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

搜索文档
 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双首席”服务护航重大项目增产用电
 广西日报· 2025-11-01 00:09
南宁供电局青秀供电分局工作人员开展设备检查。 陆玲玲/摄 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 西邕之泰实业有限公司。 邕之泰公司供图 "三期增容加专线临时供电接力保障,3650千伏安电力增容工 程稳稳落地,我们2025年冲刺百万头生猪屠宰目标再无后顾之忧。"广西邕之泰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邕 之泰公司")负责人看着满负荷运转的数字化生产线,对南宁供电局青秀供电分局工作人员再三致谢。 作为南宁市重点项目承载主体,邕之泰公司是广西最大的"热鲜肉"屠宰企业、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 龙头企业,其五合屠宰场二期项目投产后年屠宰产能已从60万头提升至100万头,不仅占据南宁市一半 的猪肉市场份额,更承担着保障区域肉品供应、稳物价保民生的重要使命。 今年以来,邕之泰公司加 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与产能扩张,其"生鲜生产数据流通应用推动采销一体化协同优化"场景入围工信部典 型实践案例,数字化车间获广西区级认定,生产设备扩容带来用电需求激增。由于企业地处线路末端, 周边无其他供电电源,现有线路已无法承载新增负荷,建设专线成为保障这一重点项目推进的关键一 环。 为破解企业用电难题,南宁供电局青秀供电分局依托"双首席"服务机制——由分局 ...
 广西两项目入选第二批交通强国专项试点
 广西日报· 2025-10-31 10:29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第二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零碳 道路运输线路、零碳货运枢纽(物流园区)、零碳高速公路服务区、(近)零碳码头4个领域共28个项 目入选。其中,广西有两个项目成功入围。 广西新能源公路货运走廊试点项目,入选"零碳道路运输线路"试点。该项目聚焦兰海高速南宁至钦 州段、上思至钦州、上思至防城港等高速公路货运线路,依托"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绿色低碳供能电动 走廊"为核心目标,构建源网荷储充换一体化、多能融合供能的新型交通能源系统,以沿线红线内闲置 土地,利用沿线养护站站点,因地制宜统筹开发集光伏、储能、充换电于一体的重卡供能站,满足过往 电动货运车辆的补能需求,推动货运通道全链路零碳运行。 绿能邕驿广西林宁高速大丰服务区试点项目,入选"零碳高速公路服务区"试点。该项目以打造面向 东盟的零碳服务区标杆为目标,以实现内部绿能自洽百分百、外部绿能共享零距离,致力打造具有广西 特色的绿色消费新场景为基本思路,系统推进服务区建设。项目通过实施服务区建筑节能降碳措施、搭 建柔性协同自洽型微电网、推进污废资源化处理及应用智慧能源管控平台等4大技术路径,形成零碳服 务区建设标准和绿 ...
 中西部代表聚桂共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西日报· 2025-10-31 10:29
10月28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西部座谈会在崇左扶绥举办。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中西部多省 (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及典型县(市、区)的代表齐聚一堂,通过现场调研、交流发言等形 式,共探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本次座谈会为中西部多省(自治区、直辖市)搭建起高效沟通交流的平台。会上,广西、江西、云 南、贵州、安徽等省区的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在省级层面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关工作情况。 广西扶绥、湖北枝江、四川射洪、湖南宁乡、重庆秀山等县(市)代表分享当地在产业培育、城乡融 合、创新驱动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中西部各县(市、区)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坚持分区分类施策,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发展 特色产业,加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当天,参会代表还前往 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石埠乳业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广西发展县域经济基本情况和 发展成效,并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郭亚琼) ...
 关于表彰第十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创作铜鼓奖获奖作品及个人的决定
 广西日报· 2025-10-31 10:29
 文章核心观点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授予第十二届文艺创作铜鼓奖,旨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文艺工作者勇攀高峰,营造重视和支持文艺事业发展的氛围 [1][2] - 本次奖项共授予50个作品及个人,覆盖文学、文艺理论评论、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广播影视、戏剧、舞蹈、曲艺杂技等10个类别 [1][4][5][6][7][8][9]   文学类奖项 - 共11部作品获奖,包括长篇小说《买话》、《万物皆可以旋转》,小说集《五秒钟是什么概念》、《万物慈悲》,中篇小说《狼洞的外婆》、《第三十二层》,诗歌《黄昏里》,散文《在目光的尽头》,报告文学《新声》,民间文学《唱唐皇影印译注》,网络文学《彩韵缘》 [4]   文艺理论评论类奖项 - 共3部作品获奖,包括长评文章《新乡土叙事的返乡者形象》,理论著作《宋元绘画之变》,学术著作《侗族古歌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4][5]   音乐类奖项 - 共5件作品获奖,包括歌曲《老厂院》,交响组曲《向海之路》,合唱《祈福调》,室内乐《壮寨歌圩》,音乐电视《抱紧紧》 [4][5]   美术类奖项 - 共6件作品获奖,包括水彩画《工业百年之路——流金岁月》,油画《穿越河山》,美术设计《观睢》,中国画《通江达海》,版画《赤子之心》,皮雕《雏鹰展翅》 [5][6]   书法类奖项 - 共4件作品获奖,包括行草书《周密志雅堂杂抄》,草书《董香光书论选录》,楷书《临江仙钦州》,刻字《探幽索隐》 [5][6]   摄影类奖项 - 共2件作品获奖,均为纪实摄影,包括《云端战士》和《平陆运河135公里盛世壮美画卷》 [6]   广播影视类奖项 - 共9部作品获奖,包括纪录片《漓江》、《广西故事·以生命迎接曙光》、《喜结莲荔》,电视综艺节目《寻声而动》,电视综艺晚会《"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闭幕式暨"2025大地飞歌"》,网络微电影《艳丽群山》,网络微短剧《孤单旅行团》,电影《狮子吼》,广播剧《散落的红星》 [6][7]   戏剧类奖项 - 共4人获奖,包括导演奖冯佳,音乐创作奖刘艺,表演奖王良和莫丰华 [7]   舞蹈类奖项 - 共2件作品获奖,均为民族民间舞,包括《望山,看水,家乡美》和《幸福就要跺跺脚》 [8]   曲艺杂技类奖项 - 共4个奖项,包括滑稽节目《疯狂厨师》,粤曲《六姑娘》,以及两位表演奖获得者吴东梦和赵俊 [8][9]
 美丽广西建设成色更足底色更绿
 广西日报· 2025-10-31 10:29
10月30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第十三场),介绍"十四五"时期持续筑牢祖国南方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美丽广西相关情况。"十四五"以来,广西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行河(湖)长、湾 长、林长、田长制,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美丽广西建设成色更足、底色更绿。 区域生态环境交流合作更加深入。广西坚持开放发展、向海图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环境保 护合作,持续参加香港、澳门国际环保展,先后与周边省份签订九洲江流域生态补偿协议、湘粤桂黔滇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合作协议等,开展跨省界应急监测演练;深化中国—东盟生态环境交流合作,首次与 越南签订环境保护合作谅解备忘录,成功举办多届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推动区域交流合作不断迈 出新步伐。(余锋 计韦杰) "生态优势金不换"金字招牌更加闪亮。广西坚持示范带动,成功创建19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区、6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成功命名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49个、示范村399个。桂林漓 江、南宁那考河、桂林灵渠获评全国美丽河湖,北海银滩、涠洲岛获评全国美丽海湾, ...
 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广西日报· 2025-10-31 10:29
"人才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支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 院党委书记马敏表示,学院将紧紧围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聚焦广西特色农业提质、智慧农 业、数字乡村建设等关键领域,紧密对接广西现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优化专 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着力培养一批懂 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新农人"。 全会要求"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需统筹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 党委副书记、乡长张翠华介绍,香粉河入选广西首批美丽幸福河湖,香粉河水利风景区2024年更被认定 为自治区水利风景区,该乡以"大方汽车营地—雨卜苗寨—滨水平台—嵘溪瀑布"旅游示范带为轴,配套 露营基地、民宿集群,推出金秋烧鱼节、苗绣研学等项目,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与民生福祉。龙 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金结村驻村第一书记颜强认为,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把生态保护与村民增收统筹起 来,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现在村里环境美了,游客多了,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 了。"颜强介绍,金结村聚焦农旅融合发展,依托山水资源打造 ...
 温暖八桂 幸福同行
 广西日报· 2025-10-31 10:29
 残疾人社会保障与脱贫攻坚成果 - 将8万名易返贫致贫残疾人纳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1] - 通过阳光助残基地累计帮扶残疾人14.6万人次 [1] - 累计将278.13万人次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范围 [1] - 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80元提高至90元 惠及111万人次 [1] - 100多万名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43万多名获参保资助 [1] - 全区196个托养服务机构通过阳光家园计划为17.37万名残疾人提供照料服务 [1]   残疾人就业与教育支持 - 36.4万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实现就业 就业率达59.4% 较十三五末提高7.6个百分点 [2] - 开展阳光助学项目累计资助残疾学生4.48万人次 [2] - 累计建成99所特殊教育学校 实现20万人口以上县特教学校全覆盖 [2]   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 - 为95.18万名残疾人提供免费基本康复服务 为22.13万名提供免费基本辅具适配服务 [2] - 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 累计救助11.7万人次 [2]   无障碍环境建设 - 全区新建扩建改建公共建筑等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 高铁站地铁站全部实现无障碍通行 [3] - 筹措资金2.11亿元 为5.96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完成率达115% [3]
 陈刚与人民日报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分别举行工作会谈
 广西日报· 2025-10-31 09:48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陈建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王晓真,自治区领导陈奕君、卢新宁、周异决 等分别参加相关活动。(罗昌亮) 陈刚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期以来大力支持和宣传推介广西表 示感谢,介绍了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面向东盟开展人工智能合作的有关情况。陈刚表示,广西正坚 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统揽工作全局,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 发展,抢抓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正式签署等重大 机遇,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结合实际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努力唱响高 质量发展主旋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迎来了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希望人民日报社、中央 广播电视总台继续关注广西、宣传广西、支持广西,积极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 西的生动实践,围绕广西重大主题、重大项目谋划推出一系列重磅报道,加大广西与东盟国家人工智 能、经贸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的宣传推介力度,指导帮助广西提高AI赋能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 平,携手提升面向东盟国际传播效能,共同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 ...
 28国驻华外交官访桂探寻合作发展新机遇
 广西日报· 2025-10-30 10:21
10月28日,来自阿根廷、克罗地亚、喀麦隆、肯尼亚、约旦、哥伦比亚、韩国等28个国家的驻华大 使及外交官齐聚广西,开启为期3天的实地考察之旅,探寻广西的发展动能与合作空间。 在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与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使节们详细考察了广西依托西部陆海新通 道构建的开放优势。由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共建的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 中心,通过线上数字化平台+线下展馆沉浸式商贸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东博会", 为各国商家搭建起高效贸易桥梁。 "这个平台不仅面向东盟国家,也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合作思路。"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巴纳表 示,喀麦隆在咖啡、可可、棕榈油等农产品贸易领域潜力巨大,此次到访正是为了学习经验、探寻合作 可能。莱索托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李诺同样深有感触:"这种商品汇聚模式让人们跨越山海感知联通价 值,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动实践,期待我们地区也能打造这样的融合平台。" 当日,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首场演出同步启幕。本届戏剧周以"丝路起航新时代 戏 海扬帆新征程"为主题,汇聚多国艺术力量,用多元戏剧语言搭建文化桥梁。"今年是哥伦比亚与中国建 交45周 ...
 锚定航向育栋梁
 广西日报· 2025-10-30 10:21
连日来,一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在八桂校园澎湃涌动。全区教育战线上的广 大教师、青年学生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和工作学习实际,谈认识、抒感悟、话担当,纷纷表示要将全会 精神转化为推动广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广西教育力 量。 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交汇点, 必须更好发挥交汇点和主力军作用。"对此,广西大学党委书记李国忠有着深切的感受。 他表示,广西 大学要将国家战略需求与学校发展实际深度融合,科学谋划并编制好学校的"十五五"规划,通过优化学 科布局,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工作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高校的智慧与力量。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宁研究院院长、广西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杨巨成表示,全会提出"一体推进教育 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为广西人工智能学院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也提供了更加广 阔的舞台。"我们将强化'桥头堡'功能,立足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发 展路径,聚焦高层次人才培 ...

