽战线工作者的英勇事迹[1] 展览推广 - 实现全域联动 在南宁昆仑关战役遗址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等8处抗战遗址及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同步展出[2] - 展览时间为8月15日至9月15日 为期一个月 公众可免费参观[2] - 旨在新时代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宣传隐蔽战线对战争胜利的卓越贡献[1][2]
中国—东盟“护航丝路”人工智能安全大赛延长报名时间
广西日报· 2025-08-16 10:14
赛事概况 - 中国—东盟"护航丝路"人工智能安全大赛吸引86支区内外队伍报名 报名时间延长至8月25日 [1] - 实战攻防赛道以42支队伍成为热门 应用安全赛道24支队伍 数据安全赛道9支队伍 [1] - 区外参赛的15支队伍包括三六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天融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等重要机构 [1] 赛事价值 - 通过实战攻防赛道实测演练结合"清朗·AI专项整治"行动提升广西在用AI应用安全防护能力 [1] - 推动优秀项目在广西落地孵化 形成以广西为承载地的技术成果转化体系 带动本地企业技术升级 [1] - 打造"广西先行—东盟可复制"示范案例如智慧社区安全解决方案 通过中国—东盟合作平台构建应用生态 [1]
广西发现新物种小冠石山苣苔
广西日报· 2025-08-15 09:36
"广西的喀斯特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温放表示,此次新 物种的发现,对喀斯特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付玮烨) 近日,记者从广西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与贵州大学科研团队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联合科考时发现 苦苣苔科石山苣苔属新物种——小冠石山苣苔,相关研究成果于国际植物学期刊《植物钥匙》 (PhytoKeys)上发表。 据悉,小冠石山苣苔目前仅在凤山县一处喀斯特洞穴内发现两个居群,其中一较大居群生长状态良 好,约有6000株个体,另一较小居群因栖息地退化导致种群数量持续下降,仅存约50株个体。 ...
共促区域创新合作
广西日报· 2025-08-15 09:36
大赛背景与组织 - 第三届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 由中国科技部和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 马来西亚科技创新部和中国驻东盟使团首次作为支持单位参与 [1] - 大赛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 东盟科技创新委员会 广西科技厅(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具体承办 [1] 合作框架与战略意义 - 中国与东盟正推进科技创新提升计划 在政策分享 人文交流 联合研发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共建创新伙伴关系 [1] - 大赛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绿色低碳技术领域 与《2026-2035年东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绿色与数字转型战略高度契合 [2] 参赛规模与地域分布 - 大赛吸引23个国家和地区共329个项目报名 包括东盟10国 斯里兰卡 孟加拉国 加拿大 美国 英国等 [2] - 19个优秀项目晋级决赛 来自中国 柬埔寨 印度尼西亚 老挝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新加坡 泰国 [2] 赛事形式与项目亮点 - 决赛采用"7+5"路演答辩模式(7分钟展示+5分钟提问) 分为团队组和企业组 [2] - 评选出企业组和团队组一二三等奖 以及8个"合作之星"和7个"创意之星"奖项 [2] - 获奖项目聚焦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 绿色能源高效利用领域 [2] 平台价值与区域影响 - 大赛成功搭建中国与东盟创新创业者交流合作平台 激活科技创新协同潜能 [2] - 推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发与应用 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可持续增长动能 [1][2]
桂东桂北部分河流可能出现超警洪水
广西日报· 2025-08-15 09:36
水文气象预警 - 桂江、湘江、资江、贺江、洛清江、柳江上游及西江干流可能出现2-8米明显涨水过程 [1] - 桂江、湘江、资江、贺江、洛清江上游及桂林、贺州、梧州、柳州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现超警洪水 [1] - 自治区水文中心于8月14日12时启动广西水文测报四级应急响应 [1] 强降雨预报 - 14日至15日桂东、桂北及沿海地区将出现大雨到暴雨 局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并伴有短时雷暴大风 [1] - 强降雨主要集中在14日夜间至15日白天 [1] - 广西气象台于13日发布暴雨四级预警 自治区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持续生效 [1] 山洪灾害预警 - 14日20时至15日20时贺州市西部山洪灾害红色预警(可能性很大) [1] - 柳州市北部、桂林市西部、百色市西北部、河池市东部橙色预警(可能性大) [1] - 南宁市中部黄色预警(可能性较大) 梧州市北部蓝色预警(可能发生) [1] 地质灾害预警 - 14日20时至15日20时柳州、桂林、梧州、贵港、玉林、贺州等市地质灾害风险较高 [2] - 河池市宜州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风险较高 [2] - 来宾市武宣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风险较高 [2]
广西林草面积与质量“双提升”
广西日报· 2025-08-15 09:36
8月13日,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局获悉,广西林草面积与质量实现双提升,2025年上半年,广西科学 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全区植树造林419万亩,同比增长14.98%,提前且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而这一幕幕,正是广西坚定不移推进生态建设、强化生态资源保护、加速绿色产业发展的生动注 脚。2024年,广西完成植树造林434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50万亩,已连续16年每年植树造林规模超300 万亩。 8月的清晨,百色市右江区永乐镇的山坡还笼罩在薄雾中,履带式植树机的轰鸣声已打破宁静。56 岁的造林大户黄瑞强站在刚翻整的土地旁,看着机械臂精准种下一株株树苗,难掩欣喜,对身旁技术员 说道:"这机械效率太高了,半天就能种100亩,20个壮劳力干两天都比不上!"在他身后的国家储备林 基地内,3.2万株新苗已扎根生长,成活率较传统栽种方式提升近20%。 不仅如此,广西积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出"石漠化+珍贵树种""石漠化+草"等多种"石漠化 +"产业路径。根据2024年初步调查结果,相较于2021年第四次石漠化监测数据,广西石漠化、沙化土 地面积减少4%以上,实现林草面积与质量"双提升",水土流失面积与强度"双下降"。昔日的石山荒 ...
广西2025年高考录取圆满结束
广西日报· 2025-08-15 09:36
高考录取结果 - 广西2025年高考录取工作于8月12日圆满结束 实现"平安高考 阳光招生"目标 [1] - 录取期间组织20余次征集志愿 新增调入本专科计划3200余个 [1] - 实行"双人录检"制度确保录取公平公正 两名录检员独立审核拟录取名单 [1] 生源与招生情况 - 各区域高校在桂生源相对均衡 优质高校和优势特色专业生源充足 [1] - 区内外众多高校增加在桂招生计划 "双一流"高校及高水平大学录取人数创新高 [1] 考生注意事项 - 高考录取结束后不再安排补录 需警惕补录相关诈骗信息 [2] - 需防范混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诈骗手段 [2] -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应通过广西招生考试院官网或设区市教育考试机构核实 [2] - 警惕冒充大学老师或资助机构工作人员的诈骗行为 需多方求证信息 [2] - 招生录取咨询电话0771-5320540 工作时间为8:00-12:00和15:00-18:00 [2]
“两山”理念的广西实践
广西日报· 2025-08-15 09:36
生态修复与保护成效 - 钦州市犀丽湾修复后沙滩平均波高衰减率达63.38% 绿化覆盖率超80% 带动2000多名当地群众就业[3][4] - 广西累计投资近40亿元实施10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整治岸线195公里 修复滨海湿地约3300公顷[4] - 荔江国家湿地公园投入1.15亿元实施生态修复 植被覆盖率从15%大幅提升[5] - 桂林漓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54.91亿元 修复面积达47664公顷[6] - 忻城县石漠化面积减少500余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0%提升至67.22%[11][12]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 崇左市白头叶猴数量从2003年598只增至1400多只 年出生率增长2%-3%[1][7][9] - 渠楠屯通过自然教育基地年均接待游客超1000人 村集体年增收约10万元[9] - 广西建立223处自然保护地 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9] - 北部湾布氏鲸累计识别超70头 中华白海豚种群超400头[10] - 东黑冠长臂猿中国境内种群从3群19只增至5群39只 瑶山鳄蜥达510只[9] 生态产业发展 - 广西林草产业总产值2024年达1.069万亿元 在全国率先突破万亿大关[13] - 2025年上半年林草产业总产值5495亿元 同比增长24.3%[13] - 忻城县金银花种植面积10万亩 年产值1.5亿元 合作社单户销售额超200万元[11] - 农业领域打造多个千亿元产业 12个品牌总价值达906.8亿元[14] - 工业领域推进超3700项亿元以上补链强链项目 新能源等10多种产品产量全国前十[14] 环境质量提升 - 广西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2018年91.6%提升至2024年97.1%[15] - 2025年上半年PM2.5浓度降至28.5微克/立方米[15] - 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连续7年超96% 2025年上半年7个设区市进入全国前十[15] - 近岸海域水质连续12年"优" 综合指标持续领跑全国[15] - 北海银滩和涠洲岛先后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15]
超千支团队角逐“AI+跨境电商”大赛
广西日报· 2025-08-15 09:36
大赛规模与参与情况 - 报名参赛团队总数达1026支 其中广西区内497支 国内其他省市389支 东盟国家140支 [1] - 参赛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及10个东盟国家 [1] - 院校赛道报名790支(含东盟国家45支) 社会赛道报名236支(含东盟国家95支) [1] - 跨国组队共39支 其中院校赛道36支 社会赛道3支 [1] 赛事设计与主题 - 以"AI跨电 让畅购全球更便利更美好"为主题 设置院校与社会双赛道 [1] - 院校赛道面向中国与东盟全日制在校生 通过线上平台完成三大模块任务 [1] - 社会赛道面向企业及自由职业者 聚焦AI赋能跨境电商具体场景 [1] 赛事机制与支持措施 - 各赛道前20名团队晋级决赛 [2] - 优秀项目纳入自治区人工智能场景项目储备库 获得政策与资源配置支持 [2] - 建立市场化长效跟踪机制 通过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对潜力项目提供支持 [2] - 获奖项目优先推荐至大赛金融合作机构 [2]
上汽通用五菱获广西首张ISO56005“3级证书”
广西日报· 2025-08-15 00:09
公司认证成就 - 上汽通用五菱成为全球首个通过ISO56005《创新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指南》国际标准认证的整车企业[1] - 公司获得《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3级等级证书 为广西首个通过3级认证的企业[1] - 截至2024年上半年 全球通过3级以上认证的组织仅88个[1] 知识产权管理成果 - 公司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彰显知识产权转化为创新生产力的成果[1] - 2024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600件 同比增长超100%[1] - 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300件 创历史新高[1] 行业创新推动措施 - 柳州市市场监管局构建"研发方向—技术路线—专利风险"知识产权创新三维分析架构[1] - 打造"目标—策略—布局—体系"四位一体专利产业化模式[1] - 借助国家级平台通过"协同保护+转化运用"驱动企业转型与产业升级[1] 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 柳州市将全面提升优势特色产业企业知识产权全链条能力[1] - 加速发展"柳州智造"新质生产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